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大元建立天山行省后,第一任高官就是阔其喀尔的父亲巴巴布塔拉。从吏部的功绩考核来看,巴巴布塔拉在任上也确实做得不错。利用靠近甘肃行省和蒙古的优势,吸引来了一大批流亡的夏国难民和蒙古牧民。然后安排他们放牧种地,将回鹤人西迁后的荒芜土地尽数复耕了起来。

    现在天山行省已经不需要大元从其他的地方调粮弥补了,反而还有能力出口到甘肃行省、楚河行省等周边省份。而且当地还因地制宜,大地发展瓜果种植园。使得瓜果产业成为天山行省的拳头产品。

    天山瓜、天山葡萄、天山苹果、天山梨等瓜果,已经形成了口碑效应,畅销大元各地。虽然由于保险技术的滞后,很多新鲜的瓜果根本无法长途运输。但是做成罐头,却有限的延长了保鲜时间,从而提高了瓜果的种植量和销量。

    这也使得嗅到商机的商贾们纷纷扎堆天山行省,在那里兴建工坊,生产各种瓜果罐头。这让百姓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农业司也在天山行省设立了瓜果研究基地,从而通过人工手段,改良和提高瓜果的品种。

    这些利民的好事都记录在吏部的案牍里,李承绩也都看得见。因而对于这样的官员,自然会给予一定的甜头。比如提拔他的儿子--阔其喀尔。

    李承绩从前和阔其喀尔有过过节,但那是少年时候的事了。况且当时最大的对头张兴路都已经成了他的小舅子,就更没必要揪着从前的事儿不放了。

    依照他从前对阔其喀尔的了解,其性子稳重,和移剌崇阿想像。只是阔其喀尔圆滑一些,世故一些罢了。吏部对于阔其喀尔的为政之绩也有记录。总的说来,他为官还是合格的。相比张兴路,他在四年前就已经在山南郡的官场上展露头角了。

    而后慢慢往上爬,成为唆里迷的县丞。能够从底层做起,这份甘于放下身段的姿态,就已经让李承绩足够满意。而后成了县丞后,也干得风生水起。结合唆里迷靠近湖水的天然优势,发展起了水产养殖。

    丰富的鱼类产品,极大的弥补了天山行省的单调的饮食结构。而且还做成鱼干,方便了携带和保存。不仅如此,他还懂得‘废物利用’。当初李承绩在唆里迷城可是举办了一场沙滩排球赛的。

    当时和蒙古王子拖雷的比赛,很多兵丁都亲眼看着的。也是从那里开始,展开了对天山南北的攻势。

    而后大军拔营,当初的场地也就弃之不用。但阔其喀尔却在上面起了心思,让




第六百八十四章 政教分离
    次日,刑部狄万耶律崇德进了一趟宫里。这件事不算特别,所以也没多少人注意。

    只是晚间,马鲁的福乐园里多了一个弃儿。这同样和绝大数人无关,所以也没引起任何关注。倒是第二天弗拉特特意去拜见李承绩,一番感激涕零后才出来。其他朝臣们虽好奇,但宫里的事向来都风声很紧,也没人敢深究。

    而后刑部便公布了第一批奸细处决名单!

    头号奸细为原长老院大长老法拉索。勾结异端,妄图颠覆清教。乃是罪大恶极之罪,三族尽诛,连流放的可能都没有。排第二的是原工部大狄万贾拉赫,罪名是私卖火药给外敌,等同叛国。因亲近家属都被敌国奸细毒杀,所以诛三族之罪改为流放。第三名是毡的县丞莫杜尔,这位的为官履历可谓是精彩至极。

    以乱民义军出身,成为早期蒲华总督府的司务。后来随着李承绩的发展壮大,成为兵部狄万。本来依照他老臣的出身,在帅府也应该有一席之地的。可惜他眼珠子不好使,竟然包藏旧国奸细。

    本该以重罪论处,但李承绩还是放了他一马。连降五级,做了一县的县丞。毡的作为河右郡的郡治,繁华富庶虽比不上呼罗珊。但因着东欧商路的发展,往后的日子也不差。而他作为有污点的臣子,往后自是复起渺茫,留在毡的养老也不错了。

    可惜他不仅不念及李承绩的法外开恩,竟还心生不满。刻意包庇、纵容当地百姓和外迁百姓的冲突,制造乱子。并且还与外国奸细勾结,密谋挟持摩诃末以复建花拉子模帝国。

    这样的狼子野心,大元怎能容忍。

    因此锄奸司在成立没几天,就命当地的事务司分部将其抓了。而后交给刑部,一路看押护送到马鲁。

    “罪人!杀了他!”

    “呸!”

    “真给咱们蒲华丢脸!”

