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超级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月

    数千名士兵一起向城内发射火箭,只片刻,城内迅速变成了一片火海,大火烧了五天五夜,将西夏都城兴庆府烧为一片白地。

    五万病人已被送去了怀州,由军医在怀州进行救治,最终救回了三万余人。

    这场疫病,兴庆府百姓前后病死了二十余万人,连同兵乱,使九十万人口减少到六十万,他们分为五批运回中原,安置在大宋的各个州府,数十年后,党项族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梁家保住了富贵,少年天子李秉常被封为夏国公,长居汴梁。

    范宁留十万大军驻守西夏故地,其余近五十万大军凯旋而归,这场耗时整整一年的战役终于结束了,大宋灭亡了西夏,夺回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消息传出,举国欢庆,京城更是连续三天彻夜狂欢。

    天子赵祯激动万分,率宗室拜祭了宗庙,随即下旨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平夏,又拨付白银五百万两,绢一千万匹,上田十万顷,用来奖励所有有功将士。

    这天傍晚,头戴纱帽,身穿一件蓝色深衣的范宁乘坐一艘五百石的客船无声无息地返回了京城。

    十天前,韩绛和狄青率领大军返回京城,朝廷特地举行了十万大军的入城式,满城沸腾,五十万百姓敲锣打鼓欢迎凯旋将士归来。

    范宁把荣誉给了韩绛和狄青,他自己却沉默了。

    他才三十三岁,便已是吴郡王、太师,已经官居极品,再向上,除非是加九锡,那却不是他想要的。

    夜幕中,范宁从后门的码头回了家,却得到一家人的热烈欢迎。

    丰盛的晚饭后,范宁带着妻子朱佩在后院里缓缓散步。

    “夫君好像有心事”朱佩低声问道。

    范宁轻轻揽住妻子的肩头笑道:“我这么低调回来,你们不觉得奇怪”

    “现在不奇怪,只是当时入城式没有你的身影,让真儿和灵儿很失望,她们特地去看爹爹的。”

    “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朱佩沉默片刻道:“夫君是觉得自己功高震主”

    “你也有这个感觉吗”

    朱佩点点头,“其实是婆婆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那几天有人在报上污蔑你,朝廷却不管,我很生气,便去找太后,要辞去王妃的名号,第二天向皇后便来到我们府上,左一个道歉,又一个安慰,婆婆说,她的儿子让皇帝害怕了,这可不是好事。”

    范宁点点头,“这就是我没有参加入城式的缘故,我在军中的声望已经超过天子,如果在民间的声望再超过他,事情就麻烦了,我就害怕入城式时,有人喊出小范相公万岁,我的日子就难过了。”

    “但夫君是文官,应该会好一点吧!”

    “文官又怎么样触犯了天子逆鳞,一样难逃大劫。”

    “那夫君打算怎么办”

    范宁沉默片刻道:“我想请三个月假,去一趟北岛。”

    “你要去北岛,可是.....阿秀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朱佩有点吃惊。

    范宁用力揽一揽她的肩膀,笑道:“不是还有你吗你替我坐镇,我不走这一趟,我悬在空中的心始终放不下来。”

    朱佩叹口气,“好吧!好在我之前也没有指望你能赶回来。”

    “我还要把真儿和景儿也一起带去,要让他俩明白,北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次日一早,范宁还是先去觐见太后。

    曹太后听到范宁请假三个月出海,眉头不由一皱,“阿秀好容易才保住胎,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你就不能等她生完再走”

    “我和阿秀说好了,会有家人照顾她。”范宁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让步,哪怕对方是皇太后。

    曹太后半晌道:“那也是,你已经有五个孩子了,对孩子已经不那么看重,好吧!哀家批准你的假期。”

    “多谢太后!”

    “这件事先放一边,先说说几件要紧之事,一是西夏百姓,把他们安置在大宋各地,耗费太大,朝中有人提出把他们安置到海外,比如中大陆什么的,你怎么看”

    中大陆就是伊里安岛,目前宋朝还没有心思开发它,范宁沉思片刻道:“如果把他们放到海外,等于是准备让他们在海外重建西夏,朝廷是这个意思吗”

    “有些大臣是这样考虑的。”

    范宁摇摇头,“如果放他们去海外,那么,有很多私人购岛都迟早会被他们吞并,他们这个种族太大,一旦发展起来,,它们会成为我们在海外最大的敌人。”

    “你不赞成”

    “微臣坚决反对,应该按照原计划,虽然麻烦一点,但他们都是熟党项




第六百六十一章 准备出海
    范宁沉思片刻道:“陛下,臣想知道,用爵位分流虚官后,冗官问题解决了多少”

    “大概四成左右!”

