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和知了
还有需要用的猪肉,猪油之类的,赵老太太也早就一边另放着。需要再做多少斤的豆腐,也早就把豆子称出来一边收着。
除了这些,哪块想不到的,赵老太太就和赵家小叔说,或者和丫丫爹娘念叨,让他们也帮着记着,别到时候落下一件两件。
初七临近傍晚的时候,赵家大爷和大娘一家回来了,毛驴车上大包小包的很多包裹。赵家大娘趁着把毛驴迁到后院的由头,车上的包裹拿到后院几个,剩下的赵家大爷就带到赵老太太屋里。
“娘,这是华哥她姥家带过来的,一些糕点,还有一包茶叶和两罐子酒。听说来文正月成亲,我丈母娘又扯了几个尺头的红布让我带过来,图个喜庆。”
“亏我那亲家母有心。”赵老太太看了眼眼前的东西,这些放在庄稼人跟前算是贵重的。知道赵家大娘心里存了小心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边也下雪了吧这路上好走吗”
“下了,但是没有家里这边大,那边就是零星的小雪花飘着,越是到了咱们这边,雪才大的了。”
“赶回来就好。”赵老太太窗外看了眼,“你媳妇干啥去了咋不进屋”
赵家大爷吭吭哧哧的,憋了好半天,“宝哥许是着凉,肚子难受,她娘估计是带着宝哥家去茅房了。”
每次都是拿宝哥做借口,不是宝哥人小乏了,送去屋里歇着,就是宝哥困了累了,家去哄睡,再不就是宝哥身子不舒服,家去暖暖吃个药之类。
“你兄弟来文的亲事这还有十来天了,好多事情都没办妥当呢,你这做兄长的这段时间多操心。你爹去了,你是赵家的长子,人前人后拿出长子该有的气度,别叫外人给看低了去。”
“是,娘。”
“你这性子从小到大糯糯唧唧的,华哥这么大了,也没见你哪次敞亮一回。”赵老太太看着赵家大爷站在地上,恭恭敬敬的样子,在赵老太太眼里就是不争气的样子。
“唉,你这半辈子也快过来了,说啥也是不管用了。”
屋里没人说话,赵老太太点着烟杆子,吧嗒吧嗒的抽烟。赵家大娘抱着宝哥从窗户跟前过,于氏赶紧出去给开门,“嫂子过来了。”
“回来了,这雪天冷,宝哥许是在毛驴车上给冻着呢,肚子生疼,我这刚一到屋,就领着去茅房,都没顾得上给咱娘打个招呼,这部终是好了点,领着他过来了。”
宝哥看着是蔫蔫的,没大有精神。
“娘,”赵家大娘一进屋,看赵老太太炕上坐着,其他都地上站着的站着,坐凳子的坐凳子,她也没敢直接做炕上,看情形也看出个一二。“娘,回娘家这么些天,也没在家伺候你,这是我这做媳妇的不是。”
“这刚回来宝哥身子不舒服,我这不赶紧家去领着,刚刚才好转,赶紧领着过来。宝哥早就想奶奶
第九十三章:灯油钱
过了初十华哥就回县城学堂去学习,等赵家小叔成亲的时候,再请上一两日的假回来。过了初十,村子里就开始准备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撒灯了。
小姑父是鼓乐手,所以年年都少不了他。撒灯是村子的里正张罗的,里正是西苑的一个林姓的人家,祖上是个地主,家产在十里八寸也是数得上去,这里正是从他爷爷辈就传下来的,一直没离了他们老林家。
现在的里正是唤作林兴的,大概的五十多岁的年纪,留一口山羊胡子,个子不高,但是白白净净的,看着很是体面。
丫丫第一次见到这里正是正月十一,她正在院子里玩,里正来这挨家挨户的要今年正月十五撒灯的油钱。赵家大爷,丫丫爹还有丫丫小叔三个一大早就去山上套兔子,还没回。赵老太太也恰好出门,好象是在缝口袋的时候,找不见一股线,出去王老太太家拿一股线。这几天在村子里买了几斤菜,赵家大娘和丫丫娘在地窖整理菜,没见到前院来人。
