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粮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和知了

    “这个倒是,我也是看着的。虽说娇养管了的,但是看着也还算懂事,眼里手里也都有活计。知道咱这样的人家是不得闲的,来了这两日倒是没偷懒。”

    “这不就得了,这媳妇既然有这念头,就是好好过日子家的孩子。以后跟着来文,两口子日子肯定过的好。”

    丫丫在旁边听着,三个老太太在屋檐底下一边晒太阳,一边纳鞋底,说的也来劲。

    “你们两个倒是好的,儿子姑娘都成家立业了,只剩下我这还有个孽障儿子,没得成家,我这是操碎了心也是没办法呀。”说起自己那小儿子,王奶奶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二十好几的人来,也不着家,管也管不住,成天的在外面瞎混,这就是一个败家的儿子啊!”

    “你也消消气,这性子说转也转的快,说不上什么时候,你家武哥等性子缓过来就知道过日子了。”赵老太太和二奶奶边上劝,“你和我亲家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武哥就是小时候性子野了,没管住,这才大了性子没收起来,等过些时日自己想明白,就知道成家立业了。”

    “可不是,你家老王和你这性子,看王祥就知道,你这小儿子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唉,人这事呀,谁都说不上呀,以后若是转过来,我这磕头拜祖宗的得好个谢。这若是一辈子这样,我这不也得认命不是。”

    老姑父这兄弟王武,丫丫是见过几次的,并不喜。就像王老太太自己说的那样,是个不学无术,外面瞎混的败家子。而且这次小叔成亲,他是来吃过几次饭的,丫丫偶尔见到,不是喝的大醉,嘴里胡言乱语,就是一帮人聚在一起,嘻皮笑脸的说着些混话。

    几个老太太又说了一会话,王老太太就从怀里拿出牌,三个老太太开始玩牌。

    丫丫这才看清楚古代的牌是什么样子的,这边主要把这纸牌叫‘叶子’,玩牌也叫‘斗叶’。她凑过去看,玩法就是和她看过的一种很简单的‘五对胡’的玩法是一样的。

    三个老太太一个摸了十张牌,先抓牌的那人十一张,每人把一样的成对的牌亮出来,先抓牌的那人打出一张牌。顺序下去,若是下一家有能碰对的,就和打出来的牌碰对,若是没有,自己摸牌。就这样谁先凑够无对,就算是赢了。

    几人玩的是个热闹,也不玩钱,赢了就赢了,输了就输了。

    赵家小叔的事情忙完,就开始忙家里的事情,虽说是正月,但是这几日柴火什么用的多,虽说还有很多剩下的,但是这些柴火烧到秋天新秸秆下来,恐怕是不够的。

    她娘和赵家大娘两个,这一会功夫,已经上山捡了好多树枝棍子之类的,放在当院的柴火堆堆着。

    赵家大爷也有活计,现在地里的冻还没化,做不来挖土垒墙的活计,但是西苑有户人家大正月的墙塌了一半,住不来人,可不得找人说什么也得给垒上。

    听说是个穷人家,人挺老实本分,跟自家兄弟分家,老母亲跟着自己过日子。老母亲病重,种地挣来的钱都是给老母亲治病,那家媳妇受不了这苦日子,跟着一个外地的过路人走了,只剩下老母亲和三个孩子。听说那自家兄弟也是没良心的,自己老母亲不管不问,更是接着借钱的由头,占去自家兄弟几亩地,所以日子过的更是艰难。

    说是一早那人就过来求赵家大爷和丫丫爹帮着收拾一天半天的,实在是自己老母亲病重,自己一个人收拾不来,所以这才求到这里来。

    丫丫没见到这人,只刚刚赵老太太几个一边玩牌,说起来这事,才听出个大概。

    “是个苦命的。”二奶奶一边打着牌,一边




第一百章:分家
    她爹他们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半夜了,她早就进被窝睡下了,于氏一直在炕上等着,听着外面有动静,连忙出去看。

    一行人卸了车,进屋说话,她在西厢房听不清,不一会,她爹娘两个人回来了。

    这事可得打听清楚,她连忙从被窝里起来,披着被子,“爹,房子的事情怎么样了”

