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孙道隐站在潘知远的对面,云淡风轻地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地回转身,吩咐唐知非,“进屋吧。”
唐知非抱了徐婉如,进了高玄殿,在大殿后面的侧室里面,找了个卧榻,把徐婉如放下了。
潘知远站在雪地里面,大氅上的雪,积的越发厚了。
过了许久,唐知非倒是出来了,跟潘知远说,“进去吧,没事了。”
潘知远像是突然被人唤醒了,猛地往屋子里跑,大氅落在地上,积雪扬在半空,慢慢地落下,就像旧日的时光,突然在这一刹那复活了。
唐知非跟在他的后面,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当年冯绮雯出嫁,就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冬天。潘知远在山上得了消息,违背师傅的命令,强行下山。等他赶到宣府的时候,城外正是漫天大雪,遍地红梅。
不管冯绮雯是否愿意,她要嫁给谢克宽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潘知远站在冯绮雯的窗外,静静地站了许久。他知道,冯绮雯的心里,只当他是家里的亲人,此外,别无他想。
而冯绮雯心里的人是谁,潘知远也是知情的。他反复思量,却找不到自己在他们之间的位置。
与其让她嫁给一个她喜欢的人,不如让冯绮雯,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潘知远在心中反复摇摆,终于下了决定,就此放手不管。总归,她嫁的,一定不是自己。
&
第245章 猜忌
第246章 去留
第247章 福王
第248章 帷幔
因为燕国公主的缘故,徐婉如对屋里的这些皇室宗亲,一点儿也不陌生。
朝东第一把椅子上坐着的福王,徐婉如特意看了他两眼。前世肃宗大肆清理有功之臣的时候,这个福王,就是肃宗的刽子手。
她的祖母燕国公主,一早就说过,像福王周钰这样不叫的狗,咬人才最厉害。果不其然,燕国公主去世之后,肃宗手下的功臣武将,几乎全被福王给清理完了。
看起来,肃宗是清理了所有碍眼的人。可是,福王清理朝臣的时候,顺便也加了许多自己的人。肃宗晚年的名声极为不好,刻薄寡恩,忘恩负义。可这个福王,却什么负面名声都没有。
皇室宗亲也罢,文武百官也罢,提起福王,总觉得是因为福王拦着,肃宗才没彻底清洗朝堂。其实,这个福王,才是背后推波助澜的刽子手。
肃宗最后众叛亲离,被英王逼宫,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和福王有关。英王登基之后,第一个就收拾了这个两副嘴脸的九皇兄。一开始谁也不理解,英宗为什么要对付一个像他投诚的王爷。
看清楚之后,连徐婉如都觉得,英王比肃宗这个当哥哥的,头脑好使的多。留着这样的福王,日后不知道要生出多少祸事。
看起来,他处处在帮忙,处处在给你出头。实际上,一旦你眨眼了,他就暗中使绊子。若是不注意,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看着一脸宽厚仁和的福王,徐婉如心里,也有些想笑。世人果然都是眼瞎的,只能看见表面的那一层。
现在的福王,比起臭脾气的荣王,不知道多讨喜。可偏偏肃宗讨厌的荣王,最后并没推波助澜,也没反扑。反倒是这个看起来一脸宽厚的福王,做尽坏事。
徐婉如正看热闹呢,却突然觉得身后有人。她跟着唐知非也有些时日了,虽然并不十分用功,却也马上反应过来了。回头一看,身后赫然站了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徐婉如一愣,也回过神来了,这人正是太宗的十三皇子,英王。也是日后逼宫肃宗,自己登基为帝的英宗。
看来,福王来劝潘知远,不仅带了庞大的皇亲国戚团,还把英王也给拉来了。这会儿的英王还是个少年,虽然已经有了未来的面目模样,却仍有稚气。
英王穿了身石青色的蟒袍,紫貂为领,薰貂为袖,两肩前后皆有文绣,间有五色祥云。正一身富贵地站在徐婉如的身后,脸上的表情,煞是有趣。
当然,无论是谁,在朝天宫里见到了消失半年的徐婉如,很可能都是这么一副表情。更何况,英王早就猜到,徐婉如很可能是跟着潘知远藏起了。这会儿在朝天宫里见着了,自然是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了。
算辈分,英王是燕国公主的侄子,是徐铮的表弟。徐婉如见了英王,算起来,就小了一辈分。虽然带了个表字,英王却是徐婉如的叔叔辈人物。
