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好男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兴村长

    那老木匠师傅点了点头,“听掌柜的这么一说,我就大致明白了。”

    常惠道:“大致明白还是不行的,一定要弄懂才做得出来的。这织布机的工作原理是只要踩下这个长踏杆,提综杆就会前倾上跷,综框便将底经提高到原面经的位置之上,同时,中轴也相应地向下压迫面经,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梭口,女织工趁机投梭送纬。投梭送纬这一工作完成后,织工的脚又迅速离开长踏杆,而踩下短踏杆,使综框下降,底经失去拉力,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与此同时,提综杆前端下垂,使面经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那老木匠师傅说:“好,我先做一个样品出来,看行不行,如果不行,我们就再加以改进。”

    几天以后,木匠师傅终于按常惠所设计的样式把织布机依样画葫芦做出来了。

    为了验证它的实际效果,常惠让娟姑娘从周记辞了职,又叫了两个织布手艺好的女工,一道来参加新织机的验收工作。

    那老木匠师傅道:“常掌柜,我已经按你的图样把织布机造出来了,你们看看,有哪个地方不好使找出来我再改进一下。”

    常惠笑道:“这样式还是做出来了,看来老师傅的手艺还是蛮精的。娟姐,你是经常使用的,最有发言权了,你们先试试看”

    娟姑娘应了声“好”,然后便与另外两个女工忙碌起来,拿来缫好的丝线,开始一一试织起来。

    常惠与老木匠师傅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听取她们的意见。

    娟姑娘试了一阵之后,点了点头,看样子对这新的织机还是挺满意的。

    常惠问道:“感觉怎么样”

    娟姑娘答道:“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跟周记的那些差不多。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意见,不知道其它人感觉怎样我就不好说了。”

    常惠便对另外的两位女工道:“你们俩也试试,看效果怎么样”

    另外的两位女工也上去试了试,都说操作起来挺顺手的。

    那老木匠师傅挺高兴的,“这么说来,不需要改进的了,那我就正式按照这个尺寸定型了,大规模制造的了。”

    常惠便再一次确认道:“你们真的认为可以了吗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感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的也都可以说一说啊”

    娟姑娘想了一下道:“我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做得到。我们在织制有图案的织物时,要根据花纹的形状,在这个织机上安装三个综片,穿入相应的经纱。如果你们能在织




第一三三章 开源(一)
    常惠的新织机一试制成功,便马上带了桑丽华喜滋滋地向桑道乐报喜。“外舅,外姑,告诉您们一个大好消息。”

    桑道乐与赵夫人一听,很是高兴,“什么大好的消息啊”

    桑丽华道:“您们的女婿已经造出来一种新的织机了,据说用上新织机后,一个人就能干以前十多个人干的活了。”

    桑道乐是个识货的人,他一听,便高兴得合不拢嘴,“这还真的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作坊今后生产出来的丝绸那可是要比周记的便宜多了。”

    赵夫人看常惠,那表情都不一般了,“常惠,快里面请坐。我就说你是我们桑家的福星,你这一来,我们桑家的好运就来了。中午就别走了,就在我们家吃饭。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现在就叫人去做。”

    赵夫人的热情,还真的有些让常惠受宠若惊的,有道是丈母娘疼郎,糍粑里面夹片糖。这句古话说的真一点也没有错。

    “娘,我知道,我去厨房帮着去弄吧。”桑丽华要亲自下厨房了。

    桑道乐道:“好,你们母女去准备吃的,我与常惠好好聊聊作坊的事。”

    两人便进客厅坐了下来。

    常惠坐定后说道:“现在织机的事,基本上没问题了。我已让木匠师傅加班加点干,在一个月内就要做出一百六十台出来。以前织一匹布,得十来天的,现在一天就差不多的了。这一百六十台织机完工后,一年下来就能生产六万匹布的了。”

    桑道乐道:“我这边作坊在一个月内也可以完工的了,到时候,你的那些织机就可以搬进来了。只是,这一百六十台织机同时开工,那所需要的蚕茧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我虽然已让赵管家开始零星收购一些蚕茧,但我们手上的钱有限啊。”

    常惠想了一下道:“这个钱的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我们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以前,周记作坊生产出来的绸缎,除了自己商铺销售外,还有一些是批量卖给外郡的绸缎铺的。只是我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要是我能碰到他们,以比周记稍微低一点的价钱卖给他们,他们也会接受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上门来进货,只能去路上等。”

    桑道乐道:“你这个办法好。我们就去路上等他们。等到了就把他们截到我们商铺里来。商铺里的那些绸缎卖了,就能变出钱来,去大批量收购蚕茧了。”

    常惠道:“好,反正现在作坊里我要忙的事也不多了,我就一心去路上截客户去。”

