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一般来说,在城中或城墙上建一些吊斗或木塔,可以起到了望的作用,可按理说了望的话,只需要建一两座即可,没必要建这么多啊?
等司马军进入到并州军弓箭的射程之内,才赫然发现这些木塔竟然藏着不少的弓箭兵,三层的结构,也就相当于并州军可以拥有三倍的火力,可以同时发射更多的箭矢。
司马军刚刚发起进攻,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箭塔所带来的压力,进攻的阻力明显地增大了。
其实司马军是还没有攻到城下,没有展开攻城,到那时才会体会到箭塔的真正可怕之处。
这些箭塔,并不是并行于城墙的,它们建于城墙之上,但明显地凸出于城墙,正是因为这多出来的几尺的距离,让箭塔的攻击范围变得更大。
城墙上的弓箭兵,攻击的方向只有前方一个方向,而箭塔不但可以攻击前面,还可以攻击左右两个侧面以及下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击。
这种结构,类似于城门处的马面,马面增加了城池侧面的防御能力,不过单凭四个马面,在顾及到这么宽的距离,还是力所不及的。
箭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箭塔的设置比较多,又可以左右兼顾,所以这些箭塔配合起来,大大地加强了城墙侧面的防御能力。
攻打一般的城池,攻击的一方只需要注意上方正面的敌人即可,而拥有箭塔之后,他们的侧翼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弓箭覆盖范围之内,同时遭受来自三个方向的打击,让本来就困难无比的攻城行动变得更为艰辛。
所以说这样的箭塔才是攻城者真正的噩梦。
此时的司马军,还没有体会到箭塔有多么的可怕,只是觉得他们承受的箭雨比一般情况下要密集的多,还好攻城部队大多都配备着覆盖面比较大的长方形盾牌,让他们在前进的时候,可以抵御箭矢的攻击。
但这些箭矢总是无孔不入,就算司马军的防护再严密,也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往往会成为致命之处,一路向前推进,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地,伤亡累累,不计其数。
伤亡最多的,是那些抬着云梯前进的步兵,由于一手抬着云梯,还得挽着盾牌,总会留下更大的空隙,而这些密雨般的箭矢,会透过这些空隙,轻易地射杀掉这些步兵。
司马军在进攻的时候,也是配备了大量的弓箭兵进行掩护,虽然他们的反击对城墙上的并州军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对于箭塔上的弓箭兵,压制效果就差了很多,由于箭塔上设上挡板,可以基本无视这些弓箭反击。
司马军踟蹰而行,推进极为的缓慢,单单就是这一箭之地的距离,他们就已经是走得很辛苦了,但推进到城下的时候,还有一重更大的考验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介休城下的这条护城河。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26章
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并州军所使用的都是配重式投石车,这种投石车所使用的石弹比较大,个个有如人头一般,而且只有配重式投石车才有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炮手娴熟地操控着投石车,就算第一发石弹没有命中目标,但经过简单的调整之后,第二发石弹便是弹无虚发了。
但对付密集的人群时,配备式投石车就效率就要比连环发石车弱上一些了。
连环发石车是马钧的心血之作,它最大的改进之处便是在投石车的后面,添加了一个巨大的转轮,这些石弹全是悬挂在转轮上的,这样便能加快添弹的速度,提高投石车的攻击效率。
虽然连环发石车的石弹要比配重投石车的石弹小上一号,射程也近些,命中精确度更是没法相提并论,但是连环发石车有着它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射速快,配重式投石车发射一枚石弹的工夫,连环发石车就可以扔出三四枚石弹。
这种高频率的攻击武器,自然是对付密集人群最为有效的武器,几十辆连环发石车同时进行攻击,那石弹如冰雹一样砸向了司马军的头上。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比喻,这些石弹可比冰雹厉害多了,冰雹再大最多也就砸破个头,而这些石弹落到头顶上,脑袋差不多就被砸烂了。
关键时这些石弹密集的多,让司马军是防不胜防,他们反倒是愿意加快脚步,逃出这些石弹的覆盖范围,这样才能躲避掉石弹的攻击。
不过这仅仅只是司马兵一厢情愿的想法,越过了石弹区,他们马上进入的是箭矢区,尽管弓箭的伤害程度没法与投石车相提并论,但弓箭的密度却是让投石车望其项背的。
司马军刚一进入到了弓箭兵的射程之内,他们立刻便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覆盖而来,密集如雨点的箭雨立刻是倾泻而来,封锁了司马军向前的道路。
