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一路随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随心

    进了客厅,刘惠、薛晓琳为何有为、莫师傅端上早就兑好的擂茶。用擂茶待客,是塘湾最起码的礼节。

    何有为坐下,马上就给贺玉兰她们算帐,因为杨扬告诉他,这几女家里都在搞“双抢”,担心她们家里忙,结了帐,就可以先走。

    她们五家的西瓜有九百一十九斤六两,按九百二十斤算,她们共收入1400元,何有为当即付清。

    贺玉兰高兴地收了钱,但几女并没先走,仍旧帮忙称鱼称野味。

    随心今天让大家惊奇了一次。

    当沟中水池里的鱼和养黄辣丁池子的鱼都称完后,随心从侧门出去,不一会,就提着挂满鱼的大飞步进来,将放进水池中,这下,上六七斤重的鱼在水泄中活蹦乱跳起来。闪舞www

    何有为一下笑了,刚才他就在心中嘀咕,今天的鱼只能说不多不少,能再多些才好,现在是只要食堂窗口有鱼卖,职工们就叫好,有些还买两份吃,让没买到的工人一肚子气,有这些鱼,正好满足需求。

    其实,在心中嘀咕的还有季小雨几个,心想,小陈把大鱼都买了,难道送我们单独养着的那些小很多的才鱼这下也笑了。人嘛,得到了承诺,就希望承诺兑现。

    惊奇过后,大家又开始惊异随心的力气,作为有心人,何有心和刘惠几个注意到,不算没称的五条鱼,这单独称的几十条六七斤重的青鱼超过五百斤,真是大力士!何有为暗自摇头,一般人真惹不起这小陈,这不,抓个人,岂不是提小鸡子似的哪个人有五百多斤重

    刘惠几个大姑娘当然高兴,笑得更欢畅,随心越厉害,自己就越安全啊!多少坏人都不够随心打发。

    大家对称野味的业务流程都熟悉,配合得默契,没多久就称重完毕。

    何有为看太阳越升越高了,兔子又是死的,更心急赶回去把野兔打整干净冷冻起来,帐算得很快。

    清单标明:

    鱼:952斤,065元斤,计价:61932元

    才鱼:27斤,100元斤,计价:270元

    河虾:34斤,150元斤,计价:51元

    螃蟹:56斤,200元斤,计价:1120元

    脚鱼只:756斤,250元斤,计价




第六百零九章 放心赚钱
    杨扬和女孩们确实是听得一惊,然后知道是被随心捉弄了,女孩们顿时笑个不停。

    杨扬有些生气地瞪眼儿子,说道:“别瞎说。看你一次收的钱有我两年的工资这么多,我高兴是高兴,但就是觉得心慌,担心哪天给你扣上顶什么帽子。”

    随心很理解妈妈的担心,现行政策与受的几十年教育大不相同了,做为一个普通人,心中怎么会没想法但自己清楚啊,发展经济的大势浩浩荡荡,会成为历史潮流,自己在近十年内含蓄地赚钱,紧靠政策发家,根本不会受波及,而九二讲话后,更是没了资产姓什么的问题,万事大吉,哪个重生者,如果犯错被镇压了,那真不知他是在如何作死,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应当是重生者游刃有余的事。

    “妈妈,这钱确实没问题,因为我没搞剥削,另外摸鱼淘虾从古至今没人说过啥,不会因为我多捉点就有啥事。我要注意的是,以后请人做事,我不能用自己的名义请,马老祖在《资本论》中有个著名论断:‘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这在报纸上已有结论,我只要不踩这道线,就没有麻烦。另外,报上不是经常登‘万元户’的事迹吗这就是上面的态度,所以,这钱赚得光明正大。”随心给妈妈详细解释,还搬出马老祖,表示明白自己的所做所为。

    杨扬这才基本放心,“运动”才过去不久,最根本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个人挣大钱对不对让人捏把汗。

