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洋石油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子月七

    华夏后世采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也是借鉴了荷兰人从金鸡纳树皮内提取奎宁的方法,石油醚与乙醚的物理性质差不多,青蒿素同样也可以用石油醚提取。石油醚属于轻质石油产品,很容易从市面上购买到。

    黄延义把运回来的黄花蒿种子储藏了起来,而运回来的黄花蒿枝叶,黄延义模仿了荷兰人提取金鸡纳霜的方法,过程都差不多,只是把萃取时的

    硫酸换成了盐酸,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萃取出了白色结晶状粉末——青蒿素。

    陈尤壬学的是西方药物学,身为一个学医的华人,他也看过不的中医书籍,对黄延义提取青蒿素的行为,在恍然大悟之后,也非常的配合。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说的很明白,是榨汁服用。

    黄延义手里捻着青蒿素粉末向陈尤壬解释道,“后来的中医先生们没有对《肘后方》字斟句酌,想当然地把青蒿当成了一味中药归入了药方之中,以至于煎出来的药并没有抗疟的作用,殊不知青蒿素经过高温便会改变药性结构。”

    “老板,其实这也怨不得古人,那时候的物理化学水平限制了他们从微观上进行研究。”陈尤壬这几天也从黄延义身上学到了一些先进的医药理念。

    “古代中医药的传承也分了许多门派,许多医士把药方看作是自己的传家宝,不与人交流,有的药方甚至在传承过程中遗失,这种门派传承方式也拖了中医发展的后退,呵呵,我们也一样,这次提炼出来的青蒿素,我也不准备公开。”黄延义说道。

    “那我们这么做是为了——”

    “荷兰人到现在不也没有公布奎宁的提取方法吗,他们能这样做,我们一样也可以,我现在没有打算靠青蒿素挣钱,我是为了让我们身边的人不再受疟




第十二章 柴油机
    二战前的小型柴油机,科技含量、机械加工难度都不高,以黄延义招收的这批工人,制造技术简单的小型船用柴油机基本没有什么难度。当初,黄延义决定生产柴油机和开办造船厂,主要是为了安置超额招收的技术工人,顺便在生产柴油机的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壮大一批工人队伍,没有想着让船厂来挣大钱,马马虎虎能保本别赔钱就行。

    这个年代的柴油机还没有电喷和高压共轨技术,加工制造难度还不如造一支半自动步枪来得高。

    黄延义和蔡成功、林文栋三人开小会讨论了几次,把柴油机厂的工人组成了机体组、曲柄连杆组、配气机构组、润滑系统组、燃油供给系统组等六七个分组,然后由各小组的组长联合组成了总体设计组,来负责柴油机的整体设计。

    厂子里有一台从新加坡买回的印度产18马力单缸柴油机,总体设计组把它一一拆解,仿照它进行了重新设计,加大了缸径和单位供油量,加重了飞轮,按照船用特点整体重新设计了一遍。有黄延义这个穿越者的参与,总体设计组只用了7天,就把新柴油机的整套图纸绘制出来,完成了柴油机生产的第一步。

    柴油机厂的绝大多数机械工人都参加过新加坡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来到诗巫后,除了安装磺胺生产线忙了10多天,其余时间都也都没有放松学习,特别是厂里的新设备到位后,每个工人都在机床上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训练,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很快。

    磺胺制药厂正式投产后,除了10几个必需的设备维修工,剩余的工人都归口到了柴油机厂和船厂,这些划拨出来的144名工人,再加上新招的搬运工、库管等,整个柴油机厂和造船厂的工人总数超过了220人,这个数量比后世某些县一级的农机厂工人还多,也算是一个小规模的工业企业了。

    人多力量大,可不是一句虚话。

    各个小组群策群力,连设计带制造忙碌了半个多月,10月初,第一台试验型柴油机成功运转。经过5天连续不断的性能测试,得出了油耗、震动、耐久性等一批数据,并做了一些细小的改动之后,这台32马力的船用柴油机基本定型。

