三国之四世三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120笑话
刘协的眼神,仿佛是天空飞过的流星雨,大家都在闭眼许愿。
刘协也不好意思再看下去了,只能拿起胸前的望远镜四处观看,透过各处厮杀的战场,刘协一眼看到了荆州的刘表。刘表这段时间一直在和平发展,很少在自家境内燃烧战火,是各州粮食产量最多的,所谓“年谷独登”。关键是彼此距离也近,还道路通畅。
刘协派八十几岁的老臣赵岐去跟刘表沟通,希望刘表能赞助粮食和物资。(《后汉书》(董)承即表遣(赵)岐使荆州,督租粮。)刘表毕竟是汉室宗亲,立刻送来了大批的粮食,总算彻底解决了天子的温饱问题,接着又源源不断地送来军资,供刘协重装皇宫。估计刘表也是怕自己如果不答应,万一赵岐碰瓷儿倒地(后来赵岐真就安息在了荆州)。
食品和住房的刚需解决了,刘协就要考虑保安问题了。
刘协首先就想到了帮自己亲政的吕布,那位让自己逃离董卓灭霸之手的功臣。毕竟在刘协看来,吕布只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让他来保护自己无疑是最佳的人选。毕竟,吕布这厮不会有其他念想,刘协还是有点追求的。
刘协亲自写了诏书,派人找到吕布,让他来勤王。要知道,袁绍和曹操都一直在讨论接驾的事情,并非出自刘协主动的邀答。所以,刘协这殷殷之心尤为可叹。
只是,让刘协失望的是吕布拒绝了。
如果是原版的吕布说不定会去勤王,然而,这个假冒的吕布是个冒牌货,他的行动都是按照顺天盟的要求来做,哪里会管你天子的要求。
而此时的假货吕布,正在撤离兖州的逃亡之路上。他是**拖着心在跑,没有余力管别人了,甚至连思考需要的生物电都不够了。这也许是吕布没接天子的重要原因,毕竟自己刚把兖州丢了,成了丧家的不能直奔家的乏走狗,哪还有雄心再斗,总要找个角落啃两块骨头睡一觉,再起来撒尿占地盘儿吧。
这时,有人就会想了,顺天盟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历史来进行。那么,吕布本来就不会去迎接天子,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有一点的,抛开其他一切来说,就以我们所知的历史当做历史1.0版本。
那么,从2.0版本开始,一切都是按照顺天盟的意图来进行,3.0版本,到n.0版本。或许,每次版本的历史上都有同样的人或者事发生,但是,大方向上的历史不会改变。就如袁常这个版本的时
代,他占据了幽州,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袁绍占据了幽州,也许,这就是顺天盟没有大动干戈的原因,毕竟历史还没有过大的变化。但是,如果袁常迎接天子到幽州,那么,历史就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顺天盟想要操控一切,不出手都不行了。再说吕布,在最初1.0版本的吕布没有去迎接天子,但是,谁能确定2.0版本乃至更多版本的历史不会发生改变,吕布脑子一抽就去迎接天子,从而将历史带离方向。而这,也是顺天盟要除去吕布,换个假货吕布来推进历史的进程。有些人、有些事不会给历史带来巨大的改变,顺天盟不会插手,而有些时候顺天盟
第六八二章 借道与否
冀州,邺城府衙
袁绍高坐议事厅正中央,一脸威严之色,第一眼看上去便让人觉得不凡。不过,和他相处久了之后才会明白,其实袁常也只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之人。
原本,袁绍借着袁氏四世三公的威名,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取得盟主之位。若是换成曹操的话,说不定早就把这些势力给聚拢到麾下,从而掌控天下大势。然而,这一副好棋却是生生被袁绍给下臭了,反董联盟四分五裂,袁绍也仅仅占得冀州一地。若非麾下文臣武将众多,不乏才能卓越之辈,袁绍后来能否占领幽州、并州和青州都不一定。而在占据四州之地后,袁绍就有些膨胀了,在与曹操开战前先是将田丰下狱,又不听从沮授的良策,反而接纳郭图、淳于琼等几人的下策,最终导致官渡败北,在争夺天下的棋局中退出。可以说,袁绍的失败完全是他自己作死而造成的。
此刻,袁绍聚集麾下文武自然不是来摆威风的,等人都到齐之后,袁绍朗声说道:“诸位,幽州牧袁常欲借道冀州前往长安迎接天子到幽州定都,且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北方异族屡屡侵犯我中原领土,天子当坐镇边疆,抵御异族,扬我大汉威名,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袁常要迎接天子到幽州,自然要有个好理由,总不能说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的话,袁绍估计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竟然想坐到老子头上。所以,袁常就把朱棣迁都的这个理由搬出来。而且,要去迎接天子,避不开袁绍的势力范围,既然如此,袁常就光明正大的通知袁绍,若是袁绍有想法,自然不会借道;若是袁绍没有想法,那借道又有何难
“主公,属下以为不可!”
