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齐帝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拙眼

    “杀一不能敬百,那朕便杀百敬百!”

    这是太极殿内,流传出来的皇帝的原话。

    有些老勋臣不由得心情复杂,他们原以为高欢、高洋死后,再无人可以让武勋感到死亡的恐惧。

    高殷优柔寡断,高演心性温和,高湛虽然嗜杀成性,却依旧依仗勋臣。

    只有高纬,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年少却理智,嗜杀却克制,外表温和却深有城府,步步杀招。

    除了好色之外,简直就将高家神经分裂的基因给完美的继承。

    心思深沉,爆发时却比谁都要疯狂残忍。

    太极殿那晚的血腥至今想起来胃部都会抽搐。

    他简直就是第三个高欢!

    第二个是高洋!

    不过这个少年帝王明显要比高洋更像高欢,颇有青出于蓝的架势。

    这让他们又是敬畏又是恐惧,不敢过度惹毛高纬,谁知道那一句话点了炸药,下一秒就钢刀临头了

    再说,高纬也退让了一步,汉军允许参军入伍,可是终究待遇还是要比鲜卑稍次一些。

    他们这样安慰自己,既然大势不可逆,何不顺从呢

    如果北周有一日压垮大齐,那他们的功名富贵终究还是留不住。

    世家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心理,谁都看得出,高纬如今已经无人能制衡了,何必为了那么一些蝇头小利和皇帝过不去

    世家不做亏本买卖,即使损失了一些私兵和仆役,那也不过是小事。

    家族子弟的仕途、家族苦心经营了百年的声望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世家立足的根本!

    而在朝堂上成功立足,并且做出一番事业的世家子,就可以为家族带来声望。

    但首先,他要活着,活着才能为家族带来利益。

    高家人可是出了名的疯子,发起怒来别说杀个四千人了,再乘以十他都不在乎,可世家哪有这么多子弟来让他杀

    钢刀在手,不顺从,那就死!

    高纬注视着下方四万铁甲,心潮澎湃,这是北齐第一支完全由自己组建,听命于他的部队!

    将来还会有更多!

    “左相,宣布出征吧。”

    高纬不再说下去了,把舞台让给了斛律光。

    斛律光将宝剑收回鞘内,锐利的目光扫过黑压压的军阵,这一刻他普通的相貌上陡然升起山一般的威严。

    “老夫斛律光,老夫不想说自己的什么战绩,也不想再说什么鼓励,老夫站在这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们!宜阳之战,我们——只能赢!四军合军之后,高长恭为监军,綦连猛、傅伏、薛孤延悉听节制,也是一样,按照军纪,功有赏,过有罚,谁犯了错,无论鲜卑与汉,都绝不会手下留情!上了战场要勇猛杀敌,争一个封妻荫子的机会!男儿生于天地间,有几多这样的机会想要军功,自己争取!现在,出征!”

    战甲隆隆,无数的甲士潮水一般涌动,有序的离开铜雀台,如同一条缓缓流动的钢铁河流。

    黑底红章的军旗被寒风扯开,猎猎作响。

    &




第五十二章世家的力量
    大军一开拔,高纬的赈灾大计便开始实施了。

    如果就是平常的赈灾,那么高纬大可不必计划这么久的时间,直接将粮食下发就可以了,但是这次不一样,高纬将要有大动作。

    高纬不仅仅要解决灾情,还要将北齐上下的主要河道交通修理一下,开几条渠,修几道水利,让南北交通更加方便,同时保证北方一些容易干旱的地区保证运水,豫州的水路便利一定要利用好。

    而这些灾民,就是最合适的劳动力。

    一个月前,高纬运用“以工代赈”做了指示,赵彦深很快就将命令下达,一个月之内,各地流民已经被分散打乱,聚居在各大郡的城邑之外。历史上那种大规模的流民暴乱已经减轻了很多。

    在赵彦深在国库里翻箱倒柜以及世家的支持下,高纬凑齐了实施方案所需要的一应钱粮。

    开春,便是开始实施的时候。

    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便是江淮北部和山东。

    首先,高纬要将流民分为三部分。

    也是绝大部分,这里面也分为两批,第一批北上幽州、平州、燕州以及朔州垦荒,第二批则就近原则迁往江淮一代,高纬准备主要将流民迁往豫州还有合州,这里水路发达,而且土地利用率还远远未达到饱和。