    黄延义给它的型号命名为“群力1号”。

    有了柴油发动机,在船厂正式建成之前,黄延义也没有让设计组闲着,又让他们转向了农用拖拉机的设计。农用拖拉机,设计难度更低,后世某些乡镇农具修理厂都能拼造出来,农用拖拉机稍微有些技术含量的无非是转向及传动部分,黄延义在草稿纸上画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案丢给了蔡成功和林文栋后,自己跑去陪两个女儿玩耍去了。

    黄延义给出的农用拖拉机方案,是

    仿照的后世的“神牛”四轮,神牛四轮最早于1958年投产,这种拖拉机拉上一整车的水泥预制板,还能奔跑如飞,除了烟筒里冒出的黑烟和令人烦燥的声音,其它的挑不出什么毛病。

    生产拖拉机需要的钢铁,是邝文海从马尼拉采购回来的美国废钢,很便宜,80美元一吨。此时的美国也在向日本大量出口废钢,而日本把这些废钢都用在了枪炮、舰船的制造上。

    东南亚是橡胶产地,轮胎工厂也很多,古晋就有一家轮胎制造厂,拖拉机的轮胎来源也没有问题。

    整个砂劳越,除了古晋周围有几条较短的公路,其它地方基本都是泥土路,而在泥土路上奔跑,正是农用拖拉机的强项,所以,在砂劳越乃至在东南亚发展农用拖拉机产业,还是很有前途的。

    在诗巫生产农用拖拉机,可以说占了地利与人和,至于天时,那是老天的事儿,黄延义管不了老天。

    闲下来的黄延义牵着大女儿珠儿在厂区闲逛,碰到了正在操练中的谢无忌,看到他那狼狈样儿,不禁笑出了声来。

    “无忌,孙悟空在花果山可是逍遥的很,看你弄的咋连山大王都不如啊。”

    谢无忌这段时间每天要带着一帮小崽子们操练,可真是累的够呛。

    看到黄延义有了空闲,好不容易逮着机会的谢无忌开始倒苦水,“大哥,这帮家伙就没一个省心的,管理这50多个臭小子,的确有些力不从心。”

    保安队并没有公开招募,除了谢无忌从古晋找来的几个同龄朋友,其他的队员基本上都是厂里工人们介绍过来,要么是自家子弟,要么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现在已经有了50多人。

    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是放荡不羁的年纪,有的还处在叛逆期,动不动的就相互动起手来,的确不好管。保安队完全是草台班子,没有什么信仰,也没有思想去贯彻,只能靠谢无忌临时想出的几条纪律来约束。

    谢无忌被黄延义任命为保安队的队长,月薪高达400沙元,比厂里其他人都高。

    工资是高,可高工资不好拿啊,身为队长,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各项训练至少要超越全队的平均水平,否则就会让队员们小看,那还怎么带队伍。

    “你才21岁,体力方面还有潜力可挖。能够锻炼出来,至于带队伍的经验,可以自己边琢磨边总结,你手里有赏与罚两**宝,碰到好的,赏他一个元宝,碰到刺头,举起你手中的鞭子,让他在你的鞭子下瑟瑟发抖。”

    看见谢无忌没有出声,知道他这人心善不愿意过重的惩罚别人,黄延义接着说道:“再有两年,日本人该入侵我们这里了,你们现在不练好本领,以后日本人打过来了,没点本

    事怎么和他们斗,你甘心被日本人奴役”

    谢无忌抬起头望着黄延义,“大哥,你说的是真的,日本人真会打到咱们这里来”

    黄延义点点头:“我啥时候说过假话,日本人需要橡胶和石油,这两样我们这里都有,你说日本人看着能不眼红吗。”

    “这他吗的小日本,现在占着华夏,弄得黄医生到现在还不能归葬祖坟,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操练,只要日本人敢来,就两个字,打它。”谢无忌语气坚定的说道。

    “这才像个队长的样嘛。”

