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而杨广动兵百万,数伐高丽,既削弱敌国、又削弱门阀的设想是不错。他的大运河想法不可谓不妙,沟联着南北,通畅着漕运。但此刻享受着运河好处的大部分人,当时还不是怨声载道!

    还有始皇帝建长城的壮举,谁敢说这不是个好想法呢但百姓首先想到的是自家碗里的一日三餐,小媳妇天天晚上搂着丈夫,老爹、老娘一早一晚能见着儿子。

    还是那句话,想法儿好不一定收效好啊。

    皇帝宁愿慢慢来,不要让谁都适着自己,对百姓如此,对重臣亦如此。

    总之他没有走大砍大杀的路子,但目的同样已经达到了——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重军的必要。

    而皇帝此举,料想晋王和赵国公同样会记在心里的,居住在承香殿里的新城公主,也会领情的。

    君恩万重,要给的人知道才行。不然哪怕恩重如山,亦会有人心生不足。

    皇帝喝着酒,想到了郭孝恪,这人更是颗金刚钻儿。

    既然晋王殿下两次都请他不动,那么皇帝想再亲自去试试,但绝不会妄下诏命、强行委任。

    如果崔夫人在产前动了胎气,就连皇后和贤妃那关也过不去了。

    &




第1346章 推波助澜
    归林居老板有御史大夫褚遂良的来头,如果他想学坏,那也是跺跺脚、整片坊区都乱颤的人物。

    不要说他背后靠着朝中御史台的正三品首官,即便靠着个万年县不入品的捕头,如果老板要打砸普通的坊民,会有事吗现在让别人砸了。

    只不过人家是做正经生意的,开着个幽静、典雅、上层次的小酒店,来的又都是有身份的贵客,上至老板、老板娘,下到掌柜、跑堂,见了人客客气气的,和气生财嘛。

    但若是有人敢在店中大打出手,砸东西跟不花钱似的,别说老板了,连伙计们都不干。

    也只能说,没见过世面的好汉,碰到了见过世面的好汉,总得有一方吃点亏。蜀王李愔、太府房少卿的跟班哪个不是精挑细选、身负着把式

    归林居不但家什毁了,几个能上手的伙计也都毁了!房驸马酒喝多了,口中叫着,“老子是高阳公主的人,敢将老子怎样”

    衙役们恭恭敬敬,“房大爷既然肯报家门,这就好办了,接下来便要计算归林居店中毁损、以及伙计们的医药,到时许太爷自会去找公主回禀。”

    此时,房二酒也差不多醒了,自家的身份在那儿搁着,也不容驸马放赖。

    再说还有一干亲见者、还有蜀王李愔在一边作证,万年县当堂记了详细案情,两方面都看过没有异议,许敬宗从中调停。

    许县令说,“无风不起浪,房少卿的臭虫……是个有力的物证,它可以证明房少卿没有无理取闹。但此时它也不知在纷乱中踩到谁鞋上去了,兴许逃掉了。”

    李愔说,“确有这东西。”

    许县令,“既然蜀王殿下亲眼所见,那便不会有差。本县的主意是,你们三七开——归林居自担三成损失,高阳公主府担负七成。买卖成了仁义也在,以后谁用不着谁归林居和公主府”

    归林居老板不干,“少卿又怎么了比少卿大的官儿,他也须琢磨琢磨御史台的弹劾!我们有理走遍天下。要不你将汤碗里的那只臭虫给我摆出来。”

    许敬宗可不打算将这件案子闹到褚遂良那里去,此时褚大夫正在曹王府的喜宴上,弄不好,连满朝的大臣、和主持曹王大婚的皇帝陛下都知道了。

    许敬宗说,“二八开!不能再差了!别逼着本县这就带人去你的归林居捉臭虫,真捉到了,那便一开也不给你开了!”

    又对归林居老板私语道,“和气生财!”

    又对房驸马低语道,“褚大夫因为一个乞丐好悬没有丢官,少卿你可不要因为一只臭虫……”

    蜀王李愔针对归林居的暗气也出的差不多了,能够全身而退,亦是上策。因而也两边相劝。合解。

    八开,也是一大笔钱,双方立了字据,房驸马限期给付的话,县令也就不往上报了。

    但这大笔的钱怎么与高阳公主开口

    在大街上,房遗爱看李愔,上次到永宁坊给郭孝恪赔罪,钱可也没少花,高阳公主一文未掏。

    可李愔说,“唉!本王连个正经的职事都没了!不然也就帮你几文。若是本王摊上此事,即便不敢让高阳伸手,那本王便去私底下找她认得的人……”

    说罢,蜀王殿下一身轻松的,说要赶场去曹王府给兄弟道个喜,走了。

    高阳公主认识的人,绝不会是那些租房子住的酸人……还须拿得出几千吊私房钱来,还得须无怨无悔的肯往外拿,拿了还不好意思急着往回要,这个人是谁呢……

    看把这个房驸马愁的!