    这个问题对随心当然不存在,但也不会去出风头,迎合历史潮流,才是重生人士发扬优势的地方。随心认为,布局,才是聪明睿智的重生者的特长,先做准备,一朝风调雨顺,就可茁壮成长。自己不是一般的重生者,而是个误打误撞走进了修炼之门的重生者,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因为自己本就是个玄幻爱好者,当玄而不玄、由虚为实时,这世界,在自己心中不过是个起点,不过是让自己和亲人至爱们扬帆起锚的地方。

    回到客厅,随心问:“姐,你们上午干啥”随心注意,绝不冷落任何一个心爱的姑娘。

    蓝萍看着姐妹们,笑道:“外面热,我们在家练练英语吧。”

    杨扬不满道:“今天还没上街呢,起码得去玉华家、小灿家看看吧,两天没去了,顺便看下她们家中还有没有西瓜什么的。”

    这叫一票否决,随心和蓝萍、和卢玉华她们互相看一眼,心头明了,妈妈在家坐不住。

    随心故意说道:“妈妈,你让她们整天玩,会影响学习吧”

    “哪里整天玩了亲戚家就得多走动,你才是整天不落家,看你怎么得第一名。”杨扬虽然明知儿子是说笑,但仍非常不满。

    这下,众女笑了,笑话随心,也帮杨扬消消气,大家哪不明白她的心思,带着这么多女儿上街,想听的就是恭维活。

    随心忙认错,说道:“妈妈,是我的错,我太小看她们了,她们这么聪明,又用功,怎么会考不好,何况还要劳逸结合,列宁同志曾经就说了,‘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这不一关心学习,就把领袖的话忘了。”

    这话可不仅是认错,还把女孩们恭维了,乐得女孩们娇笑不己。

    杨扬不过是讨厌儿子乱说话,这一下心情舒畅了,笑道:“好了。快去你何爸爸家吧,路上小心点!”

    随心点头,问道:“妈妈,是不是定下下个星期天举行仪式的事,我正好给何爸爸和蓝妈妈说一下,请他们上



第六百一十章 去县城
    随心告别家人,骑上自行车,往县城驶去。

    过了去舅舅家、崇ms区水库的路口,前面的路是随心回归以后还没走过的,熟悉的陌生路,这是有二世人生的人避免不了的观感。

    上世里,骑自行车走这条国道,是上初高中时的事,就是说,回归前的自己是骑车走过的,只是身体由回归的灵魂主宰,现在身体的记忆虽说被完美融合,但习惯里,仍带有回忆的恍惚。当然,考上大学后,就没骑车了,之后更是开车回家,并且,在高速通车后,这条国度就走得更少。

    从塘湾到县城,没什么高山峻岭,但几十上百米高的山岭山头山丘连绵不断,形成了无数的山村和平坝,从山中发源了无数的溪流、小河,它们最后都注入到明江。

    路过了去水电站的省道,它通向德州。

    往前走,路两边是田,左手边明显平坦很多,远处最高的山头上长满翠竹,砍去竹子,肯定是坐坐黄土山包,翻过山头过去,就是明江。

    “双抢”进入了尾声,没插的田已不多,随心望向正在收割的稻田,随心想,那可能就是困难户的田,也在组织收割了,爸爸他们这些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就是要为人民当家作主,不能让人民受苦后才去当救世主。其实,随心认为,爸爸都有些失职了,因为没事先考虑到分田到户后,困难户有多艰难,这是不应该的,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就相当于农民的管家,要为他们安排每个农忙季节的农活,何况,现在的农民早已习惯集体劳动,对农业生产技术真的懂得不多。

    这里是沙湾公社的地界,看来他们扶助困难户的工作已开展,不错。这个时候的党员干部,确实还没开始搞,但已离之不远了,因为“吃喝风”在开始刮起,他们从吃喝开始,进而到享受“一条龙”服务,里里外外爽个透。

