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高教司谁替她打招呼,她刚才好像看到了詹阿姨的身影。

    詹阿姨和周诚他妈关系不错,怎么可能这样害她……谁特么的

    走后门到电视台的虾兵蟹将都知道,这个后门起到的肯定是反作用!

    夏晓兰恍然大悟,她就觉得刚才摄制组的态度有点奇怪。

    人家能不奇怪吗,可能是故意近距离来看看,她这个要劳动高教司领导打招呼的学生。

    夏晓兰此刻的心情就像是吞了一只苍蝇。

    “季江源,谢谢你。”

    她和季同学断交联系,季江源显然不这么想的。这事儿季江源特意告诉她,夏晓兰能有点准




634:事有蹊跷(4更)
    咚咚咚。

    季江源心跳的快。

    录制马上要开始了,他却找不到林老师和贺教授。

    现在两个老师都被叫去谈话,问的就是夏晓兰可能作弊的事儿。林老师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就是被徐国璋叫来问了些问题,林老师还心想徐老果然对工作很细致,录制开始前还要问一问每个选手的情况。

    夏晓兰是林老师的得意门生,在徐国璋面前,林老师没有太夸张,很含蓄的将夏晓兰夸了一遍。

    说这个学生踏实肯吃苦,语言天赋还高,是偏远县区的考生,去年高考时英语却考了满分。

    这个倒挺出乎徐国璋的意料。

    另一个评委老师却往坏的地方想:

    “农村的考生,以前没有什么英语基础吧,能考满分也是稀罕!”

    夏晓兰的档案被送来了。

    贺教授比林老师敏锐,察觉到了不对劲。

    徐国璋一看夏晓兰的档案资料也觉得蹊跷。

    这个学生初中毕业后辍学了几年,又重新走进了学校,83年到安庆县一中插班,84年7月的高考就拿下了全国第三,英语还是满分!

    这样一看,倒是个很优秀的学生。

    徐国璋知道另一个评委的意思,只怕怀疑夏晓兰的高考也不那么光明磊落。

    要学会另一门语言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夏晓兰一个辍学几年的农村女孩儿,轻轻松松就拿了英语满分

    评委的意思是王司长不仅要大家多“关照”夏晓兰,更早之前,对方已经违背了纪律将高考试题泄露给了夏晓兰。

    徐国璋一时都陷入了思维的误区。

    忽然转念一想,“你们还记得王司长是去年什么时候复职的吗”

    委员会也挂靠在高教司下面,对高教司的情况比较了解。

    一个说是8月,另一个记得是9月,但高考是在7月啊!

    没有复职的王司长,恐怕是没能力搞到高考试题的。这不能说明夏晓兰高考成绩完全没问题,作弊的机会已经降到很低。

    贺教授听出不对劲来:

    “徐老,您不会是怀疑夏晓兰同学……不可能,这个学生很有语言天赋,也够努力认真,从初赛到决赛,她的进步我和林老师都看在眼里!”

    林老师后知后觉,终于知道徐国璋叫她和老贺来的原因。

    是怀疑夏晓兰啊!

    “徐老,她的水平就在那里,怎么会作弊”

    一个人可以装一时,还能装一世么。

    林老师都教了夏晓兰一学期,夏晓兰的英语水平她都判断不出来,那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真是白做了。是,能杀入决赛的200名大学生,英语差不多都处在同一水平上,笔试题的卷子分值差别并不大。夏晓兰能在17名,和她的水平有关,也和应试技巧有关。

    “小林你不要太激动,我们不会随便冤枉一个学生。”

    大家都是经过动乱年代的人,随便乱扣帽子真的会毁掉学生的一生。包括徐国璋在内的三个评委,听了王司长的话很反感,却也没有完全否定夏晓兰。他们来查卷子,调资料,固然是怀疑夏晓兰,也是把事情摊开来查——是对夏晓兰的负责,也是对其他选手的负责。

    现在

    查出来的东西挺有意思的,贺、林两位华清老师对夏晓兰都夸赞有加,这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被认可的,她不需要走后门啊。

    都闯过笔试一关了,走到了全国20强,名次真的那么重要吗

    徐国璋将夏晓兰的资料掩上。

    “水平究竟如何,我们三个人加起来都判断不出来,也该从各自的岗位辞职了。”

    徐国璋决定不去管王司长说的话,他要是测不出来夏晓兰的水平,他还当什么博导!

