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120笑话
虽然袁常发问了,却没有人回答。当然,并非是没有人愿意去这偏远苦寒之地,而是大家都明白这个地方应该谁去。早在前些日子的时候。袁常就说过对公孙续和公孙冉有所安排,显然袁常早就有这样的打算。况且,公孙瓒临终前让公孙续他们继承自己的志向,继续抗击异族,公孙续和公孙冉又岂会忘记公孙瓒的嘱咐,所以,这个重任必然是要交代给公孙续和公孙冉二人。
“州牧,属下愿往三郡替州牧驻守,必不让异
第五零二章 紧张赵云【求订求赏】
“诸位,如今尚有渔阳郡分军区的军长未有人选,不知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袁常的老部下虽然还有一个太史慈没有安排职位,但是,不用袁常解释,大家也都明白并非是太史慈不得袁常看重,显然是袁常还有更重要的职位安排给太史慈。`对于这一点,他们也没什么好嫉妒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的能力如何他们也清楚。
“州牧,属下倒是认为有一人可为渔阳郡分军区的军长。”公孙续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站了出来说道。
“公孙续军长既有合适人选,为何不早说来,还如此犹豫,莫非是想藏私不成。”袁常调笑着说了一句。
“州牧,属下不敢!”
袁常可以开玩笑,公孙续这个做属下的可就没这个胆子,连连摇了摇头,然后说道:“州牧,属下以为,田楷素有军事才能,且军中威望甚隆,若令他为渔阳郡分军区的军长,想来是极为合适的。只是…”
公孙续接下来的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在场的众人却也知道公孙续是什么意思。
想当初袁常和袁绍联合出兵幽州攻打公孙瓒,而公孙瓒劫持朝廷使者,自领四州大权,其中青州刺史便是由田楷担任。在袁常和袁绍出兵攻入幽州之时,田楷从青州出兵,攻打袁常的根基渤海郡。虽然说田楷的攻势最后被太史慈给击退,然而,田楷却是得罪了袁常,后来公孙瓒身死,公孙瓒让麾下都归顺袁常,田楷自然也在其中。因此,公孙续虽然推荐了田楷,却也不知道袁常是否会因为田楷当初的事而有所怨恨,这才有些犹豫。
“公孙续军长你多虑了!”
袁常心平气和的安慰道:“当日我与田楷各为其主,田楷攻打渤海郡也是为了尽职。如今田楷既然已经是本州牧麾下,我自然不会怨恨当初的事情。既然公孙续军长觉得田楷合适,那渔阳郡分军区军长便由田楷担任,设立幽州军区司令部渔阳郡分军区第十军。”
“州牧仁厚。属下佩服!”
公孙续闻言高声称赞到,田楷素来忠心,能力也不差。`公孙续自然是不想田楷被埋没,此外,也不希望袁常流失这样一个人才。所幸袁常宽仁大度。没有计较田楷先前攻打渤海郡的事,如今还能被安排分军区的军长职位。
其实袁常同意田楷为分军区的军长,主要是他刚才想起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便是田豫。
说起袁常了解田豫,却也是无意间现的。
田豫说起来在东汉末年这个猛将辈出,谋士当道的时代并不是很出名。然而,在历史上,田豫的作为却是一点也不比三国初期的猛将差。
田豫最早是跟随公孙瓒,后来刘备从公孙瓒这里借兵去徐州救援陶谦的时候,田豫也在其中。据魏国志记载。田豫当时以母亲年老为由,向刘备请求回乡,刘备当时是哭着对田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
至于是否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田豫离开刘备之后,又回到幽州效力于公孙瓒,直到公孙瓒败亡,田豫便归降曹操。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疑问,田豫最早跟随刘备,后面公孙瓒败亡了,按理来说。他也应该是投效刘备,而不是投效曹操。那么可以这样理解,在田豫跟随刘备混迹在徐州的时候,田豫现了刘备的本质。或者说看清了刘备的为人。故此,田豫这才当机立断,以母亲年迈为由回到公孙瓒麾下效力。等到公孙瓒败亡之后,田豫便归降曹操,而不是去投靠当初很看重他的刘备。
而到了曹操麾下之后,田豫的才能终于得以施展。
