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孙神仙还在朝天宫里吗”英王突然问出了这么一句话,颜元初跟蒋宇成面面相觑,并不知道,他在问些什么。

    “好像已经离开了,现在管着朝天宫的,是国师潘知远了。”颜元初管着英王府的杂事,对朝天宫的情况,倒是也有些知情。

    英王只得叹气,暗自后悔不已。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非要把金簪还给徐婉如呢。




第271章 洛阳
    “洛阳王的病情怎么了”英王问的不缓不急,似乎这个洛阳王,跟他的六皇兄周铎,并不是一个人似的。

    “听说洛阳王的病情有些好转了,”蒋宇成说的十分隐晦。

    当年六皇子中毒的事情,朝里朝外很多人都猜,是他父亲太宗皇帝派人下的毒。此后,太宗也没有继续找人给六皇子医治,就这么给打发到洛阳去了。

    思及太宗皇帝的心狠手辣,当时很多人都猜,就是皇家的父子相残,太宗为了以绝后患,才下此毒手。

    后来太宗病故,肃宗继位,这个改名换姓的六皇子,就再没有人提起来了。英王在宫中出入,也已经很久没有听人说起这个洛阳王了。

    贺皇贵妃在世的时候,英王才是个四五岁的小童,对她并无多少印象。方太妃虽然跟邓太后抱团,可她们两个人加在一起,也不是贺皇贵妃的对手,更何况,当时还有个婆婆贺太后呢。

    所以,英王从来就没怎么跟贺皇贵妃的两个皇子正面交锋过。一则他们的年纪差距有些大,五皇子和六皇子围着三皇子肃宗争夺皇位的时候,英王还是个童子。

    二则,方太妃和邓太后是一条战线的,英王自然一直是站在肃宗这边的。能不跟贺家所出的皇子来往,方太妃就尽量不让英王跟他们沾边了。

    所以,英王对这两个皇兄,并没什么感情。五皇兄一早就过世了,现在的六皇兄虽然处境不好,英王对他,也没多少同情之心。

    看见英王说的冷淡,蒋宇成倒是见惯不怪了,毕竟,他们蒋家追随河间王贺家多年,前朝旧事,皇家手足相残之事,听的不要太多。

    “洛阳王的病情有所好转,”颜元初接过话头,说,“皇上在京城必定不安,可这洛阳王已经改姓为贺,叫做贺铎。若是皇上还认他这个六弟,就该派人去看看他的病情。若是皇上不认他这个六弟,看在以前那个洛阳王为太祖引路的份上,也该派人去看看他。可这样一来,该派谁去,才能兼有兄弟之情,又有旧人之意呢”

    英王这会儿总算听明白了,这两人一唱一和,是想让自己请旨,去洛阳探望六皇兄贺铎呢。

    只是,英王并不愿意惹上洛阳王这个麻烦,所以,英王有些犹豫,“这个,本王去洛阳合适吗”

    “王爷,”蒋宇成比较性急,脱口而出,“这是王爷出京的最佳机会,若是错过了这次,以后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闪舞”

    蒋宇成说的通俗,英王有些想笑,却又想到洛阳王跟贺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心里有些怀疑,蒋宇成跟颜元初,是否打算哄骗自己去洛阳,他们再改投六皇子呢。

    颜元初看见英王的脸色变幻莫测,就知道英王对自己两人并不信任。他们跟着英王也有大半年了,虽说不是十分亲近,却也有几分交情了。颜元初在心里微微叹气,看来,这祖传的疑心病,果然也传到英王身上了。

    “王爷,”颜元初分析道,“贺家的旧部,早已经都在洛阳以西了。若是他们有心投靠洛阳王,何必等到今日呢。而且,洛阳王在王府里寸步不得外出,若是有一丁点儿异动,早就被洛阳的官员上报给朝廷知晓了。这样的洛阳王,就算贺家的人想投靠,也不敢投靠他啊。”