    “可是,她要是事先看到了口试题——”

    徐国璋没说话。

    &nb



635:担子压夏晓兰身上了(1更)
    录制开始了。

    五个评委都坐在了位置上,凯瑟琳这个英国女专家获得了最多的关注。

    近距离接触外国友人的机会本来也不多,何况凯瑟琳因为《followme》的节目而走红,在座的观众都是英语佼佼者,不管老师还是学生,基本上都看过《followme》,据说之前做收视调查,《followme》的华国观众有1000万,这恰好是华国老百姓拥有的电视机数量。

    凯瑟琳的左边是徐国璋,右边是詹爱群。

    作为一个在华国生活的英国专家,凯瑟琳会说简单的华语,她显然也深谙电视节目的录制精髓,从第一个选手上场,就尝试着用简单的华语交流——外国人说华语,选手说英语,大家都在用非母语交流,公平又体贴,还能缓解选手的紧张。

    1号是笔试的最高分,她来自沪市的复旦大学,开始有点紧张,和凯瑟琳说上话,台风就慢慢稳定了。

    夏晓兰等在后台休息的,也能听见1号选手的声音,夏晓兰不得不承认,任何时候都有强人辈出啊,你以为人家做题行,一张嘴的口语也很溜。

    第一部分的“自我介绍”就是精心准备的,说的是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小故事,承起转合的趣味性掌握的棒极了,用的词语并不复杂,夏晓兰敢担保,别说评委老师,就算台下的观众,肯定全部能听懂,还听出了趣味,因为有人在轻笑。

    随后是鼓掌。

    1号的表现,给后台等候选手不少心里压力。

    “这连一点磕巴都不打呀!”

    钟彩压低了声音。

    夏晓兰点头,“是很好,华国人使用外语,因为不是母语,在听和时,要有个翻译转换的过程,先把英语转换成华语,再把华语翻译成英语……1号同学不是没有转换过程,而是她思维快速清晰,转换的时间太短,就察觉不出来了。”

    同样是翻译,也有水平高低。

    有的翻译能听懂,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去转换,个人外语水平不到,思维速度也慢,甚至无法准确的翻译。

    好一点的就是兼顾速度,且能精准表达语义。

    更好的当然是同声传译,原文和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是3、4秒钟,发言人的思路不会被打乱,听众也觉得有连贯性。

    英语竞赛当然不是选翻译,但1号的思维敏捷用词精准,夏晓兰觉得她比好多专业翻译还强——想想也对,以英语水平来说,这已经是眼下大学生群体中的翘楚了,全国竞赛选出来的啊,能不行吗

    1号选手也没辜负夏晓兰和钟彩的评价,一登场就是979分,总分是100分,五个评委每人都有百分权,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出来的平均分。

    “真厉害!”

    是很厉害,1号的分数太高了,给了后面的人很大压力。

    季江源说的事,夏晓兰并不急。

    一个选手15分钟左右,还有中场休息,她是17号,轮到她怎么也是4个多小时后,既然提前知道了,华清的老师一定会想办法解决。

    评委们可能心有疑虑,林老师和贺教授对她肯定很了解。

    学生水平咋样,当老师的心里还能没数呀

    口语部分,她和两个老师也每天对话,这是不能弄虚作假的。

    夏晓兰静下心来想,王广平的招数是下三滥,抓住评委们“嫉恶如仇”的心理呗,先入为主有了她走后门的印象,心中对她不喜,在录制时来点突发状况,她不就是慌了吗

    最差要影响她的比赛成绩,最好效果则说不准了……这一招有够损的,能不能成,王家并不费半点力气。

    夏晓兰都能猜到,王广平在拜托这些人“关照”时,说法一定是含糊其辞的,事后也抓不到半点把柄,完全能解释成单纯的关照——要想追究王司长为什么关注夏晓兰,对方甚至可以把夏子毓扯出来。

    都是亲戚嘛,都是家里的小辈,就是单纯的关心!等等说辞,夏晓兰这个老油条子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汤宏恩和周国斌肯定不屑于用这样的招数,不管什么原因,两人都不会亲自为难一个学生,他们不会把学生当成是需要亲自为难的对手,王广平这个档次太低,夏晓兰敢肯定王广平复职后工作是各种不顺。

    事业发展好的,哪有这个闲工夫!