    临晋大道是进出太原郡的必经之路。常惠说干就干,带了阿九亲自上路口截客户,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一连二天,也没有看到有进丝绸的车队经过。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却从关外的方向来了一只骆驼队伍。一只只骆驼排列成一长串,慢悠悠地走着。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空空的麻袋,应该是准备到内地进货的。

    打头的那一匹骆驼长脖子底下还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让人老远的就可以听到驼队的声音。

    给骆驼挂铃铛,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但挂上铃铛之后,狼一般就会躲得远远的,不敢再侵犯了。

    那些拉骆驼的,虽然也是穿的丝绸的短衫,但款式跟汉服不一样。

    他们估计也是走了很长的路了,其中的一个老大看到在大道边上的草地里有许多茂盛的草,便招呼骆驼们吃起草料来。



第一三四章 开源(二)
    拿到了筹办作坊需要的现钱之后,桑记的作坊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开起来了。

    常惠公开向社会招了三百多工人进来,并从周记挖来了一些技术熟练的人培训他们。然后又派人四处购买蚕茧、染料等各种作坊需要的原材料,只等作坊建造完成就开始大规模的生产了。

    桑府也是喜事不断,先是李氏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为桑府添了后,接着,新办的作坊也开始正式投产了。桑府全家人都聚集在一起,庆祝双喜临门,桑道乐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喝完酒后,桑道乐又拉着常惠扯了起来。“常惠,我们现在作坊也正式开始生产了,你的下一步有何打算要不要把价格降下来与周记打价格战”

    常惠摇了摇头,“没有必要吧外舅,我觉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价格战打下去,大家都捞不到好处,何必呢我觉得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把眼光盯在太原郡这一块小地方,应该放远一些,做外面的生意,比如说西域的生意,比如说长安城的生意。西域那边,我们已经接了一批生意的了,我想可能一年后他们还是会再来的。都城长安,富商云集,要是能在长安城里找到一家客户,我们作坊的丝绸还用担心销量的吗”

    桑道乐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去京城寻找新客户之事,你看由谁去合适”

    常惠道:“这事干系重大,我看还是由我亲自去跑一趟的好。”

    这时,桑丽华在一旁边听到了,道:“我长这么大了,还从没去过京城的呢!你要去京城,把我也带上吧。”

    桑道乐道:“阿娇,常惠是去京城办事,又不是去玩的。”

    常惠连忙道:“外舅,既然丽华想去,就让她去吧。去京城长长见识也行啊。”

    桑道乐道:“你带一个女人出门,怕是有些不太方便吧”

    常惠道:“没事的,我会让张三陪我一起去,三个人上路,就有个照应的。太原郡离京城也不是太远,七八百里路,快则一月、慢则一个半月就可以回来的了。”

    桑道乐道:“既然你坚持要带她去,那我也就没话可说的了。那你们一路上多注意安全。”

    桑丽华一听爹爹也同意她与常惠一块去京城的了,十分的高兴。

    三个人收拾好东西之后,便开始上路了。从太原郡去长安,可以在桃花渡口坐船去,要比坐马车舒服多了。

    三人来到桃花渡口,此时雨过天晴,河边的柳树舒展开了绿色的枝条,在微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真是美极了!

    张三道:“常哥,嫂子,乌龟桥到了。我们要去长安城,得过桥找那河边的渡船。”

    桑丽华听了,忽然若有所思地问常惠,“喂,郎君。你知道这地方为什么叫乌龟桥吗好奇怪的名字。”当着外人的面,桑丽华一本正经地称呼常惠为郎君,这是西汉大部分妻子对自己男人的称呼。

    “不知道。”常惠如实回答。

    “呵呵,终于也有你不知道的东西了啊。”桑丽华笑了。“你不是很会编故事吗就编一个乌龟桥的故事给我听嘛!”

    &nbs



第一百三十五章 开源(三)
    三人没有过多久,就来到了桃花渡口。张三扯开嗓门喊道:“船家,去长安城一趟,走吗”

    从一条渡船的船舱里钻出来一个船夫,打量了常惠三人一脸,“去长安城啊,包船来回的话三千钱。单走一趟二千钱。”这船夫还是挺会做生意的。

    常惠一听,觉得还是包来回的合算,便道:“好,你这船我们租了,包来回。不过,我先说好了,在长安城我们还要逛个几天的。”

    那船夫一听有大生意上门,便道:“行,等个几天也无妨的。那就这样说好了,各位请上船吧。”

    常惠三人上了船,船夫便解了缆绳,顺流而下直奔长安城。

    由于是顺流,不用费多大的力气,船家只要在船头掌好舵就行了。这还是常惠穿越以来第一次坐船出行,不过,这坐船确实要比自己骑马舒服多了,主要是平稳,无聊的时候,还可以到船舱里睡上一觉的。