    其实,随心认为,问题不用忌讳,这是个从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养成的问题,是人天然就有的劣根性,这个劣根性就是人的!人人都有,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克制的必要性,于是有了规章制度,有了王法,有了宪章。所以,对掌握公权力的人要用严厉的法规约束,对违法行为必严酷处理,让犯罪成本大得想以身试法的人难以承受,这样,就是宠物,象狗这种畜生一样关在笼子里自己赏玩下而已,要放出来,也要被链子拴着,想散养,就会被收缴,处以安乐死。

    随心更想,上世自己遇车祸时,严管所有掌握公权力的公务人员的态势已形成,败坏的公务人员终将会被制裁,如此下去,民族复兴大业一定成功。

    随心想着,不耽误自行车向前飞驰。

    前面就是沙湾,国道没从河边路过,是在沿街的后面,由一条三四百米长的柏油路连接,以前的交通基本靠水运,公路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到搞城镇化时,这条街就失去了现在的繁荣,成了作坊云集之地,仅有的辉煌是在街尾的塘湾区中,后来的明县二中,它一直是把考生输送到重点大学、一本学校的摇篮。这里就是随心的母校,随心还将在这里度过一年的高三生活。

    这段路让随心更深地融合入现实,是啊,它还没有被加宽取直,路边没几间房子,没让公路形成街道,最后又不得不在里侧再修条绕镇公路,如今一切还是原汁原味。

    前面的路,随心骑过多次自行车,是回爸爸的老家,带自己长大的奶奶回老家后,在她老人家在世时,只要放假,自己就会去陪她老人家,为了方便,自己就骑几十公里路的自行车回爸爸的家乡。

    塘湾到县城三十一公里,随心发觉自己已走过了三分之一,路右侧有里程碑,即使路程不熟悉,也清楚自己走过了多少路。

    前面的路蜿延伸向远方,似乎不知出去,但随心脑海里记得清清楚楚。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到蓝萍家
    随心骑车过了桥,向左转而行,一下被江边的林荫行道树吸引住了,全是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树形雄伟,枝叶茂密,不愧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不愧为“行道树之王”之称。随心二世里,对这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树,有了它们,夏日里这处林荫路也感觉凉爽。

    听说,县里栽这些法国梧桐有个故事。

    在大跃进年代,全国大修水利,明县对明江县城段的河岸进行了建设,为避免洪水来时再冲毁河岸,就修筑了青石大堤,现在县城明江两岸的结实漂亮的堤岸,正是在那时候建成。

    随着河岸边的大堤建成,去县委县n的沿江公路也拓展了,成了条宽敞的大道,大道两边自然要栽行道树。

    有位县领导是南下干部,他南下时,所在工作队随部队经过了楚天市和江中市,在楚天市、江中市,他见识了大街上的法国梧桐林荫树,对这种栽种在大街上的树木产生了兴趣,他就力举用法国梧桐树作为这条大道的林荫树,因为这位南下干部在县里德高望重,他的提议就付诸了行动,成为现实。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明县人在称赞法国梧桐栽得好时,也记住了这位曹姓南下老干部,随心听说,他后来是明州行署的副专员。

    经过那边城东街道时,随心没看到多少行人,这时没娱乐设施、没吧,吸引不了放假的学生,而电影院不在主街道上,自己当然见不到多少人。

    这边城西沿江公路里侧的商店不少,还有几个大铺面,应该是供销社的,服务于这里的干部职工吧,有住宅区,就得有相应的配套服务,上世的小区,周边的商业、文化、卫生、教育等配套行业应有尽有。

    到了,该往右边的水泥路上骑,这条道,两辆小车会车是绰绰有余。

    这点坡度不在随心话下,随心安稳地骑上坡,上了第一道坡,有段平路,左边是院墙,中间有大门,随心往左一拐,骑车进了路边左侧的大门,为了让水桶里的才鱼和篓子里的野鸡好过,随心今天骑车骑得很温柔。

    萍萍家在家属区的第一排平房中,第三家,哈哈!一眼就看见了,纱门里的门是开着的,说明有人。房子前面是围墙,围墙内有高大的桂花树和苦楝树,枝繁叶茂,在阳光下散发着树叶的清香,房子与树木两者相距五米以上,比较空旷,就是距公厕稍微远了点,有三十多米吧,公厕建在下风头,使这里更卫生。闪舞

    随心在第三家门前停下车,支好车子,没往纱门里瞧,而是叫道:“何志强,在不在”

    才过一息,随心就听到了一个好听的女声:“志强不在,你是他同学吗”同时也听到另一个同样好听的女声:“不象是同学。”

    随心一笑,自己早有判断,只会有何妍丽和何妍月在家,何志强怎么可能在家呆得住!笑道:“妍月姐,何妍丽,我来啦!”