    也就是不愿意到外地垦荒的那批的一部分,高纬会将这些流民分配到各地,让他们兴修水利,开渠、修补城墙之类的,等到旱灾结束自然可以回到家乡。

    是属于自愿的那一批,如果他们愿意,并且通过选拔,就会由分配这些灾民的官员将他们送到邺城大营内,训练过后,则调往晋阳、洛阳、幽州等地守边。

    当然,由于条件限制,他们的待遇要稍微比正规部队次一些,不过在军中待满三年边可以转正。

    最大程度上合理的利用灾民的力量,既可以避免灾民群聚造反,又可以兴修水利交通,北齐地势好,尤其是江淮,河流较多,如果北齐可以疏通河道,开渠将河道联通,那么其产生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此次赈灾所需要的人选高纬也早已经选好,山东一路,由赵郡王高睿前往主持,坐镇豫州那边的,高纬则选择了白建。

    白居易就是白建的后人,白建这个人虽然历史上名声不显,可确实是一个业务能力十分强的人,他最大的优点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他老成持重、兢兢业业。

    高纬特意把他从内阁摘出来,就是为了灾情可以迅速稳定,白建虽然比不得唐邕、元文遥的理政天资,但是白建胜在经验丰富,高纬也是考察了许久才将白建纳入名单。

    有负责坐镇的自然便也有负责总理全局的,高纬苦思良久,最后选中了胡长桀,历史上的胡长桀早死,可是不知道什么缘故胡长桀到如今还是生龙活虎,也许历史上的那个胡长桀其实是郁闷死的也不一定。

    高纬也同样对胡长桀考察了一番,胡长桀怎么说呢,业务能力一般,但胜在有长远的眼光,平衡能力——也就是统筹全局的能力不弱于赵彦深,可以让每一个和他合作的同僚都发挥出长处。

    高纬没有选择一些年轻激进的臣子,反而偏向于老臣,这便足以说明高纬求稳的态度。

    年轻的臣子诸如元文遥之类的,虽然很有天赋,也的确对政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毕竟缺乏历练,性格也不够稳。

    除了元文遥,还有十几个出自世家的官员高纬很看好,所以高纬大笔一挥将他们个个都分配了任务,到高睿等人手下协助赈灾,尤其是最严重的高睿那边,如果有世家子协助,难度会小很多。

    世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世家在科举还没有盛行之前,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俗话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世家的名头有时候比圣旨还管用。

    其中北齐便有著名的七望五姓中的六望,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还有一个是陇西李氏,李渊都要腆着脸往陇西李氏那边认亲戚,人家还不见得待见他,可想而知世家地位多高。

    而从那“捐”出来的



第五十三章寒门寒门
    春寒料峭,虽然积雪依旧没有消融的迹象,可是那大树的灰黑之中冒出的一点鲜活的青绿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人们,春天的确要到了。

    邺城的城南的一家客店内酒气熏天,几个人趴在案上,酒杯狼藉。

    愁最好的解药便是酒。

    掌柜的站在柜前,一边吩咐小二活计,一边拿手飞快的划拉着算盘。锐利的三角眼还时不时瞥过那这满店的客人。

    “这些日子住店的人越来越多了,掌柜的,咱们的客房恐怕不够呀……”店小二忧心忡忡。

    店老板连脑袋也不曾抬起,道:“这有什么怕的?客房不够,那便腾出来就是。”

    “腾出来?从哪儿腾呀这都住满了……”小二的声音在掌柜的注视下越来越小。

    掌柜的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你傻呀你,把这些穷酸书生给丢出去不就得了”

    小二怔住了,“掌……,掌柜的,这,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掌柜的哼了一声,低声告诉他,“听说南朝使节要来邺城了,到时候契丹、突厥、高句丽都会派使节进邺城,到时候邺城的人会多的不得了,所有客店加起来都不一定够住。咱们多腾出几个客房,到时候涨价可以多挣几个钱!……”

    掌柜的吩咐他道:“等这几个酒鬼醒了,你就告诉他们,我们客店要加价了,如果他们肯付钱那就可以接着住下去,如果付不起,乘早给老子滚蛋!”