    还得说许敬宗办案子麻利,一下子抓住了当事双方的心理。

    别看都气势汹汹,但一方是靠着远房亲戚,吓唬走卒还行,真惹到了公主府,这位远房亲戚会不会撒手不管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别鸡飞蛋打什么都捞不着。

    另一方是因酒失了理,在家里又不怎么冲气,万一闹大了不但失了脸面,让陛下知道了,那便一个向着自己说话的都没有。

    钱也要掏,回了府兴许还要挨公主的收拾。

    这是两头心虚,因而这个二八开的案子,被许敬宗断得干净利落。等房驸马从县衙里出来、站在大街上发愁的时候,日头还老高的呢。

    ……

    在曹王府的喜宴上,皇帝看着赵国公、江夏王、以及御史大夫褚遂良的人走马灯似地进来出去,猜不出什么事。

    后来兴禄坊高府的家人居然也跑进来,趴到延州刺史的肩上耳语。

    不同的是,赵国公、江夏王、褚遂良三人,听了下人的回禀,虽然神色各异,但依然安坐着不动,而延州刺史却匆匆告退了。

    皇帝今日处置韩瑗和柳爽,只罚了两人的俸,他觉着不错。

    首先,韩瑗跟赵国公有扯不断的关系,拐来拐去的、同妹子新城公主将来也算实在的亲戚。

    柳爽又算晋王的舅子,晋王夫妇今日跑前跑后,居然谁都没替柳爽说过一句求情的话。

    皇帝也是有私心的,他自初二、与谢金莲发现韩瑗后花园的错处之后,选择一直隐忍不发,又不令王仁佑当着人回禀此事,当时便将此事中的所有关节都想到了。

    有时候,有些事想的好,可结果不一定好,按着皇帝极重军旅的作派,不将韩瑗和柳爽罢了官不能算完。

    这样倒是能严肃军纪,杀一儆百。但接下来,与韩瑗贴近的赵国公、同柳爽扯不开的晋王,他们嘴上不说,心里会怎么想

    真要拿到桌面上来处置的话,皇帝和贵妃大年初二、便装跑到韩府去挣那三文大钱的事也是说不过去的。

    这绝对是失仪,谢贵妃弄的满身泥水,对皇帝的威严有损。

    而有人会问,柳爽的戴州司马不是你刚刚委任的

    在这类事情上,金微皇帝更钦服于他的父亲,贞观皇帝。

    先皇就像一条扯不断的带子,将品性各异、目的各异、本事各异的文臣、武将,像串金刚钻儿一样串到了一起来为我所用,这才是真本事。

    而杨广动兵百万,数伐高丽,既削弱敌国、又削弱门阀的设想是不错。他的大运河想法不可谓不妙,沟联着南北,通畅着漕运。但此刻享受着运河好处的大部分人,当时还不是怨声载道!

    还有始皇帝建长城的壮举,谁敢说这不是个好想法呢但百姓首先想到的是自家碗里的一日三餐,小媳妇天天晚上搂着丈夫,老爹、老娘一早一晚能见着儿子。

    还是那句话,想法儿好不一定收效好啊。

    皇帝宁愿慢慢来,不要让谁都适着自己,对百姓如此,对重臣亦如此。

    总之他没有走大砍大杀的路子,但目的同样已经达到了——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重军的必要。

    而皇帝此举,料想晋王和赵国公同样会记在心里的,居住在承香殿里的新城公主,也会领情的。

    君恩万重,要给的人知道才行。不然哪怕恩重如山,亦会有人心生不足。

    皇帝喝着酒,想到了郭孝恪,这人更是颗金刚钻儿。

    既然晋王殿下两次都请他不动,那么皇帝想再亲自去试试,但绝不会妄下诏命、强行委任。

    如果崔夫人在产前动了胎气,就连皇后和贤妃那关也过不去了。

    &



第1347章 突闻内幕
    只要这件事出现反复、再令许敬宗不能裁断清楚,那么大过年的,大明宫墙外长乐坊出现的、这件践踏民生的恶劣事件,迟则两天、快则明日,便会奏报到含元殿去。

    等到那个时候,房遗爱再缺心少肺也得考虑自保,蜀王李愔藏得再深也得让房遗爱翻出来——他同房少卿在一起说了什么

    赵国公才不信,失了任职地、被皇帝不闻不问的蜀王殿下,会老实到一点坏水都不冒!因为房黑炭在归林居的表现太反常!

    赵国公和褚遂良的话很少,行大事无须像在朝堂上那般侃侃而谈,此时更多的内容,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关键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此时促膝议事的两人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他们面色平和、却内心焦灼地等待茶楼的消息。

    很快,赵国公安排去茶楼的家丁赶回来了,回禀说延州刺史和房驸马的私谈看起来好像极为不美。

    家丁只须对茶楼老板悄悄亮一下身份,再扮个跑茶的伙计没有多难。

    “伙计”给高刺史和房少卿上过了茶,掩在门后听里面的话音,原来谈话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驸马房遗爱的一些要求、和刺史高审行的答复,居然都是十分的明确而且直接,为此只有两个人的对坐品茗,气氛却有些僵。

    “那你怎么不稳住了再听一听!”褚遂良忘了那是人家赵国公府的家丁,有些促急地问道。

    家丁道,“褚大人,我还带了位兄弟,此时仍在茶楼里应茶!”