    屋里的两女正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摇着大蒲扇,一人捧着本在看,房间有过堂风,并不太热,好惬意,弟弟在家呆不住,出去了,整天与同学在一起信马由缰地玩耍。

    两人已听到支自行车的声音,这一声叫何志强的声音,两女觉得声音有些耳熟,好象听到过,但何妍丽感觉不是何志强同学的同学,当再听到声音和称呼时,姐妹俩眼睛一亮,立刻知道谁来了:陈随心。

    两人不约而同地把书一放,起身就去开门。

    纱门外,两米处,正站着个上身穿天蓝色棉绸短袖衬衣、下身着青色薄棉长裤的男青年,身材匀称高条,面庞俊秀,见自己两人推开门,他就微笑道:“妍月姐,何妍丽,暑假好。”可不正是陈随心!

    何妍月莫名地一喜,问道:“陈随心,你一个人来的”眼睛还四下瞄瞄。

    &n



第六百一十二章 蓝萍的逍遥日子
    一番话说下来,随心和两女之间完全没了陌生感。

    随心在二女协助指挥下,将自行车上的东西各归其位。

    搬完了,随心先给两女洗了几粒李子,然后在厨案上用大钵子把整只兔肉用盐腌起来,早腌早好,以免放坏了,夏天的鲜鱼鲜肉放不久。

    吃着李子,两女在厨房里和随心说话,这才想起问随心有关事情。

    “随心,野鸡、野兔、才鱼、大虾子难得捉到啊,这是别人送给你爸爸的”何妍月微蹙眉头地问道,这是她想到的答案,不过,心里将信将疑,这年代,是人都知道这些东西难得,谁有本事能把山里水里的东西弄这么多还这么特别的舍得送。

    “别人捉不到,是我捉的。”随心看着揣度的何妍月,笑着回答。

    “真的”何妍丽眼睛亮了,这可是本事,女孩子本能地羡慕有本事的人。

    “当然不假,过几天,你们上去就看到了。”随心回答。

    何妍丽有些小激动,住在县城里,每天见到的就是房子马路,虽说农村就在旁边,可自己没机会看到这些捉鱼捕虾打野兔子的事情啊。而且,这小县城也没什么好,爸爸就经常说,城里除了有个自来水,有几条水泥路,其它地方,也不比下面的街道好多少,在基层,有块菜地,喂几只鸡,生活比在县城好不少。不过,妈妈不同意爸爸的话,说乡下蚊子咬死人,买不到东西,看不到电影,没戏剧团,总之,城里比乡下好,不然,为啥乡下姑娘要嫁城里人

    关于“乡下姑娘为啥要嫁城里人”何妍丽根据自己听过见过的经历,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那就是乡下姑娘不想顶风冒雨地种田,不想干农活,希望手上有钱用,只需要做家务活。其实,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就算嫁了城里人,这嫁的城里人也得有工作,工资还不能比爸爸少太多,不然,乡下姑娘嫁给一个城里的青工,自己又不做些挣钱的事情,那日子肯定不会好过,何妍丽很明白这一点。

    这些念头也就在何妍丽活跃的大脑中一掠而过,支撑了一下她心中的小激动。

    何妍月问道:“你能捉那不,萍萍在上面天天有这些吃的”这大姑娘也羡慕了。

    “姐除了不吃肥肉,不吃菜杆杆,其它是不挑食的。”随心说道。
1...146147148149150...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