徐婉如看见英王脸上的笑,心里也有些尴尬了。她跟孙道隐的事情,连燕国公主都不知道,她自然默认,谁都不会发现自己了。谁知,这会儿被英王撞了个正着,徐婉如就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就听见屋里有人说笑,一会儿高声,一会儿低声。徐婉如的脸上有些发烫,正不知所措呢,英王却突然拿出一个发簪,问道,“这是你的吗”
徐婉如看向他的掌心,却是自己丢失许久的蜻蜓发簪。
“咦”徐婉如惊呼了一声,“怎么在你那里”
英王也不说话,只是淡淡一笑,伸手把发簪,斜斜地插在了徐婉如的头发上。徐婉如刚刚睡醒,用了些米粥,就来屋外看热闹了。这会儿的头发,自然
第249章 归位
徐婉如一点儿也不愿意跟英王亲近,可是这会儿,却被他牵了手,一起藏到了供桌之后。
侧殿里面,满屋子都是大楚的皇亲国戚。谁都认识燕国公主,谁都知道燕国公主的小孙女走丢了,而且,谁都认的徐婉如的模样。
若是徐婉如这会儿发出一点声音,只怕她在朝天宫现身的消息,立马就要传回忠顺府了。
对于父亲徐铮,徐婉如是一点儿也没愧疚之心的。只是,若是燕国公主知道了,徐婉如心里,多少有些愧疚。而且,她该如何跟徐简解释,自己抛下他,跟着孙道隐离开了京城呢。
所以,徐婉如躲在供桌后面,并不敢轻易出声。
突然,英王凑近她的耳边,低声问了一句,“你说,我们以前是不是也曾一起躲在哪里过”
今日见了徐婉如,英王总觉得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却不知道,他心里这种熟悉的感觉,又是从何而来。
徐婉如的这枚蜻蜓发簪,说穿了,还是东海王府贺家的东西。原是贺家送去宣府,给冯绮雯做定亲信物用的。
后来婚事被大梁的皇帝给截胡了,这蜻蜓簪子,就跟着冯绮雯去了京城。后来,又传到了冯绮雯的亲妹妹姚氏手中。姚氏又把这个簪子给了女儿朱念心,最后到了徐婉如的手里。
虽然在外流传多年,这簪子,到的确是贺家的东西。英王自从得了这个消息,也没打算把簪子还给徐婉如。只是今天出门,不知道为何,英王顺手把这簪子放在了荷包里面。
等他见了徐婉如,又不知道为何,突然很想把簪子还给她。就这么着,簪子在英王手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徐婉如的身边。
英王自己也觉得怪异,毕竟,他根本就无从得知,今天会遇见徐婉如啊。而且,遇见就遇见了,怎么会如此主动,把簪子还给她了呢。似乎,这簪子就应该归她所有似的。
等他们一起躲在供桌之后了,英王总算察觉出不对劲的地方了。只是,顺口这么一问,英王自己也觉得,问的有些奇怪。
可是,徐婉如却不这么想。毕竟,她是活了前世今生两次的人。若是她没前世的经历,说不定,也会跟英王一样这么问。
可是,她经历过前世,英王少年时候出京,在三边一带集聚力量,收用了靖远将军府,回京逼宫。步步为营,处处用心,为的就是京城的宝座。无论怎么看,都和她徐婉如没有什么瓜葛。
所以,英王这样问了,徐婉如只做没有听见。谁知,英王却把手环抱了她,低头靠在徐婉如的耳边问,“你冷不冷”
徐婉如起身之后,就披了件长袍,身上的确有些单薄。可是,她究竟不是个孩子,心中十分不适,却被英王环在怀里,动弹不得。万般无奈,徐婉如只得摇摇头,说了一句,“不冷。”
英王却不松手,微微叹了一口气,问,“你跟的孙道隐”
徐婉如点点头,也不说话,她的心里,也有些拿不准,这日后戾气无比的英宗,眼下怎么如此多愁善感。这样的英王,日后如何成就大事。
“老神仙不会照顾人,”英王凑到徐婉如耳边,“我给你找两个宫人吧。”
徐婉如摇摇头,回头对英王说,“我自己能行。”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徐婉如自己也有些迷糊了。她眼下不过是个孩子,英王也只是个少年,为何他们的对话,听起来那么像老夫老妻的对话。
两人正说话呢,外面的福王和魏明等人得了唐知非的肯定,心里都踏实了不少,喝够茶,谁也不敢再留下来麻烦孙道隐了。一个人起身告辞,其余众人也
第250章 转折
英王在高玄殿,跟孙道隐和唐知非说了一会儿客气话,就起身告辞走了。闪舞
他这次来朝天宫,本来就没什么事情,只是来给福王助阵。荣王无论大事小事,一概都称病不出,他对肃宗的态度,也再明显不过,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不合作也不抗议。
可是,英王和福王,却不能像荣王这般破罐子破摔。所以,福王来朝天宫劝和潘知远,英王自然也跟着来帮忙了。只是,谁知道,他却意外遇见了这么多人。
先是燕国公主的孙女徐婉如,再是神仙一般的孙道隐。也不知道,为何孙道隐这个时候,为什么会突然进京。
世人都说道家乱世下山,佛家乱世避祸。也不知道,孙道隐这个时候下山,是否也与世道命数有关。
