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或许是前线战败的消息传达到了平阳,这才让平阳的防备等级明显的提升了几个档次,但究竟是谁下的令,司马师却是一头雾水,因为在司马军中充当先锋官的,正是平阳太守胡奋,胡奋尚且没有平阳城中,那么谁有这个胆量来关闭平阳的城门?
现在倒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平阳城城门紧闭,阻碍的是司马大军进城的步伐,司马师喝令手下大嗓门的士兵,跑到城下去喊叫开门。
可非常奇怪的是,任凭这些士兵喊破了喉咙,城上却是死一般的沉寂,连半点回应都没有,诺大的一个城池,居然无人答话,这委实也有些太奇怪了。
司马师一头雾水,难道说平阳城已经易手了?可这不可能啊,并州军一直驻留祁县,也就是说他们一直在司马军的身后,就算他们能插翅,也不可能这么毫无动静地绕过去。
司马师在胡奋的陪同之下,亲自来到了平阳城下,查看一二,果然平阳城毫无动静,就连城头上魏国的旗帜,都有些破旧,静静矗立在那儿,似乎在嘲笑着司马师等人的不智。
胡奋不禁大怒,他好歹是平阳太守,坐镇平阳也有几年了,现在居然溜了一圈回来后,发现连门也进不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胡奋下令军士架起云梯,爬上城头去看个究竟。
那知这些军士刚爬了半截,就听得城头之上呐喊之声顿起,涌出了无数士兵来,刀qiāng在手,弓箭在弦,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城墙,为首一将,哈哈大笑道:“司马师,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93章 釜底抽薪
司马师不禁大骇,为首那将,司马师也识得,不正是以前担任骁骑营校尉的刘靖么,自从投奔曹亮之后,担任了右卫将军一职,统率右卫营。
司马师一直以来担任的便是中护军,对于中军几个营校尉以上的军官还是相当的熟悉的,所以刘靖在城头上现身的时候,司马师一眼便认出了他。
只是让司马师感到奇怪的是,此前的情报不一直说刘靖率领右卫营驻扎在乐平吗,乐平距离平阳可是有好几百里的距离,再加上群山阻隔,道路难行,从乐平若是赶往平阳的话,没个十天左右的时间根本就办不到。
右卫营好歹也是上万人马的队伍,如果行动的话,又怎么可能避过司马军的耳目,做到悄无声息地拿下平阳城的?
尽管平阳是处于战线的后方,但并不是说司马军就不关注这边的情况了,每隔几天,平阳这边都会向前线通报情况,做到互通有无。
但司马军的全部注意力都是放在介休到祁县这一带的,所以对平阳以及河东一带的情况,自然不是太过上心,事实上,在右卫营离开乐平,向西进军的时候,正是祁县之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彼时司马懿率领七万骑兵正以气吞山河之势向北推进,司马军所有的人都对此役充满着信心,谁又曾想到在这个时候,曹亮会突然抽调右卫营去偷袭平阳?
当然,就算想到了,也估计会嘲笑一番,晋阳都难以保全了,就算他们拿下了平阳,又能奈之若何?
