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粮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和知了

    “对了丫丫,我让神医过来可是夸了海口的,说是你饭菜做得好吃,叨叨了一个多月,先生才跟着我出山。”于景冲着她笑,“所以这晚上这顿饭,就得让丫丫多用点心思,好哈做上一桌子了。”

    刚想说于景把这么一个性子乖张的老头请出山也太厉害了,原来是顺便把她给卖了,“小舅,神医有哪些喜好,挑剔什么”

    做饭菜倒是不在话下,但是要打听清楚了,也好对症下药。

    “过去拜见的时候,我是提着家里的糕点和辣酱,又带了葡萄酒和辣条,在山上待了一个多月,又给神医做了一个多月的火锅和为数不多的自己知道的那几样菜。”

    “这些,都是和神医口味。”

    &n




第三六三章:放心
    席面肯定是要按着过年的席面张罗的,只不过掌勺的是她,她娘和四姨两个一个烧火一个帮着备菜。

    红烧肉是肯定会有的,先生爱吃,家里人也爱吃,估计新来的大夫也应该不会讨厌。

    天气转凉,肉菜炖菜也是不能少,最后再弄一两个素菜小炒,弄个汤,也就成了。

    排骨酸菜冻豆腐、红烧排骨、小鸡炖蘑菇、辣椒炒肉、辣子鸡、羊骨头、牛肉炖土豆。再炒个韭菜花鸡蛋、花生米、酸辣土豆丝,醋溜白菜,嗯,家里有羊杂,再弄了个羊杂汤,十多个菜一大桌子也行了。

    酒的话有于景府城带回来的陈年好酒,还有去年的葡萄酒,也存了一年,还有两三瓶没喝呢。

    饭菜做好,看上院还没下来人,她娘也没张罗吃饭,和四姨两个就开始收拾最西边的屋子,给大夫住。

    最西边的屋子里面的门原是都通着的,但是因为没住人,自从搬进来之后,她爹就又弄了个木头的门框子给堵住了,只朝南的一个门口,算是独门独户的一大间屋子,住着正是合适。

    她爹和于景她娘安排在了东屋,她娘还有四姨和小云姑一起都住她的屋子。

    安排好住的地方,两人又把干净的被子褥子从柜子里拿出来,铺在热乎乎的炕上。都收拾的差不多,她娘才开始打发她上院看看,到底啥个情况,已经天黑马上要吃饭,人还没下来。

    小小下了学家里打个照就又蹦达蹦跶的上院去了,没个打指应的,只好她自己上去走一遭了。

    先生院子书房里点着煤油灯,窗子上的人影透过来,看着围着挺多人,听着倒是安安静静的,一看就是在下围棋。

    她悄悄的进去,果然,点着两个小煤油灯,先生和柳大夫两个人正对着坐着,桌子上摆着棋盘,这会正认真的思考,连边上围着看的她爹和于景还有小小也是认认真真的模样。

    她爹不会围棋她是知道的,于景以前也不会,至于后来府城学没学她就不知道了,小小是入了门的,先生觉得她围棋资质太差,平日里下个五子棋还行,就转教小小围棋了。

    她跟着往前凑,她爹最先转头看到她,她指了指下院,又比划了吃饭的架势,她爹点点头,是知道了。

    围棋她知道大概,也看不太懂,屋里待着也没劲,已经告诉她爹,转头就又悄悄的出来了。

    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沉沉的天,月亮从厚厚的云层里穿梭,偶尔冒出来几缕光亮。整个要是透出来,周围就起了一圈光晕,围着月亮一点点的挪动。

    家家的灯火也都亮起来,炊烟一缕缕的看的不真切,偶尔一两句远处的鸡鸣狗叫,中间夹杂大人喊着孩子家去吃饭的声音,也是响彻了整个安静的小村庄。

    她顺着家去的路慢慢的往回走,远远的看着已经光秃秃的果树,看着地下落的厚厚的一层叶子,风吹着,掀起三片两片的往四外面散开去。路过已经没了秧子的瓜地,已经下架了的菜园子,走过家里的草垛子,看着一排排靠着院墙离着的一捆捆秸秆,院子里是两个大的苞米楼子,里面是今年新收的苞米。

