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孙元化是他推荐的,徐光启与他交厚,这两个家伙都是小耶信众,所谓物以类聚,他知道很多外国知识,知识面广博。

    重要的是他属于那种实干家,解决问题的人,救火队长,哪有大麻烦就派到哪里的专业人士。

    可以这么说,这样的人才放眼大明朝,也不多见!

    这样人才,除了天赋异禀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环境才可以培养出来。

    比方说,他要不是帝师,只怕也不会受到信任,而不受到信任,成就将达不到他这个高度。

    崇祯皇帝居然放这种人才离开,任由他赋闲在家,真是……看颜大少在接风宴上笑到见牙不见嘴的样子就知道他是赚了大便宜。

    “我有一点补充,那就是‘慎杀’,不要轻易杀人,让他们劳动改造好了!”孙承宗提议道。

    他在主持编辑《刑法》,他本身对于大明律很熟悉,参照大明律,同时改去明朝严苛的刑罚,主张劳动改造。

    能不杀就杀人,劳动改造!

    小偷小摸屡犯者,劳动改造!

    所谓劳动改造就是砂场挖砂、砖厂制砖、矿山挖矿等,相比之下,修路还算轻的!

    结果《刑法》一出,大家看了,人人哆嗦,个个胆寒,东南府的犯罪率本来就低的,再来惨跌个跌停板,以致于牢房空荡荡。

    这孙老头够狠,管他什么歪果仁统统一视同仁,不要和他说什么国际友人,犯了罪,照样判刑,服刑完毕外加一脚踢飞,即行遣返,往往加多一条多少年之后才能来中国。

    当时没有身份证啊,行,那就中式作法,只要判刑超过三年的,就象牲畜那样子在手臂上来个烙印,就算毁掉烙印也没用,相应的位置如果模糊一团,一概予以遣返,不得入境。

    于是根据《东南府入境管理方法》,歪果仁入境时,都得亮右臂来检查,可真是亮瞎了大家的眼睛!

    以至于在东南府的歪果仁开起玩笑来,都说“亮个右臂出来,看看是不是头好牲畜!”

    如此一来,歪果仁哪来什么神秘感,根本无“崇洋媚外”,孙承宗功不可没

    要孙承宗来,真是要对了,这老头儿事例顺手拈来,证据源源不断,组织逻辑严密,以一个月完成一项立法的速度推进迅猛,颇有一种庞统为县令,一天处理完一个月县政的那种大才的表现!

    《东南府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颜常武的地位,声明东南府的缔造者是颜常武,他是东南府执政官,只有来自他血脉的人才能够继承大位,他是东南府的领袖,最高长官,他拥有行政管理权、人事权和




第429节 孙承宗确立文官制度
    任何政权,都有一种多收税的冲动,正如地赋,老是有人在颜大少耳边嘀咕说收得少了。

    商人们贩运商货,往往要逢关纳税,遇卡抽厘,尤其在战乱时期,收得税率高,收税次数多。

    过去的逢关纳税手续繁多,其间关口官吏卡拿勒索,商人的实际损失比明面更大,更浪费宝贵的时间。

    东南府的情况好很多,而孙承宗立法,正式确定收税只收一次,商人们按要求交过一次税,手中就有了税单。沿途碰到稽查的,只需要亮出税单,即可以了。

    敢知法犯法,勒索敲诈的东南府官员,一经查除,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胆敢伪造税单,逃税漏税的商人,东南府执政府必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劳动改造”的威力!

    收税重,同时一税到底,严查胥吏的税收法向民众公布,组织官府文官、办事员和商人“学习”文件精神,除了广而告之,公布之外,还组织人员进行学习,此乃颜大少带来的“特色”,受到了孙承宗的赞扬。

    ……

    孙承宗不仅立法,还立规,譬如他协助完善了东南府文官系统。

    东南府的行政人员不叫做“公务员”,而是文官+办事员的那种。

    好吧,颜大少承认失误,还没到“公务员”这种社会发达、制度完善和iq高企的时候,那么就是官吧。

    文官的选拨必须经过考试,类似于科举考试,对参加考试者只要是东南府正式子民,没有什么门第,出身,城乡的歧视,考试通过即可以进入官府任职。考试的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政治、经济、数学、物理等诸学科合在一起。

    考试通过后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有一套完整培养的流程,例如某部的标准仕途是这样的:某部的办事员(为期两年)-基层实习(为期三年)-某部低级文官(为期三年)-地方初级文官(为期三年)-某部中级官员或者地方中级官员(大约十年),之后看造化了,能否升到高级官员。

    他主张既要有地方履历,又要有部里的经验,说起来乃是“宰相必起于州部”,高规格,培育人才当成了宰相来培养啊!

