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大活佛依旧高踞宝座,甘辉居他之下,亦不计较,他雷厉风行,展示出一幅大地图,让室内一众蒙古人汗都出来了。

    正是外蒙古的地形图,上面山脉、荒野、水源、草原和道路一目了然,蒙古人恍然大悟,为什么南人来势如此凶猛,占据的都是好地方,地图上标明哩!

    “甘大将军,你们怎么会有如此详尽的地图?”巴丰涎着脸皮动问道。

    甘辉也不隐瞒他道:“贸易,商贩!”

    原来如此!

    众蒙古人心忖以后万一要与大明重新开战时,防风防火防小贩,一定不让商贩跑来跑去方便他们刺探地形。

    甘辉让随行高参介绍情况道:“大漠荒凉,地广人稀,自古如此!”

    “塞北苦寒之地,多灾多难,草原上一场大雪,足以给部族灭顶之灾。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只能与这样的环境抗争,却又依赖这片土地。蒙古高原南部尚且在驯马,在更北边更寒冷的地方,就只能驯鹿了。”

    高参的话得到了众蒙古人的共鸣,外蒙古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第1611节 外蒙古攻略
    明军高参有意卖弄,向蒙古人介绍外蒙古情况,如数家珍。

    他说道:“从地图上观察,外蒙古全境基本都处于蒙古高原,平均海拔高,地势西高东低……”

    山地主要分布在外蒙古中西部地区,占据了其全部领土二分之一。而南部,则是广阔的戈壁。

    戈壁,来自蒙古语,是独创的一个世界级词汇,它兼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荒漠草原等意思,可能是沙漠,可能是石漠,总之就是没水。

    强烈的日照以及温差,使得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不断地反复崩解破碎,形成碎屑。在风的作用下,洪积平原上的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到天空中,其中尘土被吹到千里外的地区,形成了黄土高原;而那些细砂则被风携带到附近,形成沙漠。粒径比较大的砾石,则被留在原地了,就形成了如今的戈壁。

    而且这个巨大的戈壁地带地跨南北,把蒙古分为了漠南与漠北,漠南条件远胜漠北,其气候更温和,还有呼伦贝尔草原和河套平原两大天府之国作为支撑,以及近着的强力中央政府的托底扶持,舒服!

    漠北惨矣,北部寒冷,南部干旱,这一地带仿佛一条巨大的内陆盆地,除了没水,更可怕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

    这样的极寒、贫瘠之地,多灾多难就不稀奇了。

    对游牧民族来说,最为严酷的就是的“白灾”、“黑灾”和“黄灾”。白灾指大雪覆盖草原,地面积雪超过很深,放牧无法正常进行,牧区与其他地方隔绝。如果乍暖还寒,雪溶化后又冻结就形成一层冰壳,牛羊也找不到吃的。

    黑灾,就是相对于白灾的冬季无雪造成的灾害。看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在暗地埋下死亡的隐患。冬季人畜饮水都依赖积雪,如果黑灾发生,就会使人畜缺水,甚至疫病流行。

    即使积雪很厚,动物尚且能在雪中刨食草根。

    但如果不下雪,即使熬过冬天,明年春天可能连草都没。

    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瑞雪兆丰年,雪大不是件坏事。

    黄灾,就是沙尘暴。来时遮天蔽日,裹携大量沙尘,轻者可使人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会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致使牧草枯萎。

    ……

    在大活佛法帐内听着高参一项项地介绍外蒙古的情况,让大活佛、大汗与诸酋只觉得背脊凉浸浸的,貌似那些南人很清楚自家的情况啊!

    如果先前他们有三分的不忿,现在只剩下一分了。

    知己知彼,人家对你知之清楚,打起你来就容易了。

    比方说待蒙古高原的黑灾过后,他们出兵,绝对能够步兵打骑兵。

    黑灾过后,来年寸草不生,明军出击,步兵发挥正常威力,而蒙古人却是马瘦,想跑都难。

    看似外蒙古面积广大,实际上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并不多,就是那些水源地,包括河流、湖泊,而这些目标,尽在地图上!

    “此地以畜牲业为主,看天吃饭。”明军高参顿了一下道:“十分落后!”

