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还有郎中。”冯坤补充着说“突厥萨满都是巫医,他们治病可没我们厉害。”

    “把突厥人治好干什么”韦坚气愤难平得瞪着冯坤。

    “就算不治突厥人,咱们的士兵受伤了也需要治疗,现在还有那么多人不识字,连明码标价都做不到。”王守善想起第一天来长安时吃的那碗昂贵的亲子饭就来气,汉人太喜欢欺负外来客了。

    “那也不能将所有商户都搬走,要搬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得搬。”韦坚皱着眉一边思考一边说“胡商每天都在金光门大排长龙,让他们先去汉长安住着,市署也好安排。”

    “怎么不是你们汉人去汉长安”米亮瞪着韦坚说。

    “汉人要在汉长安里开驿站,这你就不用操心了。”王守善喝了口水,继续思考“要不然先把醴泉跟汉长安的驰道先修好”

    “修这条路干什么”

    “汉长安的水是盐卤的,醴泉的水是甘甜的,水不能随便引,只能用驰道拉水卖了。”韦坚嘲笑着米亮。

    “渭水经常改道,不会淹没汉长安吗”米亮不服气得看着韦坚。

    “渭水改道是因为泥沙囤积,根源是治理黄河,金光门的那条水渠不能引进来,不仅破坏风水还会加快上游伐木的速度,米萨保有办法不让李宰相将木材堆放在西市吗”

    一提起李林甫,在坐所有人都叹气。

    “李宰相的目标是将长安变成第二个洛阳,他是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商业的。”米亮无可奈何地说。

    “李宰相的目的是为了哄陛下开心,还有谁比秦始皇更威武”冯坤不屑得笑着说“就让他占了这份头功又何妨”

    米亮和韦坚都不说话了。

    “目光放长远一点,咱们是为了天下。”王守善开始劝慰起来“先把事情做成,怎么占权咱们再徐徐图之。”

    “白手起家都是这样,能忍常人不能忍,才能成人上人。”冯坤这时凉飕飕得说“等他日你们得势了再抱负回来不就好了。”

    “李宰相有不少仇人啊,没了圣眷你们觉得他还能




第一百九十三章 舅甥之盟
    张九龄老了,他是座即将倾倒的大厦,但他并没有倒,韦坚只简单得说了一下他就明白了驰道修成之后的意义,不过他看重的是另一个问题。

    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防备游牧民,太宗却认为不该将精力放在修长城上,以人为本才是太宗治国的关键,可惜他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李隆基本来还有点中兴的希望,现在则完全不行了,一个耗干国库给女人打首饰的皇帝是得不到臣子们的心的,可谁继任下一任皇帝却让臣子们无比忧心。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今年三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是松赞干布的玄孙,曾经和黑衣大食联合攻打西域的费尔干纳盆地,介入拔汗那国的王位之争。

    七年前金城公主已经尚给了赤德祖赞,带去大量的书籍、郎中、乐工和杂役,在多次吐蕃和唐的战争中起了协调作用。吐蕃人不会那么轻易就让唐和突厥结盟的,经过王守善的解释张九龄已经知道用粮食换可汗是不可能,不过换回纥回来还是有希望,只是以李隆基好面子的性格是不可能给一个杀了朝廷命官的叛军首领尚公主的,哪怕是县主也不行。

    此事兹事体大,杀了朝廷命官居然没受到惩罚甚至还尚了县主,有此先河一开肯定尾大不掉,但是这又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谁知道突厥遇到这种霜冻天气是什么时候。

    王守善现在知道为啥李隆基一看到张九龄就烦了,因为他总是带着问题来烦人,本来气氛挺好的,结果他一来就全毁了。

    吐蕃跟黑衣大食已经联手,还有比这更糟的消息吗

    突厥人好对付,他们没有冶炼技术,可是吐蕃和大食却跟唐一样擅长冶炼,他们能跟唐人一样制造覆盖马全身的重甲,吐蕃人要打到长安不容易,河西和陇右的屯兵就是防备他们的,王君?这个人有勇无谋,他的娘子就是给他当军师的,开元十三年冬天,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率先向骚扰大斗谷,向甘州发起进攻,焚烧集市。王君?就被她劝解不要出兵,正巧当时突降大雪,很多吐蕃士兵被活活冻死,悉诺逻恭禄遂决定大肆劫掠一番,打算从积石军西路撤回国内,王君?判断吐蕃军队已经疲惫,提前派人从小路潜入吐蕃国内将路边的野草全部焚毁,并与秦州都督张景顺率领唐军紧紧尾随在吐蕃军队后面。等到悉诺逻恭禄率军行至大非川,战马又饿死了大半,当时,悉诺逻恭禄的主力部队已经渡过了大非川,只剩下部分辎重还留在后面,王君?和张景顺率领的唐军已经推进至青海湖以西,将士们踏冰渡过青海湖,逼近了吐蕃军队。

