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嗯,”英王点点头,这次的事情,的确有些玄乎。可是机会难得,他都路过了,必定要来看上一看的。
这个吕安邦一向都是京城百官之间的笑话。因为兄长吕安国十分出息,守的大同跟铁桶一般,让鞑靼无从进犯。所以,肃宗才给吕安邦一个从六品的武将闲职,留在京城牵制吕安国。
吕安邦这种无名小卒,本不会进入英王的视线。可偏偏,吕安邦庄子上放出来的消息,却让英王十分关注。
都说黄门的传说背后,藏着大梁灭国的秘密。或许,黄门后面藏的,是大梁的财富,或许,藏的是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不仅肃宗在查黄门的秘密,英王也在追查。而且,英王比肃宗还得天独厚,他身边还有不少贺家的死士和谋臣。
永嘉十三年,可能只是跟徐婉如的生辰一样,所以他才关注一下。可是对贺家旧部来说,却是个惊天动地的日子。
因为,在大梁一朝,安帝在位的时候,就有人预测过,大梁必定会亡国。可是,能否复国,就要看五十年后出生的那人如何作为了。
当时预测这事的,就是大梁一朝的国师一得法师,而预测的那一天,正是九月十六日。后来,大梁果然亡国,而一得法师也不见了踪迹。算起来,预言之后五十年的九月十六,正是大楚太宗一朝,永嘉十三年的那一天。
贺家的人只记得一得法师说过的亡国,却没有几个人记得,一得法师还说过,大梁或许还能够复国。众人都被灭国打击的心神俱裂,总想着如何防止灭国,心思并没放在复国上面。
等太宗坐稳了天下,灭了贺家嫡系,找了个旁支去做东海王的时候,贺家也没什么人记得这个预言了。记得当年这个预言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被太宗那么一清理,更是所剩无几了。
只是,英王身边的这几个人,却都记得这个预言。他们自然不会正大光明地跟英王说,他们大梁想复国。颜元初告诉英王,一得和尚曾经预言过,这天出生的这个人和黄门的秘密,紧密相关。
只是,这一天出生的人,实在多的去了。大楚那么大,京城也那么大,别说全国,就京城一地,永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出生的人,不要太多了。
而且,一得和尚也没指明,是男是女。所以,英王对这个预言,并不怎么买
第284章 春寒
等明忠生火做了热汤面,英王就坐了桌前,嘻嘻呼呼地吃开了。这明忠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厨艺,竟然做的一手好菜,让他做王府的侍卫,实在是可惜了一些。
内侍不能出京,英王这些年出京城,都不能正大光明地带着万胜。多亏了有明忠,日子才好过了许多。
英王正吃喝着,门外却来了一个中年汉子,赶了一辆驴车,带了一双儿女。两个孩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十三四岁的模样。
英王眼睛一亮,示意明忠明诚看好了,很可能来的,就是买卖的人牙子。卖人的来了,少年少女也来了,就等着买人的买家出现了。
这人牙子看起来十分忠厚老实,只有偶尔太过伶俐的眼神,看起来不怎么像个庄稼汉。跟着他的两个孩子,似乎中了什么,两人瞌睡的要命,坐在驴车上面,就是不能起身下车。
吕安邦的这个庄子临水,主屋在湖水的另一边,绕过去有些距离。所以英王他们进了庄子,只在靠近大门的屋子里歇脚。
庄子的下人起身之后,又把这边屋子的烛火全给点上了。这赶路的庄稼人,大概也是看见灯火,才循着光过来的。毕竟,这大雨滂沱,夜色又这么黑,实在不好赶路啊。
