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如今的越骑营,早已经是蛰伏已久,他们此番出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70章 箭矢如雨
越骑营是在一条宽达数里的面上展开的攻击,在这一箭之地的距离内,每一名骑兵都可以射出三到四支箭来,前排的骑兵可以采用小角的抛射,而后排的骑兵则采用的是大角度的抛射。
由于司马军的阵形相当的密集,越骑兵根本就无需瞄准,抬手即射,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上放箭,十有九不空。
几乎每一箭都能给司马军带来伤亡,最惨的司马兵一个人身上,就连中了十几箭,快把他给射成刺猬了。这样的高效率简直就是骇人听闻,越骑兵只需专注于如何把箭更快地射出去,根本就无需担心能不能命中的问题。
短短的时间内,越骑兵已经连射了三四箭,射得最快的人甚至都射了五箭之多,也就是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越骑营已经向司马军的阵地抛射了数万支箭,密如骤雨,一齐地向着司马军倾泻而去。
司马军彻底地被打懵了,面对密集如雨的箭矢,他们几乎是无处可藏,许多人只能是跳下战马,藏身到战马的后面,可怜那些坐骑,活着的时候被人骑,死了还得充当挡箭牌。
如此一来,司马军的阵型是一片混乱,为了躲避箭雨,各种防御的手段都用上了,原先布署好的骑qiāng阵,早已经是七零八落不成型了。
直到现在,司马军还没有明白过味来,说好的骑兵冲阵呢,怎么就变成了乱箭纷飞,并州军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骑射高手,看这架式,一万越骑兵,分明就都是善骑射的。
这完全地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要知道,能骑射的骑手原本就是凤毛麟角的人才,不能说是千里挑一吧,但至少也是几百人之中,才会有那一个出现,比如司马军中,拥有骑射能力的,都被奉为了至宝,至少也能轻易地混到队率都伯这些级别上。
而越骑营之中,这样的骑射高手遍地都是,这让司马军的骑射手情何以堪?
司马军骑兵此前曾与越骑营有过交手的记录,那就是在上党之中,那时的越骑营还只是普通的骑兵,无非是战斗经验丰富一些,战斗力强悍一些,但绝对没有像今天这样离谱。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越骑营就发生了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反观司马军的骑兵,除了人数上增多以外,战斗力方面丝毫不见长进,甚至由于增加了大量新兵的缘故,战斗力不升反降,单兵的作战能力,恐怕与越骑兵都有了天壤之别。
尽管司马军的防线已经被箭雨打击的千疮百孔,但越骑营并没有急于的破阵,而是冲到近前之后,没有继续地向前,全部向两侧迂回,把中间的阵地留给后续冲上来的骑兵,让他们继续地发射箭矢。
越骑营的成为弓骑兵之后,中远距离的攻击成为了他们的强项,所以在进攻的时候,越骑营并没有直接冲上去与敌军骑兵进行搏斗,而是刻意地保持着相对的距离,轮番地用箭矢来攻击。
这种自身零伤亡的攻击方式自然是邓艾的首选战术,既然越骑营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那他肯定不会把越骑营轻易地投入到短兵相接的近战之中,保持中远程的攻击方式,用弓箭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自然是目前邓艾所选择的一种最佳方式。
至于越骑营是否投入到近战之中,那就需要根据战况来做出安排了,现在谈论这个,言之尚早。
越骑营的攻击方式令司马军右翼营的主将满炳抓狂不已。
上次被骁骑营轻易地突破防线,重创了一番之后,满炳痛定思痛,决心汲取教训,用qiāng骑兵来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避免再次地重蹈覆辙。
这一次并州军伏击的方向,居然又是满炳统率的右翼营,莫不是并州军把他当做任意揉捏的软柿子了?
