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李玙听了王守善的建议没做声,兵权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尤其是三王子,他更不敢沾,但他不是有个当儿子养的弟弟么,王守善建议这事由他来管。

    除了李玙他还想看看有没有别的王子能继承大业,李玙重用宦官,那些阉人迟早会坏事,王毛仲就是因为高力士的一句话被流放刺死的。

    神策军现在是一团散沙,这也是多亏了高力士的管理,他在禁军之中安插中官,宦官已经开始在掌握兵权了。

    皇帝越是信那些没了种的阉狗,正常男人就越没活路,没了那活儿还娶三妻四妾那场面王守善想象就觉得恶心。

    搞阅兵的时候正好可以裁军,将不合格的人给刷下来,他们可以跟逃户一起修驰道,也可以去治理黄河,反正不能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做就拿俸禄,这种尸位素餐的人少了真正干活的人待遇就高了,雄赳赳气昂昂的军阵一过,还不知道能勾走多少围观娘子的芳心,这世上总有女人是不为钱嫁人的,平康坊的那些娼妓地位太高了。

    一顿花酒收一贯钱,那是个九品将士郎一个月的俸禄了,在官场混肯定免不了请客吃饭,那么高的消费只会滋生,等汉长安清理出来平康坊的娼妓是第一波被请走的。

    老家伙以前的亲信要利用起来,李隆基似乎是个念旧情的人,只要把他说动了后面的事就好办,葛福顺快死了,让他临死前给儿孙们挣个前程不是挺好么,别留下执念最后成了鬼,然后被鬼差抓回阴曹地府去受罪就惨了。

    知子莫若父,李玙就是太想要兵权才会被李隆基忌惮的,有个年轻的儿子提着把刀一直提醒着他快退位让贤,圣人都会被气出个好歹来,更何况是不肯服老的老顽固了,下象棋的时候士和象用好了也能防住对方的车马,李玙现在想的是开辟水田,将幽州南下的路给封住。

    “这我没办法,北方人都爱吃面,不经历饥荒是不会改的。”王守善不负责任得说。

    “那就把这些粮食当成军粮给修路的人吃。”李玙馍一样白净的脸全是决绝,李隆基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狠人。

    “你打算让谁来种水田”王守善不敢大意,他可不想现在就被请出长安去拓荒。

    “总会有想从政的贵族,要入官场就必须种水田,先从信阳开始。”李玙面无表情地说。

    信阳因韩信屯兵而得名,它的官名叫申州,属于淮南道,主要出产小麦和水稻,当地人并不种粟,那里地处平原但有大河相隔,在那里筑城易守难攻,只要将小麦田全部都换成水田骑兵就没有回旋和铺开阵型的余地,只能选择攻城。

    王守善冷笑了起来,李玙的想法虽然很好可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信阳有很多贪财的地主。

    没人种小麦精面的价格会更高,总会有人挡不住诱惑屯旱田的。

    跟那些人讲利害关系是没人会听,打仗距离他们太遥远,自己日子过舒服才是正经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是没有感情的,它对万物都等同祭坛的贡品,而圣人也不能有感情,当官要施仁政却不能仁爱,心太软的官是当不了好官的。

    “你要是这么搞,门阀就起来了啊。”王守善好心提醒,谁叫李玙是他的内兄呢。

    李玙没做声,显然在权衡,王守善觉得要把孙思邈的后人请回来恐怕会很困难,谁叫这世上到处都是为了权利奔波的刍狗。

    “而且你想过以后兵源的问题没有,中原到处都是奴隶,良家子逃了不少,让田舍汉直接上战场等于是让他们送死,就连现在的彍骑去西域也是九死一生。”

    李玙长叹一声,捂着头冥思苦想。

    “跟突厥人的战争必须停下,武将积累军功速度太快了,等他们封无可封再给他们什么”

    做事总有个先后顺序,以后麻烦肯定不断,但先把突厥人稳住再说。

    “你有没有熟悉北庭事务的手下,让他先安抚住突厥人行不”王守善想起冯坤就胃疼,那个犯官之子现在在外面干什么

    “有一个,但他在岭南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君瘦国肥
    义父说李隆基喜欢武刀弄剑,虽然唐人以胖为美可是他却保养得很好,或许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看起来没老所以才特别不服老。为了修身养性他还喜欢给各类经典作批注,开元十年他就为孝经做了注解,李玙读过,但根本就没读进心里去,王守善恨不得一脚提醒这个内兄,汉人养儿子就是为了防老,就是因为怕儿子靠不住才李隆基才那么信外人。

    百善孝为先,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和杨广的血溅屏风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弑父,杀父亲的人一般都心冷手黑,要是李玙为了皇位杀李隆基那王守善就不打算拥立他,但王守善也不打算提醒他,要是他自己悟不出来那他就没皇帝命,他自己还想着要占江南和朝廷划江而治呢。

    信阳要是修了水田防线,那他的骑兵日后就只能从随州经过襄阳北上了,他不打算跟安禄山直接交锋,到时候恐怕是安禄山占洛阳,而他自己占长安了。

    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那是那么容易打的么王守善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彍骑越废弛这仗就越好打,可他自己却老想着要让中央恢复番上,这么不干不脆的乱臣贼子他自己都觉得厌恶,但他确实不想当皇帝,他可不想自己跟儿子的关系像李隆基和李玙一样。

