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阿弥陀佛,施主可是前来还愿”,一个小沙弥瞧了瞧李承绩和耶律崇德,最后还是来到耶律崇德跟前,出声问道。

    显然这小沙弥也是见多识广,所以看出这伙人谁主谁仆。只是他也不曾料到,年纪尚轻的李承绩,才是这伙人中的主事人。

    不过李承绩也不想暴露身份,所以在耶律崇德准备向李承绩请示时,李承绩咳嗽了两声。

    领会到意思,耶律崇德也道了声佛号,应声道:“阿




第五百二十章 汉人之后
    明光塔的佛寺里,墙上绘着一圈面县庄严的罗汉佛像。屋里烛火点着,门窗紧闭。义净法师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转着佛珠。声声佛号响起,似乎全心全意的诵经念佛。

    忽然吱呀一声,房内的木门被人推向一侧。一阵冷风随即进来,即近吹熄烛火。

    “师兄,国主来了!”,义竜怕义净还摆架子,出声提醒道。李承绩脱了鞋子,跟着义竜一起入内。八剌黑守在门外,防着不测。耶律崇德彳亍也要跟进去,却被李承绩留下来。

    一直诵经的义净法师睁开眼睛,单手撑地,欲要站起来行礼。李承绩瞧着义净花白的胡须,干瘪的面庞,颤颤巍巍的手臂,生怕他下一秒就要背过气去。

    便出声道:“大师年岁已高,不用行礼了!”。

    义净听到这话,也没谦让,径直坐下。义竜知道义净有话和李承绩讲,不便在旁。就亲自给李承绩他们倒上暖茶,暗自退了出去。

    义净露出一抹笑容,口诵佛号道:“阿弥陀佛!国主冒雪上山,佛心至诚,定得佛祖庇佑。”。

    李承绩听着顿时有些好笑!因为稍稍有点手段的人都知道,他一手创建清教,是实至名归的回教徒。和佛门,完全八竿子打不着。

    所以这义净法师的话,是故意装着不懂,实为试探了。

    “崇恩寺历来是旧辽钦定的佛寺,义净法师也多次得辽主尊崇。我虽不是佛子,但双亲却笃行佛门。因而上山礼佛,也是为双亲求个福报。”,李世昌和李萧氏确实都笃信佛教,但李承绩前来这里,却不是为了祈愿。

    这个托词义净也懂,喝了口暖茶,接着道:“我佛慈悲,国主有此孝心,自当心愿达成。”。

    瞧这和尚还故作高深,李承绩心里瞬时冷笑。但面上装作虔诚的模样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佛祖的心意,岂是我等凡世之人能够置喙的!”。

    听着李承绩这毫不留情的批驳之语,义净如树皮一样的面容依旧毫无波动道:“佛祖怜悯众生,自是耳听诸天万界,普渡众生。”,说到这里,义净又接着道:“不过国主教训得是,世上本无佛心,只有名利。”。

    李承绩不想再这样猜灯谜似的耗时间了,出声道:“大师借额吉特氏挑起佛门与回回间隙,不知意欲何为啊”。

    “国主息怒!”,义净嘴里说着,面上没有半分惶恐之色。李承绩也不得不感叹义净的耐性,果真是极好的。

    便喝了口茶水,也不说话。

    果然,义净放下佛珠,双手合十的朝东方拜了一拜,出声道:“不知国主可知大唐安西四镇”。

    李承绩的脸色立时有些凝重。因为安西四镇是西域受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期。后来虽然有女真人的大清,但受制于女真人防备汉族,限制汉人进入西域的缘故,西域的汉文化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所以安西四镇所设立的时代,算是汉文化在西域传播得最鼎盛的时代。就是已灭国的大辽,也不如安西四镇所在时,得到中原文化的源源不断传播。

    义净像是沉入自己的世界里,出声道:“当年大唐大乱,安西四镇就此与中原隔断。后来坚守数十年,相继陷入回鹤与吐蕃之手。汉人虽死伤惨重,但苟活者甚多。为避祸,吾辈先祖出家礼佛。历经数百年,汉人早已融入异族。

    但先祖乃大唐汉将,出家为僧时,留有几份薄产,以待来日。”。

    这些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失去了中原王朝的支持,汉人只能被周边异族同化。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李承绩除了感念,也只能把握好现在,着



第五百二十一章 宗教长老
    两日后,崇恩寺义净法师被李承绩亲自奉为国师。并敦促教务司,在十二长老,为佛门增设一席。是以,长老院由原来的十二席正式增补成了十三席。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因为教务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就是十二长老。之前因清教在呼罗珊的统治地位,所以十二长老全都是清教徒。有很早就皈依清教的,也有呼罗珊开疆扩土时,当地新入教的伊玛目。

    像吉慈尼的大伊玛目拉瓦索,就是十二长老之一。他们并不长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各地,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从而促进清教的传播,扩大清教的影响力。