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又顺手灭了乌丸,得到东部鲜卑的臣服。后来,乌丸的一些旧将叛变,占据幽州代郡。曹操令曹彰讨伐代郡,而田豫为副。曹彰军队进抵易水北岸,乌丸叛军埋伏下骑兵偷袭,曹彰兵马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田豫根据地形,用战车围绕成圆形战阵,弓弩手拉满弓守在里面。乌丸叛军攻不进来,便溃散了。当此之时,曹彰下令大军乘势追击,大破乌丸军。田豫于是挥兵前进,击败前来支援乌丸的东部鲜卑兵马,轲比能逃往塞北,平定了代郡。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称帝,北方异族借着中原战乱的机会,不断侵入抢掠,逐渐强盛了起来。 `于是,曹丕任命田豫为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同为护鲜卑校尉。从高柳以东,濊貊以西,有鲜卑人数十个部落,比能弥加素利分割地区加以统领,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他们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马卖给中原人。田豫认为,胡人联合在一起,对中原朝廷不利。于是先挑拨离间他们,让他自相仇视,互相攻杀。素利违反盟约,把一千匹马送给官府,因而遭到轲比能的攻击,向田豫求救。田豫担心异族因此互相兼并,会对中原造成更大的危害,认为应该救助善良惩治凶恶,向各部族显示威信。于是单独率领精锐士兵,深入到异族控制的地区,胡人很多,在官兵前后进行抄掠,截断退兵之路。田豫遂率军挺进,距胡人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胡人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便离去了,走了数十里之后,才现田豫已撤走。他们又追击田豫至马城,将其重重围困,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兵骑兵从南门杀出,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便向哪里攻击。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两面起冲击,胡人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都丢弃弓马逃走了。田豫率兵连击二十余里,胡人的尸体布满了原野。
此后,乌丸王骨进对官府不恭敬,田豫到塞外调查,自己仅率领百余人到了骨进的部落中。骨进出来迎接拜见,田豫命令手下人将骨进斩,又公布了他的罪恶,以号令其部众。骨进的部众者恐惧不敢行动。田豫便以骨进的弟弟统领其部众。从此后,胡人吓破了胆,田豫的声威震动沙漠。
山贼高艾,有部众数千人,四处抢劫抄掠。在幽冀西州为害,田豫引诱鲜卑素利部杀死高艾,将其级送到京城。朝廷封田豫为长乐亭侯。他担任护乌丸校尉九年,统治少数部族,对兼并者予以压服,对豪强者使其离散。凡是逃走的奸邪之人,为胡人出谋划策不利官府的,田豫都挑拨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的凶恶阴谋不能得逞,聚居在一起却不得安宁。田豫的计
第五零三章 授勋仪式
幽州北京城,本为幽州治所蓟县,经袁常大手一挥,自此改名为北京城。 `
袁常将原本的蓟县设为内城,同时以蓟县为忠心,朝四个方向分别扩充一些范围,修建城防,向前世的都北京靠拢。
当然,袁常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北京城打造成前世的都那般,自然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北京能有如此规模,还是从明成祖将都城设在北京之后,就开始扩充修建北京城,历经明清两朝,到建国时一共有将近六百年的时间,才能打造成北京城那样的规模。反正袁常是不指望在他手上能把北京城彻底建好,今后还要交给他的子孙来慢慢修建。当然,如果袁常能够像秦始皇修建长城,还有隋炀帝修建大运河那般,不惜人力和财力,估计也能够完成目标。只是,袁常的脑子还没有秀逗,自然不会作出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