    “那已经不少了,如果财政压力不是太大,臣建议这件事从长计议。”

    “此话怎讲”

    范宁微微笑道:“裁减官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来慢慢解决,但只要把制度建起来,随着时间消逝,官员慢慢就平衡了。”

    赵顼眼前一亮,他听懂范宁的意思了,先不裁减官员,而是建立制度,然后用制度来调节,这就不是损害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和所有人都有关系。

    “范相公具体说说。”

    “微臣建议实行严格的年龄退仕制度,从三品以上,六十五岁退仕,从三品以下,六十岁退仕,这是用制度来自然淘汰,这是一,其次是试用官的转正制度,微臣知道,有些官员等了二十年都没有转正机会,这样不行,也不公平,必须定一个确定时间,比如五年,所有新官员都必须五年后转正。”

    赵顼点点头,“这两个制度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但现在的问题是增大于退,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只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第三个制度,官员平衡制度,不管科举也好、太学也好,荫官也好,必须有节制,这是吏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年吏部要核算官员增减情况,然后制定名额,不得随意增加官员,只要吏部严格控制,那官员基本上就不会失控。”

    “朕明白了,相公还有没有比较实用的方案”

    范宁笑道:“倒是有两个办法,可以在短期内解决问题。”

    “相公请说。”

    “一个是加大移民,在海外扩县,比如宝州,现在只有一个县,但那里设十个县都不止,还有南大陆,至少可以设十个府,上百个县。

    再有一个办法就是提职,把县里的押司和学正提高为从九品,每个县至少有三个押司,他们名义上是吏,但他们的职权很高,又被百姓称为隐官,押司升为从九品,由科举士子在转正前出任,有利于让他深入了解百姓疾苦,学正也是,早就该升为从九品了,这样一来,大量的科举闲官就能安置了。”

    停一下范宁又道:“既然大家都反对在乡镇一级设官衙,那还可以变通一下,设副县丞,也是从九品,每个乡镇派驻一人,不是乡长也不是镇长,而且代表县来管理乡镇,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害群之马,关键是怎么巡视监督。”

    赵顼叹息道:“朕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范相公一来,就给朕打开了思路,设副县丞估计争议会很大,但把押司和学正提拔为从九品,尤其是学正,朕觉得完全可以,还有在海外增县,也是可行之策。”

    范宁又道:“臣今天过来,是想向陛下请百天的假期,臣想以私人名义出海去看一看北岛,另外想向朝廷租借一支船队,望陛下批准。”

    “太后答应了吗”

    范宁点点头,“太后已经批准了。”

    赵顼默默看了范宁半晌,最终点了点头,“朕准了!”

    .........

    虽然赵顼还是原来的赵顼,但范宁还是感到了一丝生疏,这种生疏并不是来自于赵顼的冷淡,而是来自于他的热情和宽容,甚至说出来‘西夏百姓处置必须由范相公来决定’这种话,这种话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就有点滑稽了,是不是说明自己的权威超过了他,连他赵顼都没法决定

    当然,赵顼的热情并不一定是虚伪,只是一种补偿,但不管虚伪也好,补偿也好,超过了常理,都让人感到有点别扭。

    或许赵顼掩饰得比较好,但曹太后却是一面镜子,从曹太后身上,范宁渐渐看出了赵顼日渐的强势,看出了曹太后的退让,曹太后早就决定罢免王安石,可现在王安石还好好的,权势日渐增大,在知政堂已排名第三。

    这并不是曹太后改变了主意,而赵顼抗住了曹太后的任免权。

    从变法就看得出来,曹太后之前最恨变法,几年来只通过了一个农田水利法和民兵法,民兵法还是自己说服她,可这一年间,朝廷连续通过太学改制,官制变法,虚官换爵三大变法。

    每一件都让曹太后反感,但她却无能为力,无法阻止,这就是曹太后权力的削弱,这也曹太后

    肯放兄弟曹佾离去的根本原因,她想建立外戚势力的构想渐渐失败了,她不得不面对现实。

    说到底,太后的权力是君权的旁支,是依附在君权这个主干之上,当主干羸弱时,旁支当然会枝繁叶茂,当主干变得强壮时,旁支也就满满黯然下去,如果她依旧强势不让,后果必然是修枝。

    历史上的宋神宗是一个极有抱负之人,一心想做一番事业,他重用王安石,企图以君权来强制改变这个社会,结果整个大宋都成了他的敌人,他们粗暴的变革方式伤害了所有的人,给了政治对手太多的武器。

    现在赵顼还是和历史上的宋神宗一样,年轻、有激情,骨子里还被王安石的激进式变法所吸引.

