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第257章 婆媳
刘芳之所以前来哭诉,这事还得从慈宁宫的修缮说起。闪舞
太宗在位的时候,邓太后还是邓皇后,当时先有贺太后这个婆婆,后来又有贺皇贵妃这个竞争对手,邓太后除了忍气吞声,做低伏小之外,别无选择。
当时,邓太后连皇后的坤宁宫,都不敢去住。前朝的历代皇后,多半也不愿意住坤宁宫。说起来,历代皇后都说那里阴气太重,不利居住。可是,她们是自愿不去居住。
可到了邓太后做皇后的时候,贺太后直接就不让她去住。只是轻轻巧巧说了一句,坤宁宫是给那些正儿经抬进门的皇后住的。
邓太后并不是太宗的原配,后来太宗登基的时候,在自己的妻妾里面选了半天,挑了最没背景,却又跟了自己最久的邓氏做了皇后。
贺太后这么一句话,就把邓太后打入了无间地狱。邓太后只得依从贺太后的意思,选了当时最不起眼的永寿宫居住。
谁知道,永寿宫的名字这么福气,邓太后熬死了婆婆贺太后,又亲眼看见了情敌加竞争对手贺皇贵妃的惨死。
此后,邓太后就觉得,这个永寿宫是她的福地。等肃宗成功继承皇位,登基称帝,邓太后就此成了大楚最尊贵的女人。
虽然做了多年皇后,邓太后在后宫却一直没有任何存在感。太宗当年挑她做皇后,也有他的用意。当时太宗不是嫡母贺太后的对手,自己又是贺太后一手扶植上来的,他也担心,自己还得娶个贺家的皇后。
所以,太宗才在自己的妻妾里面选了个最不会坏事的邓氏做皇后。邓氏没有多少背景,邓家虽然是武将出身,职位却不怎么高。而且邓氏有子女,说起来更加名正言顺。
邓太后的表现也让太宗很满意,她不争不抢,正符合自己韬光养晦的策略。等贺太后一死,太宗的反扑就开始了。
贺皇贵妃嚣张得意了一辈子,却是这么一个下场。两个亲生的儿子,一个被杀,一个中毒成了聋哑,还改姓接了异姓王洛阳王的位置。
太宗对贺太后冷血还好理解,毕竟,贺太后是座日夜压着他头上的大山。可是太宗对日夜相伴的贺皇贵妃如此狠毒,邓太后就有些害怕了。而那两个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还真是太宗的血脉,他都能如此狠心。
邓太后见识过太宗的狠心,心里更明白了后宫争斗的冷血。此后的七年里,太宗忙于肃清贺家势力,而邓太后却一言不发,暗地里给自己的儿子积蓄力量。
等她熬死了太宗,又名正言顺为儿子争得帝王的宝座,邓太后心里的得意,就真的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了。也因此,她就更加不愿意搬离永寿宫这个福地了。
肃宗继位之后,后宫的事情,就都交给了母亲邓太后管理。邓太后也不辞辛苦,仍旧管着后宫所有事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先且不说邓太后的侄女邓皇后心里做何感想,肃宗心里,却是有些不愿意的。他倒不是为自己的妻子鸣不平,而是厌恶邓太后还想管着他。
邓太后此人,说她有大本事,她是没有的。可这么些年,贺太后没了,太宗死了,贺皇贵妃被杀了,五皇子六皇子也都没有好下场,就她邓太后活的好好的,现在还成了天子的母亲。不得不说,她身上的隐忍和坚持,远超他人。不过话说回来,运气也好过许多人。
就这样的邓太后,她想管个后宫,只要肃宗支持她,多半没什么问题。可是她若是想插手朝中事务,就有些不明智了。一方面是没有能力,另一方面,帝王多疑,就算是母亲,也不会放过。
&nb
第258章 美名
人家皇帝修缮慈宁宫,是为了对母亲尽孝。可是肃宗修缮慈宁宫,还这么火急火燎的,却是为了夺去邓太后手中的权力。
不管怎么说,邓太后手里掌握着御马监的权力,对肃宗来说,都是件如坐针毡的事情。万一邓家想n呢,万一邓太后被娘家人蒙骗了呢,万一自己的儿子也起了反心呢。