当然,英王绝对不会跟肃宗提及自己的想法。毕竟,肃宗刚刚登基,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没有哪个皇帝,会觉得自己统治下的时代,是个乱世。谁都觉得,自己是个尧舜禹汤类型的明君,而自己治下的国家,都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所以,这个乱世的念头,只在英王的脑海里闪了一下,就自动熄灭了。毕竟,他也不愿意惹祸上身。眼下的他,连就藩都不见得有机会,哪里敢惹怒肃宗呢。
只是,潘知远请辞远去,至少说明,肃宗的天下,没有肃宗自以为的那样稳固。这一点,英王能够看见,其他人也应该看得见。
所以,肃宗没有太过着急,可后宫里的邓太后却着急了。立马派了魏明,让他跟着福王等人,务必去朝天宫请了潘知远回来。
邓太后的懿旨,一道接着一道传到福王府里,福王立马拉了一帮宗亲,出发去了朝天宫。
谁知,众人到了朝天宫,潘知远早已经人去楼空。不过,运气好的是,众人竟然遇见了孙道隐跟唐知非。
有这么两个人坐镇,多少能够跟邓太后交差了。所以,众人松了一口气,陆续都回宫跟邓太后报告去了。
等英王告辞了,徐婉如又拔下头上的蜻蜓发簪,总觉得,这次再看见这个母亲的遗物,似乎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只是前世,这蜻蜓发簪,似乎就一直在徐婉淑的手中,还跟着她,嫁到了丰城侯府。
唐知非看见徐婉如把玩这个发簪,就笑,“如意,这簪子的玄机大着呢,可别不小心就给丢了。闪舞”
“玄机”徐婉如一愣,“这是我娘的遗物,能有什么玄机啊。”
唐知非结果徐婉如手中的蜻蜓发簪,指了指发簪末梢的贺家符号,“这是河间王府的旧物,大梁和大楚的转折点,就在这个发簪上面。”
“河间王府”徐婉如毕竟有个大长公主的祖母,对前朝旧事,知道的不少,“就是现在的那个东海王府,以前是贺皇后的娘家”
徐婉如一口气,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河间王府的信息,都给倒了出来。唐知非听了,微微一笑,点头称是。
“我娘怎么会有河间王府贺家的东西”徐婉如有些不明白,朱念心的娘家姓姚,据说跟宣府的冯家有些关系。
可是无论怎么看,朱念心都跟远在冀鲁之地的河间王府贺家,没什么关系啊。而且,唐知非都说了,这个发簪,差不多决定了大梁和大楚两朝的命运走向。
唐知非看了一眼师傅孙道隐,见他没有什么阻拦的意思,就对徐婉如说,“你的外祖母本来姓冯,后来过继到她的舅舅家,改姓为姚。而她本来还有个姐姐,这个姐姐曾经跟河间王府议过亲事。”
 
第251章 闲谈
这会儿已经快未时了,孙道隐独自去了乾元阁。闪舞每天的这个时辰,他总是要闭关独坐一会儿。
徐婉如跟唐知非都知道师傅的习惯,所以,谁也没有多问。两人就留在高玄殿的侧殿里,聊起了前朝旧事。
小道童们上了茶水点心,屋外出了太阳,却有些化雪前的寒意。徐婉如不愿意出去,就在屋里坐着,守着火炉,看着屋外的红梅白雪。
唐知非喝着茶,把当年冯绮雯跟贺智一见钟情的事情,跟徐婉如说了。
“既然如此,”徐婉如想了想,又问,“为何东海王府的老太妃,却是姓颜的。似乎他们家好几代的王妃,都是琅琊颜氏。”
琅琊颜氏,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孔门俊杰颜回。这样的颜氏,在齐鲁之地,自然一向都是名门世家。
而他们家跟冀鲁的河间王府之间,也颇有渊源。贺智的父亲贺显,儿子贺绪,祖孙三代的王妃,都是琅琊颜氏的女子。
就连大楚开国皇帝的妻子,也就是贺皇后,她的母亲,也是颜家所出。若非贺皇后没有皇子,说不定,这大楚皇室的身上,还会留着琅琊颜氏的血脉。闪舞
“京城的前朝皇帝不愿意啊,”唐知非分析,“冯绮雯的身后,站了宣府守备冯征,还站了山西总兵姚汝南。若是河间王府娶了冯绮雯,又占据冀鲁之便,联络宣府大同,一眨眼就能攻陷京城,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哦,”徐婉如点点头,她若是那个可怜的前朝皇帝,也会想方设法,破坏这两家之间的联姻。
若是冀鲁和宣府联手了,再加上山西的外援,京城几乎没有逃脱的希望了。毕竟,宣府就在京城往西两百里,快马加鞭,半天功夫就能打到京城。
而冀鲁之地一向富庶,又在京城东南方向,水陆并举,运河加上海路,瞬间就能带了大军进京。
这样的两家,谁能放心让他们联手。所以,冯绮雯跟贺智的婚姻,若是偷偷定下,偷偷结了,说不定还能成。可是万一传出去消息,必定惹人眼红,总会有人出手破坏。
“那他们干嘛说出去呢,”徐婉如问,“偷偷地结亲不就成了”
“贺家跟冯家的确是偷偷商量的,两家已经达成协议了,”唐知非说,“可是贺家的那个世子贺智却不愿意了,他想娶个自己想娶的,不想娶个被迫的联姻对象。闪舞”
“哦,”徐婉如点点头,问,“那这个消息,就是从他这里走漏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