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大概吧,”唐知非说,“冯家和贺家从一开始,就十分谨慎。当年的局势,贺家必定有些野心,冯家若是准备上贺家的船,必定不敢大意的。”

    “原来如此,”徐婉如又问,“可这消息走漏之后,贺智又喜欢上了冯绮雯”

    “是的,”唐知非苦笑,“所谓命运弄人,不过如此。等他喜欢了,高高兴兴回了河间王府,表示要去娶亲,京城的皇帝,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了一道圣旨去宣府,把冯绮雯赐给了定北侯世子谢克宽。”

    忠顺府是勋贵出身,徐婉如对京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十分清楚。

    “这个定北侯世子谢克宽,就是现在镇国公谢克定的哥哥吧,”徐婉如说,“听说他被乱箭射死,后来的爵位,就给了现在的镇国公。莫非,他也没有子女吗”

    “应该有的,”唐知非说,“谢克宽本来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可他的继母却频频出手拦截,不是说那女子的身份不够做定北侯的世子夫人,就是说那女子的言行不




第252章 分歧
    “这事,还得从姚汝南跟冯征的分歧说起,”唐知非看了一眼徐婉如,心想,她还不见得听过姚汝南跟冯征的事情呢。

    “姚汝南是坚定的忠君爱国派,可他亲手带出来的女婿及弟子冯征,却比他的视野更开阔一些。”唐知非见徐婉如听过姚汝南的事情,就说的有些简单了,“毕竟,大梁已经是强弩之末,若是跟着它一起被人埋葬,还不如头脑灵活一些,选个明君跟从。无论哪个藩王坐皇帝,这天下,仍旧是大梁的天下。”

    “嗯,倒是有道理,”徐婉如问,“那这个冯征,有没有做什么呢,比如偷偷地跟我们大楚的太祖,私下合作来往之类的。”

    “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唐知非说,“冯征毕竟是姚汝南带出来的人,即使时过境迁,他对大梁的感情,还是有上一些的。”

    “哦,”徐婉如点点头,突然想到镇国公谢家。谢家和谢克定,可是很果决地站在太祖一边。也正因为这样,他们谢家,才从前朝的定北侯,变成大楚一朝的镇国公府。

    大楚的勋贵武将极多,可站在武将和勋贵最高点的,必定是镇国公府谢家。闪舞虽然说,忠顺府本来也有这样的机会,可是徐坤不长寿,开国后不久,就亡故了。而徐家的孩子里面,又没哪个特别拔尖的,谁也扛不起徐坤留下来的担子。

    徐坤娶了燕国公主,本以为能和皇室更亲近,却间接地毁掉了亡妻留下来的两个儿子。燕国公主所出的徐铮,性格有些懦弱,能力更是寻常,根本就扛不起徐坤留下来的人脉势力。

    而亡妻王氏留下来的徐铭徐钧,又不敢太过出头,否则枪打出头鸟,燕国公主不见得容得下他们。所以,这样一来,忠顺府后继无人,就彻底走上了下坡路。

    前世到了徐婉如这一代,二伯父徐钧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得了忠顺府的爵位。当时,徐铮和徐简都已经去世。

    徐简是因为落水,徐铮是因为妻子病故,而儿子又落水身亡,接连不断的打击,才一病不起。

    当时徐铮还有个儿子,就是宋红妆所出的徐策。可是徐婉如一直都没弄明白,为什么宋红妆的儿子,最后没有继承爵位,反而是二房的二伯父徐钧得了爵位。

    虽说庶出子弟不容易承爵,可是徐策是燕国公主的孙子。徐策虽然是庶出的,却是燕国公主骨肉血脉相连的孙子,怎么看,都比徐钧这个没有血脉关系的继子强。

    而宋红妆这个人,在爵位和权力面前,不可能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燕国公主对着此事,也一直沉默不语,并不像往日那般强硬,非要徐策承爵。

    所以,前世今生,徐婉如活了两次,仍旧没有想通这一点。虽然对于此事,她一直有些疑惑。

    前世出嫁之后,陈奇可也曾在她面前提过,说她若是有个爵爷弟弟,远比有个爵爷伯父好。

    只是后来,二伯徐钧,却站到了太子一边,等英王夺位之后,忠顺府就此倒了大霉,抄家灭门,此后京城,再无忠顺府徐家了。只有徐婉如一人,留在陈府,成了下堂妇,饱受屈辱。

    所以,即使徐婉如心中仍有怀疑,可是她的心里,并不愿意想及过去种种。因此,重生之后,徐婉如很少去想这事。

    这会儿听到镇国公府的发家史,徐婉如多少有些为自己的徐家可惜。一样的开国元勋,他们徐家还是太祖的亲信心腹,最后却连镇国公府这样半路投靠太祖的前朝旧臣还不如,实在可惜可叹。