庄稼人安置好驴车,就吩咐两个孩子在车上休息,自己拢着双手,就在英王他们的屋子门口晃悠。
英王虽然只扮作寻常富贵人家的公子,可身边的侍卫,个个身怀绝技,警惕性远比寻常人要高出一大截。看见这个庄稼汉半夜赶车过来,心里都有些警觉。
那庄稼汉见众人打量他们,就笑着说,“孩子们睡习惯了,这个时候实在瞌睡,起不来身。”
听口音就是庄子这一带的人,庄子上的一个下人听见了,倒是问起那庄稼汉的家了。一来二去,两人倒是说的十分亲热了,似乎这庄稼汉的姐姐,跟这个下人相熟。
英王知道,今晚有人在吕安邦的庄子上交易,买卖跟黄门秘密相关的少年少女。这庄稼汉带着一身土气,一口土话,就这么突然地出现在庄子上,一定有些问题。只是,他伪装的,也实在太像了。
要不是他的驴车上坐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少女,英王都要被这个庄稼汉给蒙骗过去了。
明忠明诚知道今晚庄子上的底细,所以一左一右护着英王,十分小心翼翼。马岱不知道底细,却也有些提防。毕竟,暗杀皇室宗亲的疯子,这世界上还真不少呢。
窗外是滂沱大雨,夜色漆黑,屋里虽然有灯火,却只是烛火闪烁,忽明忽暗。
夜色越深,寒意越盛。英王吃饱喝足,还让明忠温了一壶酒,自斟自饮起来了。这少年少女也来了,卖家也到了,不知道那个买家,究竟什么时候会到。
外面的雨下的越发大了,庄稼汉跟庄上的下人已经攀上亲了,只说车上漏风漏雨,孩子们睡的不踏实。庄上的人帮忙给找了间耳房,让孩子们下车休息一会儿。
两个孩子睡眼迷蒙地从驴车上下来,脚步倒是还有些力气,跟着庄稼汉,就要去边上的耳房休息。
两人经过英王的时候,那少女却突然抬头看了一眼英王。英王端着酒杯,正好对上了她的视线,那少女的视线清冷明净,没有一丝睡意。
英王一愣,这是怎么一回事。只是,那少女的眼神,就清明了一眨眼的功夫,马上又迷蒙起来,跟着庄稼汉和那个少年,往耳房走去。
英王给马岱丢了一个眼神,马岱以为,英王不放心这庄稼汉一家,就跟去耳房查看了
第285章 来客
明忠和明诚也紧紧站在英王左右,这次来的,多半就是买家了。卖家还有可能不知情,买家就不好说了。这黄门的秘密,知道的人不少,可真听过五十年后复国传说的人,这世上已经没有几个了。
这事颜元初知道,蒋宇成知道,可明忠明诚却不知道。只是,他们也是贺家的旧人,涉及黄门的事情,就没什么简单的小事。所以,外面越喧嚣,他们就越紧张。
不一会儿,进来十七个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看起来,是一户人家,赶着清明出京祭祖的模样。
众人拥簇着一个老太爷,约莫五十六七的岁数,其貌不扬,却养了一把翘的极高的山羊胡子,让人印象深刻。
仆从只有两三人,其余的,多是家中子弟的模样。还有两三个女眷,一个四十多岁的,虽然有些年纪,可眉梢眼角,却颇有风情,想来,应该不是老夫人,而是老太爷的如夫人。
另外两个女眷约莫三十来岁,看样子,应该是家中子弟的妻室。女眷们一下车,后面又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半大孩子,看起来,也是十三四岁的模样。
众人跟着庄上的下人,齐齐进了靠门的屋子。一进来,就看见英王等人,摆开架势,就坐在正中央。
这老太爷颇有些眼光,看见英王气度不凡,一身富贵的模样,而边上又侍卫环绕,知道他非富即贵。赶紧就招呼子弟,不要扰了贵人,招呼行礼之后,就要往后屋去落脚。
只是,英王一行看到他们队伍中的少年少女,也犯起了糊涂。不是有人来买,有人来卖吗,这个怎么看起来,也像是卖家呢。这买家,究竟是谁啊。
所以,为了弄个清楚明白,英王十分好客,只说大家都是风雨归人,半路相逢即是缘分。这屋子他已经烤了半天的火,十分干燥舒适了,再去别处烤火,只怕麻烦了主人家不说,一时半会儿也烤不干衣物,不如留在这堂屋里面,一起说说话。
