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比武一个人是耍不起来的,至少必须两个人以上才比得起来。
站在冠山的山峰上,王守善想象着自己的对面站着阿倍广宏,他的腰上戴着跟王守善的直刀很像的倭刀。
弯刀利于出鞘,阿倍出刀的速度是快于王守善的,但是他太心急了,看似势不可挡的拔刀术被王守善用刀鞘硬挡了过去,拼劲全力之后造成了巨大的破绽,他的胸腹都暴露在王守善的攻击范围。
王守善抬起腿超着阿倍踢了一脚,阿倍趁机退一步,借此机会王守善拔刀出鞘,阿倍狼狈不堪地躲过了王守善的袈裟斩,对汉人来说左衽是不吉的,那是死人才有的穿法,王守善在他的衣服上就留下了这么一个不祥的印记。
“倭国人。”迎着呼啸的山风,王守善还刀入鞘,听说他们的国都修得跟长安一模一样,也许在改革结束后他能戴着公主到那里去渡过余生。
商鞅的死法太惨烈了,辨机已经被腰斩一次,他可不想尝被五马分尸的滋味。
“我生是汉人死是汉鬼,那你呢”
王守善循着声音看去,那是一个长相平凡的年轻人,他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人好像叫张巡。
“是你告诉李玙我想恢复番上的”王守善想起来了,当时在隐太子庙里的只有三个人,除了公主老婆最有可能泄露这个秘密的就只有他了。
“你就这么相信女人”张巡冷笑连连。
王守善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你怎么知道她不想成为女王”
“你到底想说什么”王守善脸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语气变得异常阴沉。
“跟李家的女人谈情说爱,你真是疯了。”张巡踏着血路向王守善逼近,地上全是被煮熟的人肉块,它们并没有放盐,更不可能放香料调味,但为了活下去,他必须吃下去“她们是没有感情的,你会被她利用的。”
“那也是老子的事,与你有屁关系。”王守善桀骜不驯得说。
“我华夏怎么老被你们这帮杂种统治。”张巡气得双眼圆睁“不论是
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制之始
当手下都在外面辛苦训练的时候,要是他自己还沉醉在温柔乡里好像会失去人心。
等那不知有没有用的仪式结束后王守善搂着公主亲了一口就站起来干活了,一下午的时间他和冯坤把五家之兵改了三遍,现在该找人寄出去了。
再好的建议,要是皇帝看不见等于没提,拿着写好的奏表王守善敲开了了陈克州的房门,他此时才从山上回来,整个人累的脸色发青。
“今天你们跑了多远啊。”王守善一进屋,其他中官都站了起来。
“不远,就在附近转了转。”陈克州嘴硬着说。
“要是受不了就回京吧,刚好我有封奏表要给爷看。”势比人强,李玙都叫高力士阿翁,王守善也只能忍了。
陈克州笑了起来“王驸马,你怎么一来就赶我回去啊。”
王守善没废话,直接把奏表给了陈克州。
“军国大事,岂能儿戏。”王守善沉着脸,看起来竟然有点威严。
驰道的修建不仅会改变现下物流方式主要靠漕运的方式,更涉及到兵源改革,陆路运输的运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大唐的粮食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换回国内更需要的其他物资。
在找到防锈的办法前铁路没法铺设,木轨将大量使用,王守善的能力有限能预想到的问题也不多,但再怎么样也比现在如同死水一样慢慢让兵源废驰来得强。
陈克州没看那份奏表,他双手接过后将它交给了一个中官,那人也不管此刻天已经黑尽,拿上自己的刀直接就出门了。
王守善反而有些担心,他要是赶夜路不小心掉山坳里去了可怎么办只是他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陈克州已经将新的问题问了出来。
“王驸马,你要是应了这个称呼可就不能再担当实缺了,即便是这样你也愿意吗”
“陈校尉有何建议”王守善懒洋洋地问,他是靠着女人进入权力中心的,这固然给他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大唐的驸马都是不能担当实缺的,他的公主老婆对富贵没兴趣,但是这会成为别人攻坚他的依据。
“以后别人叫你驸马,你别答应就行了。”陈克州居然老实回答了,这让王守善颇感意外。
宦官对他有好感,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强,王守善客气地对陈克州称了一声谢。
“金城公主那边多谢王郎提醒。”陈克州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咱家已经跟大人提过了,不定近日就会派人去吐蕃接应。”
王守善没做声,想保护嫁入吐蕃王室的公主只有宦官,这事还是少掺合为妙。
李隆基是个老顽固,他宁可国内到处都是间谍也不肯设立专门的机构防贼,全因为他年轻时被密探和密告给吓怕了。
花鸟使都是宦官,也不知道他们纳那么多妾想要干嘛。
美人在侧,自己却不能跟他一起玩,王守善郁闷得死去活来。
“你们早点休息吧,晚饭吃了吗”
“跑到最后的十个都没有馍吃。”一个小宦官忍不住出声抱怨,王守善顿时笑了起来,他肯定是被罚的那个。