但谁也没想到司马军在祁县会败得这么惨,这个时候形势一片混乱,自然就更无人去关注平阳那边的状况了。
而右卫营偷袭平阳,原本就是曹亮诸多计划之中的一环,这一招釜底抽薪,就是要斩断司马军的后路,不光是右卫营,同时曹亮还派出了王濬的长水营,偷袭了安邑。
同时攻击平阳和河东的两处郡城,曹亮这完全就是掐断司马军最后的希望,在河东,也只有这两座城池有足够大的休量,可以容纳司马军的十万大军,而且也只有这两座郡城,才有坚固的防御设施,才有抗衡的资本。
其他的小县城,在体量的上面,根本就无法容纳司马军的诸多人马,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来供应司马大军,所以司马军撤退之后,必然是撤往这两座城池的,曹亮抢先一步,攻占这两座郡城,就是逼着司马军再无容身之所,而野战的话,并州骑兵是可以轻松地教他们怎么做人的。
其实攻打平阳安邑,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此次司马军大举北伐,抽调走了河东一带的大部分兵力,如今河东一带,司马军的防备空虚。
更关键的是,是后方的防备意识淡薄的问题,谁都不可能理解,并州军会在司马军大军压境,前线万分吃紧的情况,还抽调出兵力来偷袭司马军的后方城池,这简直就是一种徒劳无益的垂死之举,对前线的战局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当刘靖率领右卫营离开乐平,一路向西的时候,司马军竟然是全无察觉,当然这也怪不得司马军,右卫向西而行,走得是上党一带,这片区域还处到并州军的控制范围,那怕进攻乐平郡的镇北将军吕昭发现右卫营失踪之后,也是无法及时通传给介休前线的司马军的。
由于山川隔阻,冀州军那边的消息只能是先传到邺城,再经邺城到河内,从河内辗转传到河东,再传递往介休前线。
兜这么一个大圈子,那怕就算是快马加鞭,也未必能将消息及时地传递到介休去,更何况吕昭得到了消息,也是右卫营失踪后的几天了,再加上查证的时间,等他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黄花菜都差不多凉了。
此时的右卫营,已经穿行在上党的崇山峻岭之间了,他们轻装而行,沿着蜿延的谷道,一路顺利地抵达了上党郡最为西边的谷远县,只需翻越太岳山,谅可以直抵平阳城下了。
这个时候,刘靖并没有贸然地进军,而是先派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换上了司马军的旗帜和衣甲,趁着黑夜,悄然地越过了太岳山,黎明的时候,正好抵达平阳城下。
这时的平阳城,是防备最为松懈的时候,虽然并州之战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但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平阳城,却全然没有半点的紧张气氛,城门还是按着正常的时间,在鸡鸣之时开启,在日落之时关闭,右卫营先头部队抵挡城下的时候,正是平阳城门刚刚开启的时候。
突然出现的一支军队,让守军多少有些慌乱,不过看到了司马军的旗号,所有人都又放心下来,是自家的兵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毕竟这里和前线相隔了几百里,并州军又怎么可能如此远距离的偷袭,何况这平阳通往介休的大道上,已经不知有多少的自家军队往来过来了,这一支规模不大的军队,想必也是运送后勤物资的队伍,守城的军队甚至连查验的程序都懒得进行了。
并州军到达城门口,发现平阳城疏于防范,只有少量的军队把守着城门,于是他们一哄而上,把守城的军队给杀散了。
突然的袭击,让守城的军队完全地懵了,这是怎么会回事,怎么自己的军队自杀残杀起来了。
当他们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已经是迟了,并州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控制了平阳的城门,平阳太守胡奋去往了前线,司马懿也没有重新任命太守,现在平阳城里主持大局的只有一个姓乔的郡丞,他只是一个文官,对打仗完全的不在行,面对并州军犀利的攻势,乔郡丞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而且先头部队得手之后,右卫营便立刻长驱直入,从太岳山那边杀了过来,顺顺利利地进入到了平阳城中,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平阳城。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94章 何去何从
此刻留守平阳城的司马军并没有多少,而且在疏于防范的情况下,被并州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许多人甚至还在发懵呢,平阳城就已经易手了。
乔郡丞及以下部属数千人,都成为了并州军的俘虏,不是他们不想逃走,而是完全没有机会,刘靖的攻击,并不是单纯的从一个城门往里面攻,而是对平阳城的四个城门同时展开了围攻,许多从城里面逃出来的司马兵,一头就又扎进了并州军的埋伏之中。
刘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消息的泄露,拿下平阳城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此守住这个消息,不使前线的司马军得到。
如此一座的大城的失守,原本是很不容易守住这个消息的,但刘靖此刻做了许多针对性的安排,除了同时地对平阳城的四门发起进攻之外,而且在平阳通往介休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数道的关卡,派人乔装打扮成司马军的模样,拦截过往的一切人员,只准进不准出,所以南下的一律准予通行,所有北上的一律禁止,但凡发现官府中人或军队的士兵,则统统先扣押起来。