这老者倒是十分善谈,跟英王一聊,就从京城的运河码头,一直聊到了城南的戏台子。英王这些年在民间走动的多了,聊起京城来,倒是也有些寻常公子的做派。
双方试探了一会儿,英王只猜这老者是京城的小官,而这老者也只觉得英王身份不同寻常。
老者带来的少年少女,应该是他的孙子孙女,两个孩子衣着精致,眉清目秀,也不胆怯,就坐在一边听老者跟英王聊天。女孩半躲在少妇的身后,偷偷打量着英王。
英王的相貌颇为英气,虽然比不上京城第一才子谢石安的俊逸风流,却也自有一套富贵安逸的从容劲头。
女孩十三四岁,正是从少女往女子转变的途中,而今见了个俊美英气的富贵公子,自然心生好感,不禁多看了几眼。
她这么一看,英王倒是想起先前庄稼汉的那两个孩子了,莫非,那个少女打量他,也是这样的心思不成。
一屋子的人正说着话,烤着火呢,突然,后边的耳房有人尖叫了一声,震耳欲聋。马岱飞速起身,出去查看,明忠明诚围着英王,十分警觉地隔开了老者。
这老者倒是个识时务的,赶紧让子弟们围成一团,把家中妇孺和孩子围在中间。
“三公子,相逢是缘分,有您在,我们也安心许多,这会儿要是有个什么事,可都仰仗您了。”老者十分客气,说是仰仗英王,其实看中的,是他身边身强力壮的侍卫。
马岱还没回来,先前那个庄稼汉,却疯了一般地冲了进来,“公子,公子,求求您,救救我们家阿平。”
看他满身是血,明忠赶紧上前
第286章 生死
第287章 回京
丁循之所以来吕安邦的庄子,就是听说这边有些诡异的不正当交易。
而这个交易,又跟忠顺府徐简的生辰有些关系。所以,丁循就一箭双雕,先给吕安邦找点难堪,再给妹夫徐家做点好事。
肃宗要在大宣新设一个总督的位置,他父亲和大同守备吕安国正好是这个位置的竞争对手,丁循自然要找一切机会,趁机抹黑吕家兄弟了。
谁知道,他一进来田庄,却遇到这么棘手的状况。什么诡异不正当的交易,这分明是场有预谋的s。血淋淋的s也就罢了,为什么连英王都在这里呢。
丁循一时间,实在有些头大。本来,他带了这么多人马,随便抓几个人回京,只说是田庄上有不正当的交易,抓了些有伤风化的恶人,总不会空手白跑一趟。
可是现在,有了英王跟英王府的侍卫,丁循想糊弄,是糊弄不过去了。这五城兵马司在京城,的确管着治安的事,杀人放火的事丁循都可以管。可这会儿毕竟是在京郊了,出了这样的事,总得按程序来,先通知官府吧。
丁循想了想,让手下守着庄子的出入,又派了一个人,冒雨去当地的官衙门报案去了。闪舞听说他要去报案,顾老汉一家随即就沉默了,神态也开始紧张起来了。
英王心想,这顾老汉一家,多半是做了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被人给威胁上了。只是,若是能找出谁威胁了顾老汉一家,说不定还能查到这个凶手。
英王想到这一点了,丁循自然也想到这一点了,趁着当地官府还没来,丁循朝手下点点头,示意他们先扣下顾老汉一家。
谁知,今天真是丁循最倒霉的日子。他刚想下手,王锦鹏就带着锦衣卫赶来了。丁循一愣,他来搜吕安邦的田庄,可是借了锦衣卫的名头。日后吕安国若是追究起来,他完全可以推到锦衣卫的头上去。可是现在,王锦鹏怎么也来了
“三公子,丁大人,”王锦鹏带着丁循去送信的那个兵将回来了,对吕安邦田庄上的事情,早已经一清二楚了。英王在这里的事情,两对龙凤胎意外死亡的事情,王锦鹏全都心里有数了。
英王有些哭笑不得,他是打算来看这场交易的,谁知道,正主没出现,倒是魑魅魍魉,一个个都冒出来了。
丁循一个五城兵马司的副指挥,突然跑来京郊的田庄,本就有些不正常。而王锦鹏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也来吕安邦的田庄上,就说明这背后的事情,已经非同寻常了。