    只有在每隔两年的春天,长老们才聚在一起,商讨教务。如今在十二长老院增添佛门的席位,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作为随军教长的帕什瓦吉雅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立即求见李承绩了。他本来是要留在非洛斯固的,但因皈依清教后,表现甚得人心。

    当然,主要是合呼罗珊官员和李承绩的心意。

    像菲斯洛固附近的古尔部族,就都在帕什瓦吉雅的游说下,主动投靠了呼罗珊。到底古尔山地环境恶劣,若是那些部族存心要和呼罗珊为难。那躲在山里,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灭的。

    而且清教在当地的推广,也极为顺利。非洛斯固城的百姓,就近乎百分百的皈依了清教。那些分布在山里的古尔部族,也都在他们族长的带领下,全部皈依。

    少数冥顽不化者,都不用护教军动手,就抢先被临近的部族剿灭了。所以短短不过数月,呼罗珊在古尔之地的统治就稳固了下来。出自马鲁的政令,也都推行得极为彻底。

    这比慈尼和信德之地反复出现迫害清教徒,杀害呼罗珊官员的事件,要好上太多。虽然当地的守军也都大力清剿不服管教者,但到底时日尚短。没有半年的时间,呼罗珊是无法完全稳固地方。

    不过也没什么!

    随着钦察百姓的迁入,呼罗珊在当地的影响力也会与日俱增。毕竟钦察人可都是骁勇善战的虎狼之辈,吉慈尼和信德的部族再蛮横,那些钦察人也不会怕了。

    再有呼罗珊官府做倚靠,那些钦察人更是昂着头做人了。

    这些相比旧辽的战事,都不值一提。但有着古尔之地的良好案例在,差别就显出来了。所以李承绩特意召帕什瓦吉雅随军。不出意外,来年的常任教长就是他了。

    这是教务司的特殊制度!

    尽管之前也都有教长,可都是呼罗珊官府任命的。而现在进行改革,需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教长遴选。可以连任一次,再次当选需要间隔五年。

    虽是内部自发的推举,但必须要得到李承绩的首肯。自长老院创建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教长遴选。能够当选,对自己的个人声望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帕什瓦吉雅来时在马鲁暂歇,得到了些风声。因而到了碎叶,一直都很尽心尽力的处理宗教事务。尤其是清教的宣扬与传播,就是他最为紧要的职责。为此,他举行了不下二十场教义宣讲会。主要是当着信徒们的面,以最具有诱惑力的言语讲解清教的基本教义。同时也邀请不少其它派别的长老,同台辩论圣贤的《古兰经》。

    这本是李承绩在蒲华时为打击其它教派,替清教出头而弄出来的宗教形式。现在教务司的一干官员和长老们都学去了,好弘扬清教,增加自己的功绩。

    并且还有教徒参与环节!就像后世的有奖问答一样,获胜者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不得不说,这对清教的推广是极有好处的。很多本不是清教的教徒,也都奔着这个奖品的噱头,而去听长老们



第五百二十二章 波斯大胜
    “那你更该明白我的用意了!”,李成绩笑看着帕什瓦吉雅道。

    帕什瓦吉雅不是愚昧不堪之辈,自然知道李承绩的意思。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堵得慌。就抿着嘴,出声道:“清教既为国教,呼罗珊各郡,也自然奉其为正统。如今碎叶郡新辟,虽佛子诸多,清教推行有碍。但也不必厚待佛门,还尊佛门中人为国师。如此,置我清教诸位长老于何地”。

    尽管呼罗珊没有明文规定,国师只能出自清教。但在很多人眼里,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李承绩这次奉义净为国师,就有挑战众人底线的嫌疑。

    也因此,帕什瓦吉雅越往下说,语气越发重了起来。也是在传教的事情上,他是极为虔诚和热衷的。尽管有功利的因素存在,但做到大伊玛目的份上,更多还是出于精神上的信仰。

    特别是碎叶这里!仗着清教的国教之位,没少让佛门弱了声势。在佛门故地上修建清真寺,就是故意为之。

    现在李承绩对佛门表现出意外的尊重,那清教日后在碎叶郡,也不好再咄咄逼人了。

    李承绩是理解帕什瓦吉雅的心思的,因而并不怪他。

    毕竟宗教都是排他性的!原本一家独大的长老院中,突然加入了别的教派。虽然论威胁还算不上,但这已经是不好的开始。所以发作一番,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李承绩还指望着帕什瓦吉雅去安抚其他的长老呢!所以不仅不会动怒,还要耐着心思将其说服。

    便放下佛珠,摆开一副呼罗珊的地图道:“你看东边!”,说着,就指着高昌道:“佛国高昌,以东的大夏国,也是以佛教立国。更有西南的吐蕃,礼佛数百年。北边的蒙古国虽不入佛门,但他们有萨满、有长生天。呼罗珊若继续向东面开疆辟土,必得有所妥协。”。

    “为臣不知国主深谋远虑,还请恕罪!”,帕什瓦吉雅是聪明人。知道李承绩这样做,是为了打消异教徒的疑虑,维护呼罗珊的统治。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教的地位,可更多疆土的纳入,就代表更多的潜在教徒。

    帕什瓦吉雅也没想一下子就将高昌、大夏、吐蕃、蒙古等国归化成清教徒,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只要呼罗珊在当地建立稳固的统治,那这就有希望了。

    只是厚待佛门,在他想来还是不必要的!