并州军的箭雨如此的密集,完全是得益于在城墙上新建了多处的箭塔。箭塔是一种木制结构,上下有三层,在城池的四角和城墙上间隔每一段固定的距离就设立一个,这种三层的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弓箭手,而箭塔本身具有的防护挡板可以保护呆在上面的弓箭兵不会受到对方的弓箭伤害,他们的攻击完全是肆忌惮的。
其实这种木制的箭塔最大的敌人就是投石车,一枚巨石飞来,就可以轻易地摧毁箭塔,所以并州军在城墙上放置投石车,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这些箭塔的安全,还没等司马军的投石车进行攻击,就摧毁掉这些可能的威胁。
尽管司马军的投石车准头极低,但只要投石车发射得石弹多了,瞎猫也能碰上一个死耗子不是,所以清除掉这些威胁,才是上上之策。
当然司马军此前还没有见识过箭塔的厉害,自然不知道这些箭塔是做什么用的,只是远远地看到介休的城墙上凭空多了一些塔状的木制结构物。
一般来说,在城中或城墙上建一些吊斗或木塔,可以起到了望的作用,可按理说了望的话,只需要建一两座即可,没必要建这么多啊?
等司马军进入到并州军弓箭的射程之内,才赫然发现这些木塔竟然藏着不少的弓箭兵,三层的结构,也就相当于并州军可以拥有三倍的火力,可以同时发射更多的箭矢。
司马军刚刚发起进攻,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箭塔所带来的压力,进攻的阻力明显地增大了。
其实司马军是还没有攻到城下,没有展开攻城,到那时才会体会到箭塔的真正可怕之处。
这些箭塔,并不是并行于城墙的,它们建于城墙之上,但明显地凸出于城墙,正是因为这多出来的几尺的距离,让箭塔的攻击范围变得更大。
城墙上的弓箭兵,攻击的方向只有前方一个方向,而箭塔不但可以攻击前面,还可以攻击左右两个侧面以及下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击。
这种结构,类似于城门处的马面,马面增加了城池侧面的防御能力,不过单凭四个马面,在顾及到这么宽的距离,还是力所不及的。
箭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箭塔的设置比较多,又可以左右兼顾,所以这些箭塔配合起来,大大地加强了城墙侧面的防御能力。
攻打一般的城池,攻击的一方只需要注意上方正面的敌人即可,而拥有箭塔之后,他们的侧翼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弓箭覆盖范围之内,同时遭受来自三个方向的打击,让本来就困难无比的攻城行动变得更为艰辛。
所以说这样的箭塔才是攻城者真正的噩梦。
此时的司马军,还没有体会到箭塔有多么的可怕,只是觉得他们承受的箭雨比一般情况下要密集的多,还好攻城部队大多都配备着覆盖面比较大的长方形盾牌,让他们在前进的时候,可以抵御箭矢的攻击。
但这些箭矢总是无孔不入,就算司马军的防护再严密,也总会留下一定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往往会成为致命之处,一路向前推进,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地。
伤亡最多的,是那些抬着云梯前进的步兵,由于一手抬着云梯,还得挽着盾牌,总会留下更大的空隙,而这些密雨般的箭矢,会透过这些空隙,轻易地射杀掉这些步兵。
司马军在进攻的时候,也是配备了大量的弓箭兵进行掩护,虽然他们的反击对城墙上的并州军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对于箭塔上的弓箭兵,压制效果就差了很多,由于箭塔上设上挡板,可以基本无视这些弓箭反击。
司马军踟蹰而行,推进极为的缓慢,单单就是这一箭之地的距离,他们就已经是走得很辛苦了,但推进到城下的时候,还有一重更大的考验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介休城下的这条护城河。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27章
现在司马军集中了所有的轒辒车来进行填壕作业,在人力方面,投入倒是极少了,仅仅派出弓箭兵来对城头上进行压制性地射击,掩护轒辒车的前进。
不过显然这举动有些多余,因为轒辒车本身就是防箭矢设计出来的,而且到了城下,也可以防御木石的攻击,唯一能造成实质性伤害的,恐怕也只有投石车了。
但投石车打这些移动的目标,又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轒辒车可以在战场上来去自如,一点都不受影响。
羊祜干脆放弃了对轒辒车进行箭矢攻击,毕竟白白地浪费箭矢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就算介休城防御准备齐全,武器物资充足,但再充足也不能白白扔吧,更何况从司马军志在必得的架式上来看,这场介休城之战,肯定将是会是一场比较艰苦的攻守大战,并州军必须要立足于打大战打硬仗的准备,莫要以为介休防御齐备就有所松懈。
不过gong nu兵倒是不同有完全停止,因为了除了轒辒车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兵种,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向城上射箭的弓箭兵,并州军当然不甘示弱,他们能射过来,那就证明并州军也能射过去,现在他们的主要目标倒是成了司马军的弓箭兵,双方之前的互射成为了目前战场上最为激烈的交锋。