    不再象明朝那样,考中进士之后,即可授七品官,结果什么都不会,到了地方和部里,尽受胥吏的欺骗,甚至给胥吏凌驾其上。

    而从小吏做起再慢慢升官,则业务知识熟悉,不再产生以前的弊端。

    这是对大明科举和官员任职的一种倾覆!

    孙承宗是科举制的既得利益者,却反过来推翻了科举制,他说:“老夫年龄老了,脸皮也厚了,别人说什么都不怕!”

    还有什么比他这样的人去当科举制的掘墓人更合适的人选,其实东南府官员的选拔任用也是从小吏做起再慢慢升官,但世人多有疑惑,毕竟他们见惯了科举制是怎么选官,对于东南府的用人任官方式不感冒,心忖你这个小海贼,哪会知道怎么样用人!

    颜常武推行的文官制属于辖地内自嗨,大陆的那些精英,根本不鸟东南府。

    一些与东南府交好的朋友,也都劝说颜常武开科举,即仿照大明来秀才---举人----进士----放官,如此一来,才可以吸引人才。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东南府人员普遍强于做,弱于说,许多好的经验,说不出来,写不到点子上,也难以反驳对方。

    孙承宗一来,吆喝上几嗓子,大家就信他了!

    人比人,就是气死人。

    他威望高、提出来的证据多,说得头头是道,把科举制的弊端一一陈述,驳得任何人无话可说!

    &nb



第430节 大明名人来了!
    孙承宗产生的磁铁效应强大,这些年来,东南府事业红红果果,随着大家沟通了解深入,大陆一些人都知道东南府有好处,可是心中依旧疑惑,有孙承宗在那里撑场子,情况截然不同!

    由他亲自写信相邀,又或者是别人来投,人才纷至沓来。

    比方说这位祁彪佳,明代政治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山阴梅墅村人。

    祁彪佳出身仕宦,为藏书家祁承爜之子。彪佳自幼寝馈书卷中,幼而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七岁时,乡人抱之上树,命以“猢狲上树“作对,彪佳应声答以“飞虎在天”。

    彪佳善山水,深得倪、黄神髓。花卉竹石,随意点染,亦有梅花盫风趣。

    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四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后巡按苏、松诸府,敢于搏击权贵,为民作主,结果得罪当时首辅周延儒,延儒恨之,回道考核,竟被降俸,遂以侍养为名告归。

    如果他不到东南府,很可能会在辫子兵攻占杭州后,自沉殉国,卒谥忠敏。

    其人素有清名,又擅实务,是大才,呆在家中实在是浪费,结果孙承宗一纸书相召,祁彪佳翩然即到。

    颜常武与之交流,可如此描绘:上召彪佳应对,奏称得旨,上大悦,乃授彪佳为东南府法务部副检察长!

    其人任职之后,一如既往,厘清吏治,连送十三官吏上庭,审判后都是罪有应得,东南府官场为之大震,战争部主官斯托姆慕名请其担任军队副总检察长,一周内即有十余军官投案自首,皆是经济类犯罪,上缴赃款近十万银元!

    颜常武都傻了眼,他一直以为自己东南府吏治清明,岂料内中隐藏着如此之多的贪污犯!

    ……

    又有黄淳耀,生于万历三十三年,3岁读千字文,5岁读四书五经,14岁县试名列前茅,17岁补博学弟子,人称“黄家千里驹“。由于诗文出众,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赏,并推荐给常熟大诗人钱谦益家执教蒙馆。

    黄淳耀十分痛恨华而不实的八股文,与门人陆元辅组织“直言社“,倡导经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时。

    孙承宗知其为人,去信招揽道:“汝生性耿直,朝廷黑暗,与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今东南府雄踞海外,如乳虎出林,气象万千,其地最崇实务,曰‘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与汝意趣相投,相得益彰!速速到来,可大展拳脚……”

    黄淳耀到来,经过学习和考察,加入了建设部工作,投身建设中,功绩卓著,逐步升迁,登上副部长高位。

    ……

    夏允彝来了,他是主动来投的,不过也是听闻孙承宗在东南府之后才来。

    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他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人,夏完淳之父。

    夏完淳又是谁

    大大的名人,夏完淳自幼聪明,此时已经出世,史载是他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

    这些人,堪称中华脊梁!