    “无忌叔叔,我也要跟着你打它。”这时珠儿撅着小嘴插话道。

    “珠儿有志气,不过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去打它。”黄延义笑着对珠儿说道。

    黄延义牵着珠儿边走边说道:“你可以在保安队做些测验,胆小的、体力不合格的,通通赶到工厂去做搬运工,另外,保安队的伙食一定要做到餐



第十三章 生活区
    下南洋并非华人的专利,日本也有不少人在南洋经营商社和种植园。

    山打根,是东北婆罗洲一座华人占多数的城市,它此时是英属北婆罗洲(沙巴州)的首府,历史上英国人把北婆罗洲公司的首府迁往亚庇(哥打京那巴鲁)是在二战结束以后。

    山打根附近的平原和丘陵地带,日本人开辟了不少橡胶、椰子、香蕉等种植园,这些种植园大小不一,小的有数百英亩,大的占地达数千英亩。开辟的较早的久保田椰子园占地2650英亩,只能算是中等规模,著名的尼桑庄园集团(包括依格橡胶园、吕宋麻种植园、坦杜橡胶园等),共计占地2.8万英亩,是日本人在东北婆罗洲开辟的最大的种植园。

    山打根城内,有十多家日本人经营的商社,他们收购橡胶、可可、木材等当地特产,同时把日本的铁器、丝绸、香烟等货品销售至北婆罗洲。

    正元商社,乍一看名字,会被误认为是华人开的商社,但正元商社的社长李正元还有一个日本名字,加藤正一,他出生在神户,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

    加藤正一每天起的很早,他有个习惯,每天起床后都要在自己商社的库房内走上一圈,亲手触摸一遍自己所有的货物,然后再泡上一杯清茶,坐在商社大堂的太师椅上,享受一段早晨的空闲时间。

    “加藤君,我就知道你这个吝啬的家伙每天都会早起,哈哈。”

    伴随着人声,一个穿着日本浪人服、留着一小撮仁丹胡子的家伙闯了进大堂。

    “啊,原来是藤野君大驾光临,真是贵客,快请坐,这是我刚刚泡好的福建名茶,还没来得及享用,你来的正巧,我马上再拿一套茶盏。”加藤正一看到来人后,赶忙起身让座。

    “我可没有时间和你一起享用早茶,今天过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

    “藤野君请说。”

    “前几天你贡献给我们社长的那种补药,提神散,社长吸食之后感觉很好,昨天社长找到我,他说还需要一些,而且很焦急,不知你这里还有没有”

    “这个”加藤正一有些他吞吞吐吐。

    “怎么,你这里没有了吗,那你把供货人告诉我,我去找他购买。”

    “有,当然有,只是在价钱方面”加藤正一伸出手指,做出数钞票的模样。

    “人们都说你吝啬,果然没有说错,我们社长说了,只要你有货,就给你现金,日元或者美元都可以。”

    “哟西,美元,供货的朋友他只收美元。”

    “你可要保证货品的质量如同上次那样,我们社长打算把它献给东京的总社长,如果这中间出了差错,后果你是知道的。”

    “哈依,货品质量一定有保证。”

    山打根正元商社所发生的一幕,同样也在香港、巴达维亚、马尼拉等地上演。

    黄延义把基地医

    务室的两名医生郑惟炎和曹胜裕派了出去,让他们联络昔日在医学院的同窗好友,并明白地告诉了他们“提神散”的成瘾性,让他们有针对性的销售,尽量避开华人群体。

    郑惟炎和曹胜裕在出发一个月后,先后回到了诗巫基地,并带回了好消息。俩人收到的订货量达80公斤,平均售价为1美元2克,80公斤的甲基苯丙胺销售额达4万美元,而它的主要原料伪麻黄碱的成本,才3000美元不到。

