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代游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影判官

    来到陆良县的县衙,眼前的情景还是和两年前差不了多少。前后只有两座大堂,看起来已经修补过不少次了,左右的门房、廊屋破败不堪,眼看着就要倾颓的样子,说是有点‘惨不忍睹’一点也不过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县衙门前并没有聚集的人群,看起来老百姓们并没有前来闹事,这多少让李翊感到了一丝安慰。

    把李翊迎进县衙的是陆良县的主簿陆展,他是云南政经堂第一期毕业的学员,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年纪不过三十出头,而且曾经在宣抚使府里干过录事一职,其才干颇为何守杰所称道,因此将他推荐给了李翊。

    为了尽快使他得到磨练,并承担起更大的重任,李翊刻意选择了人微财寡的陆良县,作为他施展才干的地方。这也是因为其他县的县令都年富力强,数年内也没有他的位置。

    而陆良县县令骆通当时已经年近六旬,而且身体孱弱,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纪。派陆展来担任主簿,主要是让他尽快熟悉情况,以便嗣后接替陆良县的县令。没想到骆通竟然没有熬到退休,就这么意外的撒手人寰,这可是李翊实在没有想到的。

    坐在简陋的县衙之内,看着四壁萧索的县衙大堂,李翊心中的无名火却已经升腾了起来。两年多了,这陆良县的县衙竟




第六百二十三章 条分缕析
    陆展不无忧虑的道:“但下官一直认为,若是一味通过武力镇压的方式,也许能暂时收到一些成效,但这样做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即便戛古部落暂时服输认错,久后必然仍是一个离心离德的局面,对于我们管制这些山民颇为不利。”

    “我认为,还是以说理为主的好,有错的一方必须承认错误,承担赔偿责任,并保证不再重蹈覆辙。没有错的一方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并获得应有的赔偿。今后我们还应该引导双方抛弃仇恨,在这块土地上和睦相处,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听他条分缕析的说完,李翊在心中暗暗点头。陆展不过是一介书生而已,却有勇气面对现实,致力于弭平汉蛮之间的裂痕,而不是鼓励仇杀和冤冤相报。这才是一个地方官应该做的事情啊。

    想到这里,李翊淡淡一笑道:“你是怕我采取武力镇压的手段吗呵呵!戛古部落位于咱们云南境内,怎么说也算是大汉的子民,咱们大汉云南内部的事情,决不能通过**的方式解决。”

    “既然此事如此棘手,断不能不分剖个明白。咱们就按陆大人的主意办事,先去上梁乡去看望一下死伤者的家属和当地的里正,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然后我们就去戛古部落,瞧一瞧这位遮力旺酋长,到底是不是个有担当的汉子。若是双方都能够各退一步的话,这件事情就好办了。”

    “对了,你们这陆良县县衙,一年多前我可是来过,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什么老样子一点没变。按说宣抚使府这一年多来,先后划拨了三十万缗以上的资金给陆良县,除了民生方面的之处,应该是结余甚多,为什么连县衙的基本面貌都没有改变过呢”

    陆展脸色一瞬,微微摇头道:“大帅有所不知,请容下官分说。按说宣抚使府下拨的款项的确不少,陆良县的经济也有长足的发展,手里头也渐渐有了余钱。但是陆良县本就是个山高林密,自然条件不佳的所在,只靠每人平均三亩的耕地,根本满足不了百姓们的粮食需求。所以县里对大多数百姓都有一个粮食补贴,资金在这方面花费了一些。”

    “其次,陆良县向云南贡献了绝大多数珍贵木材,也要着落在我们身上给予百姓们适当的补偿。我们要求百姓们不得随意砍伐珍贵稀有木材,就要以身作则,我们县里不敢在这方面稍有差池,所以补偿一直从优,这也花费了相当多的资金。总的来说,砍伐的越多,我们的支出也就越多。”

    “再次,陆良县由于地形限制,道路状况一直不甚理想,特别是各处山区、林区,更是崎岖难行,运送木材甚为不便。为此,我们也是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整修道路、架设桥梁,花费很是惊人。”

