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和她的外表比起来,这段自我介绍甚至朴实的过分。

    但为什么,就这样吸引人呢

    连凯瑟琳都多看了夏晓兰两眼,夏晓兰短短几句话,不是抱怨,也不是煽情,没有逗得大家发笑,就是很简单向大家描述了她学习英语的方式。

    画面感太强了!

    闭上眼睛,好像能看见一个农村女孩儿对着一本破英文词典爱不释手的翻阅。

    不管评委还是观众,大家都太单纯了,不知道有一种自我介绍里包含着“卖惨”,低阶的卖惨是哭哭啼啼的祥林嫂,高阶的卖惨是吃过的苦要笑着讲出来,祥林嫂惹人厌烦,后者却容易让人动容。

    夏晓兰讲的又不是假的。

    只是事情发生在上辈子,她大学毕业后当销售,因为业务关系开始恶补英语。

    那时候是千禧年,其实英语补习班遍地开花,想要提高英语水平有太多办法,夏晓兰只能选最土最老的办法,大学毕业后重新把英语捡起来,一本词典都快翻烂了,闷头学了两年,可能累积够了基础,两年后水到渠成打通了任督二脉……英语水平是突飞猛进,都是贫穷在作祟啊。

    是她真实的经历,讲的时候就不心虚了。

    夏晓兰一张什么嘴搞销售的!

    搞销售不是要嘴皮子多利索,是要让客户信任,现在评委就是客户,夏晓兰要推销的产品就是她自己。

    徐国璋心想:说的倒是和档案资料对的上。

    至于背词典能不能背到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前20名,徐国璋不能武断的否认,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努力的程度也不同,别人不行,不代表夏晓兰不行。

    这一段自我介绍很流畅,事前准备的也罢,音准就在哪儿呢。

    有的学生考英语能拿满分,一张嘴说,磕磕巴巴忽然就口吃,徐国璋连猜带蒙才能勉强听懂,这就是口语太差啊!

    夏晓兰不多不少,正好说了5分钟。

    凯瑟琳看看手里的资料,忍不住问到:

    “你才大一是吗去年高考英文卷拿了满分,你要知道,就算是在英国,这也不是不容易办到的,而你还是一名农村的学生,在农村想学好英语就更难了。”

    凯瑟琳不是夸张,那在华国,很多人的语文也考不了满分啊。

    “是的凯瑟琳老师,我是华清的大一学生,高考只是一场考试,我能拿满分有自己的努力也加了一点点运气,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想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能考100分当然有运气成分。

    哪怕选择题和填空什么的都写对了,碰见阅卷老师不喜欢夏晓兰写的作文,硬要给她扣1分甚至是05分,夏晓兰能有啥办法!

    夏晓兰回答的很中肯了。

    詹爱群本来也想提问给夏晓兰多一点表现机会,想到和夏晓兰认识,硬生生忍住。

    事后挖出来,也被人说嘴,何必去冒险呢,到现在为止夏晓兰表现的很好。

    主持人将夏晓兰的自我介绍大概翻译了一下,这不是说给台下观众听的,而是为了之后在电视上的播放效果。

    不翻译,普通的观众怎么听懂

    />

    台下,周奶奶听了翻译,马上就对关慧蛾说:

    “晓兰这丫头不容易啊,学习条件不好还能学的这样好,和她一比,周怡几个都不够努力。”

    周诚当然不算,周奶奶是最偏心孙子的。

    她大孙子15岁就参军,文化课差点是情有可原,程敏和顾思颜几个小的还在念书先不说,周怡这个大孙女就没当好榜样,周家提供着如此好的条件,周怡还能学的这样糟糕……真是胸无大志让人失望啊。

    关慧蛾胡乱点头。

    幸好大嫂和周怡




638:冒险洗清作弊嫌疑(4更)
    “我复述完毕了,请评委老师点评。”

    夏晓兰都觉得是送分题。

    《飘》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名著,在华国算是耳熟能详了,别管文科还是理科,80年代上学的人,没看过基本名著,和人说话都不好意思。

    前面16个选手,都没有夏晓兰这样的运气,复述这道题太简单,不管有没有听清原文,她都能大概讲出《票》的故事情节。

    夏晓兰不觉得自己是运气太好,台下那么多观众,为了录制效果,台上的灯光特别强,根本看不清台下人的样子。

    林老师和贺教授是否知道了有人替她“走后门”的事儿

    题目这么简单,该不会王广平真的替她疏通了关系吧……这招数简直下三滥,夏晓兰靠着这么简单的题目拿高分,其他人肯定会议论纷纷。

    她要是拿奖的话,就更是一只苍蝇飞到了嘴里,人们以后提起夏晓兰,也会说起她这次不光明磊落的获奖经历!