    “哦……”小二挠挠头,望了那四个醉醺醺的人影,都是一派文静的儒生模样,但衣服都不太光鲜,还有一人的身上打满了补丁。

    这是流连邺城的读书人,来这里博一个功名。

    就如同后世的北漂,这些读书人也可以称之为邺漂。

    他们大多出自寒门,怀揣的雄心万丈,希望可以得到贵人赏识,一步登天,出朝入相。

    古来像这样怀揣着这样的理想的读书人不知几多,但可以实现者寥寥无几,比鲤鱼跃龙门还要难、还要苦。

    他们没有家世,没有门路,只有靠家里传了十几代的破旧书本带来的知识,希望为自己博出一个一世荣耀。

    理想总是与现实背道而驰。

    事与愿违是常态。

    有些人或许天资不凡,但从一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上。

    寒门子弟如何斗得过世家豪阀?

    天真,可叹!

    店小二跟着掌柜的打理客店这么久,像他们这般的士子不知见过多少,大多都是怀揣壮志而来,满面颓败而去。

    小小的客店迎来送往,不知住进多少、也不知走出多少这样在希望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的读书人。

    寒门无贵子,这大概便是命吧……

    所以店小二就算再不忍心,也只能去告知他们这样残酷的现实。

    或许这样也好,早点击破他们那不现实的美梦,早早的回家看看妻子儿女,不要再在邺城这样的繁华之地蹉跎光阴。

    店小二虽然想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心里为他们不值得。

    他见过太多太多了,这样的路非常难。

    待那张桌的客人悠悠然醒转,他上前躬身道:“不好意思几位客官……我们客店今日起便要加价了,从每日三十文钱涨到每日五十文钱,酒食另算……”

    那本还有些熏熏然的书生一听便酒醒了,难以置信的问到,“你说多少?”

    能读书的,显然都不是真正的穷苦,否则又如何有本钱在邺城这样的销金窟徘徊?

    他们中大多都是小地主阶级的家庭,可是古话说:“长安居大不易。”,反映过邺城上也是一样的,想要在邺城扎根也是一样烧钱,比之汉代长安不遑多让。

    他们带来的钱财对他们来说不算少了,可是一到邺城,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给贵人们买个看得过去的见面礼便可以一下掏空一半他们带来的钱财。

    更别说,要在邺城久住了。

    小富之家是绝对支撑不起的。

    五十文钱不算少,在这个时代,三文钱便可以买下半斗糙米,而这五十文钱仅仅是他们的房费,还不算他们平日里的饭食花销。

    省吃俭用,却依旧是坐吃山空。

    他们经年流连邺城,身上已经剩不下几个钱了,有很多甚至放下身段给豪富人家算账、抄录文书赚钱。

    就是为了能在这里支撑下去。

    &nbs



第五十四章青云之梯
    “你说什么”

    “考举?考举是何意?”

    几个人几乎同时发问。

    半是震撼,半是疑惑。

    满脑子都被那句“广纳在邺贤才”给塞满。

    “仲川兄所言为真?”一名士子迫不及待的上前抓住他的袖子,激动之下太过用力,险些将他的衣襟给扯下来。

    不过那人也并未怪罪,一脸兴奋道:“哎呀你们还愣在这里干嘛,想要知道那就自己去看看呀!就在城楼下贴着呢!还不赶紧过去看!”

    “哦,对对对,你看我都高兴糊涂了,去看看,——我们去看看!”

    一群士子脚下一刻不停的朝南边跑去,平日里素来注重仪表的他们丝毫没有在意自己现在仪容不整。

    如果哪位朋友说的是真的,那么真是苍天眷顾!

    南面城门口,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

    人群里一个老汉,挤开前面的人,眯起眼看着榜上那密密麻麻的字,好奇的问到:“这上面写的啥呀让你们这么高兴?”

    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不识字,所以需要别人讲解。

    不过没有人表示指责,说出“你有眼睛不知道自己看”之类的话。

    这年头就算是有殷实的经济基础也不一定可以读书识字,这是上等人的东西。

    也许是心情实在好极了,被他挤开的一个士子并没有因为被他推这一下而感到不满,反而喜笑颜开的说道:

    “你不知道,今上要开考举了,广纳在邺贤才,不论南朝、伪周,只要有才,便可一试才华!我们寒门子弟终于有出头的机会了!”

    那老汉看上去有些阴翳的眼睛似乎冒出了一点精光,沉吟了一会儿,道:“给我念一念。”
1...1516171819...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