沮授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一直劝谏袁绍将天子迎回冀州,从而将天子掌控在手中,可以假托天子的诏令向天下各方发号施令。然而,袁绍却是在郭图几人的劝谏下,放弃了这个意图。如今袁常要将天子迎回幽州,沮授怎么可能赞同。
“主公,此前属下建议主公可将天子迎回冀州,然而主公并不同意。如今,若是让袁常将天子迎到幽州,袁常乃是主公从弟,届时天子又会如何看待主公,认为主公的忠心不如袁常,或许会对主公的声名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属下以为,错非主公将天子迎回冀州,否则,绝不能让袁常将天子迎到幽州。”
“嗯!”
袁绍捋了捋长须,看样子颇为赞同沮授的意见。对于袁绍而言,他最看重的就是声名,若是让他的声名受到影响,他自然是不肯做的。
“主公,属下以为沮授此言有误!”
不用说,跳出来的自然是沮授的老对手郭图了。
沮授和郭图的过节由来已久,或者说从性格上二人就是敌对的。
沮授为人忠贞
有气节,才能出众,且懂得机变,并非是愚忠之人;郭图则是曲辞谄媚的小人。
沮授和郭图原先就是冀州牧韩馥的下属,当初就是郭图伙同、辛评等几人劝说韩馥将冀州让给
第六八三章 令人疑惑
其实,袁常许给袁绍的好处也就是之前与郭嘉等人商议的一样,许诺袁绍在迎回天子之后为袁绍表功,请天子封袁绍为大将军,统管天下兵马,开府仪同三司,假节钺。可以说,袁常给袁绍的许诺,已经是让袁绍当半个皇帝了,袁绍又岂会不动心先前在众人面前说出袁常的请求,只不过是想要给袁常一个合理的借道理由。
袁绍此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一颗当皇帝的心,却没有当皇帝的勇气。说起来的话,袁绍的行为连袁术都不如。至少,袁术敢公开称帝,虽然没当多久就丧命了,至少袁术付诸行动了。再看看袁绍是怎样的做法
袁绍在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之后,拥有几十万军队。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更大了,给献帝的进贡渐渐稀少了。有一次,他忽然接到久无往来的袁术的一封来信,信上说:“汉朝的天下早就丢掉了,天子受人控制,政出于私门,豪强角逐,国土分裂,和周朝末年七国纷争的时代没有两样,结果是强者兼并天下。我们袁家受命于天,理应当皇帝,符命、祥瑞都显示得一清二楚了。今日您拥有四州之地,民户百万。论实力无人比得上您的强大,论德行无人比得上您的崇高。即使曹操有心扶衰拯弱,怎么能够接续已经灭绝了的天命呢”袁术在建安二年称帝淮南,但只过了两年半时间,搞得资实空虚、内外交困、众叛亲离,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慷慨”地表示愿把帝号让给袁绍。袁绍见信虽然不敢声张,心里却是求之不得的。他指使主簿耿苞为自己当皇帝寻找根据,耿苞私下对他说:“赤德已经衰败,袁氏是黄帝后裔,应该顺天意、从人心。”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黄帝就是土德,而袁家为黄帝的后代,所以袁氏取代汉朝是“天意”。袁绍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这些言论,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袁绍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唯恐露出马脚,不得已令人杀了耿苞。
你看,袁绍内心很想当皇帝,但是又没有勇气去做,为了避嫌还杀了耿苞,就冲这一点来看,袁绍的失败也是有理由的。
如今,袁常去迎接天子,苦力活袁常去做,而最终得到好处的大头却是他袁绍来领,袁绍岂会不答应虽然只是假节钺,但是,在如今汉室衰微的情况下,天子还有能力把这个权利给收回去不成
在天子给臣下的权利之中,分别为: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这种权利通常是给监军使用的,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自然是没什么用处;其次便是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持节就比假节高一级了,平时的时候可以斩杀没有官身的百姓,战争的时候可以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何谓二千石简单的说,二千石的官员相当于高官,也就是说,持节的臣子可以斩杀高官以下的官员,想想看,平时一个市厅级的领导都难以见上一面,而臣子却是可以斩杀这种级别的官员,可见权利之大。当然,这是在战时才能使用的权利,在平
第六八四章 刘备问计
曹操板着张脸,沉声说道:“袁常此人,当初在虎牢关之时吾亦有一面之缘,其时尚显稚嫩,且看上去人畜无害。如今想来,却是此子隐藏的好。如今,其坐拥幽州之地,终于暴露野心,此子倒是不得小觑。”
“主公所言正是!”