    于氏看着好笑,“你个小不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啥都打听。”她娘一边说着,一边按着她,让她躺下,又给她把被子好个掖,“大半夜天冷,别老在被子里折腾的,好好躺着。”

    “你小叔在县里的房子买下了,地契拿到手了,合着三十三两银子。”她爹去外屋洗了手,进来和她说,“又让了二两,你奶买下了。”

    “爹,那我们什么时候分家也”

    “现在村里的地还没分呢,地没分,咱这家也分不清楚。我正月里去里正家说了,要了东头最上边的那块地,我们以后就在那里盖房子,搬到那里去住。”

    “这事我和你娘也和你奶说过了,等过几天暖和了,就找人动工把房子先盖起来。房子盖好之前,咱还在这住着。”

    挺好,分了家,独门独院的,是要好很多。

    “爹,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搬过去”

    “搬过去啊,”她爹抬头仔细算这日子,“现在二月,这天寒地冻的也是动不了工,三月动工的话,正赶上农忙,里里外外的也得两三个月,估计五六月的时候,咱就能搬进去了。”

    有了大概的日子,这事情就算有盼头了。

    终于等到村子里分地了,每五年,村子就根据各家人口的流动,分



第一零一章:新家位置
    分家一般是伤和气的,一般都是家里闹的过不下去,家里老人只好把家给分了。还好现在他们家分家,没到那地步,虽说赵老太太没说实话,肯定有些私房钱藏着,但是赵家大爷和他家也都没说。赵家大娘这几年也是有些私藏的,若是挑明,这事就不好过去了。

    至于她爹娘两个,估计现在只要把家分了,能单独另过,对他俩而言,就算是好了的吧。

    “分家之前我先说两句,“来文叔上前,四处看了看,”这么多年我这外面忙,家里的活计都是两个哥哥嫂子一手操持的。加上我这亲事,县里的房子,两个哥嫂没少操心,做兄弟的心里都记得,啥时候都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自家兄弟,说这个干啥。”赵家大爷和丫丫爹本来对于这么些年一直给自家小兄弟攒钱买房娶媳妇这事就没大有意见,作为兄长,他们一直觉得是应该的。若不是自己有婆娘和孩子,估计这家分不分也是不在乎的。

    “就是,我们作为兄嫂这是应该的,来文你们老口子好好过日子就啥都有了。”

    “是的,大嫂子说的对。”她娘也应着。

    “行了,这时候客套啥,先把家分了。”赵老太太看不下去,把话打断,“分家不分人,又不是不过日子了,都是一家人,有啥好说的。”

    “就是,老嫂子说的对。”北苑老爷爷喝了口茶水,又给里正和太爷把水蓄满,“这兄弟姑嫂的,啥时候都是一家人,分家不分家不妨碍。”

    地好分,村里的地刚分完,按着人口分就是了。只是有的地好,收成好些,有的地偏僻些,收成稍差罢了。

    赵老太太是跟着小儿子赵家小叔一户的,所以地是和赵家小叔在一起算。

    “地的话,你娘还有来文两口子,只三口人九亩地,我的意思呢,这九亩地,给几块好的。”先分大头,大头就是地,里正对于赵家的情况也都是知道的,先开了口。“你们哥俩年轻力壮的,勤伺候着,稍微偏僻的地方,收成也是不差的。”

    “这个我同意。”还没等赵家大爷表态,她爹先同意了。

    “这个我也没意见。”赵家大爷看来一眼赵家大娘,赵家大娘虽说不乐意,但是也没办法,只好应下。

    好地和差地,收成多少是差上一些的。本来分到的地就没几块好的,全是偏僻的山地居多,若是都分给赵家小叔,那她家是分不到几块的。

    太爷在炕上一直闷闷的抽烟,没说话,看赵家大爷和丫丫爹对于这地分的没意见,抽了口烟,说了声,“这就对了!”