肃宗好容易熬死了众多兄弟,扳倒了贺皇贵妃一系,得了父亲太宗的认可,才得了这个皇位。肃宗怎么都不可能允许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威胁到他的皇位。
所以,肃宗派了自己的心腹刘芳,带着内官监上下人等,忙了快一年,专门修缮慈宁宫,力求尽善尽美,让邓太后乐不思蜀,不再干涉他的朝政。
毕竟,他们母子也是相依为命一起熬出来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肃宗并不愿意跟母亲为难。而他的这点儿心思,也被邓太后吃的死死的。
邓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心软的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出很决绝的事情。只是,无论是谁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心都会变的很冷很硬。可惜这一点,眼下的邓太后,还没有发觉。
邓家原是阳和卫的一个千户,管着些士卒,却算不上正儿经的武将。自从邓太后嫁到了周家,邓家就很积极地绑定在周家的这条大船上了。
无论周家做什么,邓家都无条件跟从。就这么着,邓家从一个小小的千户,成了大楚朝的承恩公府。公侯伯子男,邓家一下子就站在了爵位的最高点上。家里又出了两个皇后,风头一时无二。
只是,自古皇家的姻亲关系,最是不易说清楚。外戚干权,甚至像王莽那样篡位的,也不在少数。所以,除去防备自己的皇家兄弟亲戚,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权力,旁落到皇后的娘家。
所以,皇后娘家承恩公府的爵位虽然很高,可是他们在朝里朝外,都没什么实权,更不用说,军政方面的大事了。
都说要学什么东西,就要从最好的老师那里学习。而邓太后就有个非常出色的老师,贺太后。贺太后跟她的兄弟贺智不一样,她完全继承了父亲贺显的野心和手段。
民间甚至有传说,说贺显之所以失败,在皇位争夺战中输给了女婿,就是因为他的宝贝女儿贺太后作祟。
毕竟,对贺太后来说,若是她父亲贺显登基称帝了,她不过是个公主。可若是她的丈夫登基称帝了,她就是天下最尊贵的皇后了。
是当皇后还是当公主,这个选项就十分容易。若是做了公主,她的后代,就不过是皇亲国戚的旁枝末节。若是做了皇后,她的子孙将世世代代都是帝王后裔。
所以,坊间都流传这么一个谣言,都说贺显是栽在女儿的手里。或许,是女儿跟女婿合谋,算计了老丈人贺显。
当然,这么多年之后,具体经过如何,并没有人知晓了。
邓太后自然也听过类似的说法,只是,贺太后从娘家n的事情,跟邓太后的情况有些不一样。邓太后得势之后,恨不得把自己的侄子兄弟全部安排到重要位置上去。若是肃宗不答应,她还一哭二闹三上吊地来上一场。
肃宗不堪其扰,只得答应了邓太后。毕竟,邓家不仅是他的外家,还是他妻子邓皇后的娘家。后宫里面,总不能让皇后太过于势单力薄了吧。这样的话,日后太子登基,也会埋下祸根。
在肃宗的默认之下,邓太后
第259章 地动
刘芳跟肃宗哭诉的越多,御马监对他的为难,就愈发变本加厉。肃宗知道之后,除去了几个乾清宫的暗线。这些人,多半是邓太后暗地里塞进来的。
发现这些人之后,肃宗找个借口,随便打发了他们。他是皇帝,想打发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邓太后那里,却也另有想法,总觉得儿子跟自己的距离,越发疏远了。还不如,以前母子相依为命的时候,来的温馨可人。
邓太后感叹归感叹,抓权力的手,倒是一点儿也没有放松。