    只有不被重用的,才会闲的蛋疼。

    这事儿来的挺突然,王家肯定发生了什么,是夏子毓还是王建华,把以前的“恩怨”说了吧王家认为她是麻烦,不想等她继续在京城发展,怕她以后真成了周家人



636:终于到17号了(2更)
    “谢谢15号选手的精彩表现,现在有请16号选手,来自……”

    轮到16号了。

    也就是说今天的录制还有1个多小时就要结束了,电视台的人也好奇,16号过后,就是17号夏晓兰的口语展示。

    夏晓兰水平到底怎么样,评委会不会徇私,都是电视台的人好奇的。

    估计收买不到的评委,也就是应该专家凯瑟琳吧

    然而凯瑟琳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最低分和最高分都要去掉,其余的打分再计算平均分,这一套评分机制是向体育赛事学的,据说更能体现公平公正。

    那凯瑟琳评委一个人打低分,其实也没用,计算分数时会去掉。

    “耳朵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还得我们自己用心看。”

    年纪大的同志没那么天真,想的要深一点。从最初的震惊过后,这事儿真是越想越不对劲。这件事当着评委们说就行,要走后门拿特等奖,和电视台打什么招呼

    虚荣心想上电视,拿了特等奖,电视台自然会多给镜头。

    从这个角度看,今天中午在包厢里,王司长的举动颇为奇怪。不过在不认识夏晓兰的情况下,谁有那么心思去替她分辨,每个人心里想法都不一样。高教司的领导,对一般的高校教师可能威胁性比较大,徐国璋教授这样的人,王司长的话也不用听的。

    徐教授还特意问了名字和学校,唉,王司长这哪里是帮忙,分明是害了别人啊!

    想到这里,年纪大同志压低声音:“你们着什么急,徐教授他们的人品值得信赖,大家伙的英语水平不能当评委,那有前面十几个选手对比呢,总能判断个大概吧……放心,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老同志的人生经验就是丰富,好好给年轻同志上了一课。

    年轻同志将信将疑,到底是耐心等着17号夏晓兰上场。经过这么一分析,事情的真相就像笼罩在迷雾中,疑窦丛生,到底是对夏晓兰先入为主有了反感。

    如果夏晓兰同学真有本事,被王司长这么一搞,就算拿了好名次,当时包厢里那么多人在,也会有流言传出,认为她是靠走后门拿奖的吧

    不知道其中内情,只有静观其变。

    15号下来了,16号一上场,台下认识夏晓兰的都精神一震,马上要轮到夏晓兰了,也不知道她是否准备好了。

    16号是一个男生,长得白净斯文,一说话就让人新生好感。

    他笔试成绩排在16名,口试表现却大好,一举超过了之前的很多选手,最终得分是975分,仅次于1号选手之后……如果后面包括夏晓兰在内的4个选手没有超过这分数的,16号男生和1号女生拿走了前两名,也就是特等奖!

    2个特等奖,6个一等奖,920名都是二等奖。

    周奶奶不懂英语,她能看懂得分。

    “这分数很高啊,现在排第二吧”

    关慧蛾点头,“1号是979分,这个16号是975分。”

    就是01分都是很重要的,首届英语竞赛的实力是很强,听说京城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还不让报名,要不竞争还会更激烈,关慧蛾也没想夏晓兰能拿特等奖,运气好拿个一等奖就很不错。

    说出去一点都不丢人,一等奖是全国的前8名,夏晓兰拿过这荣誉,以后凡是需要英语水平才能胜任的事儿,她基本上就是一片坦途了。

    当然

    ,能进入口试竞赛,一个二等奖跑不掉,也是全国前20名呢。

    关慧蛾很看得开,夏晓兰不是她闺女,她凭啥高标准要求说句不好听的,把她亲儿子周诚找来考英语,周诚连初试都过不了!

    周奶奶却对夏晓兰满怀信心,听了关慧蛾的话,老太太自言自语:

    “那晓兰得拿个98分才能赢啊。”

    坐在老太太旁边的观众实在忍不住了,不住拿眼睛瞅周奶奶,17号的家属吧这是口气也太大了,就你家孩子最厉害行了吧!

    关慧蛾很是尴尬,周奶奶无动




637:高级卖惨和送分题(3更)
    夏晓兰的自我介绍没有特别难的词,不华丽。

1...174175176177178...7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