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120笑话
“此府邸倒也精致,可见幽州牧是花了不少心思。”
刘协不咸不淡的称赞了一句,随后挥挥手道:“赶了些许日子的路,诸位爱卿想来也都累了,且都回去休息吧,有何事明日再说。”
“是,臣等告退!”
或许也都看出刘协的情绪不佳,几位刘协的心腹重臣也没有停留,施了一礼,便纷纷告退。
“唉,朕何至于此!”
刘协站在别墅大厅之中,别墅布置的如何他也没有心思
去看,满心都是心酸。想到在董卓掌控之时瑟瑟发抖,想到李傕、郭汜时期的胆战心惊。本以为脱离李傕和郭汜之后,一切都能够好转起来。但是,如今他连一座象征皇权的皇宫都不能拥有,这是何等的悲哀,汉朝数百年以来,他怕是最为艰辛的一个皇帝了。
“陛下,朝中尚有如此多的忠臣志士,他们早晚会助陛下脱离苦境。昔日高祖与项羽相争之时,尚有困顿之日,陛下又何须自怨自艾。”
一旁的皇后握着刘协的手,柔声安慰到。
“姐姐说的没错,即便是再艰难,臣妾和姐姐都会陪伴在陛下身边。而且,国丈和臣妾的父亲一直在为陛下的大业努力,还望陛下莫要放弃希望。”
此次匆忙赶路前往幽州,刘协身边也就伏寿和董贵妃二人坚决要跟从,说是刘协身边无人照顾如何能行。当然,袁常也没有反对,便让她们二人跟随。她们二人也不愧是能一直陪伴刘协左右的女人,如此匆忙、艰苦的赶路大多数的士兵都难以坚持,她们二人却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倒也让人佩服不已。
“皇后和爱妃说的没错,朕不能放弃希望,只要朕还活着,就一定要努力兴复汉室,兴盛祖宗留下的江山。”
刘协一脸坚定之色,低吼出自己的誓言。
“天色也不早了,今夜皇后和爱妃便陪同朕就寝,如何”
在被董卓和李傕、郭汜他们掌控之时,刘协时刻都担心着第二天醒来脑袋会不会不见了,哪里有心情胡天海地的跟自己的女人造人。如今到了幽州,袁常虽然对他不是很恭敬,但是,至少还表现的像个臣子,刘协倒是不那么担心自己的性命了。因此,便想着跟伏寿和董贵妃二人放纵一番,就当是释放此前的压抑,也是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告别仪式。
“臣妾遵旨!”
伏寿和董贵妃二人对视一眼,俏脸微微泛红。原本,作为合格的皇后和贵妃,对于皇帝这种荒银的行为是要加以制止的。但是,她们也明白刘协的心情,知道刘协是想放纵一次,她们作为他身后的女人,也只能默默的支持任由他这般做法了。
&n
第七三一章 会议致辞
三国之四世三公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随着刘协这句话落下,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百官们脸色再次有所变化,心中暗叹流年不利,才到幽州,一日之内就两次感受到这种氛围,在以往,他们或许一年都不会感受到一次这样的氛围。
相对于百官的面色变化,徐庶倒是神情不变,镇定自若的回答道:“启禀陛下,正是如此,这也是幽州牧对大家的关怀。”
“呵!”
刘协轻笑一声,不知是嘲讽的笑还是真的在笑,只见他面无表情的说道:“徐从事,朕问一句,这里面如何能感受到幽州牧的关怀”
徐庶行了一礼,回答道:“启禀陛下,幽州牧说了,府邸是家,是心灵的港湾,幽州牧希望大家办完公事之后应该感受到来自家的慰藉和温暖,而不希望大家把公事带到家中,以免引起家庭的不安宁。也正因为幽州牧的一番良言,幽州上下鲜少有因为公事而争吵的家庭,幽州百姓皆感激幽州牧的恩德,称赞不已。”
“竟有有这样的说法!”
杨彪听了徐庶的话,心中感慨了一番。他作为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油子,这种事情经历了无数次,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公事的不顺才会有脾气,从而与家中人争吵。如今想想徐庶转述袁常的这一番话,却是极有道理。
其实,相对于百官而言,不如意的皇帝是最有体会的。
一个不如意的皇帝在各方各面都会受到阻力,除非一个皇帝有着绝对的威严和权势,没有一个大臣敢让他不顺心,纵观古今,这样的皇帝没几个。而刘协,作为董卓推出来的傀儡皇帝,又经历了李傕和郭汜的挟持之后,过的可谓是相当不容易了。因此,通常在朝堂之上被臣子落了面子,或者自己的怒火得不到宣泄,做皇帝的也只能回到后宫之中发怒了。皇宫之中,时常有妃嫔被贬斥或打入冷宫,抑或者皇后都被削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皇帝过的不如意,心情不舒畅,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至于太监和宫女无故被罚被处死,更是家常便饭了。
因此,刘协对于袁常这番话可是深有体会。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摆出淡薄的笑容,道:“若非有幽州牧相助,朕怕是早已落入李傕、郭汜等贼子手中,又如何能有今日这般与诸位共话。既然是幽州牧早有的决定,朕自当不会反对,便依幽州牧所言行?/div>
惺隆!?lt;/p>
“陛下宽厚,微臣铭感五内!”