戏志才起身上前,环视一周,凝声说道:“属下这些日子将袁常过往的所作所为整理一番,发现幽州牧确实不凡。袁常先是在虎牢关跟随袁绍,而后被袁绍任命为东平县县令,在袁家选举族长之时,袁常帮助袁绍夺得族长之位,其后更是被袁绍任命为渤海郡太守,渤海郡乃是袁绍发家之地,袁绍竟然将此地交给袁常来管理,可见袁绍对其信任;接任渤海郡太守之后,袁常鼓励经商,发展农业,大肆改革,渤海郡在他的带领之下,可谓是蓬勃发展。紧接着,袁常率领渤海郡士兵与袁绍攻打幽州,不知何故,袁绍竟然将幽州交给袁常来管理,其中的缘由却是无法得知。除却袁常本人之外,其麾下文有郭嘉、荀谌、董昭等人,武有赵云、典韦、太史慈等人,皆是一时俊杰,可谓是兵强马壮,主公若想争夺天下大势,袁常必是劲敌。”
“其他人倒是不知如何,这荀谌莫非是荀氏族人”曹操想了想,转头看向荀彧。
“主公说的没错,荀谌乃是属下从兄。”
荀谌是荀彧的兄长,这点无从隐瞒,而且也没必要隐瞒。从古至今,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是分散追随不同的势力,即便有一方失败,还会有其他人成功,这也是为何有“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的说法,只要他们一直都是如此安排家族中的子弟,都不会让家族衰败。况且,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荀彧觉得曹操能成大业而跟随曹操,其他人或许并不这样认为,大家各自追随明主,谁也没话说。
“原来如此,那荀谌与文若相比如何”
“不敢欺瞒主公,兄长虽名声不显,然则其才能却与属下不相上下。”荀彧倒是没有保留,一本正色说道。
“不想荀谌竟是有如此才能,却不能为我所用,可叹!”
颍川荀氏乃是书香世家,在天下文人间的号召力可是极大,单单是一个荀彧的投靠,就让曹操收获了不少的人才。而且,荀彧可是被评价为有王佐之才的精英,与荀谌竟然与荀谌不相上下,对如今求贤若渴的曹操而言,自然是有多少要多少。不过,如今显然是没有机会了。若是袁常跟袁绍一路货色,曹操自信还有机会招收这样的人才,可是,很显然袁常跟袁绍不一样。就冲袁常要去长安迎接天子,就可以知道袁常跟袁绍不是一路人了。
“主公,家兄属下倒不是很担心,那郭奉孝才是让属下忧心之人。”心中犹豫了一瞬间,荀彧最终还是将郭嘉给提了出来。
“哦,这是为何”
曹操有些讶异,荀谌跟荀彧一样的才能,当世之间怕是两只手都能数的出来。然而,荀彧竟然说郭嘉更让人担心,难不成郭嘉的才能更强
果然,只听荀彧说道:“郭嘉此人乃是颍川寒门出身,当初与属下皆就读于颍川书院,属下与其交谈,知其熊藏沟壑,有经天纬地之才。若非因为一些俗事影响,未能参与许劭的月旦评,否则,郭嘉的评论必在吾之上。若论能力而言,郭嘉更胜属下十倍、百倍。”
“什么,郭嘉竟有如此才能”
曹操大惊,荀彧当初可是被许劭评为有王佐之才的谋士,才能不言而喻。可是,荀彧却说郭嘉的才能比他厉害十倍、百倍,那可是相当惊人的。至于说荀彧在胡说,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也是高傲的,不会随便去贬低自己而抬高他人。荀彧这么说,显然这是真的。
曹操脸色凝重,问道:“文若,你与郭嘉相识,可否让其转投吾之麾下”
这样的人才曹操怎么可能放弃,只是,荀彧一脸苦涩,叹道:“不敢欺瞒主公,当初属下前来投效主公之时,便已经去信郭嘉同来。本来,郭嘉也已经回信说愿来与主公一见,却是不知为何后来又投入袁常麾下。属下知郭嘉为人,既然已经认定袁常,却是不会轻易改变,故此,想让郭嘉投入主公麾下,怕是毫无希望了。”
“竟有此事!”