    “另外,在响水坝水库建设方面,由于征召了县里的数百名民夫,虽然有徭役出工的部分在内,但是由于响水坝水库建设迁延日久,徭役用工已然用尽,其余的就是有偿出工了。即便大多数都由宣抚使府出资,但是因此耽误的农时,我们县里也适当的给予了一些补贴。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所以说,陆良县虽然手里有钱,但也花费的所剩无几。很再加上骆县令本就是量入为出的本份之人,对



第六百二十四章 群情激愤
    第六百二十四章 群情激愤

    李翊只好安慰他道:“是啊!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本帅绝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有所纵容。但人死不能复生,还请各位节哀顺变才是。唉!我专程赶来,就是要实地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也是要探望一下死者们的家属。这种事情发生了,也是我们官府所不愿意看到的。有什么情况,等到调查清楚后,我定然要给诸位一个说法。”

    那冯云益黯然道:“大帅,死者中还有我的一个亲侄儿,他只不过才二十出头,刚刚娶了媳妇,孩子也只有一岁多,他如今撒手西去,却让这孤儿寡母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唉!死去的人不能白死了,我们请求大帅给我们讨还公道,一定要血债血偿。”

    那几名老者也是齐刷刷的喊道:“对!血债血偿,大帅,您一定要为我们讨还公道啊!”

    李翊连忙点头道:“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即便报仇也要找准真凶,咱们国有国法,决不能任由凶手逍遥法外。唉!只是死去的人不能再活过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抚慰照顾好死者家属,让他们的生活不能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我们官府也要切实拿出一些举措,安排好他们今后的生活,决不能让这些孤儿寡母的生活无着。下一步,官府将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无论是死者家属今后的生活,还是他们家中孩子们的成长,都将会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到事情有了眉目,我一定会为大家讨还这个公道。”

    冯云益泣不成声的说道:“大帅,您就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啊!小老儿早就听说大帅公私分明、体恤民情,对咱们平头老百姓也是关怀备至,从不假以私心。今天看来,我们的仇怨定能得到伸张,那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李翊心里暗暗叫苦,现在群情激愤,调子都定下了,若是不照他们说的去做,恐怕就会带给官府更多无穷无尽的烦恼。看他们的意思,就算是将戛古部落铲除灭族都不解恨了。

    李翊连忙又抚慰了他们一番,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访了这次冲突中死者的家属,着实安慰了她们一番,却仍不能平息她们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

    有的家属喊打喊杀,请求官府派兵捉拿凶手,更有甚者,直接要求我派遣大军,将戛古部落彻底剿平,可见这次的仇恨已经不是那么容易化解得了的了。

    而自己真的能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吗正确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决不能再火上浇油,把事情越闹越大了。

    捉拿凶手尚可讨论,但若是派兵剿灭戛古部落,那就是于理不合了。而且李翊也深知,这种部族间的激烈冲突,其中关系非常微妙,依法办事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即便依法捕杀了真正的凶手,满足了上梁乡父老的心愿,但在戛古部落看来,汉人的官府无疑是偏袒汉人的,法律在他们的心中是相当模糊的。

    特别是在这个威权时代,强者为王才是真正的道理,其中合理或不合理的地方,都会被他们解读为恃强凌弱,从此深深记恨所有汉人,甚至世代相传,



第六百二十五章 龙潭虎穴
    第六百二十五章 龙潭虎穴

    经过一番商议后,李翊还是决定去的人越少越好,以不致于引起对方的敌意为善。所以思来想去,李翊决定只带着和遮力旺相熟的何守杰,以及连骏两个人就可以了。

    仇封带领余下的亲兵队伍就在戛古部落的山脚下等候,这样的布置,无形中也能给对方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李翊没有打算动武,但是策略还是要讲究的。当然,李翊也不虞他们有什么不法的企图,若是想要对自己不利,恐怕戛古部落也就从此烟消云散了。

    戛古部落离着上梁乡很近,很快李翊的大队人马就来到了他们村寨的山脚下。而此时山脚下静悄悄的,放眼望去也看不到一个人影,远远地只看到几座呈三角形布置的箭塔,由于没带望远镜,也看不到具体的情况。