    船夫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汾河上行走也有差不多三十年了,算是一个老江湖的了。人也很善良,常惠他们三人一路上就不停地缠着他讲解水路的江湖术语。

    张三好奇地问道:“这汾河之上也有江湖”

    船夫笑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汾河之上这么多船只来来往往的,能没有江湖吗现在有朝廷管着,还好一点,至少江湖中人士不敢明目张胆的横行于世。要是碰上乱世啊,这汾河之上,可就是江湖上的人说了算的。所以,懂得一些江湖术语还是很有必要的。”

    桑丽华也很是好奇,“老人家,要不你也给我们讲解一些吧。”

    船夫撸了撸胡须,笑道:“比如说,你们一上船,有人说要请你吃大片牛肉或者玉米棒子,那你们可就得想清楚了。回答不好,那可是要丢性命的。”

    张三问道:“什么叫‘吃大片牛肉’”

    船夫道:“你知道大片牛肉是怎么吃的吗就是人家拿刀把你砍了,衣服剥光,一块块丢河里,这就叫‘吃大片牛肉’。”

    常惠也来了兴趣,问道:“那‘吃玉米棒子’呢”

    船夫笑道:“所谓‘吃玉米棒子’,就是你自己动手把衣服脱光,自己主动跳河里去。他们只劫财,不害命。”

    桑丽华一听,惊得舌头都露出来了。“这两样都不能吃的,太吓人了!”

    船夫道:“所以啊,一个人一般不要单独在外行走,最好是有人结伴而行。特别是女子,单独外出是有危险的。”

    常惠便借机敲打桑丽华,“听到了没有让你出来,你可得跟紧了我们,万一丢了,那可就危险了。”

    一番话便把桑丽华吓得不行,在船只上都要拽着常惠的手不放。

    在船上过了十来天,终于平安到达了长安城的码头。留下船夫在船上等人后,常惠三人上了岸,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了长安城的霸城门。

    长安城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汉高祖先是在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接着又营建了未央宫,并将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长安城从此名震古今中外。

    今天,常惠



第一三六章 开源(四)
    桑丽华是个好心肠的人,看到有这么多的流民乞丐在要饭吃,便反身上没有吃完的干饭给了他们。没想到又拥上来更多的人,“行行好吧,夫人,给我一点吃的吧。”

    常惠连忙拉开了她,“这么多的人,你一个人救不过来的。快走吧。”

    张三走了一程,问道:“常哥,你说的鼎在哪儿呢我怎么没有见到”

    这小子,居然还记得自己跟他提过的鼎,看来这还真的不能随便许诺的,无论他是什么人。

    常惠答道:“我倒是想带你去看看那大鼎,只是那鼎是在皇宫里的,就咱们这身份啊,进不去的。”

    张三一听,那鼎还在皇宫之中,便打消了此念头,道:“我们还是先去市场上转转吧!”

    由于不识路,又没有导航可用,常惠便向路边一位店主问道:“大哥,我们是从太原郡来的,请问一下,去市场怎么走啊”

    那店家抬头看了一眼常惠三人,答道:“长安城这么大,光是市场就有九个,大的有七市,分别是西市、柳市、东市、孝里市、直市、交门市、交道亭市。我不知道你们是想要去干什么,也不知道你到底要去哪一个市场,还真的没法给你指路。”

    原来长安城依靠水陆交通的便利与全国其它著名城市,如洛阳、邯郸、临淄、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商业城市,长安的商业区就有九市之多。

    常惠连忙补充道:“不好意思,我们初来乍到,没有搞清楚。我们是想打听一下,那个最大的做绸缎生意的市场在哪儿”

    那店家一听,道:“你们要打听做绸缎生意的啊,那得上东市。那市场里卖布匹的商家最多了。”

    常惠又问道:“从这儿去东市又要如何走”

    那店家答道:“去东市啊,得先往西边走,到了安门大街,就可以看到北宫了。从北宫再往北走,下一路口就是藁街,藁街又有‘蛮夷邸’之称,是外国或少数民族使节的住处。从藁街再往西走个几百步,就到了东市了。”

    常惠谢过店家之后,便依着他所说的,一路走到了藁街。自从张骞西行后,横贯欧洲和东亚的“丝稠之路”逐渐畅通。外国贡使和商人络绎不绝地来到长安。他们带来自己的特产,换取中国的货物,这些人都住在长安藁街的蛮夷邸。蛮夷邸归属大鸿胪掌管。

    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这汉武帝把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叫藁街,或许与“藁人”一词有关。“藁人”又称稻草人,汉朝以自己为天下的中心,故连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叫藁街,这与如今的现代社会那一帮崇洋媚外的假中国人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别。
1...3132333435...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