    &n



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
    在《信报》报馆里,范宁遇到了朱佩的姑母朱洁。

    “阿姑怎么会在这里”

    “我还问你呢!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下午,今天正好有点事情来报馆,上次的活字印刷怎么样”范宁笑问道。

    “还在不断地改进,不过和从前相比已经好了很多。”

    朱洁让手下拿出一副铜活字,放在桌上,范宁取出一枚‘国’字,造得非常精细入微,堪称艺术品,背后是绿色,这是根据音律来分类,不过前面却有一小圈金色,范宁有些不解。

    朱洁笑了笑道:“金圈表示最常用的字,银圈是次常用的字,黑圈是不常用的字,最常用的字我们造了几百副。”

    “为什么要造这么多”

    “这是用活字最大的问题,一篇文章中同一个字往往会出现十几次,我们一张报纸十几篇文章,你怎么办”

    范宁点点头,这个问题他倒没想到。

    “只能这样解决了,最常用的字尽量多备,像用得最多的‘之’‘的’等字,我们都备了一百多个,像副刊的广告,尽量格式一致。”

    范宁叹了口气,“活字还是太麻烦了。”

    “其实还好,关键是熟练,配字师一旦熟练了,一个时辰就能配好一张版面。”

    朱洁见左右无人,便压低声音道:“我们平时要养二十个雕版师,每人每天要付十贯钱,这还只是工钱,现在只需要两个配字师,每人一天付三贯钱,雕刻的板子每天要耗费十几贯钱,现在也没有了,你算算,我们每天要省下多少钱我们办报一直亏钱,现在居然赚钱了,这就是活字的功劳啊!”

    两人走出配字间,朱洁笑问道:“你今天来不会问活字那么简单吧!”

    范宁笑道:“再过十天,我想去一趟北岛,想招募一批移民同去,在你这个宣传一下。”

    朱洁微微笑道:“那我就给你出一个特刊,跟小范相公移民北岛,怎么样”

    范宁吓一跳,连连摇头,“这样不行,会被朝廷忌讳的,太露骨了。”

    “那你说怎么做”

    范宁迟疑一下道:“我想做个含蓄一点的,比如在头版头条做个西夏战役问答录,然后就提到我打算去北岛休假一个月,然后在最后你们加上几句,若有兴趣移民岛,可以和报馆联系,你们帮我接洽一下。”

    “这是不是太含蓄了,会有效果吗一般想移民的人都只看副刊的各种招募告示,对比各家的条件。”

    “应该会有效果,另外在副刊也登一个大告示,小范相公的度假之地,然后用各种优美的词句来形容北岛,前后呼应,效果就出来了。”

    “完全没有问题,那我们约一下,晚上我带一名最得力的文编来你府上拜访,然后明天中午就印刷出来。”

    范宁点点头,“我会等你们。”

    .......

    次日中午,随着《信报》的一篇文章刊登,京城百姓和满朝文武才知道范宁已经回京,但同时要休假三个月。

    大多数人对他休假表示理解,毕竟战完辽国又战西夏,近两年时间都没有休息,他是该好好放松一下,但还是有不少人对范宁的休假感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意味。

    知政堂,富弼放下报纸问韩绛道:“范宁这是要做什么,要当甩手掌柜吗”

    韩绛苦笑一声道:“我也不知道他想做什么,或许他真的想休息一下。”

    “放屁!”

    富弼骂了一句粗话,“你比他大二十岁,你都没休息,他想休息什么”

    “要不富相自己去问问他吧!”韩绛无奈道。

    “他今天来了没有”

    一名从事连忙道:“小范相公今天来过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官房”

    富弼心中恼火,拾起报纸便向范宁的官房走去。

    范宁的官房是一座小院,他在朝廷的具体官职是同知枢密院事,但实际上他也不管枢密院的事情,最多了解一下辽国的异动。

    &

    nbsp;富弼刚走到门口,正好遇到范宁从房间里出来。

    “富相公,吓我一跳!”
1...327328329330331...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