    夏允彝到来,任职财政部,所经公事皆井井有条,财政制度完善,经费使用得当,没办法,人家就是聪明!

    然后他写了信件,送到大陆,把兄弟陈子龙也给招到东南府。

    ……

    陈子龙,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

    他本会在崇祯十年中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任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但他的命运已经改变,入职东南府,成为战争部高级行政官员,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他的诗歌成就



第431节 谣言
    下午时分,总理办公室里,陈衷纪正在挥笔疾书,一道光影干扰了他的思绪。

    他抬头一看,却是“国丈”,建设部长杨天生来了,以他的身份是硬进硬出总理办公室,不需要通报,陈衷纪又低下头去道:“我还差一点,你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杨天生就在沙发上坐下来,就着桌子取用,喝茶、吃小点心和果子,很是悠闲的样子。

    但当陈衷纪结束公事,也到沙发上坐下来,杨天生脸色徒变即时开骂,大骂建设部计划司副司长黄淳耀,亦即孙承宗请来的好手。

    这姓黄的居然敢不给国丈面子!

    最近建设部启动一项工程,修建临台湾海峡,从台北到台南的公路,连接诸城市。

    工程早就立好项,经颜常武批准,财政部也如数拨给经费,工程开工,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十五的工作量。

    然而黄淳耀新官上任三把火,检查过这项工程进度后,大笔一挥,砍掉了百分之二十的预算!

    人家好地地的工程,被他这么一来,工程承包的老板们自己不爽,找到黄淳耀沟通,这家伙油盐不进,说什么都不听,再讲讲,说得难听些,他就说“不干拉倒,我另找人来干!”

    老板们投诉到杨天生那里,杨天生找来黄淳耀,发现自己说服不得黄淳耀。

    因为黄淳耀拿出的数据非常严密,每一地地质条件如何,需要多少人工和物资都清清楚楚,显然他下了很大的苦功。

    杨天生缓和语气道:“这项工程已经开始,不宜多作更改,这样吧,下一单工程由你作计划!”

    “部长,工程还没完工,自然可以更改,就算完工,结算也可以更改,为我东南府节省经费!”

    于是杨天生尴尬发现自己堂官作不了司官的主,对方完全按规章制度来办事,言之凿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杨天生要是硬来的话,就彻底没面子。

    气得他跑到陈衷纪那里抱怨,陈衷纪啧啧道:“这项工程预算30万银元,节省20%就是6万银元,黄淳耀不得了啊!”

    他若有所思地道:“你为老板们讲话,不是从中收受利益吧,现在祁彪佳坐正总检察长的位置,你不要逼着执政官殿下来大义灭亲喔!”

    杨天生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气急败坏地道:“p的利益,劳资是缺钱花的主吗,只不过那姓黄的不给劳资面子,叫劳资以后说话还有人听吗!”

    他还真的不缺钱,与倭国的生意主要是他家族在做,谁也不敢去抢他家的主意,而倭国也不敢a掉他的钱,否则他就会召唤他女婿的战列舰打上门来!

    他为人豪爽,十分四海,与工程的老板们打交道,他有一个奇特的原则,就是他请!

    有时出去与老板们喝喝茶吃个饭,他从不让老板们掏钱,谁要是想掏钱,那下次别来找他!

    所以祁彪佳查过他,对他相当佩服!

    “面子哪有里子值钱,丢个面子,拿回6万银元,这样的事,来,杨大财主,我丢个面子给你,你给我,不用多,3万银元就好了!”陈衷纪开玩笑道。

    “嗬,看来是真的,你老兄想来个临行大甩卖了,面子都不值钱了!”杨天生说道。

    “此话怎讲”陈衷纪警觉地问道。

    “你的办公室主任去哪了”杨天生不答,转问一句。

    “他去爪哇,打前站去了!”陈衷纪回答。

    “这就是了!”杨天生肯定道。

    “什么”陈衷纪追问道。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你即将从总理大位上被孙承宗扯下来,他当起总理来,你则被流放爪哇,因此派你的办公室主任打前站!”杨天生懒洋洋地道。

    “你当我是为一个司官的事情而来,这等小事值得我来那份要求重签合同的呈批我已经同意了,我是来看看你,顺便安慰一下你受伤的心灵,不要感谢我,我们是老朋友!”他翘着二郎腿道。
1...118119120121122...9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