满炳虽然是气恼不已,但这次他却是准备充分,如果并州军真得选择从他这边进行突破的话,那绝对是吃不了什么好果子的。
对此满炳似乎是自信满满,一直到并州冲到一箭之地时,他还是这个想法。
但当越骑兵射出漫天箭矢的时候,满炳才意识到,这次他又栽了,qiāng骑兵在抵御对方骑兵冲击方面,是有着相当强的防御能力的,可针对弓骑兵,他们却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没有什么防护能力,在战场上,他们就是矗在那儿的一个个活靶子,只能是任由人家打击,而全无还手之力。
满炳倒是想要反击来着,但他手下的骑射好手并没有多少,绝大多数的骑兵都没有配备弓箭,反正他们也用不了,想要拿弓箭进行反击的话,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更何况,现在并州军的弓骑兵,完全是瞄着司马军的骑射手来进攻的,这个时候谁敢冒头出来进行反击,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并州军给打爆了。
谁敢射出一支箭来,那个方向马上会遭到并州军十倍箭矢的报复,qiāng打出头鸟,谁敢出头,这个时候谁死得便最快。
满炳心里那个苦啊,上次被骁骑营打了个灰头土脸,这次又被越骑营揍个鼻青脸肿,怎么每次倒楣的总是他呀?
当然满炳也是十分的不甘心,好歹他父亲满宠也是魏国赫赫有名的名将,他们满家也朝廷柱石,何时打过这样窝囊的仗,吃过这么憋屈的亏。
所以,思虑再三,满炳决定派兵反击,现在并州军不是刻意地保持距离只进行远程攻击吗?那么司马军只需要派出兵马,顶风而上,将并州军拖入到近战之中,或许就可以扭转目前不利的战局了。
但凡远程攻击力强的队伍,近战能力都比较一般,毕竟任何一支军队,也不是全能的,并州军派出擅长远程攻击的兵种,那就意味着这么一支军队并不擅长于近战。
这估计是右翼营最后的机会了,只要他们能抓住机会,果断出击,或许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71章 下令撤退
满炳下令右翼营顶着箭雨,强行地发起冲锋,反正站在原地不动和冲上去,面临的状况都是没有区别的,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主动出击来搏一把。
这次满炳没有单纯地派qiāng骑兵,而是派出了带盾牌的骑兵,否则没有任何防护力的qiāng骑兵冲上去,和送死也没有啥区别。
不过就算是带盾牌的骑兵,所使用的盾牌也只是小的圆型盾牌,并不是那种步兵刀盾兵所使用的那种可以遮头盖脚的长方形盾牌,那种笨重的盾牌,骑兵根本就无法使用,而这种小型的盾牌,只能是勉强护住骑兵的要害部位,至于四肢和战马,完全暴露在外。
逆着箭流而上,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是现在满炳没有选择,因为站在原地,只能挨打,不冒险冲一冲,他们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邓艾看到司马军反冲过来,暗暗地冷笑了一声,别看越骑营现在改制成为了骑兵远程攻击兵种,但越骑营的底子并没有丢,放下弓箭,挥起马刀和长qiāng,越骑营照样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近战骑兵。
不过现在还不到越骑营发起近战冲击的时候,邓艾果断地下令越骑兵后撤,空出一段的战场距离来。
而在后撤的途中,越骑兵手中的箭并没有停止,而是仍旧不断地发射着,那些冲得越快的司马兵自然是死得越快。
司马军虽然冲上去了,但越骑兵又撤退了,这样一来,双方保持的距离并没有什么变化,而越骑兵也没有撤得远远的,而是始终与司马军保持着一箭之地内。
至于箭矢,不管是前进还是撤退,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司马军总是不断地有人倒下去了,进攻势头被越骑营死死地扼制着。
右翼遭到袭击的事司马懿很快得到了禀报,这显然并没有令司马懿感到意外,因为这原本就是司马懿意料之内的事,如果还有什么令司马懿感到意外的事,就是曹亮也太有耐心了,直到这个时候才派兵出来。
但是并州军的攻击方式,却大大出乎司马懿的意料,并州军这次的攻击,并没有采用先前骁骑营的冲阵方式,而是全部用弓箭骑兵,进行远程覆盖似攻击。
骑射是一项很难掌握的技术,所以每个骑兵营中虽然也配备有弓骑兵,但却不是成建制的,只能在战场上充当狙击射手的作用,突施冷箭,对敌方的关键人物进行致命一击。
一支一万人的骑兵队伍,便有一万名的骑射好手,这将会是一支怎样可怕的力量?
念及此处,司马懿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曹亮训练出了这么一支恐怖的骑兵,司马军将何以为敌?