    为了皇位一家人搞成这样太不划算了,他想学宁王一样混吃等死,想用金子自己找个金矿随便挖,不管他过得多奢侈都没人弹劾他。

    有些人不打一顿是不知道厉害的,兼并土地把良家赶走,然后买奴隶来种地,这种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自己没本事就欺负穷苦人,还压迫比自己落后的文明敛财,隋朝是亡于农民起义,唐估计也一样,最可气的是奴隶连伸冤的地方都没有,王守善将地主买吃人肉的狗管奴隶的事跟李玙说了,忠王没做声,他那张馍一样的脸拉得老长。

    跟那种地主解释水田防线的重要性他们是没法理解的,信阳不种小麦了正好,他们使劲种,精面价格一上涨他们赚得更多,到时候他们就能长得更肥了。

    富户拼命逃税国库收不上来税,一遇到大的战争或者天灾就算没有李隆基败家国库肯定会空的,任令方一个放高利贷的都有家产六百万贯,其他富人可想而知,藏富于民也不是这个藏法。

    长安很不好混,尤其是在这个吏治黑暗的时候,除了县令长安县这种大县还有县丞、县尉,开元二十一年韩休以黄门侍郎拜相时万年县尉李美玉因贪赃不枉法而治罪,韩休就拿程咬金的孙子程伯献来说事了。

    混世魔王的孙子日子过得很奢侈,他担任金吾卫右将军,程咬金被罢官后封邑没以前那么多了,而且家里还有好几个子孙,程伯献分到的家产根本就不够支持他又是豪车又是豪宅的奢侈生活。

    有他带头,金吾卫从上到下都贪污成风,后来神策军来了在权斗中败了才收敛不少,但韩休就是要将他斗倒。

    韩休跟李隆基说李美玉不过是一个小官,像程伯献这种大贪官都没治为什么要把李美玉流放到岭南李隆基为了保护程伯献干脆连李美玉也不治罪了,他被罢了官并没有流放,四年一过经过李宰相安排李美玉就又当上万年县尉。

    县尉与县丞都是县令的佐官,专门负责治安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之事,京县设六县尉,分判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兵、司士六曹事,以韦家的力量安排县尉县丞还是可以的,长安



第一百九十八章 红脸白脸
    “等会儿见突厥人,你当好人还是我当好人”李玙骂了很久,突厥人差不多也该来了,比起驰道这才是更迫切的问题,王守善想当好人,以后他还要跟突厥人做走私买卖呢。

    “你想怎么当好人”李玙又重新坐了下来,他这么说已经是间接答应自己做坏人了。

    “你跟他们讲条件,让他们把登利可汗长安来。”王守善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突厥人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今天就跟他们说换左右护叶的事吗”

    “先不说,等他们的信使走了再说。”王守善眯着眼睛微笑着“从长安到突厥汗庭大概要骑几天快马”

    “你想让他们先吵起来再降低条件”白面馍笑了起来。

    “你能不能安排人混进突厥汗庭”红脸的西胡儿微笑着说。

    “这个我去问问。”李玙抿着嘴,过了半晌说“粟特人全信得过吗”

    “不见得,他们都是逐利的商人,不会为了户籍卖命的。”王守善长叹了口气,希望上仙公主值得他如此付出。

    “那安禄山控制的粟特人会不会南下收粮”

    “你给咱们控制的粟特人特权就行了,江南的粮食只有他们能收,可是到了北边就麻烦了,大运河的北段都在安禄山控制的范围内,别咱们忙活了半天全被他捡了便宜。”

    李玙又重新站起来了,他在波斯地毯上不断得转圈,看起来就像是困兽。

    过了许久,他停了下来“裴伷先在北庭做买卖时养了很多食客,让他们帮忙如何”

    “他现在在哪儿”

    “岭南。”

    王守善翻了个白眼,等长安的马跑到岭南再从岭南跑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你先别急啊,他是京兆裴家人,这件事不如让裴耀卿处理”

    “又是张九龄,又是裴耀卿,你不怕你阿耶怀疑你结党”

    李玙长叹了口气“他要怀疑我也没办法。”

    “你还是先问问陛下的意见吧,他现在还将突厥当成大敌,你就跟他说咱们这么做是要帮登利可汗得到民心,让他跟自己的堂叔内斗,骨力裴罗的事情你先别说。”

    李玙在考虑,王守善没打搅他,要对付自己的爹他这个当儿子的绝对比自己这个外人在行。

    “你就不能在陛下面前服个软吗”王守善忍不住抱怨起来“干嘛跟一个老头子硬碰硬。”

    “你跟你阿耶是怎么相处的”李玙背对着王守善问。

    “我义父每次打我我就抱头鼠窜,他气消了就好了。”王守善想起以前每次将锅里的饭菜吃完张连举怒不可遏的样子就笑起来“汉人不是有句话叫彩衣娱亲么哄阿耶高兴不是儿子该做的”

