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但这就是做下人的命!
在危难之际,无论他们多么得主子的青睐,都会被毫不犹豫的抛弃。【】
因此只有消了奴籍,才真正算得上,一个完整的人。
不然就算侥幸离开这地方,也会被人当成逃奴,抓了交差。
“此事当真!”,古义买提思索了几许,就出声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掩饰不住的颤动。
努尔买提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心动了,就忍住笑意,再加一把火道:“当真当真!哥哥若是不信,可去大管事的住处寻他!”。
原本府里的下人,还不敢拿府里的东西。哪知道,这看府的大管事,竟自顾自的将府里值钱的物件拿外面变卖。换回来的第纳尔,让人心动得不行。
于是下人们,也就毫无顾忌了。看上什么拿什么,只管谁的拳头大,谁的动作快。古义买提兄弟俩,就当了不少第纳尔。
当下也不浪费时间,径直往大管事的地方赶去。
但刚出院子,就不巧撞上一个匆匆忙忙的下人。
“呵!你们都在啊正好,赶紧去前院。总督来了,在等着呢。”,边说就边往前院赶去。
古义买提和努尔买提两人立时傻愣在原地,有些不敢置信。
毕竟以李承绩的身份,怎么会来这地方。
“难道说,是这主人家私自出城,惹恼了总督”,古义买提暗自想着,心下忍不住有些害怕。但是再想到刚才那人满脸喜色的神情,又有些不像。
便怀着几分忐忑,赶到花厅。立即发现,内外已围满了人。
古义买提和努尔买提挤不进去,只能惦着脚尖,在门口观望。好在他们的个头不矮,看着也不费劲。
便见一个少年坐在上首。在其身旁,则或站或坐着几位身着华服的大官。有的人古义买提见过,知道他们的官职。但碍于身份,也没打过交道。
只有李承绩,他是第一次见。
不过只一眼,他就确定这是呼罗珊总督,蒲华城的大狄万,领着万民起义,赐予钱财的小军师--李承绩。
因为根据别人的传言,这位集总督、大狄万、小军师等名头于一身的少年郎,年岁并不大。个头的话,也不算高。只是模样,颇为英俊。
而现在坐在上首的少年,刚好与传言相符。并且那若有若无的笑意,还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亲和力。让他只觉得,小军师应该是一个性子温和的人。
再联想到小军师的种种善举,他就更加确定心中的判断。心里也不知不觉的,涌出一阵激动。
站在他身旁的努尔买提更是不堪!那目光中,尽是仰慕与欣喜。连多余的动作就没有,便念着真主的名字,为李承绩祷祝。
这样看了一会儿,大管事就得到命令,领他们进去。再来到李承绩跟前,他们小心翼翼的站好,齐齐行礼。
“尔等坐吧,不用多礼!”,见他们都一脸紧张的站着,李承绩语气和缓的说道。
但陡然面对李承绩这样地位高的人物,他们都有些紧张。也是身份太过悬殊了,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便都拘谨的,不敢落座。
没办法,李承绩就看了看一旁的李大气,将此事交于他负责。
毕竟这是一件刷声望的事情!