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平阳城失守的消息不会泄露出去,而刘靖则率领着右卫营,进入到了平阳城中,囚禁了乔郡丞以及手下的一干人众,右卫营接管了平阳城的防务,悄悄地潜藏起来,严阵以待,准备应对司马军的反扑。
刘靖隐藏得一直比较好,右卫营在城头上鸦雀无声,就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发出来,从城下看去,整座城池仿佛如无人城一般死寂。
司马师当然不会相信这是空城一座,他下令司马军派几个人过去,架起云梯来,攀上城头去一看究竟。
眼看着司马兵就要爬上来了,并州军也就再也隐藏不住了,刘靖一声令下,暗伏在城头的右卫营一齐呐喊,杀了出来,封死了司马兵登城的企图。
那些人司马兵立刻是屁滚尿流,这么多的并州军突然地杀出来,不管他们登上登不上城头,横竖都是一个死啊。
司马师看到这一状况,心底突地一沉,他此前最为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并州军竟然抢先一步,占领了平阳城,此举等于是掐断了司马军的归路,一下子让司马军陷入到了相当被动的局面之中。
司马师之所以急着撤军,甚至抛弃掉众多的器械和辎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地赶回平阳,在平阳构筑起抵御并州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而如今,平阳居然失守了,这简直对司马师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没有城池的依托,十万大军根本就没有立锥之地,轻易地就会被并州骑兵所掩杀,所以当务之急是重新夺回平阳,重筑防线。
听到刘靖的挑衅之言,司马师是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司马军全面攻城,重夺平阳城。
刘靖的右卫营,只有一万人马,而司马军的人数,却是他的十倍,所以那怕是展开攻城战斗,司马师一点也不发怵,唯一不利的条件就是平阳城的城防坚固,城墙高大,防御设施齐备,是一块极为难啃的硬骨头。
平阳郡是正始五年才新设立的,以前只是做为河东郡的一个县治,自从曹亮割据并州以来,平阳便成为了防御并州的第一道防线,胡奋担任平阳太守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地重建了平阳城,将其打造成为了一座边关要塞似的重镇。
只是令司马师和胡奋没想到的是,这平阳城的第一战,却并不是敌攻我守,而且反了过来,成为了敌守我攻,这么坚固的城防可都是他们一手打造出来的,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就算是难啃司马师也不可能轻易地放弃,他站在城墙外亲自督战,催使司马军全力以赴地来发起进攻。
攻城战斗开始之后,司马军如潮水一般地涌了上去,漫山遍野,遮天蔽日,声势极为的浩大。
不过就算声势再浩大,也是干打雷不下雨,经过连日的强行军,司马军已经是疲惫不堪,再加上祁县战败之后,对司马军的军心和士气都有着极大的打击,如今平阳失守,让他们更加的惊惶失措,军心涣散,如此的状态,想要来攻城,难度是极大的。
再加上撤退的时候,扔掉了大部的笨重的攻城器械,比如攻城车投石车床弩这些武器,都被司马师一把火给烧了。
司马师烧掉这些器械,用意也十分的明显,那就是让司马军轻装上路,以最快的速度回归平阳,在他看来,回到平阳之后,就是守城了,这些攻城的器械的暂时也无用武之地,毁了就毁了吧,也不会感到可惜。
但是刚回到平阳,司马师就意误解到自己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没有攻城器械,整个军队的攻城行动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就算是发起蚁附攻城,那至少也得提供一些云梯,指望司马军的士兵可以徒手攀登上了城墙,简直就是意想天开。
当时司马师认为回去守城,这些云梯没有什么用了,所以大部分的云梯都没有保留下来而烧毁了,只有少部分的云梯能保存完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这么一点的云梯,根本就不够用啊!
现在司马师真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别看司马军人数众多,但面对右卫军所控制的平阳城,他却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以现在司马军的状态,想要尽快地拿下平阳来,根本就没那个可能。
就在此时,哨马突然来报,并州军的骑兵已经追了过来,距离他们只剩下了五六十里的距离。
五六十里,对步兵而言,差不多要走上一天,但对于骑兵来说,似乎变得极为的轻松,不过是须臾即至的,根本就花费不了多少的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司马军顿时一片慌乱,人人自危,不知将会跟着司马师,何去何从。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95章 压力山大
并州骑兵的速度,快得确实是超乎想象,司马师之所以抛掉辎重物资,全程倍道而行,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并州骑兵的追击,但最终这个灾难性的后果,还是发生了,他们虽然如愿以偿地赶到了平阳,但平阳却失守了,不得其门而入。
而更可怕的事,并州骑兵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似乎这一切都是曹亮所安排好的,在他的计划之下,一步步地将司马军推入到泥潭之中,不可自拨。
可怕,真是太可怕了!