    蒙古人进行传统的游牧生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一个广大草原范围内周期性的迁徙,他们驯养五畜,即绵羊、山羊、马、牛和骆驼,既是财产,也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蒙古人单个草场的承载力很低,这种环境下只能用游牧的方式维持可持续发展,但也意味着多个草场才能维持一个部落,人口上不去,也难以形成定居城市。”高参说着,用教鞭在地图上敲出一些位置,让法帐内蒙古人心中瓦凉瓦凉。

    蒙古人有“打草谷”之说,就是去南人的地方发财,花差花差。

    来而不往非礼也,南人则有“烧草场”之说,就是南人到蒙古人的草场上放火。

    中原王朝是否有进取之心,就看军队敢不敢到蒙古人的草场上放火。

    如今看来,明军是做好了准备,地头打探得一清二楚,大家硬碰硬,只要明军拿出“一个够本二个有赚”的精神态度,蒙古人肯定退让。

    因为他们拼不起!

    事实上大活佛与大汗们就是看出了明军敢打敢拼的态度,他们反倒是怂了。

    更有一个原因就是同族比敌人更可怕!

    一旦与敌人硬拼到底,给予自己最后一刀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是同族。

    败给敌人犹有一线生机,输给同族,则高层身死族灭,低层全部沦为奴隶,前景可怕至极。

    “外蒙古初步可以两条腿来走路,第一条路就是实行粮食自给,第二条路就是发展牧草经济!”高参代表明军给出了建议道。

    “必须发展种植业!”高参说道。

    “可以种植麦子、土豆,还有干草,以及少量的油料作物,还有水果与蔬菜,事实上,我们帝国户部早就作了试验验证,已经准备了不少的种子,可以使用。”高参娓娓道来,教鞭在地图上随意点划,处处不离河流与湖泊等水源地。

    “……由于严寒的限制,外蒙古的作物必须严格限制在5月中旬播种,9月收割,尽量提高单位产量……”

    “在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畜牧来赚取银元!”高参指出道,说了一些畜牧赚钱的途径,比如出售活畜、风干肉和奶酪业等。

    “为了扶持外蒙古的产业链,朝廷不但不收税,还给予退税与补贴!”高参解释道。

    ……

    待到高参说完了朝廷对外蒙古的攻略后,甘辉亲自作了补充发言道:“我们中国人为人处事,讲究的是一个勤劳致富,不偷不抢。”

    听到蒙古人脸色一变!

    “我们中国人还讲究自食其力,发展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不等不靠。”甘辉这么说了,蒙古人脸色再变。

    “朝廷对于外蒙古有大笔的扶持资金,是扶上马,送一程,但蒙古人自己也要努力!”甘辉告诫道。

    他莞尔一笑,问回诸蒙古人道:“大家意下如何?”

    三位大汗强笑道:“如此甚好!”

    大活佛口宣佛号道:“善哉善哉,一啄一饮,皆有定数,甘大将军所言极是!”



第1612节 银元砸屎部族去(一)
    听闻大汗们同意了明军大将的提议,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发展种植业,二是畜牧业,并且提倡蒙古人自力更生。

    于是蒙古人当中是众说纷纭,怪话连篇。

    哈!哈!

    发展畜牧业也就罢了,毕竟是大家的老本行,那些南人居然要大家去种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有人居然会吟《敕勒歌》,他傲然地道:“我们是大草原之子,过的是游牧生活,逐水草而牧,那些汉狗居然想让我们丢弃传统,也学他们做泥腿子,办不到!”

    自力更生?

    需要吗?我们以前有这个品德吗?

    不,不,不需要,我们从来都是需要什么就到南边拿,长城以南地区就是我们的货栈,想要什么我们就要什么!

    一众蒙古好汉怪笑连连,当中有的家伙更是四下穿针引线,意图不轨。

    他们对于臣服于南人并不服气,想找碴是必然的。

    对于蒙古人中的状况,还滞留在库伦的明军大将甘辉是小葱伴豆腐,一清二白!

    时代变迁,形势变化,以前蒙古人入侵明国时存在着汉干与带路党,现在嘛,一样有蒙古干与蒙古的的带路党,他们深明大义,看清楚了形势,积极向我朝靠拢,把蒙古人当中存在的情况,及早地向我朝反映。

    很好,赏银元十个!

    除了这些告密的蒙古人,还有蒙古人当中的特务,以致于蒙古人当中有什么动静,明军都知道得很清楚,也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应对。

    首先,明军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为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修建神庙!

    当时天气寒冷,天已经下起了小雪,但明军不管不顾,修建神庙不遗余力,几万人一拥而上,发出洪荒之力让蒙古人大吃一惊,让他们见识到什么是中国速度。

    一个月,仅仅一个月!

