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魏能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黑男爵

    可怜小刘昊懂事以来,就一直生活在皇宫里面,从未见识过外面的世界,虽然有‘殿下’的称号,却与一名小囚徒无异,做娘亲的岂能不心疼

    另外吗,海燕公主城府极深,知道萧逸是个重感情的人,只要用儿子把他给套住了,就等于多了一把保护伞,以及无数优惠条件!

    如此就算丢了江山,皇室成员也能平安无恙,大汉宗庙、社稷也能得以保全,或许还能有一块封地,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呢,这可比掰着手指头,一项项的提要求强太多了。

    萧逸此番进宫,就是劝说皇帝主动退位,和平完成政权交替的,如今目的基本达到了,小小要求自然不会拒绝,还进一步扩大化了。

    要把刘昊、海燕公主、玲玲、刘协以及皇室成员全带出去,到宫外好好的游玩一番,顺便也让这些人看一看,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皇后曹宪很快来了,手中牵着一儿一女,跟刘协都换上了普通服饰,扮作民间夫妇的样子,在萧逸的带领下直出金马门,沿途果然没人敢于阻拦!

    原来萧逸进宫的消息,第一时间送到丞相府中,曹丕得知之后,只是回复了一句:‘任其所为,不得阻拦,暗中监视即可!’

    虽然没有人阻拦,可带着皇室成员们出宫,也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故而萧逸挑选了五十名亲兵,化妆成普通人模样,紧紧的跟在后面护卫,丞相府的眼线跟在更后面……

    “瞧一瞧,看一看,西域三十六国送来的上等香料,胡椒、麻椒、生姜、桂皮一应俱全,本店低价大甩卖了!”

    “千年寒铁,辽东出产,一斤价值一金,习武的朋友来看看吧,保证货真价实!”

    ……

    “呦西!呦西!--天朝上国客官们,我们得倭国来人,贩卖硫磺、珍珠、女人的干活!”

    正值中午,许昌街头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两边的商铺都在营业,吆喝声此起彼伏,还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商队,不止是中原汉人,还有很多异族人呢!

    有金发碧眼的西域胡人,有身披兽皮的匈奴人,有肤色黝黑的身毒人,还有一种大饼脸、眯眯眼、罗圈腿的小矮人,据说是从东边海岛上乘船来的,不断用蹩脚的汉语叫卖着!

    《后汉书》记载:早在汉光武帝时期,这种小矮人就费尽千辛万苦、乘船来到了中土,还进贡了一些鱼干、兽皮之类,而他们前来的目的,只为让光武帝给自己的国家取一个名字!

    而光武帝鉴于他们的诚意,也没计较贡品多少,赐予了很多的财物,还让人制作了一个金印给他们,上面写的是‘汉倭奴国王印!’

    这些小矮人非常高兴,因为‘倭’字有单人旁,说明中原上国的大皇帝,也把他们看成是人,之后的岁月里面,就经常让人来进贡了,顺便也交易一些商品!

    不过海岛上出产有限,也就是硫磺、鱼干、兽皮之类,实在卖不上价钱,倭国人又眼馋中原物产丰富,于是就拿女人来交换了。

    一个年轻漂亮、小巧玲珑的倭国女人,换一个青花大瓷盘子,或者三个白瓷碗,或者十枚铜钱,价格还是蛮公道的,故而很多人愿意跟他们交换,这些倭国女人也很会伺候人的!

    “娘亲快看这边,一个瓷盘子换一个女奴,我也想换几个回去,盘子御膳房里有的是!”

    “呵呵,等你长大了,娘亲给你娶一百各媳妇,个个都比那些女人漂亮!”

    “娘亲快看那边,比马个头大,浑身都是毛,背上两个大肉包的是什么”

    “傻孩子,那是金毛骆驼!”

    “娘亲,那边一串串的是什么,看着好好吃呦!”

    “这个是……娘亲也没吃过!”

    一行人没有乘车,就在大街小巷随意行走,如此繁华热闹的景象,看的刘昊眼花缭乱,不断的问这问那,海燕公主一一耐心回答着!

    刘协不比外甥好多少,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话说这位皇帝九岁之前,一直在洛阳皇宫里带着,根

    本没见识过民间景象!

    之后出宫了几次,都是为了躲避宫廷政变,沿途见到的景象,不是残垣断壁,就是累累白骨……而后又是长达二十年的软禁生活,只能看到皇宫殿宇……皇宫殿宇……还是皇宫殿宇!

    如今终于走出了皇宫,其心情可想而知了,激动不足以形容,兴奋不足以描述,只有两边眼见上的泪花,才是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酸甜可口、又圆又大的糖葫芦,一文钱一串喽!”

    一名小商贩走了过来,肩膀上扛着大串冰糖葫芦,五颜六色非常诱人,看的甥舅二人口水长久,立刻迈不开脚步了。

    话说这冰糖葫芦,还是萧逸‘发明’的小吃呢,先将野果中间挖空,塞上一些豆沙馅,再用竹签串好蘸上麦芽糖,冷却后晶莹剔透的,既美观、又美味,还有开胃养颜的效果!

    本是萧逸弄出来,哄自家孩子们用的,后来流传出去了,




第十章九品官人法!
    “臣等参拜大王--千岁、千千岁!”