    ……

    通善坊香远茶楼,是一座高三层的木质楼阁,这样的建筑在高楼比比皆是的长安,虽然算不上鹤立鸡群,但大业、通善坊一带不算黄金地段,它在这一片矗立着,却好似矬子里拔将军。

    坐在顶层雅阁里凭窗而眺,可以从曹王府外进进出出的人群,俯瞰着北去的大街,看到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一直看到隔着三座坊区的永宁公主府。

    高审行是熟悉那里的,稍加辨认,便认得出公主府大门之内同样三层之高的前厅,那里的热闹又不是曹王府一带能够比拟的。

    一开始,房遗爱客气而委婉地提出他的困难,以及手头的紧涩,他居然也提到了永宁坊。

    高审行不但从房遗爱的话中听说了刚刚发生于归林居的打砸,而且还听说了休祥坊江安王李元祥、痛殴波充闹剧的上一场——两个公主府的群殴——居然同郭孝恪有关。

    高审行忍着不表示出对房遗爱的不耻之意,毕竟茶钱是人家出的,而且自己对他好像还有点短处。

    但他知道,谁同这块黑炭沾边儿,谁身上干净不了。

    高审行说,“房少卿你不知高某,高某身上从不带那些铜臭气熏天的玩艺儿,但楼下高某的随行人可能带了几个,房少卿你如不嫌弃的话,高某可叫他们上来凑凑。”

    房遗爱知道对方没有一丝相助的诚意,语气像打发要饭的。他示意高审行能否回兴禄坊府中周转一下,高审行道,

    “高某一向内外有别,不像房少卿还有自己的私房体已,府内所有的钱物都归夫人刘氏掌握——高某又无什么背人的花销,整那个没意义。”

    房遗爱暗道,“你他娘的干点啥有人管饭,还给端上来,当然不必自己开销了!老子在高阳那里都没这样的福份。”

    两人之间关于借钱与不借钱的商量其实很快便结束了,高审行绝不会给他一文,如果是高阳公主出面来找,他将兴禄坊都搬给公主也不眨一眨眼睛。

    而房遗爱认为高审行一毛不拔,是将自己当成了天然的情敌了,毕竟自己越惨、麻烦越大,在高阳公主那里越无好脸色可看。

    但他一个堂堂的延州刺史,在家中注定是说一不二,绝不同自己似的没有一点地位,哪会挤不出区区几千吊钱来!

    那便是踩的还不够。

    房少卿十分有风度的示意高审行品茶,说,“在下刚刚听闻高刺史是个讲究人,与长安知名的文人墨客都有交往,但你可知这类人自比管仲百无一用,惯好争风和捕风捉影,有些时候忌妒、刻薄之心不弱于妇人……”

    高审行冷笑一声,猜到房黑炭一定是被几文钱逼到死巷子里去了,那他更不能沾上这人一点边儿,就连与高阳公主的那次萍水之逢,也须让它尽快随波逝去吧。

    刺史道,“人无完人,驸马若持这般想法,那你也就没有朋友了。”

    他想尽快离开此地,举目往窗外的大街上看,忽然看到有一个青衫之人骑马往北去了,刺史从那匹与众不同的红马上一下子认出它的主人,虽然行头已换下去了,但腰间悬挂的青鳄皮鞘的乌刀,更证实了他的身份。

    刺史不知道,皇帝从曹王府出来要微服去何处,但这份好奇足以令他对房遗爱接下来的话充耳不闻。

    皇帝去的方向正是大明宫,炭火不急不缓,极通人性地离着老远、便避开推车挑担的行人,那种小碎步的踮跳敏捷轻快,看得出它的心情也不错。

    这是整个大唐帝国身价最高的马匹。

    刺史想,世间什么东西都是分档的,物以类聚,但高阳公主那样冰清玉洁的美貌尤物,和房遗爱怎么会聚到一起去了!自己同房遗爱也坐在了一起喝起茶来!

    这是为什么

    房遗爱对高审行的陌视不以为然,越是看重自己身份的人,越是这副恼人的德性,驸马说道,“刺史你得知道,高阳公主那是皇帝陛下的妹妹,因而你与房某正经说……我们算两个辈份的人。”

    刺史从思绪中猛然惊回,惊愕地看向房遗爱,听他道,“在下刚提到的那些文人墨客……他们的肚中是存不住事情的,设若陛下知道了代抚侯同他的妹妹在公主府夜宴后单独留下、天明方离的话……就算刺史清者自清,但陛下对高刺史会是个什么看法”

    高审行保持着镇定,冷冷地问道,“什么看法”
1...414415416417418...4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