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的无限旅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翼孤行

    战报传到东京城后,顿时惊坏了徽宗赵佶和满朝的文武百官。

    西军名将种师道再次被朝廷启用,任西北宣抚使,率领征调来的北军五万,厢军五万以及紧急从南方鄂州撤回来的一万火枪兵,前往永兴军路救援。

    西夏对宋国用兵跟镇南国的关系不大,虽然秦风路跟镇南国的四川行省接壤,但中间有秦岭阻隔,除了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这四条古道可以通行之外,想要跨越两地几乎不可能。

    见到这种局势,在提利昂的建议下,镇南军四大军团开始集结到北方边境,雪花般的急报送到东京城。

    &




第607章 旭日升举国欢庆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的镇南国也是如此。

    李南既然答应称帝,那这些跟随他多年打拼的文武群臣,借着此次的从龙之功,必然会水涨船高。

    众臣各自散去,准备筹备登基大典之事,而李南所居的后院卧室中,现在也是百花盛开,莺燕满室。

    李南的诸多嫔妃中,虽然来自不同的世界,众女的出身也各自不同,但谁也没有做过一国之后,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地位尊贵的皇妃,不由都有些发懵。

    来自后世的娜塔莎等人还则罢了,可是那些原本出身低微之女,此刻脑中却是一片混乱。

    潘金莲本是卖炊饼武大的娘子,和离之后才跟了李南,而李师师更不必说,要是当年没有随他一起离开,恐怕现在也是一点朱唇万人尝了。

    而最最惊喜莫名的就是来自罗马世界的露迪娅了。

    露迪娅脑子活络,办事能力极强,但是她却有着爱慕虚荣的毛病,因此才会在罗马做下了不少的错事。

    如今得知自己将要成为一个新兴帝国的尊贵皇妃,露迪娅真的是被这巨大的惊喜击中,久久无法回神。

    看到身边众多美人此时的模样,李南忍不住笑了起来,开口问道:“诸位爱妃,你们想要什么封号啊”

    李南的一句话惊醒了这些美人,虽然她们平日里姐妹相称,相处的也算和谐,但谁不想拥有更高的名分呢

    见到此言果然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力,李南轻佻的在诸女的俏脸上捏了捏,感受着那滑如凝脂的感觉,坏笑的指着大床说道:“古语云,有能者居之。想获得什么就需要自己努力的争取,我认为此话很正确,你们认为呢”

    这些美人听到李南的胡话,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各个霞飞俏脸,娇羞无限。

    这一晚不用细说,为了得到李南的欢心,众女自然都是百般承欢,万般献媚,让自家的这个昏君好好的享受了胜似神仙的性福生活。

    -------------

    既然要立国,那很多东西就需要改变,例如镇南国的旧名更像是宋国的封臣而不像帝王,还有新国的都城需要建立在哪,这都是首要的问题。

    李南个人比较崇尚汉朝,但群臣认为重复前代名称不祥,最后商议之后拟定为中华帝国。

    跟新国都城选址来比的话,那确定国家的名称,其实还算是最简单的事情。

    关于中华帝国的首都所在,可以说十个人就会提出十个地点和相应的理由,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众臣跟李南研究了数天,还是没有确定下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而李南手下群臣的构成极其复杂。例如交趾老臣李道成就提议将都城定位升龙城,那里不但是李南起家所在,还有一座现成的皇宫可用。

    鲁智深和林冲等人都来自宋国,他们心目中的都城乃是东京城,而僮人首领黄安平、莫文权等人认为桂州城更好。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海陆便利的苏州、杭州和广州更为适合,也有人认为四川易守难攻,可以确保都城的安全等等。

    其实刚刚说起建都之事,李南的第一想法就是北京,但是他这个提议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此时的北京就是辽国的南京幽州府,不久前宋国才费劲心机从金国花钱买了回来,也被称之为燕京。

    先不说中华帝国何时才能占领燕京,单说这个城市位于极北之地,就不符合建都的要求。

    如今的中华帝国,南起中南半岛,北至湖南行省,大部分疆域都在南方地带,所以都城就应该定在南方。

    &



第608章 战正酣金兵南下
    国防部部长,一等镇国公鲁智深;副部长,一等怀远侯提利昂。

    外事部部长,罗马皇妃露迪娅;副部长,丽贵妃潘金莲。

    教育部部长,文贵妃李师师;副部长,三等显文伯李清照。

    地方治安部部长,二等定远侯维罗;副部长,三等安远侯李道成。

    科学技术部……

    诸部之中,重中之重在国防部,下设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部、海军部、陆军部等机构。