因为有箭塔和城墙来做掩护,并州军在对射之中倒是占据着不少的优势,他们没有防御方面的担忧,可以全力地向司马军弓箭兵进行射击,同时也把一腔子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司马军弓箭兵身上。
而司马军的弓箭兵,倒是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防御工事,他们在战场上来并州军进行对射,是一件比较吃亏的事,但能够吸引到并州军的火力,为轒辒车进行填壕赢得时间,付出些许伤亡的代价也完全是陈骞和司马师可以接受的。
在轒辒车全力进行下,介休城的护城河被司马军填出一条宽达数百丈的道路来,尽管这不是护城河的全部,但对于想要攻城的司马军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他们趟了一条路出来,司马军的攻城部队可以长驱直入,冲到城下,发起蚁附攻城。我的气功有点凶
随着填壕的完成,战场之上的形势再度地紧张起来,轒辒车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战场,不过车厢内不再装土而是改装全副武装的甲士了,他们将会是攻城的主力军。
轒辒车在冲锋时的巨大优势陈骞和司马师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他们不是嫌轒辒车太多了而是嫌它太少了,如果能配备更多的轒辒车的话,司马军便可以将伤亡程度减少到最少。
显然现在轒辒车就算全部投入进攻的话数量上也无法满足司马军的需要,所以在进攻中还是以步兵为主体,轒辒车则是夹杂在步兵队列之中,缓缓而进。
这个时候许多的步兵似乎也更愿意靠近轒辒车一些,那怕无法得得轒辒车的辟护,沾点光也总是行的,或许说可以得到一些心理的安慰。
这个时候,城上的并州军则是火力全开,配备式投石车,连环飞石车,连弩车以及弓箭兵和连弩兵这些所有的远程兵攻击兵种,全部地投入战斗之中,一时间,整个天空之中飞石横空,箭矢如雨,以铺天盖地之势向着司马军笼罩而去,原本晴朗的天空,此刻也变得阴沉了许多。
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是退缩的时候,如果司马军畏惧矢石的话,这仗就没法打了,因为更艰苦的攻城战还在后头,陈骞看到司马军有些士兵有退缩之意,便沉声地下令勇往直前者赏,畏缩后退者斩,并专门安排了刀斧手在后面押阵,但凡有后退者,不必禀报于他,一律斩无赦。
同时让鼓手将战鼓敲得更响一些,隆隆的鼓声,确实能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司马军稍有懈怠的士气在战鼓声地激励之下重新地鼓起斗志,高声地呐喊着向前冲去。
这些司马兵也清楚,押阵的那些刀斧手可不是吃素的,谁要是胆敢后退,那些刀斧手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斩杀,与其被刀斧手所杀,那倒不如奋力向前,毕竟这么多人呐,被并州军的箭射死的概率也不是很高,如果能侥幸地攻上城头,立一大功,后半辈子就有着落了。诸天我为霸
对于战功,司马家的封赏也是毫不吝啬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许多的士兵愿意为他去卖命。
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底层的存在,但不能说生活在底层的人就没有梦想,他们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享受富贵,不必子子孙孙都面朝黄土背朝天。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在战场上拼命,捞取战功,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所以一到打仗的时候,许多士兵就变得兴奋起来,咸鱼翻身的机会来了,尽管大多数的人都会成为炮灰,但是总还是有人会成功的,总会有那么几条咸鱼可以得到翻身。
正是凭借着这一丝渺茫的希望,让司马军绝大多数的士兵变得兴奋起来,只要攻下介休城,这咸鱼的梦想就会实现了,就算在这过程之中,不断地有人倒下去,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信心,战场之上,生死有命,倒下的人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获得战功地的机会。
司马军潮水一般地向前涌去,尽管飞石箭矢不断地落在人群之中,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但这些伤亡和如蝗似蚁涌上来的司马军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那怕就算有个别的士兵有些畏战,但整个大军都在向前移动,他们也只能是被裹挟在其中,身不由己的向前冲去,在这一刻,没有一个后退者,所有人的都在这进攻的潮流之中,不断地向前推进着,踩踏袍泽的尸体,前进,前进!