丫丫在西厢房窗户看到了,连忙出来招呼,“你是谁呀你找谁呀”
面前的老爷爷看着虽是面善,但是自己现在人小的,也是不好随便让人就进来的。
“你是老二家的闺女吧。”这人也不靠前,只在大门口边上站着,端详了丫丫一会,跟丫丫说话,“看着倒是和老二长的挺像。”
“你是谁呀,你找谁”丫丫没理他,接着问。
“你这小姑娘倒是挺有意思,”那人也不恼,听丫丫这么问,笑着和丫丫继续说,“你奶在家吗”
“我奶串门去了。”
“你家有大人在家吗”
丫丫冲着地窖的方向,站在门口大声叫着她娘,“娘,家里来人。”
于氏在地窖应下,连忙从地窖出来,看门口站着的是里正,“哎呀,林叔来了,快快进屋,这小孩子不懂事,咋不让你林爷爷进屋呢。”
“你家这小女娃子倒是机灵有趣的,看着我也不认生。”里正说着跟着于氏进来里屋。
赵家大娘也出来,连忙上前迎上去,“里正来了,是来算正月十五撒灯的各家的油钱了吧。”
“是啊,每年这个时候都得各家走一趟,有钱的出点油钱,没钱的出点松塔或者苞米瓤。”撒灯都是用干的松塔或者苞米瓤,沾上煤油,然后各家屋里屋外的撒上。
“我家老太太一早还念叨呢,说是快要撒灯了,里正你这几天就得过来。”赵家大娘说话场面,也不打怵,“这不,上午说完,你这下午就过来了。”
于氏叫丫丫过来,“去签约你老奶奶家把你奶叫过来,就说里正过来要撒灯的灯油钱了。”家里的钱都在赵老太太这里,可不得把赵老太太给叫回来。
丫丫连忙小跑着去签约老姑家,离得不远,老姑家有条狗,样子很是凶狠,虽说拴在屋后,但丫丫还是不愿进门。只趴在墙头,冲着院子喊,“奶,奶,家里来客人了,里正来了,我娘让你家去看看。”
屋里赵老太太应了一声,不一会一屋人开开门送赵老太太出来,“这是来要撒灯的油钱来了,这现在到你家,估计一会也来我这院子了,我这也得准备准备。”
王老太太一边送赵老太太到大门口,一边也招呼赵家小姑准备点茶水,里正估
第九十四章:‘神灯’
丫丫爹是正月十五那天和几个人轮流抬筐的,每户按说要出一个劳力,她家是丫丫爹。
正月十四是神灯,撒灯之前需要先起灯,起灯是到每个村子的小庙里去取。一路上吹鼓乐的吹鼓乐,抬筐的抬筐,筐里全是沾了煤油的松塔,还有打大嚓敲锣打鼓的,后面有两个推车的,车子里面的也是松塔。
村子里的老老少少一般都跟着看热闹,说说笑笑的。于氏一个胳膊抱着小小一手领着丫丫,边上赵家大娘还有娟姐和宝哥都跟着来,一大帮子人簇拥着往村子的小庙来。
小庙是去北山的路边上,从村子出发,大概走上半个小时左右就看到路边上的小庙。这庙看着有些年头,虽说破破旧旧的,但是看着倒也香火不断。
跟着来的还有几个据说是‘说道’的,先是里正领着村里人上香磕头,然后‘说道’的人在庙前说了几段话,就开始起灯。
先是把松塔放在庙前一大堆,里正找来火石点着,火就烧起来了。一行人又是磕头上香一阵,这才开始起灯。撒灯的人用铁簸萁从庙前取来火种,然后从筐里用小铲子铲上一铲子松塔,用火种点着,这就起了灯。起好等之后开始吹鼓乐,又放上几响炮仗,在庙前热闹了好一会,才开始一边撒灯一边回村。
正月十四的灯是不进村的,在村子里的沟沟坎坎到处撒上,然后都聚在村子一处比较宽敞的地方,把松塔都堆上,四外面一小堆一小堆的撒的正亮,最后把中间大堆的灯给点着,人们聚在一起,小孩子欢呼,大人说说笑笑的,好生热闹。