    &nb



第253章 巧合




第254章 归去
    听完冯绮雯的爱情故事,徐婉如并没太多感慨,她觉得,自己已经见识过太多的悲欢离合,也见识过太多的美梦成空。

    冯绮雯跟贺智这样的政治联姻,即使有真的相爱,又能有几分真情呢。冯绮雯跟贺智看似浪漫的一见钟情,最后也成了一场空。

    至于唐知非说的,谢克宽最后爱上了冯绮雯,徐婉如就更觉得可笑了。作为一个已经有了爱人,并且生儿育女的人来说,谢克宽哪里来的资格,去说爱情

    毕竟,他娶了妾室当正妻的时候,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再娶妻子的资格了。总不能,这会儿娶个妾室说是认真的,等真到了再娶妻子的时候,过去的事情,又不作数了吧。若是如此,谢克宽此人,言而无信至此,也是个笑料了。

    唐知非一改往日沉默的样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跟徐婉如讲了冯绮雯等人的旧事,可是,在徐婉如身上,他却没有看到应该看到的样子。

    似乎,徐婉如只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仅此而已。若是非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徐婉如也只知道,冯绮雯是她外祖母姚氏的亲姐姐。

    见徐婉如这样,唐知非也有些无可奈何。毕竟,有些事情,即使他知道此间种种,却也无法把这些事情,硬塞到徐婉如的脑子里面。

    徐婉如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为何沉默寡言,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的大师兄,这次一口气竟然说了这么多的事情。

    只是,徐婉如毕竟不是孩子,唐知非说起姚汝南的时候,眼中隐约含有泪光。所以,徐婉如觉得,大师兄跟姚汝南发之间,应该有些交情。现在提起故人,难免有些话长。

    这样一想,徐婉如也觉得释然了。谁没有个故交旧人的,说起事情的时候,有些情绪波动,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等徐婉如回了自己的屋子,孙道隐倒是从静坐的地方回来了。孙道隐一身白袍,站在高玄殿的门口,背对着夕阳西下,余晖映的他的白袍换了一个颜色,像是镀了一层金,又像是隐约带了一层光环。

    “师傅,”唐知非回头,看见了孙道隐。

    “嗯,”孙道隐点点头,问:“说与不说,现在你都试过了,觉得如何”

    “师傅教诲的是,”唐知非点头认错,“弟子知错了。”

    “罢罢罢,”孙道隐摇摇手,“时候也不早了,是时候回去了。闪舞”

    “是,弟子这就去找如意。”唐知非退下,屋里就剩了孙道隐一个人。

    孙道隐背着手,面对着西下的夕阳,站了许久。

    当年的事,最清楚来龙去脉的,除去当事人,就是孙道隐了。只是,事情会如何发展,连他这个始作俑者,都有些拿捏不定了。

    若是徐婉如仍旧记不清冯绮雯的那一世,今生的许多事,很可能都不会发生。若是如此,只怕,这轮回还得再来一圈。

    孙道隐微微叹了一口气,很多事,若是当年他没做出那个决定,说不定,也不会如此。

    只是,为了天下苍生,他却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在众多选项之间,选择对众人最有益的道路。只是,这个选择,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

    眼下的孙道隐,心中并不确定。毕竟,前世英王夺位,最后陷入癫狂。天下苍生,也并未因为孙道隐当年的选择而平安康泰。

    眼下,他还有机会重新作出选择,避开当年的错误吗,孙道隐站在高玄殿的门口,心中暗自思量。

    突然,高玄殿的门口,却突然出现一个三四十岁的道士。看衣袍,应该是潘知远的徒弟,也



第255章 暗涌
    得知潘知远很快就会回朝天宫,李云麟的心里,总算也踏实了不少。闪舞毕竟,这些年里,李云麟对朝天宫里里外外的事情,是真的十分用心。

    李云麟可不愿意,换一个人来管着朝天宫,再把他手里的权力,一点点剥夺。他经营多年,处处用心,可不是为别人作嫁衣裳的。

    “师祖可知道,师傅何时会回京城”李云麟觉得,师祖比师傅好说话多了,所以,也敢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口了。

    “很快了,”孙道隐语焉不详,只是笑着摸了摸胡子,一脸的高古。

    既然师祖老神仙都这么说了,李云麟也不好继续追问,只得一脸想问又不敢问的模样,退了下去。

    “他这是干嘛呢”唐知非带着徐婉如,收拾好一切,来找孙道隐了。

    “无他,熙熙攘攘,不过利益两字。”孙道隐说的云淡风轻,徐婉如听了,却觉得,师傅今天,头脑倒是十分清楚啊,看人也看的通透。

    朝天宫的事情,潘知远一概不管,除去法事得他出席,多数时候,潘知远就在麒麟阁里打坐。若是得空,潘知远不是游山玩水,就是找人吃酒说笑,哪里有空管什么朝天宫的琐事俗世。

    只是,朝天宫在大楚的地位,却非同一般。因为孙道隐的关系,道教成了大楚的国教。而朝天宫,正是主管天下道教的道箓司的所在。孙道隐不入红尘,他的弟子潘知远,自然成了他的代言人。