司马师不禁涌出一股沧桑的无力感,在他的计划之中,重返平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依靠平阳城坚固的防守,司马军才有可能抵抗得了并州军的追击。
然而曹亮似乎早已经洞悉了他的图谋,提前一步派出右卫营,袭取了平阳城,这一釜底抽薪的手段,一下子将司马军十万大军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虽然并州军只有三万左右的骑兵,在数量上司马军是占据着优势的,但双方的战斗力却没法同数量联系在一起,这就好比是十万只羊和三万只狼,狼群虽然数量比较少,但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他们伺机而动,虎视眈眈,让司马军是惶恐不已。
没错,现在惶恐已经是司马军的主要情绪,七万骑兵的覆灭,带给他们心理的阴影面积何其之大,这种惶恐的情绪在司马军中蔓延着,已经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现在司马军中只要谈论起并州的骑兵来,必然是谈虎色变,人人自危。
如果没有七万骑兵全军覆灭这件事,或许司马军对并州骑兵的畏惧还不会那么深,正因为这一战如此可怕的后果,造成了司马军大面积的恐慌心理,战力强悍的七万骑兵尚且不敌,那么仅凭他们这种纯粹的步兵力量,又如何能战胜得了并州骑兵?
虽然从人数上来讲,司马军的规模堪称是浩大的,但由于损失了全部的骑兵,从兵种结构上来讲,司马军的阵型是残缺的,丧失了骑兵的侧翼保护和机动能力,在速度上司马军完全没法和并州军相比。
而现在并州军拥有了弓骑兵这样的远程攻击型兵种,则成更成为了司马军噩梦一般的存在,以前步兵对抗骑兵,还可以用长qiāng阵构筑防线,配合弓箭兵进行反击,不能说没有一战之力。
而如今长qiāng阵在弓骑兵面前形同虚设,并州骑兵可以在远距离上进行攻击,司马军的排兵布阵,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以长qiāng兵为主吧,无法抵御弓骑兵的箭矢,以刀盾兵为主吧,却无法抗衡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冲击。
尤其是并州军的重骑兵,这些披甲持锐的钢铁怪物,更是司马军步兵噩梦一般的存在,一旦遭遇到重骑兵的攻击,步兵的阵型便会惨遭蹂躏,司马师至现在也没有考虑掉用什么样的阵型就能抵抗得了重骑兵的冲击。
这就好比一只狼冲进了羊群,能有什么法子抵敌?估计羊群根本就没有法子,只能是四散逃命,被狼咬了,也只能是自认倒楣。
野战之中,骑兵本来就是无敌的存在,更何况像并州骑兵这样变态的存在,那更是无敌之中的无敌,以现在司马军低落的士气,别说是十万人,就是二十万人三十万人,恐怕也无力再战了。
司马师深吸了一口气,以并州骑兵的速度,五六十里的距离也只不过几个时辰的时间而已,短短几个时辰,就能拿下平阳城来,那不是扯淡么?