只是,究竟是什么事情,这会儿的英王,表面上装的云淡风轻,一点儿也不在乎了。自然,好奇还是有一点好奇的,所以,英王就问,“王大人,你怎么也来了。”
王锦鹏对着英王,十分客气,或者说,王锦鹏对京城的谁都很客气,只要他没抓住对方的把柄之前,王锦鹏估计是天下最有礼的人了。
“三公子,”王锦鹏知道,英王在外一直用方三公子的名号,“京城也出了几件这样的事情,只不过都在千寻码头一带。下官先是追到千寻码头,得知这边的消息之后,才赶来的。”
丁循倒是没有怀疑,王锦鹏一开始就盯着他了。听说千寻码头也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丁循倒是有些紧张了,毕竟,那里才是他的辖地。
“真的嘛王大人,”丁循问,“千寻码头那边,也是京城人士吗”
王锦鹏摇摇头,“也是京城附近的人,听说了这个谣言,都带着子女进京来了。不过这边是
第288章 对弈
第289章 势力
虽然肃宗给英王在长安赐了宅子,而长安离洛阳也很近,可英王这些年里面,几乎不去长安。闪舞
一则是给肃宗表态,他一点儿也不想就藩,二则也是明哲保身,谁知道长安的府邸里面,究竟还有些什么奸细。
做生不如做熟,英王一早就知道,自己在京城的英王府是个透明窟窿。可英王府里面的那些人,谁是邓太后的人,谁是方太妃的人,谁是肃宗的人,英王可是一清二楚的。
可这个长安府邸里面的人,谁是谁的人,英王还真懒得去推敲了。所以,七年里面,他在长安府邸过夜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了。
肃宗遣派英王出京之前,英王就跟贺家的人脉搭上联系了。颜元初和蒋宇成一文一武,早就是英王的左右手了。
贺太后去世之后,太宗清理朝中贺家势力,也趁机收了许多贺家武将的军权。只是,贺太后花了一生的心血布防,贺家的势力,哪有这么容易理清的。
太宗除去了明面上能看见的贺家势力,就花了七年多的时间。之后,太宗病入膏肓,贺家的事情只能告一个段落,立了肃宗这个三皇子做了太子,太宗把朝政交代好了,自己就殡天去见太祖皇帝了。
肃宗接手之后,只看到一个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没有一丝阴霾。只是,太宗皇帝究竟对贺家做到什么地步了,肃宗心里,并不清楚。
也正因为这个空档,贺家许多暗地里的势力,都转去了陕甘一带的三边。一则,原先的三边总督信国公郭义春一家陷入庶长子和嫡子的明争暗斗,对三边几乎不再用心。
郭义春只让自己的几个手下分别管着三边的几个军镇,之后就万事不问了。当然,也有人分析,郭义春是被太宗皇帝吓破了胆子,所以才万事不问,回京城养病了。而他家的家务事,庶长子跟嫡子争夺爵位家产,也是京城朝臣百说不厌的新闻趣事之一。
二则,贺太后嫁给太祖的时候,河间王贺家就明里暗里给了她一支队伍。而这支队伍,经过太宗太祖两朝,突然就消失不见了。
当然,很多人都猜,这贺家的队伍,应该都病死老死了。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队伍是如何消失的,里面又有些什么人。
要知道,河间王贺智一辈子老谋深算,送了一支队伍给女儿做陪嫁,怎么看,里面的事情都不简单。闪舞
太祖在世的时候,的确十分压制贺家势力。可是到了太宗一朝,因为贺太后扶植太宗上位,太宗对贺家就十分放任。贺太后的手上,就有不少军政大权。贺太后在位的时候,究竟做了些什么,就更没有人知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