清教徒也可以借此,提高名气。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清教徒,壮大实力。
反正当前,李承绩是不差钱的。对于招兵一事,也是抱着全力支持的态度。
要不是蒲华城的乱子太大,处理起来太过麻烦。他早将招兵的事儿,提上日程。如今最忙的时间段已经过去,等民心安定下来,就可以开展招兵事宜了。
领会到意思,李大气连忙让大管事出面,令众人落座。
 
第一百五十章 前路猜想
只是看着看着,李承绩就不免走神了。
当然,这不是看了什么美女。而是他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毕竟占据蒲华,只是第一步。详细的规划,他可是一点都没准备。就连拿下蒲华,都是临时起意。
现在冷静下来想想,他又觉得,蒲华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这不是说蒲华不宜居住,而是说蒲华所处的位置,太容易引人觊觎了。任何想要涉足河中的势力,都会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此城。
否则,河中也会不稳。
因此经营这里,很容易遭遇祸事。
若是在和平年代,李承绩也不会操心这一点。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可能。
不然的话,摩诃末怎敢领着花拉子模大军,涉足河中。
且蒲华的弱势,还在于蒲华位于窣利河下游。要知道,河中这地界,水是越流越少的。最后,甚至消失在茫茫大漠。蒲华就靠在大漠边上,很容易受到土地沙化的威胁。
这一点,李承绩从蒲华的耕地总量越来越小的数据走势上,就看得出来。若是有人别有居心,刻意改变水流的方向。那么蒲华城,就会成为一座废城。
先前花拉子模进攻蒲华时,就想到水攻。
好在水量不大,筑坝蓄水又颇耗时间。不然清教徒,又要送上不少人命了。
另外蒲华周边,又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可以防守!因此外敌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这样一个称得上四战之地的城池,想要壮大发展,可没那么容易。
想到这,李承绩又不免懊恼起来。
但是当前让他把蒲华让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蒲华是联通阿拉伯、中原故地,印度次大陆的重要枢纽,蕴含的经济利益,不言而喻。
布尔罕家族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商税就占了两成。剩下的,也都和经商有关。农事上,则可以忽略不计。
李承绩现在虽不缺钱,但不代表以后不缺。
到底只进不出,终究越来越少。就是金山银山,也会见底了。再随着步子的迈大,势力的增强。养活的人丁,也就越多。需要的钱财,就更是海量。
舍弃蒲华这个聚宝盆,那真是亏大发了。
如此往下想,李承绩又联想到了蒙古铁骑。
如果真的壮大起来,掌握那主宰中亚万民生死的大权。和蒙古人扛上,就是早晚的事儿。
尤其随着双方差距的拉大,战争爆发的几率也会增强。
这是历史的惯性!
历经数个世纪,大大小小上百个王朝,都是在这历史惯性下。或壮大发展,或被吞并泯灭。
成王败寇,莫不如是。
所以当某一天真碰上蒙古铁骑,又该如何制敌。
这个疑问,从李承绩决定踏上称王称霸的道路后,就或多或少的考虑过。只是不像今天,考虑得这么仔细。
再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蒙古大军的骑射功夫,已经达到一流的标准了。这是在统一蒙古草原的战役中,磨砺出来的。且就在旧岁,也就是1205年,还侵入西夏,大破力吉里寨,劫掠人畜而还。
这次军事行动,已经与草原的部落兼并不同了。
因为西夏与蒙古不同!
在中原文化的洗礼下,西夏算得上中原王朝。又因民事上,西夏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所以北宋时期,大辽与宋都屡次攻夏以败。
由此可见,西夏可是一个硬骨头。
但刚建立的大蒙古帝国,已有底气与西夏叫板。并且初次,就让西夏吃了苦头。足以显示出,大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已不可小视了。
&nb
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会待遇
正在解释政令的戴维一直观察着李承绩的脸色。见其突然微微皱眉,还以为自己解释得不好。立即心下一紧,说话也吞吞吐吐起来。
就赶忙收回心神,用更加常语化的词汇,解释着政令。
这么过了好一会儿,戴维才算解释完。
坐在下首的下人们听着,都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着,没敢大声说话。但看他们眉飞色舞的神色,显然是被这条件打动了。