    莫杜尔看到夹道‘欢迎’他的蒲华百姓,心里悲凉一片。这座属于李承绩,也属于他的起家之城。自国都迁至马鲁后,他就再也没回来看看了。

    如今以这样的方式路过,繁华更甚从前。除了熟悉的清真寺、蒲华总督府,现在改为蒲华行宫的地方没变外,其他街道、建筑都变了模样。

    最明显的就是路面全变成水泥了,两旁都种了行道树。自己以前所住的旧街区,已经变成了商业街。

    看护他的督捡司队员怕百姓有过激的行为,不得不距离囚车近一点。这也导致他们遭了池鱼之殃。被一些臭鸡蛋,烂菜叶波及到。甚至还有臭不可闻的米田共,深刻的让他们感受到蒲华百姓对莫杜尔的‘热情’。

    排在莫杜尔之后的奸细中,还有几位巨商大贾。他们的家产全被抄没,可谓是大大充裕了大元国库。三族之中,女子一律发往边地配军,男子流放海外开辟荒岛,都不是什么好去处。

    而长老院经过法拉索的篡谋,让清教内部可谓是元气大伤。长老院的回教长老数量虽然没变,但是威势不再像以前那样锋芒毕露了。这对其他教派来说,可谓是件大好事。

    比如吐蕃的藏传佛教!

    因之前回教酝酿着在吐蕃地区推行教改,所以让当地的佛教势力感到了空前压力。现在经过这么个乱子,当地教改也就无疾而终了。

    元通寺,留着两道须眉,老得像枯树似的义净法师正



第六百八十五章 国语考试
    甘肃行省伊州郡蒲类海(阿里坤)县东归村,一顶顶木头房子矗立在雪山下的草场,安详而又恬静。

    这是甘肃行省最西北的村子了。往西便进入天山行省的大戈壁,往北则是阿勒坦山脉。跨过了,就是蒙古境内。

    尽管这里算得上偏远地区,但是并不荒凉。有着近千平方公里的大湖--蒲类海的存在,使得方圆百里的山峦间,分布一片片大小不一的湿地和草场。

    再有北面上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和高大的阿勒坦山脉,安全上也无需多大担心。

    正因此,蔑儿乞部的老弱妇孺安置在这里,完全不用担心蒙古的报复。

    此时东归村二里外的多吉镇学堂,四年级的学生蔑蒙坐在教室里掰着手指算数。

    因为现在是这学期的算术考试。考好了暑假就过得酸爽了,但要是考不好,说不得挨一顿打。

    “咳咳”,两声咳嗽从他耳旁传来,蔑蒙心里一紧。他知道,那是他的好兄弟搽搽忽在提醒他帮忙。

    便不动声色的看过去,就见搽搽忽的眼神不断往下示意。

    蔑蒙立即在桌子下扫了几眼,就看到一个小纸团。打开后,上面写着几道题的序号和问号。

    知道意思,蔑蒙马上将自己知道的答案誊写在小纸条上,嗖的扔回搽搽忽脚下。

    他们两个的座位是斜对角的,中间只隔了一条过道。作弊起来,也不算远。

    坐在教室前方的男老师似乎并没发现什么,仍旧百无聊奈的看着杂书。

    但也不知是不是太过顺利,所以老天故意和他们作对似的。搽搽忽捡纸团的时候,椅子哗啦一声,在地板上弄出的动静太大。

    本来还在看杂书的男老师立即寻声看来。

    因在军队里待过,老师的眼神像老鹰一眼锐利。蔑蒙生怕被看出什么,低着头都不敢与其对视。

    而老师也似乎发现了什么,站起身向他们走来。

    “不要来!不要来!”,蔑蒙心里默念。

    可惜老师还是走到他们跟前,并且就站在他们身旁不动了。

    “谁让你教室脱鞋了快穿上!”,男老师声音不大,甚至还刻意压低着声音怕打扰到其他学生考试。但听在蔑蒙耳里,无异于炸雷。

    搽搽忽讨好的应承着,赶紧穿上鞋子。

    蔑蒙松了口气,心道搽搽忽真是个机灵鬼。

    这么过了四十多分钟,墙上的挂钟铛铛的响了起来。

    “好了!都停笔出去!”,老师大声道。学生们纷纷离开座位,鱼贯而出。

    走远了些,搽搽忽跑过来搂着蔑蒙的肩膀,乐呵呵道:“哈哈,刚才吓着了吧”。

    “切!你觉得我是被吓大了么”,蔑蒙嘴硬。

    “哈!那好。下午的国语考试就靠你了。”,搽搽忽一副全靠大哥的样子道。

    “国语我也没把握,到时候恐怕没时间理你。”,大元的国语有三种,分别是汉语、回鹤语、波斯语,所以考试的内容,也分为三种语言进行。

    整个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分值是150分。其中汉语占比70分,回鹤与波斯语分别占比40分。