塞好御马监和后宫的侍卫,邓太后又盯上了前朝和军队。只是邓家一向没什么权势,军队里面又一向等级森严,外来的人,一下子难以占据高位。
邓太后试过几次,碰了好几次壁,总算是学聪明了。既然高阶的武将不听她这个后宫妇人的,那就瞄准中级武将,假以时日,这些人也会爬到最高的级别上面。
而丁岚的父亲,就是邓太后大里的重要培养对象。丁家父子,人多势众不说,还在宣府和京城扎根极深。若是日后他们成了高阶武将,邓太后就是他们的第一大恩人,或者说,伯乐。
也因此,邓太后跟承恩公府合力,一个在外面拉拢中级武将,一个在宫里替众人开路。闪舞两边合力,邓家大里面的中级武将,升起职位来,都跟一飞冲天似的。
丁岚的父亲丁峰,因为邓太后的这一层关系,过了今年正旦,就正式成了宣府的守备。踏上守备这个位置,离京城就很近了。
而丁岚的丈夫,忠顺侯徐铮,也因为邓家的缘故,进了兵部。在军政方面,邓太后也留了一手。所以说,邓太后的实战经验不足,可她的理论知识,却学的十分全面到位。
毕竟,有贺太后这么高明的一个师傅,邓太后再笨,也差不到哪里去。
先是邓家的外孙成了太子,再是宫中的军力落到了邓太后的手里,现在,邓太后又野心勃勃,对着军队和朝政出发了。肃宗看见了,自然难免胆战心惊。邓太后这架势,哪里像是干政,完全像是夺政。若是夺政,夺的就是他这个皇帝的权力,肃宗心里,对自己的外家承恩公府,越发厌恶了。
就像是要跟邓太后对着干似的,慈宁宫的修缮工程,速度快的惊人。一年不到,慈宁宫已经簇新,只等过了正旦新年,就能择日搬进去了。
肃宗是这么想的,邓太后可不怎么愿意。先且别说,永寿宫是她的福地,一切的好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慈宁宫远离东西六宫,偏居一隅,这样的地方,如何管理后宫,如何管着皇帝
所以,邓太后也有她的法子。肃宗修的越快,邓太后就让御马监时不时给他捣点乱,修了破坏,破坏了修,就这么折腾了一年,慈宁宫总算快修好了。
可就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候,御马监却出了件大事。新年的第一天就下大雪,雪大人手又不够,宫里偏僻一些的地方,积雪来不及扫,就结成了冰。
慈宁宫在东西六宫之外,向来没有人居住,所以,地方就偏僻了一些。道路上的积雪,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结成了一大片的冰。
今天早上,御马监的人,赶了车马,运了些木块煤炭,恰好就从慈宁宫外经过。马蹄打滑,一下子连着翻了好几辆车马。车上的木炭煤炭,就这么跟着马车撞到慈宁宫里面去,也不知道撞翻了什么灯火,一下子就这么烧了起来。
这大火就跟泼了油似的
第260章 刘芳
刘芳扶着肃宗一出乾清宫,邓太后就打发人来问了。
肃宗虽然厌恶邓太后揽权,可她的确是这个世界上,利益与他最一致的,且又血脉相连的人。想到这里,肃宗又有些心软了。
看着脸色仓惶的内侍宫人,肃宗对邓太后的亲情,又飞速占了上风。
“太后的永寿宫里如何了”肃宗一边问,一边就带着人,往西边的永寿宫而去。永寿宫在西六宫,从乾清宫出去,过了西一路,就是永寿宫的宫门。
肃宗大步流星地赶往西边而去,跟在他身后的刘芳,却心情极度复杂。他刚刚鼻涕眼泪一大把地来乾清宫告状,偏这么一打岔,肃宗和邓太后之间毫无
刘芳自小就跟在肃宗身边,他对肃宗和邓太后母子是如何相依为命,度过后宫艰难岁月的经历,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御马监烧毁慈宁宫侧殿的事情,不管是真心假意,多半是邓太后的意思。刘芳跟御马监斗智斗勇了大半年,成果却被人烧了。现在好容易博得肃宗对他的同情和理解了,却又这么巧,突然发生地动,谁都忘乎所以,没人再记得慈宁宫被烧的事情了。闪舞