    夏晓兰都想开口询问,为何她的题目是这个,坐在最重要的徐国璋教授终于开口:

    “你复述的很好,一些部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来了,这篇文章浓缩的故事,出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之手,是我们都熟悉的名著《gohthewind》,1939年,傅东华先生首译此书,取其消逝与渺茫之意境,译名为《飘》。夏晓兰同学,这道题是特意为你准备的,我们学英语是为了实用,但也要有能力去鉴赏外国文学的美,我想听听你对《飘》的看法,不管从哪方面都行。”

    这道题居然是为她单独准备的!

    现场顿时窃窃私语。

    凯瑟琳和詹爱群都不解,徐国璋资格老权威重,他站出来说故意给了夏晓兰不一样的题,才能压得住场子。起码只有疑虑,没有公开的质疑。

    另外两个评委老师知道内情,这是徐国璋和两人商量过的。

    因为怀疑詹爱群的屁股早坐歪了,他们三人决定临时换题,是为了考验夏晓兰,也是为了保护她。

    题目是临时调换的,徐国璋的个人声誉,足以压下那些质疑。

    徐国璋教授一世的清名,总不会真的因为一次英语竞赛而丢掉,这是徐教授用几十年的言行给周围人形成的印象!

    英语又不仅实用,学一门语言,连由该语言撰写的文学作品都不会鉴赏,证明没把语言学好。

    就拿华清大学来说,外语系的全称是“外国语言文学系”!

    《飘》的看法

    《飘》是一部爱情,也是一部战争,对它的分析和看法有很多,夏晓兰觉得不管从什么角度说,对徐国璋等评委可能都没有新意——徐教授是怎么说来着,有关《飘》的看法,不管哪方面都行

    如果林老师在这里,一定会告诉夏晓兰要稳。

    不要犯复试时的错误,不要太过标新立异……夏晓兰只能默默对林老

    师说声对不起了,不是她想要冒险,是现在情况不一样,评委拿出了单独的考题,恐怕不想听见千篇一律的答案!

    夏晓兰脑子里转过许多念头,时间其实只过了几十秒钟。

    “有人看《飘》,是看爱恨情仇;有人看《飘》,是看南北战争的残酷……任何一种简单的评价都不能完整展现这部作品,我个人觉得作者通过塑造斯嘉丽、梅兰妮和瑞德等不同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习俗礼仪,包括精神状态和政治态度,是对林肯领导的南北战



639:立Flag,请打分!(1更)
    咦,别人抽到的口语第三题都是环保、杀虫剂,还有节约用水等等。

    轮到夏晓兰,让她谈对建筑的看法

    她才是个大一新生,专业课都是素描线条、制图初步,让她吹一下人生理想么很简单,反正就为了口语竞赛,这些评委将来总不可能揪着夏晓兰:你做的咋和你说的不一样!

    莫名的,瞧着徐国璋教授太阳穴到脸颊的老年斑,另外两个评委也是穿着灰突突的中山装,夏晓兰的喉咙就像堵了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知识要给经济让道,所有人读书选专业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工作的前景。

    包括夏晓兰选择读建筑,也是她未来想要涉及这个领域的生意,刚好那段时间她和龚洋合作搞出两次装修设计,才对建筑产生了兴趣。

    这个兴趣,是相对其他专业来说的,并不是夏晓兰真的热爱这个专业。

    那时候她正处于重生后的膨胀期,认为自己凭着先知先觉的优势,无所不能,没有什么能难倒她……要不是为了打脸那些看不起她的人,让夏子毓和王建华两个贱人害怕,她可能连大学都不会考。

    有关在学校上学的几年,她能把自己的生意版图扩张到多大

    “我最初只是想上个大学。”

    “无论是什么大学,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

    “因为大学能改变周围人对我的看法,可以讲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大学生’这个身份能让我家人感到骄傲。”

    “我选建筑,是想以后能凭借专业技能创造经济利益,刚好家人做的小生意就是建筑装修方面的。但是——”

    这个选手很有演讲天赋啊。

    题目是临时变的,这些自然不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台词。

    流畅的语句,挑不出毛病的口语表达,像涓涓小溪从山顶向下流淌,一个“but”,观众都在是个转弯,涓涓溪流会陡然加速!