她也想去跟着人跑,于氏拽着不让去,说是人太多了,万一不小心碰到。赵家大娘是拉着宝哥,不让他乱跑,只让在远处看着。
松塔着过之后,又换上新的,火苗一直着的旺旺的,照着夜晚的天空也跟着亮起来。
老姑父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起吹喇叭,敲锣打鼓打嚓的也是村子里的人,她见的不多,也记不大清。鼓乐吹打的都是欢快喜庆的调子,人们听着调子跟着又是唱又是跳的,小孩子跟是一边围着火堆跑,一边叽叽喳喳的叫。
一直热闹到很晚看着灯都灭的差不多,引不起火灾,人群才开始慢慢散去。
“听说今年的灯油钱比往年多出来许多,今天的灯是比往年要旺的,每年也就续个四五车就散去,今年这是弄到这个点,我看着倒是续了六七个推车的样子。”
回去的路上,大家就这灯开始议论开来,“今年的灯看着过瘾的,鼓乐吹的也带劲,每年只你家男人一个人吹今年倒是又请了一个,两个人轮流着,倒是听着喜庆不少。”
“可不是,”赵家小姑接话,“每年就他一个人吹,挺都挺不的,喘口气都得抓紧时间,今年倒是轻松不少。”
“这十四的灯撒的这么好,明个家去撒灯,肯定是比往年撒的全的,每年只大门口,屋门口,院子里撒上几处,其他地方让撒,不是油钱不够,就是松塔不够,总之着一会就灭了。”
“是啊,都不够看个光的。”
她娘领着她,一路上跟着人流走,听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闲磕。
一回家,于氏把她和小小放在西厢房,就开始去主屋看赵老太太。赵老太太嫌撒灯人多,磕磕绊绊的,没去看。倒是和二奶奶还有王老太太一起打牌,看着没点灯,估计还没回。
主屋的灶膛里一直放着高粱帽子,热炕用的,于氏用重新续了一些高粱帽子,摸着主屋的两个炕都热乎乎的,被子褥子也都铺到炕上了,这才关了主屋的门,回西厢房。
正月里算是一年最清闲的日子,所以每天晚上聚着唠嗑、玩牌
第九十五章:听了个八卦,说了个谎
村子一个有四个苑子,东苑西苑南苑和北苑。每年撒灯先是从西苑最西边开始,然后是南苑,再是东院,最后到北苑最北边,丫丫家是在东苑,所以要等上一会才能到她家。
丫丫是撒灯一开始,就跟着队伍一起在村子里来回走的。今天她爹也在帮着抬筐,偶尔也和人换着撒一会灯,她这趟跟着,算是看清了村子里的大概情况。
村子很穷,全是小土房,她跟着撒灯的人流走,看了西苑的人家,土房子盖的也是好的好,不好的不好。好几家更是房子透风的厉害,比南山姥家的老房子好要破旧。倒是有一两户土房子盖的也算立整,院子收拾也宽敞,看着倒是过日子的人家。
西苑一共四五十户的人家,多数人家也是姓赵,但是和丫丫他们已是出了五服的,同在一个村子住着,来往也是有的。遇到和赵家大娘相熟的人家,她就领着他们几个到屋里坐上一会,暖暖身子,喝个热水,或者吃一些瓜子果干之类的。遇到能说爱说的,由不得也是说上一阵子话,赵家小叔过两天就成亲,多是就这茬能唠上好一会。
“你那小叔子算是好的了,听说你家老太太要给在县里买房子,以后这两口子是不回来了”这刚把赵家大娘拉进屋,西苑的一个丫丫唤作身子的,就说起赵家小叔的事情。
“二十的日子,还有几天,来善家的,到时候可得过来帮着忙活忙活啊。”
“她大娘,你这就是不说,我这肯定也是过去的,这村里村外的谁家有事能少了我啊。”
赵来善是丫丫爹一个出了五服的兄弟,平时也没多大的来往,这来善家的是个爱打听事的,谁家有点啥事,她都要打听打听,说上一阵子。赵家大娘是在她家门前路过,硬是让这人给拉着进来做的。