骑射手可都是精英,曹亮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疑问在司马懿心中产生,不过转瞬之间他就明白了,是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正因为这两件划时代意义的马具,让驾驭和控制战马变得轻松起来,让培养大规模的骑射好手成为了现实。
司马懿看到这些新式马具的时候,就立刻有复制的冲动,因为这对骑兵战斗力的提升,是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的。
但曹亮则远远地走在了他的前面,曹亮不光是发明创造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而且成建的训练出了弓骑兵,这一切都将会成为司马懿的噩梦。
这就是司马懿期待已久的决战吗?曹亮显然比他准备的更加充分,也难怪之前曹亮训练骑兵的时候,把他们藏身于山谷之中,原来就是要防止这些新式马具泄密。
那些愚蠢的间谍,根本就没有掌握到并州军拥有的东西,他们的刺探失误,给司马军带来的损失将会是难以估量的。
这些马具装备,在战场上交锋的时候,是无法保密的,但进入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曹亮也就无需再保密了,如果这一次司马军的骑兵一战而垮了的话,那么就算他们掌握了新式马具,也无法在实力上和并州军进行抗衡了。
司马懿心底之中突然涌现出一阵恶寒,曹亮之所以有恃无恐,正是掌握了凌驾于司马军之上的实力,这场决战,曹亮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准备要全歼司马军骑兵,让司马懿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司马懿考虑到的,已经不是如何消灭并州军的事了,而是如何保存实力的问题了,如果给司马懿足够的时间,他也可以打造出速度极快的轻骑兵和善于远程攻击的弓骑兵来,但是曹亮还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父亲,右翼遭到了并州军的袭击,该是我们派兵反击的机会了。”司马昭听到了右翼遇袭的消息,立刻主动地请战道。
司马懿却摆摆手,道:“不必救援了,传令下去,全军火速撤退,不可恋战!”
司马昭不禁是瞠目结舌,司马懿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突然了,先前他们不是制定了一个计划么,一旦遭到并州军的袭击,其他各部立刻增援反击,利用骑兵数量上的优势,对敌人进行碾压似攻击。
怎么司马懿突然地就变卦了,他们此次进军并州,意在消灭曹亮,这仗才真正开打,司马懿怎么就要撤退了呢?
“父亲,这……”司马懿倍感费解。
司马懿根本就没有时间跟他来解释,因为司马懿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多拖延一刻,司马军就多一份全军覆灭的风险。
“遵令行事,违令者斩!”司马懿口气坚决,容不得半点置疑。
司马昭无奈,只好下去给各营各部传令,要他们火速撤退。
整个司马军全懵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下令撤退了呢?现在只是在司马军的右翼与并州军发生了交战,其他的各营各部,还都处于向前追击的状态,尽管右翼的战斗让司马军的前进速度受到了影响,许多的考虑的还是如何来战斗的事。
可突然间命令下来了,让他们撤退,这算怎么回事,这命令是真的吗?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72章 惊弓之鸟
别说是普通的司马兵一脸的茫然,就算是胡奋这些大将都完全是懵圈了,这个命令来得太突然了,完全和以前的计划是背道而驰的,仗还没有真正的开打,就这么仓皇撤退,他们的主帅司马懿这葫芦里卖得到底是什么药?
或许普通的士兵还会质疑这命令的真实性,但像胡奋这样的大将,却很清楚,这命令定然是出自司马懿之手无疑,因为还没有人敢胆大包天到假传军令,和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而且传令的人,全是司马懿身边的亲信中军,根本不会有假。
军令如山,胡奋等人也不敢违抗,纷纷下令各部人马停止前进,开始掉头后撤。
最悲催的莫过于右翼营和满炳了,他们遭遇攻击的时候,本来还指望着可以得到其他各部人马的支援,但没想到不但没有等到援兵,反而是接到了撤退的命令,让他们不禁是悲愤不已。
这特么的已经要舍弃了他们右翼营的节奏啊!