北京内城只有一个军营,那便是典韦统帅的卫戍第一师的军营。而在北京的外城,袁常设置了三个军营,分别是东大营北大营和西大营。三大营每个营驻守一万士兵,隶属于涿郡分军区的三个师。涿郡分军区的军长是典韦,不过,典韦统帅卫戍第一师,这三大营则是交由赵云这个司令统帅。
距离袁常提出变法改革已经过了七天,幽州境内的十郡一属国都已经接收到了袁常改革变法的命令。而今天,袁常带着麾下一干将令和郭嘉,刘和个文官,来到了北京城外城的东大营。
之所以今天齐聚东大营,乃是为了进行授勋仪式,同时,幽州十大分军区的各军官。也将点齐自己麾下的兵马,前往各自的驻军区。
袁常当初渤海郡有八万兵马,后来刘和加入袁常,也带来了二万五千兵马。然后等到公孙瓒麾下归顺之后,幽州的十万兵马,加上公孙瓒的一万五千白马义从,如今幽州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当然,这二十多万兵马之中。真正能算得上是士兵的,其实也就十万左右。
先,袁常的八万兵马都是当初精挑细选的,不仅有渤海郡的青壮,也有冀州其他几个郡的青壮,经过训练,这八万士兵可以算得上是精锐了;而刘和那二万五千兵马,其实就是一些农民,战斗力根本没有多少;此外,便是公孙瓒的一万五千白马义从也是精锐士兵;至于那十万士兵。`只有少部分是一些老兵,其余的大部分是公孙瓒为了应对袁常和袁绍进攻幽州而临时招募的新兵,战斗力也同样没多少。
因此,鉴于如此情况,袁常也让麾下将领适当的裁减士兵。当然,也不能直接跟士兵说你要被裁员了,估计这样做会让军心大跌。故此,裁减士兵也有一些条件。例如家中独子的裁减,有身体不适的裁减等等。反正该怎么做不用袁常操心,甩手掌柜被袁常诠释的淋漓尽致。
除却一些必要的守军之外。幽州的士兵基本都已经聚集在了东大营内。
营内十几万士兵,排列好阵型,一个个皆屏气凝神,昂挺胸的站立着。而袁常则率领着一干将领。郭嘉和刘和缓缓的向着最前方的点将台走去。在往点将台走去的时候,袁常很是骚包的挥了挥手,大呼一声“将士们,辛苦了”,可惜,这些士兵哪里知道袁常是什么意思。一个个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袁常,让袁常好不气馁。
袁常立在最前方,身体绷得笔直,手中拿着一个马钧制作的简易大喇叭,高声说道:“将士们,我幽州进行兵制改革,想必你们的军官已经告诉你们了。改革兵制,是为了提高将士们的福利待遇,同时,也是为了挑选精锐。本州牧知道,很多人参军只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吃上一口军粮。那么,今天,本州牧告诉你们,今后只要你们肯努力,不要说是填饱肚子,让你和你们的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个前提就是你们要努力,只想着混日子的人在本州牧麾下是绝对没有出头的机会。还有一点你们要记住,本州牧要的士兵是要有能力的士兵,谁都不要想着靠关系就能升官,这种情况决不允许生,一旦现,本州牧必定严惩不贷!好了,废话不多说,现在直接进入主题。先,本州牧要告诉你们,为何新的兵制称之为义务兵制”
袁常顿了顿,扫过最前方的士兵,见大家都在侧耳倾听,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谓义务兵制,便是一个人当尽的义务。身为国家的子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务。女子的义务是生儿育女,那么,男子的义务是什么很多人或许已经想到了,没错,那就是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而你们作为士兵,更是需要如此。只有明确了作为一名士兵该尽的义务,你们便能感觉到肩负在身上的荣誉和神圣感。故此,本州牧将为我军定下一军歌,这军歌,将告诉你们,你们的职责和荣耀。”
袁常示意了一番,赵云,典韦,韩恂,于禁,太史慈等将领都站了出来,同时,底下的士兵之中,也有近百名的将领,副将走到前面,一百多人排成七列,皆是神色肃穆,似乎接下来要做一件极其神圣的事。 `
“这军歌以后每个士兵都要学会,每天歌唱一次。歌名精忠报国,预备,开始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华夏要让四方
来贺
一曲歌毕,整个东大营都沉寂了下来。一片片的乌云飘来,似乎一场狂风暴雨即将爆。足足沉寂了一炷香的时间,整个东大营也终于沸腾爆起来了!
“精忠报国!”“精忠报国!”“精忠报国!”
“让四方来贺!”“让四方来贺!”
