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走着走着,那一头栽倒的士兵,肯定是被流矢所射中的,不过总体而言,司马军损失并不大,大概只有几十个人阵亡,眼看就要推进到石墙之下了,付出这么一点代价,还是值得的。
杜预在石墙上瞧了,轻轻地冷笑一声,司马师祭出这么一个龟壳攻势,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在前面还有更大的危险等着他们呢。
最初射箭的,几乎全是弓箭兵,一来弓箭的射程较远,二来杜预也是要以弓箭兵来麻痹司马军,让他们以为并州军就这么一点手段,他们完全可以用盾牌就能防御得了。
恕不知,杜预在后面还安排了更为厉害的杀招,等着他们呢。
眼看着距离石墙越来越近了,并州军的箭矢密集程度有增无减,排在最前列的司马军士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不留神的话,就很可能被一支突如其来的流矢所伤,一命呜呼了。
想要保住性命,那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用盾牌死死地护住身前和头顶,一刻也不敢松懈。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身前和头顶上,自然忽略了来自于脚下的危险,排在最前面的司马军,走着走着,突然脚下一陷,连人带盾牌就掉入了陷坑之中。
这些陷坑的上面,仅仅只是搭盖着一层的树叶或茅草,再撒上一层土,将陷坑隐藏起来。
但其实这种隐藏是比较粗糙的,新土和旧土的区别肉眼可见,而且陷坑的上面,多数也是不平整的,如果细看的话,是很容易发现这些陷坑的。
但现在司马军的注意力压根儿不在脚下,所以一进入到陷坑区,司马军就有不少人掉了下去。
陷坑挖得还是比较深的,至少有一人半的高度,而坑底密密地插满了尖刺,第一个落到坑里的司马兵,根本就不可能有活路,会被无数的尖刺给刺穿身体。
那些落坑的士兵发出一阵阵的惨叫声,引得司马军队伍大乱,人人自危,都在担心前面还有没有陷井了。
其实陷坑的伤害
力是有限的,最多一个陷坑能坑杀一个士兵,后面的就算掉进去,有前面的垫底,也不会再造成什么伤害。
但正是因为这些陷坑的存在,完全打乱了司马军的进攻节奏,原先井然有序的队伍出现了不小的混乱。
而在石墙上静候已久的连弩兵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第754章 兵围碗子城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杜预再多守个三天五天也是毫无问题的,不过曹亮并不准备让他死守下去,一昧的死守,只会徒增并州军的伤亡代价。
而三天时间,已经足够曹亮在东路或西路有所动作了。
司马懿依仗其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兵分三路而进,确实有一举将上党的并州军包了饺子的意图,但这皮薄馅大的饺子,又岂是那么好包的
如果按正常的应敌策略,敌军分三路来攻,那我方也得派出三路人马来抵御,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但这样一来,就正中司马懿的下怀了,因为并州军兵力有限,如果再兵分三路抵御司马军进攻的话,那力量就会更显得单薄了,任何一场防御战都是要拼消耗的,而并州军人少力薄,拼消耗根本就拼不过司马军,结果只能是越打人越少,而人少阵地也就守不住了,最终曹亮必然会失败。
曹亮当然不会采用这样的战术,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战争之中什么最大,是地盘吗固然战争争夺的就是地盘,但是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却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断地歼灭敌人,最终才能控制更多的地盘。
曹亮把目光瞄向了司马军的东路军,陈泰和胡奋率领的这两万人马,从兵力上来讲,这显然是司马军三路大军之中最为薄弱的一支,以并州军的战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掉这支军队并不会太过于困难。
尽管消灭东路军并不能令司马懿伤筋动骨,但在破坏司马懿战略意图方面,却是有着明显作用的,最起码可以打破司马懿的三路围剿,为并州军赢得更为宽广的战场环境。
要知道这里可是并州军的主场,他们对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的谙熟,只要并州军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那么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完全可以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曹亮的计划获得了桓范等人的首肯,接下来曹亮便开始调兵遣将,在羊肠坂的出口碗子城一带,布下了一个大口袋,单等胡奋和陈泰率军往里面钻了。
┄┄┄┄┄┄┄┄┄┄┄┄┄┄┄┄┄┄┄┄┄┄┄┄┄┄┄┄┄
羊肠坂是最为有名的“太行八陉”之一,而在这“太行八陉”之中,羊肠坂则是以险峻崎岖称著,因其道路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所以才取名为羊肠坂。
这条道路也是出入并州与河洛的一条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曹操北征高干之时,就曾从羊肠坂进军,杀了高干一个措手不及,从而顺利地占领了并州,当时曹操途经羊肠坂,天降大雪,道路难行,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苦寒行》一诗,更令羊肠坂名噪天下。