袁常适时的站出来称赞了一声,此前的说法都由徐庶来转述,就是想着给刘协一个缓冲的余地,不至于看起来太过于咄咄逼人。若是由他说出口,说不定会让刘协以为自己在逼迫他,若是激起刘协的逆反心理,想来又要生出一番冲突。虽然袁常不是很在意刘协能够给自己造成的危害,但是,终归是一件麻烦事,而且,袁常也不是什么嗜杀之人,动辄灭人三族、九族的,除了顺天盟这样的敌人,袁常通常都是很宽仁的。但是,一旦双方起了冲突,不灭三族、九族的话,日后总会有这些人的后人跳出来复仇什么的,也是非常麻烦。所以,能不起冲突那是最好的。
“陛下且进入府邸看看微臣的安排是否满意!”
袁常也不会让刘协太过难堪,转移了话题。而新家的具体情况,确实也让刘协有些好奇,当下也不再说其他的,在袁常的带领下,便与杨彪等一些人步入‘皇宫’之中。而一些级别低的官员,也早就离去,回到袁常替他们安排的住处。不过,有些大臣在看到临时的住处时,自是少不得一番怒火了。
走了一些时间,一行人到了刘协的别墅前。
刘协的别墅是小山庄最中央的位置,此外,还修建了其余共计八座的别墅,环绕在刘协的别墅旁边。刘协如今除了伏寿和董贵妃两个女人之外,妃嫔也没几个,主要是此前一直都在董卓或者李傕、郭汜的掌控之中,他们自己玩女人都不够,又岂会关心皇帝的女人问题,因此,刘协的妃嫔才会如此匮乏,而八座别墅,却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周围的空地还有一大堆,刘协若是想给自己的后宫加些人,到时候自己再加盖就是了,袁常也不会去搭理此事。此外,在偏远的位置,还有两幢四层高的宿舍楼,自然是留给太监和宫女的。
“此府邸倒也精致,可见幽州牧是花了不少心思。”
刘协不咸不淡的称赞了一句,随后挥挥手道:“赶了些许日子的路,诸位爱卿想来也都累了,且都回去休息吧,有何事明日再说。”
“是,臣等告退!”
或许也都看出刘协的情绪不佳,几位刘协的心腹重臣也没有停留,施了一礼,便纷纷告退。
“唉,朕何至于此!”
刘协站在别墅大厅之中,别墅布置的如何他也没有心思
去看,满心都是心酸。想到在董卓掌控之时瑟瑟发抖,想到李傕、郭汜时期的胆战心惊。本以为脱离李傕和郭汜之后,一切都能够好转起来。但是,如今他连一座象征皇权的皇宫都不能拥有,这是何等的悲哀,汉朝数百年以来,他怕是最为艰辛的一个皇帝了。
“陛下,朝中尚有如此多的忠臣志士,他们早晚会助陛下脱离苦境。昔日高祖与项羽相争之时,尚有困顿之日,陛下又何须自怨自艾。”
一旁的皇后握着刘协的手,柔声安慰到。
“姐姐说的没错,即便是再艰难,臣妾和姐姐都会陪伴在陛下身边。而且,国丈和臣妾的父亲一直在为陛下的大业努力,还望陛下莫要放弃希望。”
此次匆忙赶路前往幽州,刘协身边也就伏寿和董贵妃二人坚决要跟从,说是刘协身边无人照顾如何能行。当然,袁常也没有反对,便让她们二人跟随。她们二人也不愧是能一直陪伴刘协左右的女人,如此匆忙、艰苦的赶路大多数的士兵都难以坚持,她们二人却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倒也让人佩服不已。
“皇后和爱妃说的没错,朕不能放弃希望,只要朕还活着,就一定要努力兴复汉室,兴盛祖宗留下的江山。”
刘协一脸坚定之色,低吼出自己的誓言。
“天色也不早了,今夜皇后和爱妃便陪同朕就寝,如何”
在被董卓和李傕、郭汜他们掌控之时,刘协时刻都担心着第二天醒来脑袋会不会不见了,哪里有心情胡天海地的跟自己的女人造人。如今到了幽州,袁常虽然对他不是很恭敬,但是,至少还表现的像个臣子,刘协倒是不那么担心自己的性命了。因此,便想着跟伏寿和董贵妃二人放纵一番,就当是释放此前的压抑,也是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告别仪式。
“臣妾遵旨!”
伏寿和董贵妃二人对视一眼,俏脸微微泛红。原本,作为合格的皇后和贵妃,对于皇帝这种荒银的行为是要加以制止的。但是,她们也明白刘协的心情,知道刘协是想放纵一次,她们作为他身后的女人,也只能默默的支持任由他这般做法了。
&n
第七三二章 四个主题
“诸位爱卿,今天的朝会是迁都幽州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幽州牧所实行的变法改革极为新颖,但是,却不影响朕和诸位爱卿为兴复汉室的热情。相信在诸位爱卿的努力之下,朕的江山定然能够超越先祖,诸位爱卿也都能够配享太庙,受万世尊崇之荣耀!”