    李玙不说话了,贵族就是这样,永远放不下面子,李玙这辈子恐怕都没法跟安禄山一样挺着个大肚子跳胡旋的。

    李隆基老了,他盼的不就是老来乐么,偏偏李玙总是绷着个脸,看起来倒是威武严肃了,却一点都没法逗老家伙开心。

    “他以前不是这样的,韩休把他气得人都瘦了还听得进去忠言,但张九龄说的话他就不乐意听,宁可信李林甫的话。”李玙的语气有些颤抖,听起来像是带着哭腔。

    王守善知道,李玙说的那个他就是李隆基了。

    “他是什么时候变的”

    “我改名之后,宫里人说陛下差点让我娘吃打胎药,从一开始他就不希望我出生。”

    “但你不是活着么,你知道你出生那会儿是个什么情况么”王守善想起钱大郎说的那些话,谁知道威武的祖龙居然被赵国



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雁南飞
    突厥是部落制的,每个部落一个姓,回纥、仆固、同罗、浑、思结、拔野古、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思被汉人称为九姓铁勒,再加上后来归顺的拔悉密和葛逻禄,后突厥汗国主要是这十一个姓部落组成,其中仆固部人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投诚,他们世袭金徽都督,是唐重要的胡兵兵源之一。

    牧羊人仆固的全名叫做仆固延,而萨满余勒都斯的全名则叫浑余勒都斯,这一次霜冻天气受灾影响最严重的就在北方,同罗因为靠近汉人这边其实受灾并不严重,但是同罗已经和唐休战,因为他们和安禄山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

    安禄山的母亲阿史德氏是仅次于阿史那家族的显贵,历代可汗所娶可敦都是出自阿史德家族,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安禄山具备被承认为突厥可汗的资格,同罗就是认可安禄山的部落之一。

    后突厥汗国正在分崩离析,这个时候团结是最急需的,酋长若非朝贡一般是不会离开后突厥汗国的领土,所以来华使节一般都是萨满领队。

    汉人的粮食是救命用的,而且突厥人的演技很好,脸皮也很厚,余勒都斯此刻看起来很殷勤,反正王守善看不出他曾经拔出刀命令仆固等人用箭对着自己的狠样。

    王守善是粟特人和汉人的混血,他自认自己的脸皮绝对没余勒都斯厚,难怪李白会说安禄山是滚刀肉,又狡诈又会演戏,安禄山已经不要脸到一个境界了。

    李玙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他是贵族,要讲体面,而安禄山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他已经豁出去了,人至贱果然是无敌的。

    在简单的客气寒暄后,余勒都斯带着满脸笑容,规矩得坐在李玙的下手位置,他正好跟王守善面对面,不过他的眼睛一直都看着尊敬的大唐王子殿下。

    憧憬、恭顺,不论李玙表现得有多傲慢他都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难怪李隆基会如此讨厌突厥人,就连王守善看到余勒都斯也手痒得很,也不知道当年他们尊太宗为天可汗到底有几分真心。

    突厥的俘虏很可怜,但这帮突厥权贵太可恨,可怜之人肯定有可恨之处,就跟汉人一样。

    霜冻天气第一批倒霉的绝对是汉人奴隶,突厥也不是全部都是游牧民,也有半游牧的,阴山以北现在绝对是人间炼狱,将那些学兽医的生徒送到突厥等于是羊入虎口。

    汉人不能去突厥,去了会尸骨无存,要来也只能是突厥人来中原,反正长安空房子那么多,总有地方给他们住的。

    王守善临时改变了谈判筹码,也不知道李玙能不能意会到,他听着余勒都斯和李玙口不对心得客套,聊天聊地聊天气,就是不聊正题。

    在这种场合,坐在王守善旁边的仆固延还撞了撞他的肩膀,王守善没好气得瞪了他一眼,仆固将一个小纸条递到了他的手中。

    王守善不动声色得接了过来,握在掌心中低头看,纸条上的字是粟特文写的,突厥人想要三万斛粮食,还有杂彩三万段,铁两万斤,作为交换可以保证突厥与唐停战一年,如果今年唐与契丹打仗还会帮着唐人牵制奚部落。

    王守善用脚底想都知道,要是真的给了突厥人那么多粮食和铁明年就轮到唐和突厥开战了,奚比契丹离唐更近,他们明着是帮唐人,实际上是自己在占领战略要地,一年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给他们征兵,突厥人只要一上马就是能打仗的弓箭手,蠢材才会答应他们的条件。

    三万斛虽然没有武则天给得多,不过王守善还要跟他们做走私买卖,加起来数量就多了。

    突厥人是用粟特语写的,汉字的常用字太多,即便是萨满也记不全,他该怎么把信息传到张九龄那边去

    这个时候冯坤从后面凑了上来,他在高大的王守善身后坐着,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

    “突厥人要三万斛粮食,杂彩三万段,铁两万斤,给了他们就停战一年,唐与契丹打仗还会帮着我们牵制奚部落。”王守善在他耳畔低语,冯坤点了点头,猫着腰,做贼似得溜到了张九龄的身后。

1...5859606162...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