十几万士兵齐声怒吼起来,胸口似乎被什么给堵住了,只想狠狠的泄一番。在和平年代,精忠报国或许只是会让人心头激荡;然而,在战争年代,异族横行的时代,精忠报国完全能够点燃将士们内心的火焰。故此。袁常才会将精忠报国给拿出来。当初袁常说要定下军歌之时,赵云等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然而,当袁常将一精忠报国唱完之后。没有人再多说一句话,反而坚
第五零四章 崔家议事
等典韦这个少校授勋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尉级军衔的授勋。
相对于只有十几个校级军官,尉级军官却是有一百多人,按理来说,这样的比例是有点不合理的。按照常规的比例,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的比例应当为1:2,也就是说有一个校级军官,就应该有二个尉级军官。不过,如今幽州兵制改革刚刚确立,军官的军衔还无法确定。如果单论杀敌数目来算的话,那袁常这二十万兵马里面,至少有数万人可以获得尉级军衔,这样也是不合理的。故此,袁常只能从军中挑选出一百多个比较突出,不仅有武力,也有看过兵法,指挥才能也不错的将领授予尉级军衔。以后的军衔授予,想来比例就会比较协调了。
一百多个获得尉级军衔的将领皆是兴奋异常,能够获得尉级军衔,至少他们的家人拥有了入住家属院的资格,就可以不用遭受与家人分隔两地的痛苦。这一百多个获得尉级军衔的将领,自然是成为其他士兵仰望的楷模,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也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或者说更高的荣誉。
就在北京城袁常举行授勋仪式的时候,安平郡崔家的嫡系子弟也聚在了一起,商讨着袁常的改革变法。
“崔潸,那幽州牧袁常真的是这般说法”
在安平郡崔家的府邸大厅之中,此刻,聚集了二十多人,有两鬓斑白的花甲老者,有精气旺盛的如狼中年,亦有稚气未脱的舞象少年。大厅之中的人,便是博陵郡崔家的嫡系子弟,此刻齐聚一堂,自然是因为在讨论袁常的事情。而站立在大厅中央,说话之人,却是从幽州返回的崔潸。
“回三叔公,幽州牧确实是这般说法。也是这般做法。”
返回安平郡崔家之后,崔潸便将袁常的改革变法给说了出来。原本,安平郡崔家准备将家族重心转移到袁常身上,如今袁常这般做法。却是不符合崔家的利益。因此,崔家家主连忙将家族嫡系子弟召集到一起商议。而大厅中在最中央的位置上坐着的却是三名老者,乃是安平郡崔家硕果仅存的上一辈长辈。
如今安平郡崔家的家主名为崔真,人过中年,沉稳大气。将崔家上下管理的井井有条,崔真功不可没。而崔真的父亲也是安平郡崔家的上一任家主,不要认为崔真能够当上崔家家主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这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关系的。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存在久远,比之王朝还要长,乃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事规范。皇室之中的继承人,通常都是嫡长子来担任,只要不发生叛变,或者有权臣扶持等现象发生,嫡长子登基是没有疑问的。不管这个嫡长子是无能之辈,还是惊艳才绝之辈,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就如司马家的晋朝,其中有一个皇帝便是傻子,一个傻子来当皇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晋朝之所以存在的时间不长,且懦弱,除了世家大族掌控之外,继承人也是一个问题。而世家大族选择家主,却并没有遵循嫡长子的制度。
只要是家族的嫡系子弟。都有希望被选举到家主这个位置上。
安平郡崔家是以诗文立家,将的是仁德礼仪,因此,不会出现家族子弟用卑劣手段谋害家族长辈而上位。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都是一些暴发户般的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没有经过诗文典籍的熏陶,没有经过家族的培养,往往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其斗争程度堪比皇位的斗争。世家大族眼中只有家族的利益,而没有国家的利益。因此,对于家族的打造,比之为国效力还要尽心尽责。家族中重点培养出来的子弟,皆是人中龙凤,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
而像袁常所在的袁家,四世三公看似尊崇无比,然而,袁家却是不择不扣的暴发户家族,东汉以后才开始发家,到现在不过百多年的时间,家族又能培养出几个有出息的子弟袁绍还好一些,袁术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而袁胤、袁遗二人担任一郡太守都略显勉强;唯有袁基还过的去,在朝廷中当官,可惜却是被董卓给干掉了;至于袁常,在还没有穿越之前,完全就是一个废物纨绔二流子,怕是连史书都不会记载,免得浪费笔墨和纸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