    同时原镇南军陆军军团全部更名,并增加了第五集团军、海军也正是筹建两个舰队。

    斯巴达克斯部,番号变更为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扩充为三万人。

    克雷斯部,番号变更为皇家第二集团军、扩充为三万人。

    利奥尼达部,番号变更为皇家第三集团军、扩充为三万人。

    庞万春部,番号变更为皇家第四集团军、扩充为三万人。

    林冲部,番号变更为皇家御林集团军、满员增至三万人,下辖一个特种师。

    西耶娜从皇家第三集团军调出,单独成立了皇家第五集团军,满员为三万人。

    阿特米西亚组建了皇家海军东海舰队,阿莎组建了皇家海军黄海舰队,目前都处于筹备阶段。

    李南麾下群臣之中,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是他的嫔妃。

    这要是放在当世的其他国家,由她们出任官职会遇到全国从上到下的抵制,不过好在中华帝国是个新兴的国家,所以她们除了都获得了嫔妃的封号外,还在帝国各部担任要职。

    中华帝国举国庆祝之际,西面的永兴军路,种师道率领的十一万宋军正跟西夏的八万铁骑打的不可开交。

    世事难料,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那此时国内储备耗尽,兵马精锐尽失的宋国肯定会被西夏大军打的惨败,但谁也没想到最后失败的竟然是西夏军。

    以往缺少骑兵的宋军对付西夏人,采取的都是稳扎稳打的碉堡战术,用坚城壁垒来抗衡对方的铁骑。

    自从在镇南军手中连吃了大亏,宋朝开始大力开发仿造火枪和手榴弹。

    宋军统帅种师道不愧是北宋末期的名将,他竟然在并不熟悉热武器的情况下,利用壕沟、铁蒺藜和预先埋好的炸药,大败西夏军,西夏领兵大将李良辅在混战中被火枪击中毙命。

    失去了统帅的西夏军士气大降,在随后的战斗中连战连败,最后不但被宋军收复了秦风路,还损失了超过四万的骑兵。

    西夏在这些年,一直被宋国压着打,要是没有辽国干预,以及宋朝高官的干涉,恐怕早就已经灭国了。尤其是在梁太后掌政时期损兵折将,如今举国之兵也不过十万,这次却在此战中损失了半数。

    种师道收复了秦风路后,并未停下脚步,率领宋军继续向西夏境内挺进。

    李乾顺得知此事大惊,一边集结兵力进行防守,一边向金国和中华帝国派出使者,请求援助。

    对于西夏人的救援使者,李南根本都懒得搭理,但是没想到金国却出兵了。

    金国这次出兵并未言及西夏之事,而是指责宋国破坏了两国签订的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内明确说明了,宋国不准收降任何辽国的任何叛臣,但徽宗赵佶经受不住收回平州的诱惑,还是接纳了先是降金,如今又想降宋的勾平州节度使兼诸军都统张觉。



第609章 为同胞出兵援救
    金军分东西两路伐宋,西路军统帅为国相完颜撒改之长子完颜宗翰,率领东路军的是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

    金国东路军先行出兵,先是占领檀州,数日后占领蓟州,而此事的燕山府还不知道金军已大举入侵了。

    燕山府驻扎着辽国降将郭药师以及他的常胜军,得知金兵来袭,郭药师率常胜军在白河与金军相遇。

    郭药师鏖战大胜,追敌三十余里,金兵大败,但燕京城的其他降将却在此时逃跑,导致常胜军全面溃败,而燕京也就守不住了。

    郭药师与宋知燕山府蔡靖商议投降,蔡靖不愿,于是郭药师扣押了蔡靖及转运使吕颐浩等,向宗望投降,宋国辛苦得来的燕京和燕云数州也就此失去了。

    西路军较东路军出兵稍晚一些。完颜宗翰率西路军从云中府出发,很快便进入忻州、代州之境。

    宋朝代州边关守将,紧急向太原宣抚司示警告急。

    河北河东陕西宣抚使童贯接到报告后,立即与参谋宇文虚中、范讷,机宜王云、朱彦通等开会商议,最后决定“赴阙禀议”,也就是说他打算赶回东京城将此事汇报给徽宗赵佶。

    负责河北河东防御之事的童贯,在金兵压境之际跑了,太原知府张孝纯无奈之下,只能急派数个信使到东京城求援,同时与全城军民固守太原。

    童贯到达东京城不久,太原求援的信使和金国的使臣相继都到了。

    金使撒卢拇当庭便出言不逊,指责宋朝违背盟约,他怒叱说:“金主已命太子吊民伐罪,大军两路俱入!”