隆隆的战鼓声在司马军士兵的脑海之中激荡着,介休城就近在咫尺,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冲上城去,就能真正地咸鱼翻身了。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2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不过显然这举动有些多余,因为轒辒车本身就是防箭矢设计出来的,而且到了城下,也可以防御木石的攻击,唯一能造成实质性伤害的,恐怕也只有投石车了。
但投石车打这些移动的目标,又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轒辒车可以在战场上来去自如,一点都不受影响。
羊祜干脆放弃了对轒辒车进行箭矢攻击,毕竟白白地浪费箭矢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就算介休城防御准备齐全,武器物资充足,但再充足也不能白白扔吧,更何况从司马军志在必得的架式上来看,这场介休城之战,肯定将是会是一场比较艰苦的攻守大战,并州军必须要立足于打大战打硬仗的准备,莫要以为介休防御齐备就有所松懈。
不过gong nu兵倒是不同有完全停止,因为了除了轒辒车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兵种,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向城上射箭的弓箭兵,并州军当然不甘示弱,他们能射过来,那就证明并州军也能射过去,现在他们的主要目标倒是成了司马军的弓箭兵,双方之前的互射成为了目前战场上最为激烈的交锋。
因为有箭塔和城墙来做掩护,并州军在对射之中倒是占据着不少的优势,他们没有防御方面的担忧,可以全力地向司马军弓箭兵进行射击,同时也把一腔子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司马军弓箭兵身上。
而司马军的弓箭兵,倒是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防御工事,他们在战场上来并州军进行对射,是一件比较吃亏的事,但能够吸引到并州军的火力,为轒辒车进行填壕赢得时间,付出些许伤亡的代价也完全是陈骞和司马师可以接受的。
在轒辒车全力进行下,介休城的护城河被司马军填出一条宽达数百丈的道路来,尽管这不是护城河的全部,但对于想要攻城的司马军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他们趟了一条路出来,司马军的攻城部队可以长驱直入,冲到城下,发起蚁附攻城。重生娇妻:傅少,生个娃
随着填壕的完成,战场之上的形势再度地紧张起来,轒辒车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战场,不过车厢内不再装土而是改装全副武装的甲士了,他们将会是攻城的主力军。
轒辒车在冲锋时的巨大优势陈骞和司马师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他们不是嫌轒辒车太多了而是嫌它太少了,如果能配备更多的轒辒车的话,司马军便可以将伤亡程度减少到最少。
显然现在轒辒车就算全部投入进攻的话数量上也无法满足司马军的需要,所以在进攻中还是以步兵为主体,轒辒车则是夹杂在步兵队列之中,缓缓而进。
这个时候许多的步兵似乎也更愿意靠近轒辒车一些,那怕无法得得轒辒车的辟护,沾点光也总是行的,或许说可以得到一些心理的安慰。
这个时候,城上的并州军则是火力全开,配备式投石车,连环飞石车,连弩车以及弓箭兵和连弩兵这些所有的远程兵攻击兵种,全部地投入战斗之中,一时间,整个天空之中飞石横空,箭矢如雨,以铺天盖地之势向着司马军笼罩而去,原本晴朗的天空,此刻也变得阴沉了许多。
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是退缩的时候,如果司马军畏惧矢石的话,这仗就没法打了,因为更艰苦的攻城战还在后头,陈骞看到司马军有些士兵有退缩之意,便沉声地下令勇往直前者赏,畏缩后退者斩,并专门安排了刀斧手在后面押阵,但凡有后退者,不必禀报于他,一律斩无赦。
同时让鼓手将战鼓敲得更响一些,隆隆的鼓声,确实能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司马军稍有懈怠的士气在战鼓声地激励之下重新地鼓起斗志,高声地呐喊着向前冲去。