    以基地甲基苯丙胺车间的产量,每月可以生产出1吨半的产品,产值可达75万美元。

    刚开始铺货打市场的阶段,销售量暂时还不会太大,等三五个月以后,市场培育成熟了,每月出货量超过1吨应该没有问题。

    为了让“冰毒”的销售尽量隐秘,黄延义让人专门跑了一趟马尼拉和香港,在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开设了几个匿名账户,专门用来收受这些“提神散”的货款。

    这次货品推广行动,黄延义发现了郑惟炎在销售方面的天分,他一人就推销出去了将近63公斤“提神散”。黄延义让郑惟炎把医务室的工作交给曹胜裕后,专门负责起了提神散的销售。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940年的元月。

    历时三个多月,陈尤壬终于将青蒿素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等试验数据汇总,报送给了黄延义,黄延义审阅之后,批准了这项药物在基地医务室的使用,并给青蒿素起了个挺俗的中文名字:“疟特灵”。

    “疟特灵”的出产量并不多,从老街运回的黄花蒿枝叶只提取出了不到90公斤结晶粉末,试验药物还用去了一部分。黄延义嘱咐陈尤壬要节省着使用,必须保证“疟特灵”有足够的储备。

    黄延义曾经看过不少二战的记录片,知道在二战中抗疟疾类药物的重要性。

    二战前,全世界80%的奎宁都掌握在荷兰人手中,荷兰人在爪哇岛移植金鸡纳树有近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提取奎宁的经验。荷兰人在爪哇岛种植的金鸡纳树,是全世界奎宁含量最高的金鸡纳树种之一。

    印度殖民地平均每年死于疟疾的有200万人左右,为了改变这个局面,英国人曾经在斯里兰卡种植了相当大面积的金鸡纳树,可惜的是,栽种在斯里兰卡的金鸡纳树的树皮奎宁含量非常之低,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奎宁。

    1921年,美国驻菲律宾总督用4000美元从荷兰人那里买来一瓶金鸡纳树种,在棉兰老岛上种植成功,到1941年,棉兰老岛每年能够出产2000磅奎宁。

    太平洋战



第十四章 议员身份
    1940年2月,诗巫基地进入了收获期。

    第一台农用四轮拖拉机制造成功。

    黄延义亲自参加了试车仪式,看到外表笨重的大四轮跑出了30迈以上的速度,黄延义咧着嘴笑开了花。这可是纯自主知识产权的拖拉机,是200多工人努力了几个月的成果。除了在设计2前进1倒挡的3速变速箱耽误了一点时间,其它的诸如转向系统、刹车系统都设计的很顺利。

    两个前轮是转向轮,轮径只有35英寸,两个后轮是驱动轮,轮径达57英寸,轮胎是从古晋轮胎厂订做的大花纹轮胎,抓地力非常之强。排气筒高高的耸立在左前方,向左侧吐着黑烟,这个排气筒具有一定的消音功能。驾驶员的座椅是按照人的臀部形状开模铸造的带孔厚铁片,铁质座椅下的有6根减震弹簧。刹车系统是配置在驱动轮上的11英寸大鼓刹,使点力气基本一脚就能站住。

    32马力柴油机机头下面垫了四个厚实的碳化橡胶鸡爪垫,可以一定程度的减缓机头的震动传到底盘钢梁上。

    总的来说,除了柴油机是单缸这个缺憾之外,其它的都让黄延义感到满意。

    第一艘50吨级木壳轮船也在本月下水。

    去年10月,从新加坡造船厂聘请的两位华人船舶设计师到来之后,造船厂便开始正式运转。

    黄延义对造船是一窍不通,他不会去外行指导内行,完全放手让两位设计师去管了。

    诗巫镇不缺木匠,造船厂一下子从诗巫招募了70多个有经验的木匠,其中还包括伊班人和马来人,这些土著木匠的手艺也非常了得。土著在拉让河流域有数百年的造船史,他们的手艺传承也一直没有中断,在英国人到来之前,拉让河的土著就能建造容纳100多人乘坐的大船,而且不用一颗铁钉。
1...45678...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