    这样重要的地方,日常迎来送往就不必说了,各处礼仪法事的准备协调,也得大批人手。李云麟虽然屡试不第,可管起俗事杂务来,却是把好手。

    潘知远也算知人善用,让手下的四个大弟子,各司其职,管香火财务的,管人事接待的,管法事礼仪的,管公务交涉的。而这个大弟子李云麟,就管的香火财务。

    只是这人手里一旦有了权力,再让他放手,比断手断脚还要艰难。若是潘知远撂摊子不干了,这四个大弟子,都得跟着他远遁山林。

    就算潘知远不用他们跟随服侍,这朝天宫,他们也不怎么容易留下来。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用在朝天宫里,也是适用的。

    所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人不愿意潘知远请辞,李云麟这四个大弟子,一定排在最前面。闪舞

    所以,孙道隐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左右脱不了一个利字。

    听师傅这么说了,唐知非倒是有些担心师弟潘知远了,“要不要,跟二师弟提个醒。”

    “说了与没说,有什么区别吗”孙道隐又恢复无为而治的惫懒模样了,笑着拍拍徐婉如的头,示意她跟着自己。

    唐知非跟在后面,心想,的确如此。就算他跟潘知远提醒了,潘知远也不会搭理这些琐事。即使潘知远搭理了,他的四个弟子已经绑定在利益的大树上了,也不是潘知远的一句话,就能改变现状的。

    罢罢罢,唐知非摇摇头,快步上前,跟着孙道隐,一起带着徐婉如离开了。

    没一会儿,一老一少,再加上唐知非的背影,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李云麟从乾元阁上望去,朝天宫的红梅如血,而这三人,似乎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那般虚幻。

    “师祖他们走了吧,”潘知远的二弟子陈飞龙也登上乾元阁的高台,站在了师兄李云麟的背后。因为李云麟的关系,潘知远的几个大弟子,法名都按大师兄李云麟的来取。

    &



第256章 信任
    嘉和二年,从第一天开始,就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嘉和二年的正旦,也就是新年第一天。本来万里无云的早上,却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

    至于这雪从何处来,这云又从何处而来,就更是无人知晓了。

    鹅毛大雪下到一半,京城多半人家都知道了,朝天宫的掌教,也就是当朝国师,突然跟皇帝请辞离去了。听说,潘知远去了终南山,为的,是进一步修炼法术。

    可是,京城的人们,一向习惯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听说了这么重大,却又这么突然的事情,每户人家都都关起重重大门,躲在屋子里面说着悄悄话。

    是因为掌教国师对皇帝失去信心了吗还是皇帝不是顺应天命的天子人选还是说,天下即将出现重大灾难,国师担心到时候不能应对,提前出京修行去了

    总之,无论是哪一个猜测,对宫中的肃宗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若是国师对他失去信心,说明他这个皇帝能力有限,或者说,是个昏君。若是天命另有人选,就更不能容忍了。这样一来,肃宗这个皇位,如何还坐的名正言顺,君权神授呢。

    即使是将有大难临头,对于一个登基才两年的皇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眼下,肃宗刚接过皇位一年半,手中的权力还没扎实到随心所欲的地步。朝中他看不惯的重臣,眼下也不敢随意更换。若是大难临头,这些人若是临时倒戈,肃宗这个皇帝,很可能丢了性命。

    所以,潘知远刚请辞的时候,肃宗一口就答应了。可是事后想想,肃宗也同意了邓太后的观点,这国师不见得有多大作用。

    可是没了这个国师,肃宗这个皇帝的威望,在很多方面都要受到质疑。所以,眼下最重要,也最着急的事情,自然是让潘知远回京做事。

    邓太后头脑清楚,一早就已经让皇室宗亲,比如福王和英王,前去朝天宫召回潘知远。只是潘知远走的快,没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去了终南山。福王得了孙道隐的话,说潘知远很快就会回京,就进宫跟邓太后报告去了。

    虽然邓太后心里仍旧不踏实,可是,毕竟老神仙都这么说了,这事应该已经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了。

    只是,邓太后听说老神仙孙道隐进京了,就起了去朝天宫见见他的念头。这不,邓太后刚见过肃宗身边的魏明,就吩咐他去朝天宫投帖子。她虽然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在神仙鬼神方面,仍旧深信不疑。

    魏明是肃宗身边的贴身内侍,原是邓太后在后宫内侍里面千挑万选择出来的,自小就陪在肃宗身边。

    所以,虽说魏明是邓太后的人,他跟肃宗多年,心里却是向着肃宗的。这会儿国师不见了,邓太后着急,也的确很占理。

    刚开始,肃宗并不愿意去召回潘知远,他就想看看,没了国师,自己也一样很好。可是,魏明却不这么想,他知道,无论有没有事故发生,国师不见了,对肃宗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所以,魏明奉了邓太后的命令,飞速去了朝天宫,只是这事,却让肃宗心中有些不快。魏明跟他多年,虽然偶尔也给邓太后送些消息,可是,送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就算肃宗换下了魏明,邓太后还会塞人进来。这样一来,还不如就用魏明。魏明大事方面不糊涂,对自己也算忠心。

    就这样,肃宗才让魏明留在自己身边。登基之后,肃宗也让魏明做了内侍里的一把手,就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只是经过这次的事情,肃宗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坐在上
1...3839404142...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