    太爷表了态,这么分算是定下来了,里正选了几块好地,大概九亩多的样子,划给了赵家小叔一户。剩下的地,又给赵家大爷和丫丫爹两户分了。

    “老大家五口人地,大概十五亩,分给你们大概三亩好地,十一二亩山地。老二家四口人,十二亩地,分给你们两亩好地,十亩山地。你们看怎么样”

    “行。”她爹好说话,没啥意见,丫丫看她娘,也是没意见的。

    “也行。”赵家大娘权衡了一下,剩下的五亩好地,分了三亩,也是偏向她了。

    “这种地肯定是插伙儿种,这种地的家伙式、驴呀、车呀什么的,就不分了,放着大家公用。”一般驴、车什么的买不起多套,一家只有一套,庄稼人都是公用的。

    “说到这种地,以后来文两口子在县里,农忙秋收什么,不一定能赶回来,还得你们两兄弟帮着忙活。”

    “这个分地的时候我就想过了,”里正接过赵老太太这话茬,“按说你们这做儿子的,分家之后每年也得孝敬你娘几袋子粮食。我开始就和你老赵爷子还有北苑你叔商量了,老嫂子,这地分给你的是好地,来文两口子的庄稼加上你的那几亩地,老大老二两家帮着种,这以后的孝敬你的心意,就都在这种地收秋的情分上了。”

    “这个是,地给的好的,再帮着种,若是每年两家子再给上几袋子粮食,拉大老二家就不好过了。既然出了力,这粮食就省下吧。”

    赵老太太本打算老大老二帮着种地收秋,每年两家再给上几袋子粮食,那日子过的也还好。

    “我养他们这么大,分了家,每年也不孝敬我点粮食银钱的,这放哪哪都说不过去啊。”赵老太太不乐意。

    “老大老二两口子这刚分出去,日子刚开始日子肯定过的不称意,若是以后日子过起来了,两个想孝敬老嫂子,每年给上几袋粮食,两个估计也都乐意,巴不得的。”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上,这还没分家都一分不给,这要是分出去了,哪个还听我的!”

    “这事来文啥意思”里正把话头转给来文。

    赵家小叔看看她娘,又看看里正,屋子里大人小孩的一屋子,“以后我和淑贞多是在县里,跟着我娘,我俩个的地也跟着都分了好地,以后还得麻烦哥哥嫂子帮着收拾,本就有些过意不去。”

    来文叔看了看赵老太太,他是知道赵老太太的打算的,他自小受宠,她娘要这么多也是为了他以后打算的。“要不这样子,哥嫂帮着种咱娘的地,那是应该的。至于我和淑贞的几亩地,哥嫂没义务平白帮着种,要不每年我们两口子给哥嫂几袋子粮食,作为辛苦钱。”

    没等赵家小叔说完,赵老太太从炕上拿起鸡毛掸子,‘啪’‘啪’的打在赵家小叔身上,“你个小兔崽子,主意大了是不,胡说八道些什么。”

    大家拉着,赵老太太打了几下子,毕竟是自己最疼的小儿子,下手也不重,气倒是真生气了。

    “你拿出粮食,他们再给我,这不是一样,你个小兔崽子,不争气。”赵老太太炕边上一边喘气,一边教训赵家小叔。赵家小叔低眉顺眼的,不争记。

    “我看来文的主意倒是挺好,这亲兄弟明算账是对的,母子的母子,亲兄弟的亲兄弟另算。”太爷发话了,赵老太太想再说啥,自己嘟囔嘟囔的说了一阵,丫丫听不清。

    “既然老爷子发话了,那这事就这样吧。你兄嫂帮着种地不容易,来文你每年给上几袋子粮食,也是应该的。至于孩子孝敬老嫂子你,那就再另算,每年两家都给上几袋子粮食。年头好的,多给点,念头稍差,就少给点,都是一家人,这也不用说的这么计较。”

    里正把这话说完,看赵老太太在一边还在生气,不满意,“老嫂子,要我说啊,你这是有福气的呀。你看你这三个儿子,兄弟和睦的,知道谦让礼爱,对你这老母亲更是孝顺。”