“臣等定当不会辜负陛下期望!”
或许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会议,刘协的发言显得很是简短,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一番话也很是空淡,没有实际内容。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自然就不要太过讲究了。
“陛下,接下来由臣来主持今日的会议。”
徐庶向刘协示意一番,而后整了整衣袖,站起身,手中拿着一册帛纸,清朗的声音响彻全场,说道:“今日的会议主要有四个主题,第一,国号变更;第二,官职改革;第三,兵制改革,第四,地域变更。”
徐庶话音落下,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当然,不是因为徐庶说的太深奥大家听不懂。相反,正是因为徐庶说的太过简单、清晰、明了,大家都被徐庶说的内容给震住了。可以说徐庶的这番话,将会引发多么剧烈的山崩海啸。
只不过,相对于天子和百官的震惊,幽州一方的众人就没有多少表情了。
“敢问幽州牧,国号变更是何意”
杨彪不用看刘协的表情,也能够猜到刘协的脸色是怎样的。国号的变更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而幽州上下竟然犹如儿戏一般,如此平淡的提出来,好似不过是一件小事。变更国号,基本上相当于改朝换代了,难道袁常这是打算把谋朝篡位摆在明面上,一点遮羞布都不打算掩盖了
“正如字面上的意思,接下来会有徐从事为大家讲解,杨太尉静静的听着便是,无需着急。”
袁常平淡的话语,差点没让杨彪一口老血喷出。
变更国号这样的大事,为何幽州上下能够如此淡然以对杨彪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没有丝毫的波澜,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何等的大事不过,袁常既然说了徐庶会解释,想来有他的理由。如今朝廷积弱,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若是朝廷强盛之时,谁敢在皇帝面前说这样的话,怕是当场就被拖出菜市斩首了。
。
“因为高祖建立汉朝之前曾为汉王,故而立朝之后国号为汉。然则,汉之国号却是太过狭隘,无法得到中原以外的异族臣民认可。故而,异族在臣服中原之后,不用多久便会再次反叛脱离中原,因为他们无法从汉之朝廷得到归属感。如今,前人付出无数性命攻下的西域都护府、南越、交州等地基本已经脱离了中原,自成一国,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汉之国号无法得到他们的忠心拥护。故而,经过幽州牧的苦思之后,便决定改国号为华,华国。何谓华乃是中华大地,但凡是中华大地之下的百姓,皆是我华国子民。一旦异族臣民认可了华国子民的身份,有了归属感,他们又岂会再次反叛届时,放眼四野八荒皆是我华国之地,人人引以为豪,可见国号之于百姓的重要性。”
徐庶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让人根本没有丝毫反驳的余地。当然,之所以无法反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实力,若非幽州的实力摆在这,谁会听徐庶的话,分分钟也会有一堆的侍卫冲上来把他拖下去剁了。
“这…”
杨彪也是无法反驳,当然,杨彪并非是因为惧怕‘恶势力’,而是因为徐庶说的确实在理。
汉朝国号的使用就是因为刘邦当过汉王的原因,原本刘邦的汉王是一个屈辱的经历。但是,在刘邦麾下的努力下,这个屈辱的经历却成了立国的根基,于是刘邦二话不说就用了汉的国号,说这国号有多大的意义,显然是没什么说法的。而改用华国的国号,似乎,有着不错的寓意。
当然,这话杨彪不会说出来。
“荒唐!”
杨彪三个三公级大佬不发话,董承却是站了起来,大声反驳道:“若是更改了国号,这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嘛幽州牧,你这是置陛下于何地”
“卫将军莫不是有异心,换个国号这天下怎么就不是陛下的了难道说卫将军打算谋朝篡位”
“你…”
董承指着袁常,一脸的怒火,没想到袁常这厮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在场的谁看不出来有异心的自是袁常,他竟然有脸说别人,实在是太可恨了。不过,袁常说的也没错,只是换个国号而已,天下还是刘氏的天下,似乎没什么区别。
“陛下,不知以为如何”
袁常不再搭理董承,而是将目光看向刘协。当然,刘协是否同意其实都不重要,说直白点袁常其实就是通知刘协一声,无论他是否同意,最终都还是会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只不过询问刘协一声,是给他一点脸面,至少让他觉得国号的变更是经过他的同意的。
刘协没有当即就同意,而是看向杨彪,问道:“不知太尉、司徒和司空三位爱情以为如何”
询问杨彪三人的看法,其实就是杨彪的看法。杨彪可以说是如今朝堂上硕果仅存的老臣子了,老成持重,且德高望重。若是杨彪支持,刘协也就没什么好反对的了;若是杨彪反对,以杨彪的威望,相信在场的百官多数都会支持杨彪的意见。而且,杨彪若是反对了,怎么说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袁常应该不会太过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