“只要替总督府做事儿,就真能消了奴籍”,古义买提还是有些不信,就率先开口道。
为首的大管事闻言,立即有些不满道:“古义买提!总督都在这儿坐着了,你觉得这位上官,还会骗人么”。虽说五万第纳尔,数额不小。但是还清后,就算是自由人了。
并且替总督府做事儿,可是极有面子的。一般人,就是挤破脑袋,都挤不进去。更何况,总督府给出的俸禄,也不算低。与之前白干相比,可是仁慈多了。
努尔买提也怕李承绩等人听了生气,就跟着劝道:“哥!总督是不会骗咱们的!”。毕竟李承绩的名声摆在那儿,做不得假。
“我--我-我-”,一时间,古义买提有些哑然。
一直神游的李承绩,也回过神来。知道自己不能作壁上观了,就出声道:“无碍!无碍!疑虑是人之常情,不打紧的。”。
听到这话,大掌事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古义买提顿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有些羞愧,赔了声不是。
李承绩自然不与其计较,又是宽慰几声。
待出了府邸,一大帮下人,都十分热情的将他们送了出来。不少其它府邸的下人,则都翘首以盼的围观。李承绩看着,只觉此事成了。
这么到了午时,很多拥有奴籍的下人,都在萨德尔宫排队。他们是信了总督府颁发的政令,便早早的赶来。再十传百,百传千,赶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古义买提和努尔买提,也在人群中。
本来他们以为来得够早了,可是排队的人,依然人山人海。他们不敢插队,因为一直有巡逻的清教徒。一旦发现,那消除奴籍的机会,就肯定没有了。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等同于死刑。因此人再多,他们也得等下去
大概到了晚上,队伍才排到他们。
说实话,活了这么久,古义买提还是第一次进萨德尔宫。虽然是一处不起眼的偏殿,但也是进来了。从前他可只从萨德尔外面经过,压根没机会进到内里。
今日一见,给他的感观,就只有说不出震撼。
就在他愣神的时候,一个领路的清教徒,很不客气道:“走走走!别乱看!后面的人还等着!”。
古义买提立即收回心神,加快脚步。
为了节约时间,每次都会准许二十人入内。再进到一间房室,脱光衣服,让人使劲的搓洗。也不知那人是不是粗活做多了,手劲特大。
古义买提就觉得自己的身子,都被搓得散架了。
好不容易洗完,又来到一个光线幽暗的隔间。一股呛人的草药味儿,立即进入他的鼻息。
这是为了抹去脖子上印记的药水!
当初为了防止奴隶私下抹掉,特意加入了特殊的药水。现在要祛除,也需要一定夫人药水中和。不然的话,没那么容易。
整个过程,还带着灼热的痛感。但古义买提忍得了,就一声不吭的坚持下来。
这让替他消除印记的清教徒,都有些刮目相看。便出声道:“不错!体格也行!想不想来我们清教徒”。
“清教徒”,古义买提的消息比较闭塞,且清教徒又保持了一种神秘感。让他心下,有些疑惑。
“嗯!就是清教徒!加入我们,吃香的,喝辣的。”,那人鼓动
第一百五十二章 穆圣后人
李承绩也是根据前人的例子,加以篡改。
不过有着小紫这近乎百科全书似的辅助,加入的私料,就非常有蛊惑性。这也是李承绩头一次,体会到小紫的大用处。
虽说先前小紫也帮了不少忙。
但就影响力而言,远远不及篡改回教教义。
毕竟在中亚这地界,回教的影响力,是无可匹敌的。
并且加工后的回教对那些回教徒来说,心里抵触也小上不少。
尽管后世,回教之间的派别,也斗得相当厉害。但是当下,在中亚这块算得上回教影响力较为边缘的地区来说,派系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明显。
且缺少影响力广泛的宣传工具,教派间的嫌隙,远不如后世那样隔阂重重。
更重要的是,李承绩并不需要加入的清教徒,立即改变信仰的派系。而是通过各种公开场合的呼图白,大肆宣扬修改的宗教教义。并通过有奖竞答、提升职位等方式,让清教徒参与进来。
在精神与物资的双重影响下,普通人,是没法保持本心的。
像后世天主教的传教方式!
就是将信徒召集起来,天天宣扬教义,日日诵读《圣经》。如此高强度的洗脑战术下,即使原本不信教的民众,也会变成狂热的宗教分子。
李承绩就借鉴了这个方式,加以洗脑。
只是主要的执行者,却不是他。因为清教徒组建时,李承绩并不在场。所以这项重任,就交给了李大气。
如今向古义买提伸出橄榄枝的清教徒,就将自己领悟的清教徒教义,大致的说了出来。
由此看来,李大气执行得还不错。
这么听着,古义买提也有一番了解。就对加入清教徒,隐隐动了心。但他心下,还有一个疑惑,便出声道:“不知清教徒,为何要如此称呼”。
在他看来,清教徒和回教是差不多的。所以很不明白,为何要将回教徒的身份,改称清教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