    看来戛古部落为了防止上梁乡的汉民报复,和有可能发生的官府征剿,早已经坚壁清野、如临大敌了。

    李翊带着何守杰和连骏沿着山路攀援而上,山势并不陡峭,山体也并不太高,大概只有三四百米的海拔高度。而众人刚刚转过一个山坳,突然间从隐蔽的山石后涌出十几名蛮夷服色的汉子,手持各式简陋的长矛、朴刀,顿时将李翊三个人包围了起来。

    其中一名手持朴刀的壮汉,以警惕的眼神打量着李翊,见他身穿紫色官袍,眼中不禁流露出诧异之色。想必在他的经历中,还从没有见过身穿紫袍的官员,所以对李翊一行的来路定然是大为怀疑。

    紧接着就听到他用蹩脚的汉语断然喝道:“兀那汉人,你们到底是哪个来路”

    何守杰挺身上前叱喝道:“云南宣抚使李大帅在此,还不赶紧执礼参拜,通传遮力旺前来迎迓,更待何时”

    那壮汉不为所动,嘿嘿一阵冷笑道:“什么宣抚使李大帅,休要瞒哄我们,来人啊!把他们全部捉拿起来,捆绑好了交给咱们头人。”

    那十几名蛮人闻言,各挺兵器纵身而上,将我们三人团团围住,更有人手执绳索,作势要上前捆绑我们。

    连骏哪里受得了对方这等蛮横之举,不带对方近前,早已经腾身而起,倏忽之间如鬼魅般欺近,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法,就将对方十几人的兵器全都夺了过来,并逐一抛掷到了山下。而为首的那名壮汉,更是被连骏左右开弓的扇了两巴掌,两边面颊很快就高高隆起,眼见着肿的不成样子了。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那名壮汉连惊带痛,早已是吓得魂飞魄散,‘嗷哬’一声后转身就跑,其余十几个人也瞬间跑的无影无踪了。

    李翊等人也不去追赶,而是缓缓拾阶而上,很快就来到了戛古部落的山寨前。戛古山寨受地形限制,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大门左右高高耸立的箭楼,却俯视着范围很广大的一片区域,令人不敢小觑。

    来到山寨门前,左右箭楼上早有十多人拉弓搭箭,虎视眈眈的注视着李翊三人,其中更有人断喝道:“兀那什么人,胆敢硬闯我们戛古山寨,若是再不止步,利箭无情,我们可就要不客气了。”

    何守杰跨前一步,高声喊喝道:“上面的人听着,马上去通报你们头人,就说故人何守杰陪同云南宣抚



第六百二十六章 理上往来
    第六百二十六章 理上往来

    对于这种伎俩李翊早已心知肚明,自然是有恃无恐,任他胆大包天也不敢损伤自己的丝毫,因而面不改色的与遮力旺并肩前行,笑意盈盈的穿过了这道看似凶险的刀林剑阵。

    进入寨子之后,遮力旺的脸上早没了轻视之色。在他看来,李翊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文士,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穿过这道关口,已经显示了他无与伦比的胆色。

    这些蛮夷人最看重英雄,李翊在云南这几年来的经历想必他也早有耳闻,而现在见到李翊显示出的非凡勇气和魄力,想来他应该对李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来到寨子中间最大的客厅内分宾主坐下,李翊环视了一圈发现,大厅内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饰,只是在周边墙上挂着无数的兽皮、虎头、羊角、鹿角等作为点缀,显示出这个部落的粗犷和原始风味。

    而落座的这些桌椅条凳,细看之下竟然都是用铁力木,甚至檀香木、花梨木做成的,虽然都是原木色,没有什么油漆粉饰,但也足可见戛古人对这些木材的喜爱了。

    这时候,遮力旺朗声笑道:“小小的戛古山寨,今天竟迎来了咱们最尊贵的客人。大帅莅临敝寨,实在是我们戛古人最感荣幸的事情啊!何菩萨也是在下的老相识了,要不是何老兄帮忙,我当年可是栽了很大一个跟头!呵呵!所以,各位贵宾的光临,我遮力旺可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啊!”

