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但是大元的存在到底是对他们的危险!

    而且谁都知道,大元一旦彻底在西波斯站稳脚跟,就会将目光转向两河流域了。

    作为当地土著般存在的哈里发和阿迪莱苏丹,自是不会闭着眼睛等死。因而谋划了这么久,终于在大元对阿萨辛派动手的时候,与边地部落联合在一起,对大元发难了。

    这也可以看做是他们的最后反扑!

    因为这场战事一旦不能取胜,那两河流域就等着插满大元的旗帜。




第六百五十五章 真正图谋
    “启禀国主,行凶者都已拘捕。但元通寺与清真寺之祸,殃及不下百人。”,阿利不剌语气沉重道。

    这次的佛寺和清真寺袭杀案,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大元自呼罗珊起,立国都于此数年,从没有出现这等恶事儿。而且在大元境内,马鲁还称得上首善之地。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虽称不上,但常常不行宵禁是真的。所以马鲁也被称为不夜之城。

    可是如今,马鲁成了流血之城。

    这件事注定会给大元带来极其不好的负面影响。虽不至于国势不稳,但对大元的威严而言,还是起到了极大的削弱作用。

    因而这件事发生时,李承绩就让近卫司领兵前去镇压。包括马鲁的红巾军、边军,都前去平定事端。阿利不剌作为内阁之首,则亲自处理善后事宜。

    伤亡的百姓和宗教人士都得到最快的安置,行凶的恶徒也得到最严厉的惩治。只是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在起事前,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所以大元的军队赶去后,这些人多数自裁。只有少数被大元将士拦下,被收监审讯。

    “如今城内民心如何”,李承绩问道。

    “虽仍有惶恐不安者,但随着边军与近卫司驻守内外城的各处要道,民心已安。”,阿利不剌应声道。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实行宵禁是必然的。并且为了安定人心,今晚城内的各个交通要道都设置了关卡。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随意行走。除非有特殊的通行文书。

    其他人听着阿利不剌的话,心里安定了不少。但这件事发生的缘由,才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因而不等李承绩询问,阿利不剌继续道“目前这些凶徒的身份还无法确定,但他们的铁器,却是出自张氏商行。”。

    张氏商行乃是张钛铭名下的产业!

    虽然由张兴路所创,但依着张钛铭的关系,还是发展迅猛。尽管铁器营造不是张氏商行的主营产业,但是还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主要是售卖些刀剑和农用器具。

    刀剑乃防身之用,达不到军用武器的资格。

    不过品质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亲民。一般人凭借身份凭证,也能购买得了。

    即便这些凶徒的兵器出自张氏商行,也证明不了张氏商行和凶徒有关。毕竟买卖只看生意,不看人的。

    但那些凶徒的兵器都是经过特殊锻造的。不是供给民用的普通刀剑,但上面又有张氏商行的特殊徽印,这干系就有些令人深思了。

    至于凶徒们火药的来源,就相对好查多了。

    因为现在大元已建立了好几个火器作坊。并且根据火器的类别和功用不同,分散在不同的地区。

    单马鲁就有三个火器作坊。一个在城内,两个在城外。

    有一个为保密起见,还建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中。

    此次凶徒手中的火药,已有证据表明出自城外的火器作坊。因为爆炸的威力和成分,明显与其有关。

    现在那里已被查封,所有工匠都受到看管和审讯。

    但是凶徒们的身份,一时半会儿是没那么容易查清的。阿利不剌想要得到事务司和国安司的配合,这样能加速案件的侦破。

    李承绩也知道目前稳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也不苛责阿利不剌尽快还事件一个真相。就让事务司和国安司以及近卫司、边军、红巾军、宣教司、长老院和刑部主事耶律崇德全力配合。

    其实从职责上看,这次的案件应该由刑部接手才最合适不过。

    但事情太严重了!刑部耶律崇德赴任不过一两年的光景,权威虽有,但还不重。而这件事显然不是面上看得那么简单,需要一个能承担大局之人。

    放眼朝堂,也只有张钛铭、花拉子密阿利不剌等人了。

    刚好内阁组建这么久,也没有什么可以彰显身份的大事件。这次马鲁袭杀事件,就刚好可以让内阁树立权威。

    于是交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东境风起
    马鲁七区外的达绍尔酒肆,正值饭点,但进来客人不多,店里的生意很一般。

    掌柜的不在,伙计们也都三三两两的打着哈欠。

    这时外面响起报童的声音,只听:“号外号外!大元银行三日后发行纸币,第纳尔禁止使用了。”。

    尽管今日的《大元日报》、《呼罗珊商报》、《马鲁早报》等官方报纸都已报道了此事,但这号外却是大元银行发行纸币的增印,上面详细的介绍了发行纸币的面额和大元官方对流通领域的货币管理体制。

    事关自己的钱袋子,就是那些昏昏入睡的跑堂伙计也紧张了起来。

    这时一个脸上黑乎乎,留着寸发,一副苦力汉打扮的男子边招呼报童买了报纸,边大步向店内走去。正巧掌柜从楼上下来,也喊住了正要往别处卖报的报童。

    “嘿,小子,给我也来份报纸。”,掌柜的圆脸小眼,明显的东方人长相。

    随着大元在甘肃行省站稳脚跟,来自东方的商人就多了起来。从元夏共治的凉州开始,一直到马鲁,沿途都可以看到这些中原商人驮着商货的身影。

    而大元向来又重视对商业的扶持,所以有利的商业环境也促使这些商人趋之若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钱赚!