    颜元初说话,一向点到为止,很少这样说的入木三分。

    英王听了,心里倒是有几分心动了。毕竟,他是真的不愿意像福王那样,留在京城,做一个俯首称臣的富贵王爷。还要处处替肃宗说好话,到处求人。这样的日子,英王心高气傲,如何过的习惯。

    看见英王有些心动了,颜元初趁热打铁地说,“这事若是跟方太妃说,一定能成。”

    &



第272章 首辅




第273章 利刃
    说到肃宗手中的权力,就不得不提一下肃宗的锦衣卫。

    锦衣卫原是前朝大梁的旧物,大楚的太祖登基之后,就彻底废除了锦衣卫这一机构。自古以来,帝王身边多有十二近卫,比如锦衣卫,金吾卫,羽林卫等等。而这个锦衣卫,就是大梁一朝最让人风声鹤唳,不敢多言的机构。

    锦衣卫原是大梁一朝的拱卫司,后来成了搜集军政情报的密探机构。对外,锦衣卫宣称统管皇帝出行的仪鸾司,掌管仪仗和随行侍卫。可实际上,这锦衣卫,却是皇帝的私人密探,直属于皇帝,也只听命于皇帝本人。

    大梁的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还给了他们巡察缉私的权力,锦衣卫里面,还设了镇抚司,处理诏狱。除去侦查,逮捕和审问,锦衣卫还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军事活动。

    首领是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像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大楚建国的时候,太祖皇帝觉得这前朝的锦衣卫权力太大,诏狱之烈,让百官战战兢兢,所以才让自己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太祖下令废除了前朝的这个锦衣卫,该为亲军卫,只让负责仪仗和随行卫士。

    可是到了肃宗手里,却把大梁一朝的这个锦衣卫,给发扬光大了。肃宗登基之时,前面的障碍已经都被父亲太宗皇帝剔除的差不多了,贺家已经只剩了一个外壳,连东海王都已经是旁支的子嗣了。

    朝中百官也已经臣服,边疆又没什么战事,天下太平。可这样的天下,让肃宗如何立威,如何建功立业,让天下仰视

    若是肃宗按照父亲太宗皇帝留下的局面走下去,即使过了百年,人家也不会记得肃宗做过什么。而且,太宗留下的局面,君主手中的权力并不大,反而是百官和武将手中还都掌着相当大的权力。

    所以,肃宗决定另辟蹊径,收拢权力的同时,开创属于自己的太平盛世。而肃宗开创自己时代的方式,和祖父父亲都不一样。他选了大梁最盛行的锦衣卫,做了自己的武器。

    有了锦衣卫这一利器,肃宗在与百官的争斗之中,渐渐占了上风。霍君实的病休,内阁的听命行事,武将的循规蹈矩,都和肃宗的锦衣卫摆脱不了关系。闪舞

    只是,肃宗重新启用锦衣卫的缘故,倒不是控制朝堂政局,反而是为了查探黄门秘密。

    当时听了潘知远的话,肃宗知道,这黄门一事,非同小可。而他当时能用的,能指挥的动的人,也就宫里的侍卫。

    所以,肃宗重启了大梁一朝的锦衣卫,给了他们相当大的权力。谁知事与愿违,黄门的事情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可是朝中的局势,却每天都朝着肃宗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也算得上错有错着了,肃宗对锦衣卫的表现,十分满意。可是黄门的事情,仍是锦衣卫的一项重要任务。

    嘉和九年的清明在即,干燥的京城,也难得下了几天阴雨。只是京城人见惯了干冷,突然这样阴雨连绵,谁都有些不习惯了。

    这般湿冷,夜里躺倒被子里面,都是一股子潮湿阴冷,实在有违京城人的常识。也不知道,今年的初春,为何这般料峭。

    这一日,肃宗正跟锦衣卫的指挥使,在上书房里密谈。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正是肃宗乳母的儿子,王锦鹏。