右翼营在第一次遭受骁骑营攻击的时候,就损失了上千人,此番再遭遇越骑营的打击,损失就更大了,几乎近一半的人出现伤亡,右翼营几乎被打残了。
就算满炳想要反击,但越骑营根本就不给他们近身的机会,不管右翼营如何来攻,越骑营都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持续地予以打击。
如果得不到其他各营的支援,右翼营根本就撑不了多长的时间。
在遭遇敌袭的第一时间,满炳就已经向中军求援了,他满以为其他各营的援兵很快就会赶到,但左等右等,即始终也看不到援兵的影子,这满炳有些心慌了。
他之所以敢大举压上,对越骑营进行反击,就是有着其他六万骑兵这个坚实的后盾,如果没有援兵的支援,右翼营这么大举反击,完全是送死的节奏呀。
但满炳等来等去,最终却是等到了撤退的命令,满炳简直是欲哭无泪,别的营没有遭到并州军的攻击,想要撤退比较顺利,但右翼营被并州军给缠住了,攻攻不上去,想撤的话估计并州军也不会答应,如果没有其他别营人马的协助,右翼营就算能摆脱越骑营的攻击,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司马懿撤退的命令一下达,整个司马军顿时变得一片混乱,各部人马已经在纷纷的调头了,但这么庞大的军队想要顺利地完成转身,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满炳得不到别营的援助,也只能是被迫强行的撤退了,他们这一退,越骑营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立刻是向前进行追击,用弓箭大举地射杀司马军。
右翼营穷于招架,如果说先前还有援兵的指望,让他们不致于太过绝望,但现在开始撤退,各营人马自顾不睱,右翼营算是彻底地绝望了,他们夺路狂逃,似乎想逃过越骑营的箭矢,捡一条命回去。
虽然骑兵逃跑起来速度是要比步兵快得多,但他们的速度和箭比起来,还是差了太多的,只听得脑后嗖嗖嗖有箭矢破空的声音传来,许多的司马骑兵后背中箭,纷纷地从马上跌落下去。
越骑营的攻击目标,此刻可不仅仅局限于右翼营了,右翼营基本上已经被越骑营给打残了,满炳率领着仓皇鼠窜的右翼营,已经是十不存一二了,越骑营开始对撤退之中的司马军其他各营展开了攻击。
和右翼营一样,司马军其他各营对越骑营的这种打法极为的不适应,再加上全军都处于撤退之中,自然没人来组织反击,越骑营在司马军中一路所向披靡,大杀四方。
┄┄┄┄┄┄┄┄┄┄┄┄┄┄┄┄┄┄┄┄┄┄┄┄┄┄┄
曹亮也确实没有想到司马懿会成为惊弓之鸟,刚刚遭遇到越骑营的伏击,战斗甚至只局限在小范围的时候,并没有扩散影响到司马军的主力时,司马懿居然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要知道,曹亮真正的杀手锏还没有使出来呢,司马懿就居然果断地撤退了,难道说司马懿已经是嗅出什么危险的味道了吗?
曹亮也不得不佩服司马懿的敏锐,一般人是不可能察觉到这种危险的来临的,最初曹亮派出骁骑营来诱敌深入,目的就是要让司马军放松警惕,对并州军装备的变化不以为然。
其次派出越骑营出手,也没有贸然地将战斗扩大化,只是利用越骑营的远程攻击不断地消耗司马军的有生力量,从而诱使司马军的主力部队向右翼转移。
最后屯骑营的重装骑兵,才是曹亮真正的底牌,他们将以雷霆万钧之势登场,对司马军展开最后的致命的一击。
屯骑营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出击,曹亮之所以没有下令,正是要等待一个合适的良机,如此才能赢得最好的一个结果。
但谁也没想到,司马军仅仅只是右翼营遭受了打击,司马懿就突然地下令全线撤退了,甚至连与并州军纠缠的右翼营都让司马懿给放弃了。
一个骑兵营的损失和整个七万大军比起来,孰轻孰重,自然是一目了然的,救援右翼营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旦主力被卷入其中,将会很难脱身的。
虽然司马懿并不知道屯骑营有何厉害,但他已经从骁骑营和越骑营身上,感受到了一股相当危险的气息,这不得不让他谨慎从事。
并州军的三大主力骑兵司马懿已经见识过两个了,骁骑营和越骑营,一个比一个可怕,一个比一个厉害,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只怕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的屯骑营,也绝非善类,甚至可能比骁骑营和越骑营更加地恐怖。
司马懿已经察觉到了情况的异常,以现在骁骑营和越骑营展现出来的实力,司马军已经是不可战胜了,如果再加上神秘的始终到现在都没有露面的屯骑营,司马军想打赢这一仗难度何其之大,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司马懿果断撤军,也给了曹亮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73章 雷霆万钧
“想跑?没门!”曹亮冷冷一笑。
为了这一场伏击战,曹亮精心布置了很久,就算是司马懿提前调头而逃,意外归意外,但也在曹亮的应急预案之中,仗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司马懿还想着要全身而退,没门!