    凯瑟琳对夏晓兰很好奇,这个学生展现出来的一些素养,和她的档案太不符合了。

    华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凯瑟琳在华工作后才深刻体会到,这个国家虽然还不富裕,但每个人都攒着一股劲儿在往前冲,工作量大工资低,却不可能出现罢工等等。

    是什么在让华国人拧成一股绳

    像夏晓兰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贫穷学生是数不清的。

    华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西方强国一边大肆宣扬华国的贫穷和落后,一边在警惕这个红色国度,对它从各方面限制!

    凯瑟琳微微走神,夏晓兰那个停顿可能就两三秒,吊足了评委和观众的胃口。

    “……但是,我进了大学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好像是错的。”

    最初的目的,是想换一个护身符。

    大学生的身份太有用了,而且可以在大学里结识有用的人脉,瞅一瞅后世有啥厉害的大牛如今还是默默无闻的读书郎,提前结下善缘,夏晓兰最初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汤宏恩批评她,让她不要把做生意的那一

    套带到学校里!

    后来,她没空去结识人脉,反而被华清的整体氛围给同化了。

    “建筑学是什么远古时候人们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目的是遮风避雨躲避野兽的袭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远古人搬出洞穴,用泥土当砖,用枯草为顶,住进了‘房子’里,以这样的房子为中心,一起居住一起劳作,形成村落。再往后,人类掌握了冶金、锻造、烧陶烧瓷等技术,从泥坯房到砖瓦房,单一的居住功能再三升级,我们不仅修建住所



640:全场最高分(2更)
    今天有五个评委,夏晓兰立的flag起码就戳中了凯瑟琳和詹爱群的心。

    女人凭什么就要比男人弱

    体力上可以有差异,难道智力也应该有差异

    是的,建筑这一行比较辛苦,但它又不是靠体力取胜,更多还是建筑师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觉得夏晓兰学建筑没前途,劝她去当香港拍戏的人才是其心可诛!

    女人就只能靠脸吃饭,不能靠脑子有所建树

    80年代的社会风气,“男女平等”喊的比后世更厉害,不仅是口号,华国的整体环境也的确是这样,男人能做的岗位,女人也行。

    像詹爱群和关慧蛾这样的事业女性真不少,不上班当家庭妇女的才是少。

    除去夏晓兰说话的内容,她口语水平是真的不差啊!

    临场被换了题,只有第一部分自我介绍能提前准备,其他两部分连提前猜题都不行,这个临场发挥,是真的临场发挥无疑——徐国璋和两个评委讨论出来的,不可能有谁事前就拿到题目。

    主持人说打分,台下的林老师等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老师觉得夏晓兰发挥的很好了,第二道题临时换题,是徐国璋几位评委为了杜绝作弊吧!

    夏晓兰刚才的表现,是否靠实力扭转了评委的怀疑

    “这孩子说的真好。”

    周奶奶压低了声音,“我觉得她说的最好,对吧”

    您最偏心了,夏晓兰当然是说的最好的。不过这一次,身边坐着的观众倒没有不服气了,是不是最好不知道,起码夏晓兰表现的还真的挺亮眼。

    不是最好,也是已经出场的17名选手里名列前茅的。

    主持人请评委打分,五个评委开始低声交谈。凯瑟琳对徐国璋临时换题不解,徐国璋在纸上简单写了几句事情的起因。詹爱群对王广平真是说不出来的佩服——“佩服”是讽刺味道的,好歹也是个领导,居然干这种缺德事儿

    还趁着她出去结账的时候,难怪一回来,徐教授的态度都变了,肯定把她看成是王广平的同党了!

    要不是还在录制中,詹爱群真想跳起来怒骂王广平是贱人。

    “那打分怎么打”

    深呼吸,詹爱群忍住暴怒。

    任何比赛,总有点小问题,国外的比赛也有,这是华国人自己的事,凯瑟琳不会评价。

    “我会给她一个高分,这才是公平。我喜欢这个选手,她很棒不是吗”

    其他评委没有英国女士直白,大家讨论了几句,都在分牌上写了自己的打分。

    “凯瑟琳评委,989分,詹爱群评委,984分,徐国璋评委,981分……去掉一个最高分98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78分,17号选手夏晓兰的最终得分是多少呢”
1...175176177178179...7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