    家里屋檐下、上院厂房边,挂着各样的留种的菜和粮食,正晒着呢。

    留种的苞米一个个的编起来,一进院子,就着月光和屋里透出来的微弱灯光,在屋檐底下,房子外头的墙上,是挂了好几串。还有大豆,带着秸秆,用草绳编起来,也挂着呢。

    &nb



第三六四章:马勇表哥
    四姨夫是第二天中午赶来的,中午吃过饭,她娘就让她领着云姑出去玩,家里柳大夫给四姨号脉看病。

    四姨具体什么病她不知道,也没听大人念叨起过,就是知道自从看过病之后,四姨心情明显好多了,开了药单子,每天又开始吃药。

    先生和柳先生投缘,于景府城的事情也交代的差不多,俩人就跟着在家里住上了一段时间。

    知道柳大夫是名医,正好她在琢磨烧鸡,总觉得缺点什么东西,于是赶着人在,她又弄了一只让柳先生尝尝,看能不能给出个主意。

    她的想法还是挺靠谱的,柳先生尝过之后,给她推荐了几味药材,果然,和配料一起再熬,汤汁味道就好很多,味道也特别好吃。烧出来的烧鸡也味道纯正,酥麻入骨。

    得了柳先生的指点,她干脆就抓着机会不放,趁机让柳先生再教了教她一些简单基础的草药,学来以后留着用肯定是要的。

    于景和柳先生家来是待了半个多月,顿顿的伙食都是她张罗的,每天一大桌子,尽量做到爱吃的顿顿都有,不太和口味的一顿也不重样。有了柳大夫的指导,她平日里炖个鸡鸭什么的,也都稍微加了点药材,滋补更是不在话下。

    柳先生是个站不住的,虽说和先生投缘,但是真要让他一辈子和先生那样,开个小医馆,顺带收两个徒弟在村子里安顿下来,眼下是不可能的。柳先生的打算是既然已经出山了,就趁着还能走的动,想着四处都走走转转。

    先生也没多留,要不是有学堂在,看先生的样子,怕是也恨不得两老头一起出去云游四方了。

    她把琢磨出来的几个家常菜的方子还有已经可以上的了台面的烧鸡的方子都一处给了于景,让他回府城看着张罗。

    她自己前阵子琢磨出来的沙棘汁和杏仁乳,虽说简单,但是味道也是不错,就一处都给了。

    葡萄酒还在发酵的过程中,没有出缸,一时半会也不能动,这次于景过去就没亲自带着,等再过几天葡萄酒好了,他在派人过来运到府城。

    柳先生待的这几天,家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很是热闹,这人一走,连带着于景和四姨一家也没多待,跟着家去了,家里一下就空落下来,倒是还不习惯。

    于是她爹娘一琢磨,就又找了活计。

    再盖几处作坊!家里的府城运过来的鸭子毛隔三差五就是一车车的,以前还好,家家做做鸭绒被弄两身羽绒的袄子,这一回回的有增无减,是越来越多,就有些积压,干脆弄个作坊,要是能卖的出去,还能卖了换几个钱。

    除了鸭绒,她这阵子琢磨弄烧鸡,用的是上院的厂房的灶台,她爹和她一个商量,正好赶着工,给她专门又搭了一个。

    不但这,她爹又顺带张罗着挖了两个地窖,大的地窖,存东西的。家里今年收的蔬菜和存的瓜果,都收在几个地窖里。

    葡萄酒好了之后,先生尝过说是比去年弄得味道更好一些,因为今年出的酒比去年多,家里留了好几瓶,其他的,都让于景派人给拉到府城去了。

    下了场小雪,飘飘洒洒了小半天,地上铺了白白的一层,已经入冬了。

    入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姑家稍来信,说是马勇表哥要订亲了,是临村的一个姑娘。乍一听,她还有些惊讶,马勇表哥中了秀才正要考功名,咋这会订亲了呢,而且还是庄稼户的女儿家,没读书识字的,怎么可能