司马懿率主力从石门关进军,为了迂回包抄并州军,于是派遣司隶校尉陈泰和河内太守胡奋率兵两万从羊肠坂进军。
胡奋当时在河阳吃了败仗之后,一口气逃出了河内,逃往了冀州,不过司马师的军队到达河内之后,他又率着残兵败将返回了河内。
河内变成现在这样一副烂摊子,可以说是胡奋的重大失职,不过司马懿并没有追究他的意思,在此次北征并州的作战之中,
第755章 这是并州军的主力吗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杜预再多守个三天五天也是毫无问题的,不过曹亮并不准备让他死守下去,一昧的死守,只会徒增并州军的伤亡代价。
而三天时间,已经足够曹亮在东路或西路有所动作了。
司马懿依仗其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兵分三路而进,确实有一举将上党的并州军包了饺子的意图,但这皮薄馅大的饺子,又岂是那么好包的
如果按正常的应敌策略,敌军分三路来攻,那我方也得派出三路人马来抵御,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但这样一来,就正中司马懿的下怀了,因为并州军兵力有限,如果再兵分三路抵御司马军进攻的话,那力量就会更显得单薄了,任何一场防御战都是要拼消耗的,而并州军人少力薄,拼消耗根本就拼不过司马军,结果只能是越打人越少,而人少阵地也就守不住了,最终曹亮必然会失败。
曹亮当然不会采用这样的战术,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战争之中什么最大,是地盘吗固然战争争夺的就是地盘,但是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却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断地歼灭敌人,最终才能控制更多的地盘。
曹亮把目光瞄向了司马军的东路军,陈泰和胡奋率领的这两万人马,从兵力上来讲,这显然是司马军三路大军之中最为薄弱的一支,以并州军的战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掉这支军队并不会太过于困难。
尽管消灭东路军并不能令司马懿伤筋动骨,但在破坏司马懿战略意图方面,却是有着明显作用的,最起码可以打破司马懿的三路围剿,为并州军赢得更为宽广的战场环境。
要知道这里可是并州军的主场,他们对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的谙熟,只要并州军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那么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完全可以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曹亮的计划获得了桓范等人的首肯,接下来曹亮便开始调兵遣将,在羊肠坂的出口碗子城一带,布下了一个大口袋,单等胡奋和陈泰率军往里面钻了。
┄┄┄┄┄┄┄┄┄┄┄┄┄┄┄┄┄┄┄┄┄┄┄┄┄┄┄┄┄
羊肠坂是最为有名的“太行八陉”之一,而在这“太行八陉”之中,羊肠坂则是以险峻崎岖称著,因其道路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所以才取名为羊肠坂。
这条道路也是出入并州与河洛的一条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曹操北征高干之时,就曾从羊肠坂进军,杀了高干一个措手不及,从而顺利地占领了并州,当时曹操途经羊肠坂,天降大雪,道路难行,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苦寒行》一诗,更令羊肠坂名噪天下。
司马懿率主力从石门关进军,为了迂回包抄并州军,于是派遣司隶校尉陈泰和河内太守胡奋率兵两万从羊肠坂进军。
胡奋当时在河阳吃了败仗之后,一口气逃出了河内,逃往了冀州,不过司马师的军队到达河内之后,他又率着残兵败将返回了河内。
河内变成现在这样一副烂摊子,可以说是胡奋的重大失职,不过司马懿并没有追究他的意思,在此次北征并州的作战之
第756章 惨遭碾压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陈泰下令大军加快进军的节奏,尽可能快地进入碗子城,可他不想将到手的胜利再白白送人,如今司马军一路强行军,众军极为疲惫,占据碗子城后,也可以稍事休整一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碗子城得名非常的形象,这座小小的山城,和别处的地方是绝然不同的,别的地方的城池,大多是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唯独这儿的城池,是兴建成椭圆状的,就如同是在羊肠坂之外,摆上了一只碗,所以非常形象地叫做碗子城。
碗子城并不大,方圆还不到半里,这里也没有居民,只有几户的商号服务于过往的商旅,看到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的司马军,个个惊得是目瞪口呆。
陈泰和胡奋纵马入城,不过这么一座小城想要容纳两万的司马军似乎有些困难,当这么多的军队涌入这座小城时,简直要把碗子城给挤爆了。
没奈何陈泰只得叫停,除了先期入城的五千人外,剩余的一万五千人只能是在碗子城外扎营。
不过这似乎也没有什么,在羊肠坂,司马军就连一片可以扎营的地方也找不到,所以迫于无奈,他们也只得连夜赶路,走出了羊肠坂。