    肃宗出生之时,太祖刚刚起事,太宗跟着父亲太祖



第274章 码头




第275章 脱罪




第276章 丁循
    邓太后退居慈宁宫之后,就把后宫的权力都交给了自己的侄女邓皇后。闪舞

    只是邓皇后深知姑母为人,贪恋权力,不肯放权。所以邓皇后接过六宫的权力之后,只是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个傀儡。宫中事务,无论大全都报去慈宁宫,一概由邓太后决断。

    就这么着,肃宗和邓太后母子两人,才算保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相处模式。而邓皇后,虽然做着傀儡,倒是比以前有了那么一丁点的存在感。

    肃宗心里,也对邓皇后多少有了一些好感。正因为有邓皇后在中间调和,他们母子才没有彻底决裂,眼下的处境,肃宗十分满意。

    只是,魏明的处境,却有些微妙了。魏明选了肃宗一边,却得罪了邓太后。只是,他当时的处境,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慈宁宫,魏明就不怎么轻易去了。万一见着旧人,难免要被人损上几句。而别的内侍想要上位,也都指着他指指点点。

    虽然站对了方向,成了肃宗的心腹。可魏明终究不是肃宗自己挑选的人,眼下做着掌印太监,却战战兢兢,十分小心翼翼。

    好在,魏明给肃宗出了主意,让他重新启用锦衣卫,而后肃宗的奶兄王锦鹏也是魏明一力推荐的。闪舞至此,魏明和锦衣卫搭上线,他替王锦鹏传递后宫消息,王锦鹏也替他做些事情,彼此勾搭,互惠互利了。

    司礼监的二把手,也就是秉笔太监宋宝,一直想要上位,却苦于没有机会。宋宝跟刘芳一起长大,两人交情极其深厚。

    眼见着魏明跟王锦鹏亲近,宋宝和刘芳就有些看不过去。宋宝能忍,也善于掩藏情绪,可刘芳直来直去惯了,见了王锦鹏,有时候也没什么好脸色。

    所以,这会儿王锦鹏从上书房出来,遇见了刘芳,刘芳就点点头,并不和善。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王锦鹏深知其中道理,并不深究。而这些整日跟着肃宗的阉人,最好还是不要得罪,所以,王锦鹏虽然身居高位,对刘芳的态度,还是一直极为谦和。

    肃宗正值盛年,膝下儿女成群,这个刘芳眼皮子太薄,现在就已经开始站队,日后怕是要吃大亏了。现在不点醒他,日后有的苦吃,何必自己动手呢,王锦鹏很想的开。

    刘芳没给王锦鹏好脸色看,王锦鹏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微微一笑,出宫去了。

    刚出宫门,王锦鹏就遇到了承恩公府派来的管事,说是清明将至,邓家要祭奠祖先,问王锦鹏是否同去。

    王锦鹏是王家的子孙,可是王家没有恩义,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占了田地房产。后来,还是邓家收留了王锦鹏母子两人,帮他们找到了出路。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王锦鹏只当自己是邓家的异姓子孙,祭奠祖先的事情,邓家找他帮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的邓家,可不是以前阳和卫的小小千户了。现在的邓家,是邓太后的娘家,肃宗皇帝的外家,也是邓皇后的娘家,太子殿下的外家。这么牵扯不清的关系,血浓于水,如何不重要啊。

    王锦鹏对于给邓家帮忙,是十分乐意的。听了管事的话,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说是晚上得空,就去承恩公府一趟。管事得了他的回话,就回府去和承恩公复命去了。

    倒不是承恩公府还要外人帮忙准备祭祀,而是王锦鹏管着锦衣卫上下,做事十分方便,想要封哪个城门,想要锁哪条道路,都能随心所欲。有他出面了,京城百官都要卖王锦鹏一个面子,邓家不用直接出面,就有十足的方便。

    应承了邓家的事情,王锦鹏就着急办好杂事,赶



第277章 徇私
    “什么!”王锦鹏明知丁循说的没错,却大声叫到,“那在下怎么听说,他们找的,是永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申时一刻的女孩呢”