    开元十五年九月七日,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烛龙莽布支率领军队攻陷了瓜州,生擒唐朝刺史田元献以及王君?的父亲王寿,接着吐蕃军队乘胜进攻玉门军,将俘获的僧人放回凉州,给王君?传话:“将军不是经常自诩忠勇为国,为何不敢出城决一死战!”,王君?差点中了激将法,后来是他娘子劝住了他才没出城。

    王君?在陇右很有威名,如果不惩罚回纥就将他们直接弄回来那防备吐蕃的边军肯定军心不稳,倘若吐蕃再次犯禁那就会损失惨重。

    因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王晊所属家族在陇右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根深蒂固,王晊不安排好自己的子侄是不会退下来的,王忠嗣将军原名王训,他的父亲王海宾是王晊的族子,他只能等王晊退下来才能接任节度使的位置,心急肯定收复不了王家人。

    怎么办

    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语。

    “金城公主怎么说”王守善一边问一边心中狂骂,当年就是因为王晊告密才有了玄武门之变,没想到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圈问题又回到了那个老贼的身上。

    王晊原本是李建成的更丞,被秦王李世民收买,当时突厥入侵,李元吉率领秦王府的将领出征,在武德九年六月他向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告密,太子李建



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贤聚德
    金城公主的父亲名叫李守礼,是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曾为左金吾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

    他幼年丧父、四处贬谪,没有得到王子应有的教育,长大后才识低劣,生活浑浑噩噩,平日里宠妾很多,对儿女也不重视家教、不规范礼仪,致使儿子大多不成材,女儿也有负贞洁名声,李守礼却处之泰然,自认为是皇帝的兄长而不以为意。

    章怀太子的庙之所以会荒废也跟他的性格有关系,葛妙财跟右威卫大将军葛福顺有亲戚关系,再加上李守礼的纵容他可以说是在长安横着走,他是很有钱,据他的三女婿对外宣称他比任令方的资产更多,抄了他的鼠窝就能凑足修驰道的钱。

    葛妙财本身就在收贼赃,就算是太府寺的绸缎他也照收不误,家里养了败家女人,主人家也养了很多败家男女,不敛财不行啊。

    “葛福顺不行啦,就这一两年的事。”张九龄说起耿国公的事一点都不避讳,王守善也不知道他是人太耿直还是没心机“有了六百万贯的贼赃就可以做纸甲了,修驰道的钱也有了。”

    “那我们的好处呢。”王守善指着周围一大圈人“你们得分给我们一点。”

    “你们想要什么”张九龄面无表情地说。

    “户籍。”王守善的眼睛都快瞪出血丝了“我们要长安的户籍。”

    “这个等三王子来了由他来跟你谈,我只负责办事。”张九龄就像个胥吏一样说道。

    “张宰相,当年你是如何说服陛下修路的”韦坚恭敬得朝张九龄说“我们想修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驰道,以后交通往来会方便很多。”

    “你写一封奏表,将利害分析清楚就可以了。”张九龄顿了顿又继续道“你最好跟高总管先打个招呼,一定要这封奏表交给陛下亲阅。”

    “可以先把醴泉到汉长安的驰道修起来嘛,反正也不长。”王守善挥着手说“有了真东西比什么美言都管用。”

    他的话音刚落,屋里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张宰相,我听说要做纸甲要用到木棉对吗”米亮盘膝坐着问道。

    张九龄将视线移向了李白。

    “是要用到,不好弄吗”李白说。

    “这个我们会想办法,不过要供应军需的话以木棉的产量可能供应不及。”

    “那就找可以代替木棉的植物,棉絮不仅可以纺布也能给老百姓过冬用,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张九龄接着说。

    “就凭这个你们就该给我们户籍。”王守善又开始胡搅蛮缠“就算不是长安的,也得是京兆的。”

    “找到了再说。”张九龄不耐烦得敷衍着。

    “三皇子身边的那些护卫信得过吗”

    “护卫你见过他了”张九龄睁着眼睛上下打量着王守善。

    “在景龙观遇到过。”王守善想起那些护卫就觉得气闷,他们怎么看都不像是宦官。

    “他们都是中官,神策营不只是有太子府和西北军,宦官也在其中。”张九龄冷笑着说。

    “那他们忠于谁三皇子还是别的人”

    张九龄但笑不语。

    王守善信不过那些阉人,他还不想这么早就崭露头角,以至于有点想开溜了。

    可是米继芬已经去请突厥人过来了,他要是这个时候认怂了就再也直不起来,他不由瞪了李白一眼,李白就像是没看见一样望着屋外的蓝天,仿佛又想吟诗了。

    “张宰相,我们想把长安里的一部分商户搬出去,在城里建学校。”王守善瞪着李白对张九龄说“尤其是兽医和郎中,以后不论是突厥还是我们自己都需要。”

    “这个我会跟太医署的人提的,钱从哪里来啊”张九龄提高了声音有些傲慢得说。

    “我们可以出,我们商队里最缺的就是郎中。”米亮财大气粗得说。

    “还有我们的军队,前线只有和尚在救死扶伤,太宗那会儿都有军医,咱们现在反而没多少了。”