    因为从前河中等地都是拜火教,但在回教的武力传教下。历经百年,全然无半点拜火教的影子。所以呼罗珊只要保持强大的武力优势,传教也自然事半功倍。

    李承绩也没想用这个理由就将他说服,便手指一划,移动到报达所在的两河流域道:“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报答,曾经哈里发帝国的都城!”。

    “哈里发帝国虽已没落,但在异端心中,这却是一座圣城。清教向来以先贤正统自居,怎能漠视异端假借圣贤的名义,在此招摇撞骗。”。

    说话时,李承绩又点了红海岸边的两座城市--麦加和麦地那。

    作为先贤创教的开端,这两座城市在回教徒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刺夷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波斯军团斩敌两万,筑京观于刺陵城外。纳希切万、大不里士、马拉盖、可疾云(加兹温)、哈马丹、尼哈温等地的总督或国主,都已派遣使者,前来请附。下一步,就该对圣贤故地拔乱反正了。”。

    &nb



第五百二十三章 葛逻禄王
    “先易而后难!相对东面的异教徒,西边的异端更该尔等戮力一心,拔乱反正。”。

    李承绩手掌压着西波斯的地界,一锤定音道。

    相较佛国高昌,原本就是回教徒遍布的西波斯之地,确实要相对容易传教。尽管派系上有所差异,但对圣贤的尊崇是一样的。相信有呼罗珊的屠刀在,那些异端们会十分‘愿意’聆听圣贤的箴言的。

    帕什瓦吉雅听着,只得再次道了声国主高瞻远瞩。

    李承绩也顺阶而下,告诉他教务上的事,自己都看在眼里。日后教务司的事情,还要他多多担待。

    这下,帕什瓦吉雅是不好再叨扰了!

    便行了一回教礼,退了下去。

    李承绩看着,长出了口气。

    其实即便不厚待佛门,高昌等国也能拿的下来。而且凭借清教的传播手段,高昌等国的信徒也迟早会转变信仰。虽然这会造成一定的统治不稳,可是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只是有着蒙古插手,对高昌就不能太过激进。

    因而对佛门示以怀柔,是为上上之策!

    当然,李承绩心里,也不愿看着天山南北之地尽皆绿化。

    之后的日子里,碎叶的雪虽没再下,但气温极低,积雪也都结成了冰。碎叶城的地界万物蛰伏,也没什么闹腾的。

    但人闲下来,嘴皮子就唠起来了。

    先是佛门受义净尊为国师的影响,对呼罗珊官府报以善意。崇恩寺更是充当佛门翘楚的角色,给国库捐献大笔钱粮。其它佛寺看着,也都纷纷献出庙产。教务司的也开始对佛门子弟进行清查,合乎规矩发放法师佛子凭证,不合规矩的全部勒令还俗。

    对其它教派的登记造册也在酝酿中,只是佛门子弟甚多。所以等佛门的登记弄完后,冬天也就要过完了。

    这期间势必引起不少僧人的不满,但是义净法师的一句话,却一下子让这些不满烟消云散。

    却是有被勒令还俗的僧人准备来到义净这位国师跟前说情,结果有传言说,义净曾当着香客的面,说李承绩是西方燃灯古佛转世。投胎到人间,为的是不忍众人疾苦,救苦救难。

    这话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崇恩寺也一直默不作声。那些不满的僧人,一下子倒是没话说了。

    李承绩知道这是崇恩寺表现善意的一种手段,所以听到这传言时,并没过多理会。

    结果清教那边,也开始传出李承绩是圣贤遗脉的谣言。没过多久,拜火教那边也传出李承绩是他们的圣人之后。最后整个碎叶境内还存在的教派,都传出李承绩与他们有瓜葛。

    一时间,街头巷尾尽是各派教徒争论李承绩是他们圣人之后的声音。甚至有性子冲动的教徒,还为此打了起来。

    直到呼罗珊战胜西波斯联军,诸国遣使上表,请求归附的劲爆消息被一家名为《真主报》的报纸公开报道后,有关李承绩是圣人之后的议论声才小了下去。

    三日后,王府。

    萧崇德拿着一份《真主报》,带着一只老花镜道:“逸之啊,这波斯军务一披露出来,民人都以呼罗珊打了胜仗而喜庆坏了呢!”。虽然呼罗珊在碎叶建立统治的时间还短,但那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早已收服了民心。

    眼下看到呼罗珊打了胜仗,心里也是真高兴极了。

    “只是这报纸是朝廷的公文么日日刊发,会不会泄漏军国大事”。萧崇德抬头看向李承绩,出声道。

    “阿爷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这报纸只是朝廷的一种宣传手段,不是公文。但以后朝廷的很多政令,都会在上
1...124125126127128...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