    她娘也是一愣,下院跟着老太太打听,老太太也不知道啥,消息是新近稍信过来的,离的又远,有啥动静一时半会也听不到。

    打听出来还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一个好事的婆子说的,不知道真假。

    &



第三六五章:跑回来了
    马勇表哥终于还是从了大姑的意,家里留下订了亲,但是说啥也不去府城,就家里留下了。

    订亲她没跟着去,下院老太太张罗着套了两辆车,七八个人,过去的。

    她娘抱着二小去的,二姑也跟着,还有大爷一家,县里小叔也听了信,专门赶回来,一出去的。

    古代平日里消息不灵通,加上都忙,没的机会走动。现在正好入冬都空闲,不管怎么说,也是喜事,家里远近的亲戚正是走动的时候,所以听了信,但凡能妥的开的,是一处都凑过去了。

    今年算是忙的,她也没的多少时间读书练字,虽说一直没落下,但她总觉得时间花在读书识字上的时间不够用,今年长进的特别忙,所以一入冬,家里的事情忙的差不多,她就开始屋子里一门心思的看书了。

    有时候去山洞,装着炒好的瓜子花生,带着晒好的各样果干,口袋里是包好的糕点,有时候也带上几瓣烧鸡,提着木炭,拎着生的地瓜,夹着几本书卷。

    生炉子,烤地瓜,热烧鸡,盘子里是瓜果干粮,坐在日后晒的暖洋洋的山洞里,一坐就能坐一个半天,要是她娘在家,做饭不用她,她能山洞里窝上一天不出来。

    她也去树屋,现在冬天冷了,树屋又是树上风大,没的炉子取暖,所以她都是挑着好天气爬到树屋里,坐上一会,多是看风景,安安静静的想想心事。

    家里的作坊也是越来越正规,做工的婶子大娘活计也越来越上手,养成了好的习惯,平日里就不用一直看着指点了,大家都落得个轻快。

    学堂里几个娃子长进特别快,先生说明年正好是三年一次的会试,几个长进快的,明年是可以出去考上一考的。

    先生这么说,她就多问了几句,才把这个年代的乡试会试知道了个大概:乡试是在秋天,只要提前报了名,是都可以参加的,考过了乡试就是会试;会试是第二年开春,要去京城赶考的,考过了得举人,名次靠前的,可以参见殿试。要是殿试榜上有名,是直接可以留用为官的,那就真真的光宗耀祖了。

    有了这个打算,先生从学堂里挑出来十个,包括大狗子、江哥、家诚、由哥在内的十个长进相对快的,特别又令安排了辅导的时间,一早一晚他们都要比其他的娃子多上上几堂课。

    小小离得近,每天也要雷打不动的跟着,二狗子有大狗子带,加上和小小一处凑个热闹,每天也是一早就过来晨背,晚上吃过饭,再过来学堂念上一个多时辰的书才跟着家去。

    人一少,课堂宽敞许多,虽说是一早一晚,但都是先生单独辅导,讲的也比白日里高深,她也就颠颠的穿着男装学堂里坐着听课。

    头一次是一早送小小过去,起的太早,刚送达,就想着趴桌子上休息一会,哪成想先生来了,讲的课她也听的来劲,就干脆回回都过来,她爹娘也乐意见,先生没说啥,倒是有时候提问,也会问上一两句她的想法。

    跟着江哥他们学,她才知道她课业是落下不少的,好在还能赶上,平日来背书多体会,先生讲的都记在脑子里,回去再整理笔记,每天都拿出来复习,不懂的不是问先生就是问大狗子,这几个人里大狗子学问是最好的。