    根据马鲁现在宽松的移民政策,只要进入大元的国境,在移民司注测户籍,就可以获得大元国籍。这样变相的吸引了中原商人的到来,增加人口。

    现在马鲁就出现了不少中原商人经营的酒肆、客栈和一些低端的服务业。至于工坊之类的制造业,因大元本身就有不少本地工坊主,且工艺也很精湛。所以一时半会儿,这些后来的中原商人只能选择较为低端的产业。

    比如这开在七区的酒肆,服务对象主要就是手里没多少钱的普通百姓。那生意,自然也就一般般了。毕竟但凡有些势力和钱财的,都会往城中心挤。

    当下因昨日的袭杀案,官府派出兵力戒严。这促使本就生意一般的酒肆,更加生意惨淡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客人进来,可让店里的伙计没那么困了。

    “有包间吗”,那男子径直问道。

    “有的有的,客观楼上请!”,伙计连忙凑上前道。

    这时掌柜也买了报纸,冲着伙计道:“你去忙活吧!”,说着,就亲自将男子引上楼。

    “王爷有交代吗”,男子见左右无人,突然压低声音道。

    掌柜的面色不变,背对着男子道:“将军莫急,王爷说了,只要你方便行事,天山、楚河两地,都可以是你的封地。”。

    “我要见王爷!”,到了包间,男子直接提出条件。

    “将军,王爷不可能见你的。”,掌柜的拒绝道。

    “见不到王爷,此事也便不用提了。”,男子起身便要往外走。

    “嘿,有话好好说嘛。将军难道还不清楚,你现在已经是粘板上的鱼肉,就等落刀了。”,

    这话让男子身子一僵,有些恶狠狠的盯着掌柜。

    “将军应该知晓,按照旧岁军调,你早该在一月之前便启程赶回和州驻地的。但国主却以敏妃有孕为由,命你在京城陪产。这女人生孩子,男人陪着是何道理况且你只是敏妃的表哥,虽有些‘苟且’的风言风语,但我相信将军是清白的。”,

    “什么苟且你吧嘴巴放干净点儿!”,男子气呼呼道。敏妃便是耶律浑忽,被李承绩纳入后宫后,成为四妃之一。因是前朝公主,和李承绩从前有些嫌隙。



第六百五十七章 密谋久已
    客栈二楼,掌柜的看着龙格丁里迅速从视线里离开,嘴角扬起一抹轻笑。他知道他成功了!龙格丁里虽然表现得很生气,可是他知道,龙格丁里越生气就越害怕。而那样的话,也只能跟他合作了。

    两天后,马鲁的戒严令没有前几天那么严格了。三区外的城区,都放开了戒严。只有三区以内,到了晚上还实行宵禁。一些受到影响的店铺都重新开张,生意也渐渐恢复。只有阿米莱特清真寺和元通寺还被封锁,除了僧人和宗教人士,信徒一律不准出入。

    虽然对回教和佛教信徒有些影响,但对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根本碍不着什么。饭照吃,舞照跳,又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另外刑部那边也查封了几处民宅,那是凶徒们之前藏身的地方。不过刑部并没找到人,似乎凶徒们在发动袭击时,都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所以当时出手的凶徒或死或俘,就没有漏网之鱼的。

    但是刑部还是让督检司在马鲁全境搜捕可疑分子。并且还传令给呼罗珊以及与波斯接壤的几个省份,严查可疑分子。这可苦了那些进入大元的移民,本就大排长龙,等着接受检查、筛选的移民队伍,更是行动缓慢了。

    此时马鲁二区的一处宅邸,主人家因小孩举行割礼,正大摆筵席的宴请宾客。在回教礼仪中,割礼是人生中的大事。一般在五到十二岁之间,李承绩建立大元,统一回教后,也倡行割礼。不过只限于男人。女人的割礼是明确禁止并违反律法的。

    另外在割礼手术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以前没什么卫生常识,实行割礼的时候也就不知道什么叫‘消毒’‘防止感染’,并且实行割礼的多是伊玛目,基本毫无医学常识。

    现在李承绩改变了割礼的实行方式,由该社区或小镇的大夫来实行割礼。伊玛目则只需要完成仪式的部分,不能亲自动手术。因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割礼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感染导致的伤亡率,也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并且割礼的标准也进行了统一,对于男人的生理健康而言,是助益极大的。