    徽宗赵佶,白时中、李邦彦、蔡攸等大臣,闻言“俱失色,皆不敢答”。

    金国两路兵马挥师南下,但因为统帅不同,所以两军的策略也也不相同。

    完颜宗翰的西路军逢城必克,但是在太原城被阻,而东路军的统帅完颜宗望在攻城不下之时,便会绕城而过,所以来势甚急。

    面对金国的大军,宋国皇帝徽宗赵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禅位给皇太子赵恒。

    徽宗此举一来是惧怕金国威势,二来是因为海上之盟全因他而毁,所以带着引咎辞职之意,希望能借此平息金国的怒火。

    华夏各朝帝王虽然性格各异,但自古以来,面对外族之时态度大多强硬。

    秦皇主动北伐,打的匈奴不敢再犯;汉武帝,汉宣帝哪怕倾家荡产,也将匈奴打的俯首称臣;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

    到了宋朝,赵匡胤的这些后代性子却软弱了不少,似乎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总是想跟外族讲道理,似乎不知道在国家之事上,只有强国才有话语权。

    潜伏在金宋两国的细作使用飞鸽传书,将最新的情报传回了中华帝国的信息情报部。

    瓦里斯将此事禀明皇帝李南之后,在长沙城临时的议事厅内,群臣齐至开始商讨此事。

    宋国被金国攻伐,这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故而在场之人大多群情激昂,都提议趁此良机大举北上,瓜分宋国的南方疆土。

    如果按照国家的利益来计算的话,那这些臣子的提议非常正确。

    北方的金国刚刚吞掉庞大的辽国,还处于消化之中,目前这两路金兵虽然攻势甚猛,但却都是孤军深入,后方并没有援军支持,根本没办法分兵占领宋国任何城池。

    但中华帝国不同,建国增兵扩军之后,如今的皇家军团已经增至六个集团军,人数飙升到二十万,只要各路大军北上,最差的情况下,也可以攻占长江以南的全部宋国疆域。

    耳中听着这些臣子的话语,李南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李南多年努力全是为了这一刻,如果他此事趁火打劫率兵北上,那难保东京城不会被攻破,靖康之耻重现。

    真要是被金兵将那些无辜



第610章 能力大责任也大
    “圣上,您乃是一国之君,绝对不能亲身赴险,请三思!”

    “请陛下三思!”

    望着跪满厅中的诸多心腹臣子,李南无奈叹道:“此次北上深入宋国险地,不但要对抗金国铁骑,还要时刻担心宋军反复,算得上是九死一生之举。我中华帝国各军兵士大多为交趾、占城等地之人,北救宋之事他们并非自愿,全是因为朕的私心。若让这些士兵冒死北上犯险,而朕独留在安全之所,朕心不忍、不安、不快,望众位卿家能理解朕的心情。”

    林冲跪地拱手求肯道:“末将知晓圣上心思,但您乃是中华帝国的核心命脉,俗话说龙无首不行,故而末将愿意率领麾下皇家御林军团北上,望陛下恩准!”

    “臣也愿代替陛下北上!”国防部部长,一等镇国公鲁智深也高声说道。

    “臣愿往!”

    “臣也愿往!”

    眼见得众臣生怕自己发生意外,全部争先恐后的要代自己率军北上,李南心里顿时变得暖融融的,自己这些年对他们以诚相待,看来并非无用。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李南来到鲁智深的面前扶起他,随后冲着众人拱手谢道:“朕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心甘情愿代替我去冒险,朕在此多谢诸位了!”

    见到李南这个皇帝冲着自己行礼,在场之人连忙躲闪,不敢承受此礼。

    李南望着所有人,颇有感触的说道:“大家有人知道,有人不晓得,其实我李南并非此世之人,可以说能来到了这个世界,算是一个神迹。”

    关于李南的神奇来历,那些从其他世界带来的追随者自然都知道一些,不过还是有人并不知晓此事,所以全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我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就知道了自己所处的朝代,也知道了很多人未来的命运。作为一个承受了神迹之人,我相信自己有着特殊的责任和命运,这或许也是神灵对我的期盼,所以此事我不能让任何人代替,我必须亲自去做!”

    李南这番很有感情的言辞,不但重新申明了自己北上的决心,而且还牵扯到了神灵之事,众人虽然忧心他的安危,却无法再劝。

    既然此事谁也无法阻拦,那关心他的文武群臣能做的就是加强出战军队的水平。

    由于宋国没有信心抵挡住六万帝国的精锐军队,所以徽宗赵佶在同意这次南国救援行动的同时,还将进入宋国的帝队人数消减了一半。

    简单的说,李南这次御驾亲征去救援宋国,不但要面对金国东西两路的十三万铁骑,还要警惕宋国的几十万军队,此行真可谓是深入群狼环绕之地。
1...159160161162163...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