“几岁了”王守善本来想客套两句就走,现在他也有了玩笑的心。
“十九。”那个中官粗生噶气得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变声期的少年。
“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有,我阿耶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只好把我送进宫了。”
“神策军可没那么容易进啊。”陈克州满含深意得说“除了以前东宫那边的人都是精兵,像他这样的年龄根本就是孩子。”
王守善点了点头,陈克州这是在漏口风了。
回长安就要开始勾心斗角了,这或许是他最后的平静时光。
&nb
第三百二十六章 国战于野
乡下人夜晚的生活是很单调的,不是睡觉就是日老婆,当兵的都是壮年男子,他们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在长安那花花世界待过的兵想让他们晚上不躁动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他们累死,可是长期那么累就算是圣人也得生怨。
边疆的军营里有军妓,王守善不想把这一套给延续过来,安东今天的话给了他很大触动,他要给自己带过的兵留一条出路。
工兵再怎么着也能学一门手艺,就算做流浪匠人也比回去继续务农强,不是王守善看不起田舍汉,实在是他们要承担的税太高了,粮食又卖不起高价,最后弄得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墨隶已经打算豁出命去大明宫讲学了,墨家人开始为推举下一任巨子做准备,安东不想参合那个浑水,于是他跑到窑洞来教书了。
给一群二三十岁的成年人启蒙可跟教娃娃不同,首先安东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很容易不好意思。
读书是很花钱的,然而真正愿意读书的人很少,窑洞里只坐了三个学生,王守善看着这情形直叹气,这帮兵大字不识更何况是执法了,他还是任重而道远,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文官是没必要去练体力的,一是没那个必要,二是要照顾他们太麻烦,王守善给他们安排了别的事做,那就是清理窑洞。
不扫兰室尘,何迎天下客
冯坤把奏表写好后就开始打扫卫生,也不知道他哪儿来那么大的火气,擦个柱子活似柱子跟他有仇一样。
“主公,主公,你来。”眼见着王守善要发火,高云莫立刻神神秘秘地把他叫过来,王守善朝着冯坤冷哼一声,迈着方步走了过去。
“干啥啊。”
“这是安先生要我交给你的竹简,你先收好。”高云莫这个商人也有随身带大包的习惯,他一边说一边将一大卷竹简递到了王守善手中,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竹简,王守善稀奇得眼睛都睁大了。
“少见多怪。”冯坤在他背后阴阳怪气地说,王守善心情正好懒得理会他,他解开了捆竹简的麻绳,借着油灯的光开始细看起来。
这卷书讲的是齐国的参国五鄙制,另外还有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国语中有记载,但是说的没有墨家人记载得那么详细。
齐国人将国家分为国和野,国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野就相当于农村,因为人口稀疏所以三十家为一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
这些人是主要的农业劳动者,干农活是很没有意思的,可是人不种地粮食从哪儿来,春秋时期的齐国也面对着跟唐一样的问题,国内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太狠了,大量的农户因为赋税过重选择了逃亡。
春秋时公田是属于国家的,私田是属于自己的,农户对私田精耕细作,公田却弃之不管,这种景象让管仲很痛心,他对已有的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改革……
“别看啦,管仲的办法不适合咱们,只要有奴隶在你怎么改都是一样。”冯坤一边铺稻草一边说。
王守善心里不爽极了,春秋时都结束的奴隶制死灰复燃,汉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因为有奴隶在粮食价格才越来越低,自耕农卖粮食卖不起价赚不到钱,他们变得越来越穷最后失去土地,然后就成了逃户了。
香料贵得死去活来,有钱人还是烧着玩,这是把祖宗留下的基业扔火里扔。
“一帮脑子被驴踢了的畜生。”王守善将竹简给收了起来,他还要继续研究研究,驰道不会全修建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广大无人区和农村该怎么管理他得好好想想。
“墨家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怎么觉得墨隶去讲学一定会有去无回。”高云莫读过几年书,学的是儒,墨家的这种应对态度让他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临阵磨枪