    “刚刚这些都是我这里正在跟前说,你这老大老二一家可是一句话都没说,给不给粮食也都是我看着判的。还是这来文心思活泛,世面见的多不说,这心也是好的,知道礼数,比我这里正倒是强上好些啊!老嫂子,你可是有福呀。”

    里正这个夸,特别是夸来文会来事,懂礼数,赵老太太气就消了些。“我这是老了,话说了也不顶用,这家也分了,更是管不了了。”虽然这么说,丫丫知道赵老太太这是缓和了,至于能不能宽心放下,倒是另一回事了。

    “老嫂子,这以后的日子啊,长着呢。就像你说的,分家不分人,三个都是老嫂子生的,又都孝顺懂事,可别分个家弄得生分了。”

    丫丫听里正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自己生的,可不能太偏心。这‘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以后的日子谁都说不上,这家肯定是分了,若是弄的生分了,可是不值。



第一零二章:盖房子
    冻有点化了的时候,开始捯粪了,去年养了大半年的猪,很多猪粪在猪圈。马山就开春要种地,种地之前是需要上粪的,每年这时候都是要把猪粪捯一下,好拉到山上,种地用。

    除了捯粪,山上的榨子也是该刨该捡了。榨子就是秋收的时候剩下的一段秸秆和秸秆根,需要用镐头一个个刨出来,然后再磕掉根上面的土,成堆放好,再用车拉回来,这个是可以烧火的,而且很好烧。

    一般榨子高粱和苞米两个,其他比如谷子,大豆的榨子太小,不妨碍种地,到时候好好运上两遍地,就可以接着种了。

    她爹在家捯粪,赵家大爷赵家大娘她娘三个去山上刨榨子捡榨子。赵家小叔县里买好房子之后,说是一边做工,要一边收拾新院子,分完家之后,就和小老婶去了县里。

    娟姐和赵老太太有时候也上山捡榨子,她就在家看着宝哥和小小两个。这边她爹娘两个早出晚归的,每天地里的活计忙完,饭菜做好之后,不吃晚饭也是拿着镐头铁锹的去东头挖地基,每天都要早起晚归的挖上一会。

    现在家家都忙,找不来帮工的,再说也没钱给发工钱,可不得自己多费些力,能多做就提前多做着。

    她有时候也领着小小和宝哥去新家看看,一边规划着以后的打算。这片空地,虽说是山地,不长庄稼,但是如果种上果树,那肯定是能长的很好的。她看到这地方的第一个感想就是,这么大一片地,如果都种上果树那该有多好。现在这地方丫丫能看到的果树就有好几种,沙果、山楂、枣、梨、杏树、桃子这些要是都种上一大片,所说果树从种上到开花结果要好几年的时间,但是这是一个长久的打算,是值得的。

    以后自己大一点,再出去多走走,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果树,比如葡萄之类的,这也是可以种的。

    而且沙地种上西瓜、香瓜之类的也是好的,这都需要以后慢慢来,先要挣下本钱,把这片地买下来再说。

    眨眼到清明,清明前后也是下了几场小雨,但是都是淅淅沥沥的,没有下透。清明一早,天气就阴沉沉的,吃过早饭,就下起了小雨,真是应了这时节。

    赵家小叔和华哥也是昨个赶回来,今天去山上给祖先上坟,黄纸是一早就准备好的,兄弟三个,加上华哥,宝哥,也跟着一起。赵老太太和赵家大娘侍弄家里的菜园子,要趁着种地之前把菜园子挖一遍,倒是直接种菜,不耽误工夫。要是等到现种菜,现挖院子,那就来不及。

    她娘倒是没有跟着一起做活,一早就去了东头以后自家的院子里,忙上一会,回来喝了口水,就接着又去。丫丫让她娘抱着小小,自己也跟着去看看。她娘没弄地基,在院子东边挖出一块地,一直在弄自家的菜园子。

    由于地是山地,种菜肯定是不好收成,她娘就先挖出来很大一块,然后再去各处土肥沃的地方,一袋子一袋子的被土,把菜园子里不好的土给换下来。

    丫丫看,这几日已经弄了好几个席子。“娘,把土换一下就可以种菜了吗”
1...2425262728...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