这些司马兵也清楚,押阵的那些刀斧手可不是吃素的,谁要是胆敢后退,那些刀斧手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斩杀,与其被刀斧手所杀,那倒不如奋力向前,毕竟这么多人呐,被并州军的箭射死的概率也不是很高,如果能侥幸地攻上城头,立一大功,后半辈子就有着落了。寡人有疾,皇嫂速来
对于战功,司马家的封赏也是毫不吝啬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许多的士兵愿意为他去卖命。
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底层的存在,但不能说生活在底层的人就没有梦想,他们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享受富贵,不必子子孙孙都面朝黄土背朝天。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在战场上拼命,捞取战功,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所以一到打仗的时候,许多士兵就变得兴奋起来,咸鱼翻身的机会来了,尽管大多数的人都会成为炮灰,但是总还是有人会成功的,总会有那么几条咸鱼可以得到翻身。
正是凭借着这一丝渺茫的希望,让司马军绝大多数的士兵变得兴奋起来,只要攻下介休城,这咸鱼的梦想就会实现了,就算在这过程之中,不断地有人倒下去,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信心,战场之上,生死有命,倒下的人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获得战功地的机会。
司马军潮水一般地向前涌去,尽管飞石箭矢不断地落在人群之中,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但这些伤亡和如蝗似蚁涌上来的司马军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那怕就算有个别的士兵有些畏战,但整个大军都在向前移动,他们也只能是被裹挟在其中,身不由己的向前冲去,在这一刻,没有一个后退者,所有人的都在这进攻的潮流之中,不断地向前推进着,踩踏袍泽的尸体,前进,前进!
隆隆的战鼓声在司马军士兵的脑海之中激荡着,介休城就近在咫尺,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冲上城去,就能真正地咸鱼翻身了。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2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司马军采用的蚁附攻城方式,注定就将会是一场血与火的肉搏大战。
并州军的防御手段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可以说,在守卫介休城上面,羊祜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的,凡是能被当做武器来使用的东西,都一例外地被搬上了城墙,成为了并州军杀敌的利器。
羊祜搜集到了足够多的油脂,并在城墙上面架起大锅把油给烧开了,这样滚开的油不但直接具有杀伤力,而且为引火做好了准备,一桶油就可以毁掉司马军的一架云梯以及若干士兵,这么一个划算的买卖,羊祜当然希望越做越多才好。
当然守军的手段越多自然是越好的,各类型的武器层出不穷,才能让司马军防不胜防,无论是适合远程作战的投石车还是适合近战的滚油,都是介休城城防的利器,它们不断地摧毁着司马军的信心,让他们的攻城举动,变成一种徒劳。
司马军的攻城大军还沉浸在轒辒车成功填壕的兴奋之中,但真正轮到攻城时候,却如同遭到了一记闷棍,司马军发起的强攻作战,在并州军层出不穷的防御之下,遭到了重创,连续的进攻多次,司马军都始终未能突破介休的城防,反而是损兵折将,伤亡累累。
许多的云梯都被摧毁了,并州军大量地使用滚油和火烧的方式,严重地破坏了云梯,司马军虽然不缺人,但在攻城的器械上面,却不是应有尽有的,现在所使用的云梯,已经几乎是司马军所能搜集到的全部云梯了,每被摧毁一辆,司马军攻城的力量便减弱了一番,真要是这些云梯都被并州军摧毁了,那还破个屁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