    王锦鹏就是这么跟肃宗说的,这会儿,他自然要明知故问了。闪舞

    “哎呀呀,”丁循抱怨说,“若是申时一刻的女孩,下官就不着急了。”

    “哦,这事究竟是怎么一说呢,”王锦鹏问,“还请丁大人细细与我说来。”

    “哎,”丁循叹了一口气,“王大人应该也知道,我们家里的小妹,正是忠顺侯的继室夫人。前头那位夫人过世的早,留下一对双生儿,一儿一女。这女儿许多年前就走丢了,这儿子一早就封了世子,祖母燕国公主看他看的跟命根子一般重。我妹妹而今又生了个小外甥,处境就突然有些微妙了。都说后妈难做,这公侯世家就更难了。我妹妹处处都先紧着这个小世子,唯恐落人口实,说她这个后妈无良。”

    王锦鹏点点头,也说,“燕国公主年轻的时候,就有些刚烈,你妹子在忠顺府做儿媳妇,是比常人辛苦一些。”

    “可不就是,”丁循感慨,“我妹妹并无野心,只想抚养外甥和外甥女平安长大,可在外人看来,她这个后妈,总有异心。这次运河码头传来这样的消息,可把我妹妹给吓坏了,若是忠顺府的小世子出事,她这个后妈可就是首当其冲啊。所以,她眼巴巴派人请了我过去,当众商量了一圈,只求避祸,让小世子避开这次的事情。”

    “各家都有各家难念的经啊,”王锦鹏感慨了一句,忠顺府里的这些破事,他自然一清二楚。

    丁循的妹妹没生儿子之前,燕国公主并不怎么针对这个儿媳妇。可是丁岚生了个儿子,燕国公主就有些疑神疑鬼了。

    毕竟,她曾经丢过一个孙女,这会儿就剩了徐简一个,自然看的分外紧了。以前还让徐简跟着丁循出来走动,后来就越发少了。

    对于京城富贵人家的事情,王锦鹏知道的,比谁都多。只是,他表面上装的一无所知,就听丁循说了大半天。

    说来说去,丁循就想找王锦鹏,把这次谣言背后的人给找出来,弄清楚他们到底想干嘛。这样无风三尺浪的,丁岚在忠顺府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王锦鹏思考再三,觉得这事值得一做。一则肃宗有言在先,让他追查这事,若是有需要,还能找五城兵马司的人帮忙。

    这会儿他还没动手呢,五城兵马司的丁循就自己找上门来了。若是查出一些什么,功劳可以记在自己身上。若是查不出什么,也能推到丁循身上。而丁循是为了妹妹着急,说起来也是情有可原。

    想好这里面的来龙去脉,王锦鹏就点点头,说道,“丁大人的心情,在下也能理解。只是最近这锦衣卫的事,还真有些棘手。在下虽然有心,可人手方面,只怕有些紧张啊。”

    听说王锦鹏愿意帮忙了,丁循赶紧跟进了,他不介意锦衣卫没几个人来帮忙,他只要锦衣卫的特权开路开门。

    “人不在多,王大人的手下,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丁循赶紧拍起了锦衣卫的马屁,讨好王锦鹏。

    王锦鹏倒是不怎么在乎人家对自己的拍马迎合,跟丁循商量好时机,就派了两人给他。

    王锦鹏自然也明白,五城兵马司能搜京城所有地面,可是却不敢动百官的宅子。丁循找他们锦衣卫帮忙,很可能,这谣言背后,就是哪个高官。

    这些得罪人的事情,王锦鹏觉得,让丁循去做,倒是也不错。等功劳来了,自己再分就是了。

    等丁循离去了,门外却进来一个人,只站着对王锦鹏冷笑。

    王锦



第278章 暗斗
    因为吕安邦的职位低微,人也没什么能力,所以王锦秋说丁循要查的正是吕安邦,王锦鹏就有些不相信了。

    “怎么不能是他呢,”王锦秋笑,“丁循的父亲要角逐大宣总督一职,吕安邦的哥哥吕安国也想要这个职位。”
1...4243444546...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