“都是你婆婆给来文在县城买房,你这长房媳妇也是能忍的,这么多年攒的钱,全是给小叔子娶媳妇买房子了。”来善媳妇看赵家大娘刚没接那话茬,就又把话题给绕到这上面来,“这要是换作是我,早就跟我婆婆闹起来的,还是大嫂子你脾气性子好。”
赵家大娘听她这么说,也不恼,“来善媳妇,你这说的哪里话呀,都是一家人,什么老大老幺的,都是一家人,不分这个。”
“哎呦呦,我是没有大嫂子你这气度,嫁过来这么多年,家都没分,吭哧吭哧的干了这么多年,全是给别人干的,我是不干的。”来善媳妇这‘哎呦呦’声音很多,本来几个媳妇就在屋子里凑热闹打听,这回更是几个也都说起话来了。
“不过呀,我打听了,这老姚家在县里的杂货铺子也是每天有进项的,比咱庄稼地好多了。”
“就是,来文娶了这家的媳妇,多少以后是跟着沾光的。”
“听说老姚家是有儿子的,只是这儿子。。”一个老婆子的妇人话说到一半,就在几个媳妇堆里小声的趴着耳根子说话。
“这样子啊,那老姚家的儿子倒是个重情义的。”
“可不是,这要是这样子的话,这以后倒是不好说了。”
“听说当初逃难的时候还有个儿子留在南边呢,这以后也是不好说的啊。”
丫丫听着这一群媳妇婆子的八卦,赵家大娘在跟前,她们也是没有避讳。“哎呀,你这是不知道了吧,我这也是偶然听我一个亲戚家的远方亲戚那里听来的,听说这老姚家的大儿子当初留在南边,是因为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了。”
这话一出来,不但赵家大娘感兴趣了,丫丫也是没听过这茬,倒是想探个究竟。
“啊还有这事啊”
“可不是,这老姚家瞒着呢。”这媳妇看大家都围着她,说话这声调高了许多,“据说是当初天灾,老姚家都快饿死了,一家人逃路过来的,但是半路上有个地主家没儿子,只一个姑娘,这家老爷相中了这老姚家长子,说是给老姚家钱让做上门女婿。”
“哎呀,还有这事啊,后来呢好来呢。”大家听的也都上瘾。
“不过啊,这姚家老爷子也是有骨气,当时那都饿的要死要活的,那要老爷子硬是一分钱不要,说是不做上门女婿,可以把长子留在这过日子,但是要娶那地主家的姑娘。”
“真这样说的呀,那姚老爷子是不是傻,留在那过日子和上门女婿不是一样的吗,白白给的银子哪个伸手拿着的。”
“可不是呀。”
大家就着这话茬说起来了,那媳妇打断他们,“你们知道啥啊,这姚老爷子是个有身份的,若是收了银子,这和卖儿子有啥两样呀。”
“饿都饿死了,哪还管得了这些,这儿子和女儿一样,女儿出嫁是要彩礼的,这儿子不用准备彩礼,还能给彩礼,岂不是赚到了。”
“来善媳妇这心思真是歪歪透了。”听来来善媳妇这么说,几个媳妇取笑她,来善媳妇倒是不生气,“本来就是这样子,这银子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真金白银,给儿子媳妇的,都是不长久的呀。”
“你呀,你这以后若是当了婆婆,可不得有你儿子媳妇好受的。”
“咱接着说,然后呢这老姚家然后怎么了”
“然后就是给两个孩子办了席面,老姚家几口人流着吃了几顿饭,一分钱没要,就接着逃荒呗。”这媳妇停顿一下,让端来水喝上一口,说这大半天口渴的不行,“那地主看姚老爷子一家也是本分安生有身份的人家,要留在村子给买房买地,留这过日子。这要老爷子硬是没同意,接着往北走,这不来到咱们县里扎了跟。”
“听你这样说,这老大以后是回不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