    “李居士,好像有不少乡贡没回去吧,何不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弃文从医”

    “唯。”李白转过头看向张九龄,拱手说道。

    “咱们对大食的了解太少了,应该多派使节过去。”王守善眯着眼睛笑着说。

    “太宗陛下曾经招揽过孙思邈孙道长,不知孙道长可有后代”韦坚忽然问道“要是能招揽到他们到长安担任医官就好了。”

    “这个我会派人去查的。”张九龄叹了口气“就是怕他们的后人又拒绝从政。”

    王守善想起了净行给他的任务



第一百九十五章 吹拉弹唱
    文武散官就是拿着俸禄不干活的,有些人憧憬,有些人不愿意,尤其是有个名垂青史的爹之后,当儿子的总会有些想法。

    五品的游骑将军能带的兵还不如一个六品的果毅都尉多,军权是一般人碰不得的,可是葛福顺却是个例外,除了有个不靠谱的亲家外他一直谨言慎行,找李隆基求个实缺并不困难。

    等客人等得无聊,米亮米萨保就把家里的乐器拿出来玩了。

    粟特人喜欢玩乐器,不过王守善并不会,义父觉得玩乐器是玩物丧志不许他碰,所以他只会唱歌,而且还是歌词露骨乡野的民歌,汉人听不懂,米亮却听得懂,王守善一开始唱他就哈哈大笑,王守善得意得告诉他,自己就是靠唱这首歌让公主点头答应嫁给他的。

    米亮朝着王守善竖起了大拇指“云汉,你肯定会成为传奇的。”

    王守善吊儿郎当得笑,他得意得尾巴都快翘起来了。

    突厥有很多个酋长,每个酋长都有自己支持的对象,余勒都斯肯定也有自己效忠的对象。

    得民心者得天下,幽州人单纯,安禄山招来了客商就被收买了,突厥的百姓比汉人更老实,只要能安居乐业一般都心满意足了,估计余勒都斯现在在思考到底要把救灾的粮食先给哪个部落。

    至于三王子上哪儿就不知道了,早知道该告诉那个门子应该去景龙观碰碰运气,等这边谈完就没他什么事了,反正陛下防着他,他不来反而更好。

    但是三王子却还是来了。

    他身上仍然穿着那身绛色的狩猎纹夹缬绢铭衫,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卑躬屈膝的宦官。

    那个宦官穿着五品的朝服,想不认得都难,王守善对那个相貌丑陋的宦官没来由得感觉厌恶,因此看了一眼后就不再看他了。

    白面馍走进了米亮的正堂里,一身绛红色几乎跟周围的褐红混成一体,而王守善身上穿着的则是灰色的麻衣,就像粟特人的壁画一样分明。

    所有的汉人都对他行礼,米亮是五品的萨保,因此也对他抚胸行礼,只有王守善一个人坐在地上不动,他桀骜不驯得看着李玙,而李玙也皱着眉看着他。

    “你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王守善对自己的这个内兄一点都不客气,白面馍朝着他冷冷一笑,撩开袍子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

    王守善立刻往旁边挪了挪。

    “请我来是为了干什么”李玙的声音不高不低,但每个字都敲在人的心头。

    “殿下,今年突厥遭遇霜冻天气,而我们则粮食丰收,上天有仁德之心,为生灵免遭涂炭粟特朋友希望能用粮食换突厥人的马,让他们一解燃眉之急。”张九龄躬身说道。

    “帮突厥人为什么”

    “咱们用粮食换马当借口,把登利可汗长安来。”王守善继续吊儿郎当得说。

    “你觉得突厥人会答应吗”李玙没有看王守善,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张九龄。

    “不可能,但咱们可以试试将骨力裴罗和葛逻禄酋长换回来。”张九龄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他们刚才说的内容给李玙说了,包括将商人赶到汉长安和唐长安里建兽医学校的事。

    “把骨力裴罗调回来之后,登利可汗又由谁支持”

    “当然是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咱们帮登利可汗稳定民心,再派兵保护好他的安全就行了。”王守善又出声说道。

    “你想让汉人进突厥人的汗庭”李玙将视线转向了王守善,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像是嘲笑。

    “咱们不是有那么多胡兵胡将吗将他们派进去不就好了。”

    “那你愿意去吗”李玙脸上的笑容收敛了,看起来严肃了不少。

    “我又没官职,你凭什么派我去。”王守善继续吊儿郎当得说“再说骨力裴罗肯不肯回瀚海还不一定呢,你得跟他谈条件。



第一百九十六章 阅兵裁军
    先天二年那场在骊山举行的阅兵让李隆基很不满意,如果时隔二十五年能让他看到阵型整齐的军队,他肯定会觉得很高兴。

    当儿子的就该哄爹开心,王守善建议李玙今年李隆基生日搞一次阅兵,让老家伙高兴高兴。
1...5758596061...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