    新甘丹寺,一座新的甘丹寺矗立在外蒙古库伦的原野上,这是高仿,不能说是盗版。

    正牌的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地区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该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

    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

    外蒙古佛教正是藏传黄教、属格鲁派,仿建甘丹寺表明了外蒙古广大信众对宗喀巴的敬仰之意与慕孺之情。

    寺内修建有甘丹赤巴(“赤巴”意即法台或座主)的寝殿、经院、神殿等,小而精致,配套设施十分齐整,即使如此,已经远远地胜过了之前大活佛驻锡地!

    先前外蒙古有什么,P都没有,可怜大活佛驻锡地实际上就是大活佛的法帐到哪里,哪里就是驻锡地,简陋至极。

    建设甘丹寺是一件大事,得到了大活佛的关心,他派出僧众对建筑进行了衷心的指导。

    甘辉在拜访大活佛的时候声明:“建筑甘丹寺,朝廷已经准备了一百万银元,其中有户部拨银元五十万,东南王夫妻二十五万,还有二十五万是来自内地的佛徒们为甘丹寺化缘所得,表明了朝廷、东南王与内地对贵教的强烈支持!”

    不待蒙古人反应过来,甘辉又抛出另一颗炸弹道:“不仅如此,朝廷还打算为外蒙古地区的寺院建设再投资一百万银元,以后的投资视情况而定。

    二、二百万银元!

    听到那些蒙古的罗圈腿们两眼发直,身处苦寒之地,出息无多,又路途遥远,去抢亦不方便,见到银元委实不多。

    现在,南人为了一个寺院,就真金白银地投下了百万银元,目前还是个雏形,待来年开春,就扩大建筑,同时修葺金顶,供奉神佛。

    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迫不及待地率领僧众进驻新甘丹寺,他升座后,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地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宝地!”

    以前他驻在法帐内四境游走,说起来并不利于修行与信仰,因为佛教讲究一个“不动如山”,才能基础牢固。

    佛像生根,信仰入心!

    入寺后大活佛做起首台法事,一片钟磐与禅唱声中,甘辉等高级军官不带武器,在佛前礼敬朝拜。

    他们可不象颜常武般是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而是在释迦能仁殿主供的释边牟尼佛、强巴佛、文殊菩萨及宗喀巴等十多尊神佛像前跪下叩头,让蒙古人的脸色变柔和了。

    南人也信佛!

    同信一个佛祖,大家是可以相处嘀!

    甘辉等布施了上等的沉香,这是自海外进口的香料,乃是佛前供奉的圣品,曰香味芬芳,远胜它香,至少现在没有一种比得过它。

    甘丹寺僧众接受了布施,有礼貌地回礼,大活佛欣然道:“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皆遥闻……”

    他表示对明国的满意,如此蒙古人整体上安定了下来。

    对大活佛与外蒙古宗教友善是远在海外的颜常武定下的策略,当时两中华的精英探讨如何对付草原上的好汉时,大家踊跃献策,有人说要修长城,颜常武直接驳回,说以前各朝代都修长城,也没见谁挡住关外的铁骑,咱们不修长城,直接武力威服再佐以修庙!

    等把北边到西边的边境敌人,该打败的都打败了,剩下的就是安抚和治理,这一片庞大区域的各民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绝大多数人信仰从藏传佛教发源起来的黄教。

    游牧民族难防备?

    颜常武表示很好搞,他计划从以前明朝屯驻大军的九边防线开始,一路沿着甘肃、青海,一直到藏区边缘,所有的和蒙区、维吾尔区、藏区接壤的地方大修黄教庙宇,用庙宇筑起一座长城,替代了原本是由军队守卫的长城,用尊重各民族信仰的方式收拢他们的心。

    “不要怕花钱,这钱没白花!”颜常武嘿嘿笑道:“想想唐朝时吐蕃是怎么灭亡的,那些游牧民族就是那么灭亡的!”

    众大臣一致表示,不怕海盗耍流氓,就怕海盗有文化!



第1613节 银元砸屎部族去(二)
    这世间有些禁忌,是碰不得嘀。

    所谓企业家与明星玩游戏,企业家玩完。

    国家搞宗教,国家就崩溃。

    唐朝时期,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兴起,成为了青藏高原几千年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政权,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传奇。

    公元618年,松赞干部在山南匹播城建立吐蕃国,然后迎娶唐朝的白富美文成公主,成为人生赢家。
1...494495496497498...9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