听了荀彧的话,曹操是恨不得捶胸顿足,没想到一个如此出众的人才竟然与自己失之交臂。不过,事已至此,多说也是无益。
“不过,袁常有郭嘉,吾亦有志才,却是不惧。”
“主公谬赞,属下愧不敢当!”
戏志才拱手行了一礼,谦虚的回应到。说起来,戏志才也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跟郭嘉一样是寒门出身。作为世家大族的子弟,若是戏志才没什么才能,荀彧又怎么可能与戏志才和郭嘉相交。原本,荀彧是想将戏志才和郭嘉一同推荐给曹操的,有二人辅佐,曹操成就大业自然不在话下。谁知,郭嘉竟然被袁常给截胡了。
而戏志才跟郭嘉自然也是相识,彼此可谓是惺惺相惜。不说二人都是寒门出身,连性格上都**不离十,虽说是因为荀彧的关系而相识,但是,相比之下,他们的关系比之与荀彧却是更加亲近。原本还有机会同事,谁知道如今却是要成为对手。不过,戏志才心中也是战意十足,当初与郭嘉相识,言谈之中,他知道自己比之郭嘉略逊一些,但是,戏志才却不会害怕郭嘉。此次迎接天子,看来有机会交手,一较高下了。
“诸位!”
曹操呼喝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随后说道:“原本迎接天子吾担心袁绍插足,谁知袁绍无心于此,却是出现个比袁绍更加难缠的对手。但是,我们兖州兵强马壮,诸位也是人中龙凤,此番必定要击退袁常,让他知道我兖州的厉害,可有信心!”
“必胜!”
“必胜!”
议事厅内呼声沸腾,众人皆是信心十足。不过,唯有曹操、戏志才和荀彧三人心存忧虑,当然,他们自然是不会表现出来,以免打击己方士气。
……
徐州,下邳城府衙
刘备也是积极的将麾下聚集到一起议事,讨论的自然是汉献帝刘协传达天下的勤王之令,以及袁常传达给天下各方势力要去勤王的消息。
其
第六八五章 无间道二人组
刘备如今的境况有些尴尬,麾下武将有关羽和张飞,还有刚投靠刘备的陈到。陈到的实力不俗,仅比关羽和张飞略逊一筹。袁常前世的时候有很多专家不知所谓的说赵云的大多经历是陈到改编的,简直是扯犊子。陈到实力确实不俗,但是,跟赵云比自然差了一截,跟如今的赵云更是没有可比性。况且,陈到是刘备的亲兵头子,负责率领刘备的白毦军,赵云则是统军大将,两人完全不是一个专业的,那些专家竟然都能扯到一起,简直是神奇无比。且说刘备麾下有这些武将,实力已经算不错了,至少陶谦、袁术这些势力连拿得出手的大将都没有。只是,刘备麾下武将方面还说的过去,但是,文臣方面就无法直视了。
到如今为止,刘备就孙乾、简雍和糜竺三个,而且糜竺还是袁常安插在刘备麾下的暗哨。严格来说,刘备麾下就孙乾和简雍二人。
《后汉书》中曾说过:孙乾、简雍、糜竺等人的才能堪堪适用,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没有其他人才的情况下,这几个人勉强可以用,不敢说争夺天下,保全一方领土还是可以的。这样的能力,跟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荀彧等人完全没有可比性。所以,如今的刘备在文臣这一块确实很尴尬。若非陶谦麾下也没什么可用之人,刘备想要夺得徐州,想都不要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