    本想着这个年会安安静静的,倒是进了腊月,大狗子出去的那个娘,有消息了。

    具体怎么个情况她



第三六六章:两难
    年年过年于景都是家来的,有时候赶早小年之前能赶回来,有时候晚一点,也是能二十五六到家的。今年倒是晚,跟着去的府城其他几个娃子陆陆续续已经回来过年了,捎回来的信说是于景今年会晚一点,就是过年赶到家,也要二十**了。

    大花也英子两个是小年之前就回来了,过年没耽误。回来之后隔三差五就下来她家待着,和她聚一块,说些府城的事情。府城铺子里的包、听来的八卦,新鲜事,但凡有意思的,大花和英子两个都要过去说上一说。

    也是有趣。

    大狗子一直没和大花稍信说大花娘的事情,她这次家里,也是刚刚知道。大花倒是没怎么受影响,回来之后第二天就过来她家,以后隔三差五和大狗子二狗子一块上学堂也过来看看,和她说说话,有时候英子也来,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家家的那些烦心事也就没的提了。

    南山那边早就弄好了,每年小年之前她爹娘两个都会抽空过去收拾个一两天,只等着于景家来过年。

    这次回来的晚,但是年还是要回南山的。

    于景二十八到的她家,还是晚上才到,和来福两个,来福赶车,拉了一车东西,赶上那天还冷,她爹娘一看人家来了,赶忙屋里沏茶倒水,又是热饭烫酒的。

    来福住最西边的屋子,于景吃过饭,也没去休息,过来她的屋子,拿出带来的好几本账本,开始细细说了今年一整年的铺子的情况。

    银子是一点点积累积累起来的,从家里起早贪黑的支摊子,到买了铺子,又到府城做了生意,也有几年了,这会于景细细说起来府城的进项,账本上一笔笔的银子看着还有些不真实,弄的她还晃了晃神。

    “这么些了”

    于景笑着点头,“各处的铺面和酒楼都开起来了,入了冬,都有了入项,加上前两年累计的,这些呀,都是你的。”

    于景指了指总帐上的一处总的金额,笑着接着说,“这些是都动的,什么时候需要都能账上提的。”

    看着这么大的一笔银子,虽说心里是早就有数了,但是账本摆在这,她心情还是蛮激动,“还挺多。”

    “几处买卖现在都挣钱,”于景合上账本,看她点了点头,一张张的一边烧一边继续说,“火锅虽说和梁家五五分,现在每年的进项也是不少,咱们自己开的酒楼和铺面,也是一点点都起来了。”

    “现在还是刚起来,等明年,明年肯定是越来越好了。”

    账本家里是不留的,于景带来的是自己抄的总帐专门给她看一眼,她看过之后都是烧掉不留痕迹,“那样小舅,你也能轻松轻松,这几年铺子和店面全是小舅你张罗,我是全等着现成的。”

    于景笑,“最主要的还是你,要是没有你这些主意,我哪来的今天。”

    她跟着嘻嘻的笑,“对了小舅,你之前写信说田家小少爷打听我我都忘记问了,后来怎么样了”

    还是挺早之前的事情了,这会突然想起来,还是要好好问问于景。

    “没消息了,”于景想了想,继续说,“不过田家家大业大,要是田家真的打听,知道你女儿身怕是也不难。”

    穿男装就是图个方便,出门办事能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至于知不知道她是女儿身,这个倒也没多大关系,本来和田家小少爷也不熟。她就是琢磨不透,为啥这个小少爷和她见面之后,隔了那么就还会打听她。

    难道是看她好长时间没去拜访,想见她



第三六七章:闹事
    外头的进项她心里有数,眼瞅着过年,家里这一年的账本她也要赶紧汇总整理出来了。

    腊月二十九一整天没出屋,算了一天,终于是把帐都算明白了。

    家里今年一年虽说花的不少,又是买地又是修路,还盖了好多房子,买这买那,加上几个作坊雇工的工钱,一年下来也要好几百两。好在家里的进项也不少,几个作坊都挣钱,夏天的瓜地、山上的药材,零零碎碎的算在一起,一年下来也是纯剩下不少。
1...7677787980...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