    法拉索作为长老院的伊玛目之一,在大元的回教界备受尊崇。所以一般有些势力的,都会花高价或者动用人脉关系,来请法拉索主持割礼的。

    尽管经历了前些天的**,差点死在了阿米莱特清真寺里。但法拉索心里并没有留下什么阴影,面对虔诚信徒的邀请,便盛情难却的来了。

    当下割礼已经举行完毕,主人家给医生塞了个丰厚的红包后,便全程陪在法拉索身旁。

    这红包的习惯还是宫里传出来的。

    最早是呼罗珊时,李承绩在新年元旦这一天,给身边的文臣武将发红包、送礼物。后来延续下来,每年逢节必发。那些文臣武将们眼见李承绩这个老大都这样做了,自然也跟着学了起来。于是上行下效,就成了习惯。

    红包也就等同彩头的意思,送给别人代表着祝福和好运。

    可以说,来到这个世界后,李承绩既改变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改变了李承绩。像原本对回教不大感冒的他,在面对人口优势的回教信徒面前,只能选择合作。不过他也改变了回教,将很多回教没有的习俗、规定引入进来,成了一种新回教。

    眼下主人家将法拉索请进了三楼的单房,说是单独为其准备了宴席,要好好答谢。在马鲁,因土地面积



第六百五十八章 暗波汹涌
    “都清干净了。只是长老院那边,吉雅还活着,会不会”,有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长老院里,帕什瓦吉雅是现在的大教长。这是因为前几年跟着李承绩在楚河行省传教有功,所以入了李承绩的青眼,得了这份差事。

    不过长老院内部,对他成为大教长还有不少异议。这主要是帕什瓦吉雅对佛门的姿态太过宽容。当初义净法师作为佛教长老进入长老院,帕什瓦吉雅在李承绩身边不仅没有拦着,还主动联合楚河行省的回教伊玛目们,与义净法师代表的佛教高僧进行经学友好交流会。

    这件事传到马鲁时,留守的长老们都颇为不满。实在不知信奉真主的回教和整天念着阿弥陀佛、吃斋念佛的和尚有什么经学好谈的。

    要知道,当时长老们已经向国主进谏,在楚河行省遵回灭佛,打压除回教以外的一切教派。本来在楚河行省,回教和佛教就是死对头。上层贵族信仰佛教,底层百姓信仰回教。还有一些不成气候的拜火教、景教教徒。

    若不是有贵族的支持,楚河行省的百姓早就全部投向真主的怀抱了。所以面对不能将佛教为首的其他教派一网打尽的局面,长老们是极其惋惜的。

    当然,他们有气是不敢对李承绩发的。

    因此出面主持与佛教和解的帕什瓦吉雅,就成了长老们的迁怒对象。再加上法拉索的故意挑唆,长老们内部就更加对帕什瓦吉雅不满了。

    可惜帕什瓦吉雅有李承绩的支持,使得法拉索他们虽对帕什瓦吉雅不满,也不敢明着说什么。

    这种状况也是法拉索希望见到的。

    刚好近几年,马鲁周边的其他教派是越来越多,从前一家独大的回教似乎受到了挑战。尤其是佛教的势力,扩张得太快了,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和不满。

    但帕什瓦吉雅还是秉持与各教友好相处的政策,不仅不打压,还与佛教、景教等教派连着举行了几次经学交流会。搞得马鲁的宗教界一派和谐友好,好像各宗各派都是一家人了。

    尽管少数人猜到,这很有可能是李承绩的意思。但更多看不透的人,觉得是帕什瓦吉雅太过软弱。从而让回教的信徒下滑,佛教和景教的势力大涨。

    法拉索喜闻乐见,已经在长老院内部拉拢了不少长老。只等下次重新推举教长,便将帕什瓦吉雅拉下马。

    但是距离下次推选的时间还是太长了,五年的任期,才过了一半。而报达(巴格达)那边又传来了命令,让他在大元内部制造乱子,给大元添堵。

    所以她等不及要夺权了。

    便策划了阿米莱特清真寺的袭杀案。一来可以让回教这边成为受害的一方,降低嫌疑。二来,也一石二鸟,杀了帕什瓦吉雅,好让自己夺权。

    虽然计划并没圆满的执行,帕什瓦吉雅中了两刀,竟然福大命大的没死。不仅如此,还借此翻过人墙,滚到清真寺外面。从而得救,但让法拉索稍稍放心的是,帕什瓦吉雅也受了重伤,到现在都还昏迷不醒。

    他事后还去看过了,听看诊的大夫说,帕什瓦吉雅失血过多。将养着,也只怕没多少日子。

    因此,他也不怕帕什瓦吉雅碍着自己什么了。
1...157158159160161...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