曹亮下令屯骑营立刻出击,连同越骑营和骁骑营一起对撤退中的司马军进行追击。
屯骑营的登场,原本是最后的压轴大戏,曹亮计划先用骁骑营诱敌,越骑营实施远程攻击,吸引司马军的全部注意力,而后出动屯骑营的重骑兵给予司马军最后的雷霆一击。
但司马懿贼得很,看到形势不对,掉头就跑,所以曹亮也顾不上伏击的步骤和次序了,下令三大骑兵全线出击,全力以赴地发起进攻,绝不能让司马懿这么轻易地就走脱了。
司马懿看到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价值,也看到了小小的并不起眼的马掌,他明白,曹亮正是凭借着这些东西将骑兵的战斗力无限拨高,变成无可匹敌的存在,其实这些马具并不难以复制,只要回到洛阳,召集工匠,相信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司马军的所有骑兵都可以装备上这些新式的马具,司马军的战斗力,也可以相应地得到提升。
所以司马懿才会果断地下令撤退,在这一刻,他的头脑极为的清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骑兵的主力还在,司马懿相信他一定会卷土重来。
但曹亮却不是会给他这个机会的,为了保守新式马具这个秘密,曹亮可是花费了一番心血的,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就必须要给司马军以重创,不能再给他任何的喘息之急。
马具这东西制作起了极为简单,只要明白了原理,复制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旦司马军大规模的装备这些马具,那么曹亮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优势便会荡然无存,司马懿见势不利想要退兵来保存实力,曹亮当然不会答应。
石苞等这个命令已经等了很久,以他的脾气和个性,早就给憋屈坏了,不过曹亮的命令没有下达之前,石苞那怕是心痒难耐,也必须忍着,他可不敢逞一时之快,破坏了曹亮的全盘计划。
如今曹亮下达了出击的命令,石苞怒吼一声:“杀!”一马当先地便杀出去,郁闷之气顿时一扫而光。
屯骑兵呼啸而出,向着撤退之中的司马军掩杀而去。
此刻的司马军已经整体完成了掉头,不过混乱的场面还是难以一下子转变过来。胡奋原本是担任先锋的,此刻一撤退,他便成为了断后的,胡奋现在还挺郁闷的,原本他一路追击着骁骑营,眼看着就要追上了,但司马懿却突然地放弃了追击,唾手可得的胜利眼看就从指缝间流走了,让胡奋心里是着实不甘。
可再不甘也是无可奈何,胡奋还没有敢违抗司马懿军令的胆量,当然就算是胡奋想继续追击,其他的队伍都撤离了,自己这一营人马孤军深入,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对于司马懿为什么突然下令撤退,胡奋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命令来得太突然了,完全是莫名其妙。
不过胡奋还没有胆量去质疑司马懿的决定,毕竟司马懿吃过的盐比他吃过饭还多,走过桥比他走过的路还多,若论打仗的经验,司马懿敢说是天下第二,那绝对没有敢说是天下第一,既然司马懿在这个时候主动地选择了撤退,那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只不过胡奋他们理解不了便是。
撤就撤呗,整个司马军都已经开始掉头了,先锋营自然也就随之撤退吧。
在就胡奋刚刚调转马头的时候,就听到了隆隆的打雷声,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空,骄阳似火,睛空万里,连一朵的云彩都没有,怎么就突然传来雷声,难道这是传说中的“晴空霹雳”吗?
胡奋感到很莫名,但耳边的雷声却滚滚不动,轰隆隆甚至有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胡奋只觉得地面也在颤动,这是打雷还是地震?
“胡将军,您……您看……”身边的一名亲兵突然地指着身后,满脸惊恐地对胡奋喊道,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了。
胡奋猛一回头,赫然发现并州军已经冲了上来,不同于之前所见骁骑营和越骑营,这一支并州骑兵连人带马,都穿着厚厚的黝黑的铁甲,远远看去,根本分不出人和马的模样,就如同是一个个移动的黑色铁塔,向他们这边冲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