如今到了碗子城,虽然小城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但城外的地方还算是宽敞,扎营安寨倒也比较方便,反正到了这里也是临时驻扎,许多的士兵也没有在意,他们现在又困又乏,急需找一个能落脚的地方,吃口热乎的饭,睡上一个囫囵觉,舍此之外,别无他求。
营帐很快地搭了起来,炊烟也升了起来,许多的士兵都来不及等战饭做好,就已经和衣倒地而睡了。
此刻曹亮就坐在距离碗子城十余里之外的一座无名的山岗上,从这里居高临下,可以看到碗子城的全貌,那袅袅而升的炊烟,应当是司马军在埋锅造饭吧
曹亮的脸上微微地露出一丝的笑意,一切果然不出所料,陈泰和胡奋率领的两万人马长途跋涉,暂时地在碗子城停留驻扎,看司马军的模样,这一路从羊肠坂走来,自是又疲又乏,而早已埋伏在附近的越骑营屯骑营和骁骑营是养精蓄锐,就等着曹亮的一声令下了。
曹亮倒是不急不徐,反正陈泰和胡奋的这支军队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想怎么对付他们也都是手到擒来之事,他们一夜未曾休息,此刻埋锅造饭,吃完饭之后,歇息之时,正是并州军出击的最佳时间。
所以急躁的石苞主动请战之时,曹亮只是淡淡一笑,要他稍安勿躁。
曹亮要打,自然是力求利益最大化,就是要将这两万多人全部包了饺子,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吃掉了这两万多人,至少也能让司马懿痛上一阵了。
曹亮悠然地在山顶上等了小半个时辰,眼看着午时将近,他还没有下达出击的军令,邓艾
也按捺不住了,前来问询曹亮是否让三营骑兵吃过干粮之后再发起进攻。
“那倒不必,狼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有血性和斗志,就让他们先饿上一顿吧,马上就可以享受饕餮盛宴了。”曹亮老神在在地道,不过他旋即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nb
第757章 夺路而逃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陈泰下令大军加快进军的节奏,尽可能快地进入碗子城,可他不想将到手的胜利再白白送人,如今司马军一路强行军,众军极为疲惫,占据碗子城后,也可以稍事休整一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碗子城得名非常的形象,这座小小的山城,和别处的地方是绝然不同的,别的地方的城池,大多是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唯独这儿的城池,是兴建成椭圆状的,就如同是在羊肠坂之外,摆上了一只碗,所以非常形象地叫做碗子城。
碗子城并不大,方圆还不到半里,这里也没有居民,只有几户的商号服务于过往的商旅,看到有如神兵天降一般的司马军,个个惊得是目瞪口呆。
陈泰和胡奋纵马入城,不过这么一座小城想要容纳两万的司马军似乎有些困难,当这么多的军队涌入这座小城时,简直要把碗子城给挤爆了。
没奈何陈泰只得叫停,除了先期入城的五千人外,剩余的一万五千人只能是在碗子城外扎营。
不过这似乎也没有什么,在羊肠坂,司马军就连一片可以扎营的地方也找不到,所以迫于无奈,他们也只得连夜赶路,走出了羊肠坂。
如今到了碗子城,虽然小城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但城外的地方还算是宽敞,扎营安寨倒也比较方便,反正到了这里也是临时驻扎,许多的士兵也没有在意,他们现在又困又乏,急需找一个能落脚的地方,吃口热乎的饭,睡上一个囫囵觉,舍此之外,别无他求。
营帐很快地搭了起来,炊烟也升了起来,许多的士兵都来不及等战饭做好,就已经和衣倒地而睡了。
此刻曹亮就坐在距离碗子城十余里之外的一座无名的山岗上,从这里居高临下,可以看到碗子城的全貌,那袅袅而升的炊烟,应当是司马军在埋锅造饭吧
曹亮的脸上微微地露出一丝的笑意,一切果然不出所料,陈泰和胡奋率领的两万人马长途跋涉,暂时地在碗子城停留驻扎,看司马军的模样,这一路从羊肠坂走来,自是又疲又乏,而早已埋伏在附近的越骑营屯骑营和骁骑营是养精蓄锐,就等着曹亮的一声令下了。
曹亮倒是不急不徐,反正陈泰和胡奋的这支军队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想怎么对付他们也都是手到擒来之事,他们一夜未曾休息,此刻埋锅造饭,吃完饭之后,歇息之时,正是并州军出击的最佳时间。
所以急躁的石苞主动请战之时,曹亮只是淡淡一笑,要他稍安勿躁。
曹亮要打,自然是力求利益最大化,就是要将这两万多人全部包了饺子,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吃掉了这两万多人,至少也能让司马懿痛上一阵了。
曹亮悠然地在山顶上等了小半个时辰,眼看着午时将近,他还没有下达出击的军令,
邓艾也按捺不住了,前来问询曹亮是否让三营骑兵吃过干粮之后再发起进攻。
“那倒不必,狼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有血性和斗志,就让他们先饿上一顿吧,马上就可以享受饕餮盛宴了。”曹亮老神在在地道,不过他旋即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
第758章 速战速决
两万多人一战之后仅剩下三千多人,这一仗司马军打得确实有些狼狈,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地理情况,有羊肠坂这么一条退路,司马军甚至都有可能全军覆灭,无一脱逃。
先前还抱怨羊肠坂坎坷难行的司马军的士兵,此刻则是在暗自庆幸,如果不是这条路过于狭窄险峻,不利用骑兵追击,他们这残余的三千人又如何能逃得过并州铁蹄的疯狂蹂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