对于肃宗的性格,刘芳也十分熟悉。若是肃宗已经记挂上什么事情了,谁的话,都不能改变他的心意。可若是他完全没有定下心思,就像现在,一会儿对邓太后的所作所为不满意,一会儿却又母子情深。
这样的情况,对刘芳来说,就是最糟糕的时候了。先且别提,之前大半年的努力付之流水了。若是肃宗和邓太后母子和好如初,他这个小内侍,就会成了他们之间的眼中钉。
肃宗如何反应,刘芳实在是太清楚了。眼下的关心,已经是从心底里起的念头了。看来,邓太后再后宫的日子,暂时不会有什么变化啊。
刘芳垂头丧气地跟着肃宗,一路往永寿宫去了。好在,刘芳也是宫里的人精,没一会儿,就调整好情绪了。本来,他是代表肃宗跟邓太后为首的御马监作对。可是现在,肃宗表现的母子情深,刘芳自然也随之变化了。他之所以与御马监作对,也成了事务矛盾,对事不对人。
肃宗带着一行人,急匆匆到了永寿宫的门口。慌乱四散的太监宫女,看见肃宗来了,一下子都给定在了现场,谁也不敢动上一动,更是没有人发出一点儿声音。好在,总算有人清醒过来了,赶紧跪下给肃宗请安。边上的人听见了,也齐齐跟着跪下三呼万岁了。
刘芳皱着眉头,心想,这永寿宫的下人宫人,可没怎么把肃宗放在眼里啊。否则,能这么马虎大意嘛。
当然,永寿宫的宫人内侍,可不知道,刘芳的心里在嘀咕些什么。
肃宗带着刘芳,两人进了永寿宫的院子。因为地动的缘故,邓太后并不敢留在屋里。这会儿正是正月,天气十分寒冷,宫人们搭起来帷幔,里面再烤上火,倒是有上几分的春意。
肃宗进了帷幔,心中一愣。同样是地动出逃,他出了乾清宫,也就守在屋外,并没什么变化。或者说,后宫二十四衙门的人,谁也没有记起他这个皇帝。反而,二十四衙门把东西全给了邓太后不说,还用最快的速度给搬了过来。一眼望去,就能知道,谁才是后宫最实权的人。肃宗见了,心里隐约又有了一丝不快。
而这一丝不快,很快就被刘芳发现了。
刘芳凑上前,到肃宗身边,
第261章 谈话
刘芳跟着肃宗,进了邓太后的帷幔。闪舞帷幔里面,温暖如春,花香四溢。
这地动才发生了这么短的一小会儿,邓太后这边,就有这样的条件。刘芳见了,心里难免有些嘀咕。连皇帝都没这个待遇呢,太后却这般享福。可见后宫这些势利眼的奴才,眼睛和心都长到哪里去了。
刘芳对肃宗忠心不假,可他对邓太后的感情,却说不上多好。以前在肃宗寝宫的时候,邓太后就处处挑刺,总说刘芳做事少,待遇太好。
再加上过去一年,因为慈宁宫的事情,刘芳跟御马监,其实就是御马监背后的邓太后之间,斗法都不知道斗了多少个回合。眼下仇敌相见,刘芳自然觉得,邓太后处处都不好了。看见帷幔,刘芳是看不见孝心爱心这些东西的,他的眼里,只看见邓太后的骄奢,只看见宫里的势利眼。
其实,宫里的人虽然势利眼,也踩低捧高,可他们之所以奉承邓太后,最大的原因,还在肃宗身上。可是刘芳被嫉恨糊了眼睛,看不见这些,只觉得心中愤愤不平。
肃宗有时候,也跟刘芳一个想法。可是,他跟邓太后之间,终究是有血脉相连的亲人,同时,也是同甘共苦一起过来的。所以,看见帷幔,肃宗虽然一开始有些疙瘩,后来倒是也释然了。
“皇帝,”邓太后自从肃宗登基之后,就再不唤他的名字了,全部改成皇帝。颇有股子居高临下,做天子母亲的自觉。
“太后!”肃宗也很针锋相对,自从邓太后只唤他为皇帝之后,肃宗也改成太后的称呼了。本来,一个喊孩子名字,一个喊一声母后。可现在,两人说话就跟打官腔似的,正儿经。
虽然,这会儿的肃宗赶到永寿宫,也很关心母亲邓太后的安危。可是两人这么一开口,什么温情的气氛,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既然如此,问好安危,两人就公事公谈的口气,开始了一场一点儿也不温馨的母子对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