    对于他们这种母语根本不是三种语言之一的学生来说,国语考试没那么容易应付。

    “啊!那可惨了。国语若是及格线都没过,我阿爸会打死我的。”,搽搽忽哭丧着脸道。

    “哎!我万一没过,额吉也不会饶了我的。”,蔑蒙也忧心忡忡道。

    “你阿爸又不在,额吉肯定不会下手那么重的。哪里像我--”,

    “喂!我额吉下手也不轻好吗”

    “那也没有我阿爸这样的男人下手重。”,

    两人说着,蔑蒙突然不想理搽搽忽了。一起去食堂吃饭时,蔑蒙也都不搭理搽搽忽。

    这下,搽搽忽知道蔑蒙生气了。

    “那个--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说你阿爸的。”,搽搽忽红着脸道。

    从二年级就和蔑蒙成为朋友以来,他也了解了些蔑蒙的家庭情况。和他们这样的牧民不同,蔑蒙他们村子似乎比较特殊。

    因为官府安置他们这样从别的地方来的新移民时,会根据地方、部落、国别不同,打散集中安置。像他所在的新地村,就囊括了回鹤、夏国、钦察、蒙古等不同国家的百姓。

    但是据蔑蒙所说,他们部落虽然是从钦察迁来的,但是都住在一个村里。而且除了他们,村子里也没有别的国家的新移民。

    初时搽搽忽还有些羡慕。因为当初他们家也是一个依靠乃蛮部的小部落,后来乃蛮部被蒙古收编,他们部落也成为蒙古那颜的部民。

    后来乃蛮部新汗王在南边复国后,很多部落就往南边跑了。他们部落也趁机杀了将他们当成畜生一样的那颜,跑到南边来了。

    只是不久新汗王篡了大辽的皇位,还杀了很多人,惹得天怒人怨。致使呼罗珊国北上讨伐,一举杀了数万乃蛮部民。

    好在他们部落投靠得晚,没有赶上新汗王篡位。所以在呼罗珊清算时,他们部落只是被打散重编。现在经过这么些年,呼罗珊国也变成大元帝国了。

    乃蛮人的印记,也早就淡的微不可查了。

    但是蔑蒙他们村子似乎还可以保留着部落原有的印记,实在算得上优待了。不过他们的代价似乎有些大,成年男丁都被抽走了。村里除了老人,女人,就是半大孩子。

    相较而言,搽搽忽还是喜欢爹妈都在身边的日子。尽管他爹没少揍他。

    “没什么!我都快忘了他了!”,蔑蒙装作不在意的说道。记忆中的阿爸都模糊得看不清模样,这让他在看到别的同学有阿爸疼爱的场景时,免不了有些感触。

    哪怕是像搽搽忽一样,每次他阿爸揍他,但都会事后给他买好吃的好玩的。这让他不自觉的有些艳羡。

    吃完午饭后,大家趴



第六百八十六章 我的阿爸
    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减少了。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拍的一组照片

    p掉了大家手中的手机、移动智能设备

    照片中的人仿佛也丢掉了灵魂

    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忽勒,不要吓着孩子!”,骑兵大部赶了过来,其中一人冲着忽勒道。可惜,已经晚了。

    “额!大哥--”,忽勒有些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道。

    “你们是特训兵”,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从忽勒身后响起。却是蔑蒙。尽管他努力装出一副镇定的样子,但额头的汗珠还是出卖了他紧张的内心。

    “哦你还知道特训兵”,忽勒有些好奇道。

    大元的正规军有军团、边军两种编制,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是还有一种兵,就是特训兵。顾名思义,一般是由于某项特殊的任务或者特殊的作战环境,而针对性的训练出的兵种。一般这种特训兵的人数不多,编制也都隶属于军团。

    “国防课上老师讲过,说特训兵的纽扣不是圆的。”,蔑蒙鼓着勇气回道。国防课是单独的一个科目,主要讲述大元的发家史,经典战役。以及面临的外部敌人和大元基本国策。其中自然少不了大元国体的优越性和其他国家的对比。也就是捧高自己,贬低别人。

    当然,这是看得见的实例。

    很多底层百姓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而这门课程有点像军事、历史和思修几门课程的结合。

    考虑到小学生接受水平有限,所以课程内容都比较浅薄。有些内容会采取连环画册的形式,就是为了方便学生们接受。

    蔑蒙平时就非常喜欢国防课,所以对课本上的内容都记得门儿清。

    “呵!你这小子书念得不错嘛”,忽勒夸赞着,指了指衣服上的‘狼形’纽扣道:“看清楚了吗”。

    点了点头,蔑蒙道:“狼。”。

    忽勒还想说,身后一个骑兵来到他身旁道:“好了,忽勒。”。随即冲着蔑蒙道:“小家伙,东归村距离这儿还远吗”,赤剌温语气温和道。

    “东归村你们是”,虽然这是大元腹地,出现祸事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不代表着,就一定没有祸事。

    “哈!你这小子还挺机警的!”,忽勒高兴的拍了拍蔑蒙的脑袋。
1...167168169170171...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