    李翊微微一笑道:“戛古人在这个地方生活了数百年了,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而我们大汉云南也只不过在这里存在了几十年,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和各民族交往的经验来说,有很多事情还要向戛古人请教。”

    “所以说,我们汉人和你们摆夷人之间,只有和平相处、和睦共存、和谐交往才是正道,离开了这一条,双方都不会有平静美好的生活。只是我就任云南宣抚使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前来拜望,还望头人和各位戛古的父老乡亲们谅解啊!”

    遮力旺眼中闪过惊异之色,愣怔了一会儿后才说道:“哦!岂敢!岂敢!大帅这么说我们可不敢当。咱们戛古人虽然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之久,但也知道和别人和睦相处的道理。”

    “俗话说‘同住一片林,共饮一江水’,懂得与别人分享,才能有真正的友谊可言。咱们戛古人自古以来就相信这句至理名言。”

    “唉!我遮力旺走南闯北,也和你们汉人打过很多交道。豺狼成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能真诚的对待我们摆夷人。大帅虽然是头一次来,但是我遮力旺看得出来,您胸怀广阔、待人真诚,一定是我们摆夷人最可信赖的朋友。”

    李翊欣然一笑道:“多谢头人的信任,想必头人已经知道我过来的目的了。我李翊虽然年轻识浅,但也知道‘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

    “有矛盾就要化解,有冲突就要弄明白是非曲直,把问题摆在桌子上,谁对谁错一目了然。上梁乡与戛古部落比邻相处很多年了,彼此间也多有往来,听说你们一直相处的还是不错的。”

    “但是前天的冲突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十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就这样令人惋惜的消逝了,这实在是令我无比震惊



第六百二十七章 僵持不下
    第六百二十七章 僵持不下

    遮力旺听李翊说完,双眼早已瞪的溜圆,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愤愤不平的说道:“大帅这样说,难道就对我们公平了吗大莫山历来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汉人才来了几天。你们做主划分的地界,我们戛古人从来没有承认过,我们也向来不受云南官府的管辖。”

    “我们只知道,大莫山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山神赐予我们的,我们敬畏神明,也享有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若是有人敢于夺走这些,我们定和他们势不两立。”

    何守杰见李翊陷入沉默,连忙沉声道:“头人莫要激动,有些事情并不是想当然就可以决定的。我们大帅的一贯宗旨就是,所有生活在云南境内的部落族群,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只要遵守大汉朝廷的律令法规,没有人会强行让你们接受什么。”

    “但我还是要说明一下,根据我们先前与大理国勘定的边界,大莫山及其周边土地,都属于大汉云南所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据我所知,你们戛古部落与上梁乡的边界以铜鼓峡为界,这也是你们之间约定俗成的,数十年来都是这个样子。这次的冲突,发生在铜鼓峡的上梁乡一侧,就已经说明了你们有越界采伐的嫌疑,希望遮力旺头人能正视这个现实啊!”

    遮力旺紫涨了脸道:“别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摆夷人不管是狩猎、采药,还是采摘野味、砍伐木材,整个大莫山都是要走遍的,几百年来从没有人能限制我们去那些地方。”

    “况且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北到宁州,南到勐宏,数百个摆夷人部落连成一片,又怎么能人为的将我们割裂,毫无道理的设置地域范围,让我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呢你们这样做的时候,征求过我们摆夷人的意见了吗”

    听完这话,李翊不由得暗自摇头。遮力旺这样说的确也有一些道理,他们几百年来都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自我管理,自给自足。即便是南诏和大义宁国时期,这里也根本没有任何官府过问。

    而现在根据云南和大理国勘定的边界,以大莫山南侧为界,南边归属大理国,整个大莫山划归大汉云南所有。这样一来,摆夷人中的十一个部落,包括戛古部落在内就划归了云南管辖,虽然他们仍然没有归属于云南的想法,云南官府也没有实际管理过这些部落,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大汉境内,有些交集是在所难免的。

    今后若仍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出现冲突和对抗也就无法处理了。这时候,李翊想到了招抚六夷部落的先例,若是能让朝廷对他们进行加封,或都司或土司的头衔,奠定他们在部落中的权威,这些头人们又怎么会加以拒绝呢!
1...128129130131132...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