看来平阳城是没法再打了,只能是南下前往安邑了,司马师现在还搞不清安邑那边的状况,如果安邑也被并州所攻占的话,那后果将更会是灾难性的。
但现在呆在平阳城下,就是坐以待毙,司马师顾不得许多了,下令军队立刻拨营起寨,向南而进。
从平阳到安邑,也有两百多里的路程,而并州骑兵就在身后,司马师可没有指望他们到达安邑之前,能不被并州骑兵给追上,就算司马军个个都长着飞毛腿,可两条腿无论如何也跑不过四条腿呀。
所以在行军的途中,司马师还是做出了一些安排的,他让司马军尽可能抱成一团,各营各部的人马之间不留任何的空隙,以避免被并州骑兵各个击破。
陈骞被安排在了断后的位置上,司马师给他安排了最为精锐的部队,以长qiāng兵和刀盾兵为主,至于怎么搭配使用,就必须要由陈骞来临机处置了,如果发起攻击的是弓骑兵的话,刀盾兵就应当顶在第一线上,用盾牌来抵挡弓骑兵的箭矢,如果是轻骑兵发起进攻的话,就用长qiāng结阵来对付。
但如果是重骑兵发起攻击,那干脆就放弃防守后撤逃命吧,现在无论什么兵种,也挡不住重骑兵,与其与之对抗,倒不如早些逃命,逃走多少算多少吧。
除了加强后翼之外,左右两翼也是司马师重点加强防御的地方,并州骑兵速度快,迂回攻击能力强,如果他们发起进攻的话,肯定不会局限于只袭击断后的人马,必然会从左右两翼进行迂回攻击,如果不加强左右两翼的防守,那么很可能会被并州军从左右两翼撕破阵型,一旦阵型被腰斩的话,他们就可能会面临全军覆灭的风险。
司马师以前一直是充任司马懿助手的角色,传递一下命令或者是提供一些建议,真正做决策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当然不会有什么压力了,而此时司马懿负伤之后,所有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到了司马师的肩上,事关十万人的生死存亡,司马师倍感压力山大。
以现在的形势,司马军处境相当的危险,司马师如果决策上出现一点失误的话,那很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可现在的局面又容不得司马师细斟慢酌,甚至没法跟众将谋士们进行交流,司马师很清楚,一旦扯皮起来,更是贻误战机,不管对与错,现在需的,就是果决立断,将十万大军带出困局。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96章 变阵
并州骑兵的速度果然是恐怖如斯,离开平阳没有多久,司马师就接到了陈骞的禀报,称断后的部队遭到了并州骑兵的攻击。
进行攻击的是并州军骁骑营,这支轻骑兵果然是并州诸骑兵之中速度最快的一支,他们拥有着疾风一般的速度,远远望去,不过是远方的一个个小黑点,但转瞬之间,他们就能杀到你的眼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惊舌。
不过好在陈骞早就有所防备,在发现骁骑营追来的时候,陈骞就已经下达了排出长qiāng阵的命令,密密麻麻的qiāng林构筑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全方位无死角地封死了骁骑营的攻击路线。
以骁骑营的速度,想要撕开这道防线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司马军的长qiāng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必然也会给骁骑营带来不小的伤害,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显然不是骁骑营所需要的,他们尝试性地在wài wéi转了几圈之后,纷纷拨马而走,并没有和司马军发生什么冲突。
陈骞不禁是长舒了一口气,看到并州骑兵气势汹汹地追来,陈骞不禁心中暗暗地有些打鼓,他一直留在介休大营,未曾前往祁县,所以并没有亲眼看到双方骑兵的这一次大决战。
但是司马军七万骑兵全军覆灭的消息,还是让陈骞震惊不已,同时也对并州骑兵产生了相当的畏惧感,毕竟自己带着这么些战斗力不强数量也有限的步兵,又如何能抵挡得了并州骑兵的攻势。
但方一交战,陈骞便发现并州骑兵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可怕,司马军仅仅是布出了一个普通的长qiāng阵,就让骁骑营是知难而退了。
陈骞笑着对身边的人道:“人们都言并州骑兵厉害,依某看,也不过如此。”
他的话音刚落,有军士急禀道:“陈将军,并州骑兵又杀回来了!”
陈骞一看,可不是么,并州骑兵兜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地杀了回来,这去得匆匆,来得也是飞快,看来并州军的速度还真不是假的,战斗力还搞不清楚,但光是这份机动作战的能力,就不是司马军骑兵可以比拟的。
不过有了第一次的交战经验,陈骞此刻是心情大定,指挥军队强加防备,仍旧排出了长qiāng阵来抵御并州骑兵的再次进攻。
既然这个对付并州骑兵最为有效,陈骞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来更换。
但这次并州骑兵冲过来的时候,陈骞便发现有些不对劲了,这次并州骑兵进攻的速度显然没有上一次的快,而且前进到距离司马军长qiāng阵只有一箭地之后,并州骑兵突然地射出箭来,这种箭并不是少量的,而是一排排的齐射,漫天的箭雨立刻将司马军的长qiāng阵所笼罩。
长qiāng兵在防御弓箭的能力上,是一个弱项,这完全是长qiāng兵的特点所决定的,面对疾射而来的箭矢,长qiāng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