半个月的时间是没法将一个普通的兵彻底改成精锐的,然而他们的精气神得到了明显改变,至少这帮杀才看起来已经有些像样了。
乔有粮的手下在将静帆走后的第三天就都来了,王守善充分体验了一会祖宗家法的厉害,他拿着鞭子在行伍之中走来走去,看见谁偷懒举鞭子就抽,这种管教方式看起来极度不仁慈,不过现阶段看来是很有效的。
儿子不打不成才,历朝末代皇帝都是因为长在深宫之中,成于妇人之手才软弱无能,在王守善练兵期间韦坚的公文又来了两次,他也没时间跟这帮兵讲啥是荣誉啥是道义。
乔家兄弟除了在家养伤的都来了,有大哥在的地方他们都老实得跟兔子一样,说话声音都不敢大声。
“思明啊,你家的兵能不能借我几个”
王守善趁着休息时间走到辛云京的身边,金城辛家治兵严谨闻名西域,这个时候不挖墙角啥时候挖
“你又想打什么坏主意。”辛云京放下了手里盛水的土碗,警惕地看着王守善。
要是辛云京的娘看到他此刻的模样保准心疼得掉眼泪,墨家人擅体术,在学会打人之前必须学怎么挨打,他们没有专门的校场,找个平地就能开练。
辛云京的功夫底子是最好的,所以他受到了额外照顾,不仅灰头土脸,脸上还青一块紫一块,原本一个俊俏的小郎君硬是成了乡下孩子。
当兵的跟当官的是不能完全平等的,大家平起平坐了谁听谁的指挥军队里阶级永远存在,就连兼爱的墨家暗羽也是一样的。
王守善的体力好是公认的,仰赖于他西北兵的伪装,所有当兵的都以为他是高手,为了给他树立威信安东也只是私下里教他刀法,也只有真正的练家子才看得出他有几分斤两。
辛云京这人很有眼力,王守善狡猾的胡人本性就被他看穿了,王守善越想越郁闷,怎么人人都喜欢问他这句话。
“你那么紧张干嘛,找你借几个人而已。”
“你借了就打算不还吧。”辛云京眯着眼睛冷笑连连“都那么多人了,你还嫌不够”
“他们那是猫盖屎,做表面功夫还行,骨子里还是那样。”王守善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他是打算按照陌刀队的标准来练兵的“而且中官马上就要走了,粟特人以后跟我们要闹矛盾,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其实就是乔家兄弟的人。”
辛云京回头看了眼高云莫,他姐夫正在拼命跟乔家人拉近乎,年轻的将门虎子眼神闪了闪,低下了头。
“你好好考虑,我等你答复。”王守善知道这事急不得,从辛家借来的绝对是他家的亲兵,这跟日后辛家的发展方向有关。
留京兆还是回河西,这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汉人在边疆现在不好混了,然而中央也没那么容易混。
西胡儿这个女婿不怎么靠谱,他自己都岌岌可危更何况是照顾其他人,有的时候光仁义是不行的,行非常之事必须要非常手段。
重新回到连排窑洞,冯坤正借着天光算帐。
兄弟们跟着王守善混不能让他们喝西北风,而且王守善考虑的问题更长远,那就是士兵的抚恤金。
即便有纸甲保护战损还是免不了会发生,男人死了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在大唐律中是有明文规定要给家属抚恤金并且减税的,然而当官的却瞒而不报,军队这边吃空饷,地方这边继续收税金,这些钱全部中饱私囊了,至于死了顶梁柱的一家人该怎么活他们压根就不考虑。
这种事情王守善常见,几乎每个营里都有,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已,国家拨下来的军费开支经过层层盘剥到底层的时候基本没剩多少,当官的要是不吃空饷活人都要养不起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雏鹰初鸣
李隆基喜欢打猎,同时也喜欢养鹰,各个国家的使节都会带着珍奇宝物来朝贡,只要产鹰的国家几乎都会带一两只过来。
西内苑是枢密使管理的地盘,这帮阉人跟神策军的中尉监军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冲突和共生关系,枢密使统领内宫诸司使,王守善要是想掏鸟蛋必须经过他的同意,不然就算得到了蛋也是煮熟了的。
唐朝的王公贵族贪玩,宝马、名禽、好狗一样都不能少,藏獒已经被吐蕃人垄断了,这种狗因长得雄壮所以售价很高,再加上吐蕃人会掰扯,啥九狗一獒同窝相残的,其实这种狗很笨,只是它对主人绝对忠诚而且十分凶猛,只要它觉得主人有危险就会舍身相救。
马匹的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好马充斥市场,其中以汗血宝马最受欢迎,这种马是突厥特产,王守善要是想要余勒都斯多少会卖他点面子,然而货源捏在别人的手里感觉总是不对,和马相比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这几乎就是无本的买卖,只要李隆基肯把鸟蛋给他就行。
高力士大宦官权倾朝野,自打他统领禁军之后李隆基偶尔也会戏称他为将军,李林甫这个宰相虽然表面上握着南衙的军权实际上他也干不成什么大事,宫城是城中城,只要进不了门就凭彍骑根本不可能攻进大内,再加手握神策和枢秘两权,比起李宰相高力士的权利其实更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