    “免了吧!”

    丞相府大堂上,曹丕居中而坐,面沉如水、目光愤火,接受着文武重臣们的赞拜!

    按理来说,上位者胸怀沟壑,应该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可曹丕太生气了,一天连喝了十多碗败火汤药,仍是压不住胸中怒火!

    之前萧逸送书为礼,表示支持自己称帝,只要善待刘氏皇族即可,这让曹丕非常高兴,认为就要大功告成了。

    那知还没高兴几天,竟然有人跳了出来,坚决反对自己改朝换代,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反对者不是汉室死忠,而是士族门阀!

    兖州士族第一个喊出口号:‘宁做汉家鬼,不做魏氏臣!’

    豫州士族不甘示弱,也派人四处宣扬着:‘只知有汉,不知有魏,大汉江山万年不变!’

    与曹丕关系密切的冀州士族,则来了个沉默不语,这个关键时刻不说话,那就是无声的反对了。

    …………

    士族集团底蕴深厚、遍布四方,如果他们真的‘起兵勤王’,很可能重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让中原陷入一片战乱之中,巴蜀、江东之兵再趁虚而入,曹魏集团可就大事不妙了!

    问题是,士族集团真的忠于汉家,坚决反对曹氏取而代之吗

    当然不是了,士族集团一向只重利益,不讲忠义,谁坐在皇帝宝座上面,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无非是想趁着改朝换代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罢了。

    “一群见利忘义、允血食肉的白眼狼,这是勒着脖子要好处啊,就不怕把肚子撑破了--呸!呸!”

    曹丕心中暗骂几句,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这是几天之前御史中丞-陈群递交的,一种新的选拔人才方法,名曰:‘九品官人法!’

    汉家四百余年来,一直实行推荐、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先由地方州、郡推举孝廉、秀才,中央进行各种考试之后,再按照才能高低、人品优劣来委任官职!

    这种办法前期还是不错的,比如汉武帝统治时期,主父偃、桑弘羊、董仲舒、公孙弘等能臣干吏,都是这样举荐到中央,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可是后汉以来,仕途逐渐被士族集团所垄断,举荐的大都是出身名门、却无才无德之人,号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治权落入这群人手中,国家衰败也就是必然之势了!

    曹操执政以来,一改多年的‘举孝廉’制度,多次下达招贤令,强调‘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有本领的人,那怕是出身寒门、人品低劣一些呢,自己也会给予重用的,从而招揽了大量的人才!

    这个九品官人法,与前两者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选拔人才制度:

    朝廷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州为大中正官,郡为小中正官,而且只能在本地人中挑选,可由地方官员兼任之!

    也就是说,冀州的中正官,只有冀州人能担任,巨鹿郡的中正官,也只有巨鹿人能担任,其余地方的人不得染指!

    而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责任,就是对本治区内的人才,进行详细考核,具体又分三项:

    一是家世,就是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辈是否出仕为官,官职爵位高低,立下过什么功绩,或者受过什么处罚!

    二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是否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亲朋,以及个人私生活情况!

    三是定品,既以行状为主,家世为辅,对人才进行评定,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而品级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改变了,会伴随一个人的终生!

    下三品之人,是没有入仕资格的,只能当一辈子老百姓了。

    一品被视为圣人之品,是不轻易授人的,成为虚品!

    只有上品、中品的六个等级,才可以进入仕途,正式成为国家官员,而在官员升迁过程中,他的出身品级也起到极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从表面上来看呢,九品官人法还是不错的,公平合理、认真细致,肯定能选拔出大量德才兼备者,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可是明眼人看的出来,这个九品官人法有大问题,与其说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如说是为士族选拔人才!

    首先,中正官在各州、郡任职,还必须是本乡本土之人,这就把推荐、选拔人才的权力,完全由中央下放到了地方,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地方实力膨胀,甚至不听朝廷的号令!

    其次,担任中正官者,要求出身好、威望高,人脉广、有学识,而地方上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基本都出身士族集团,寒门子弟毫无竞争资格!

    最后,行状好坏、概念模糊,出身高低、一目了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后者势必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长此以往,地方上选拔的人才,朝廷中充斥的官员,就会变成清一色的士族子弟,而寒门子弟从此与军国大事无缘!

    说白了,这个九品官人法,就是士族集团提出的政治交易,如果曹丕答应下了,就支持他改朝换代!

    如果不答应,就算不能阻止‘以魏代汉’的天下大势,士族集团也要给曹丕添点恶心、找点麻烦,起码一二十年之内,皇帝还是姓刘的来做!

    问题是,曹丕会答应这种政治交易吗

    凭心而论,曹丕不想答应的,原因也有三条:

    第一,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是父亲曹操制定的、并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国策,以此招揽到了大量人才,也是曹营集团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亲刚刚去世三年,做儿子的就更改国策,还是逆转方向的更改,这等于狠狠抽了曹操一耳光,曹丕难免落个‘不孝子’的骂名,曹家内部也会有人反对的!

    第二,士族集团不断壮大,皇权势必受到限制,国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大汉王朝就是前车之鉴了,曹丕不想重蹈覆辙!

    第三,萧逸开创争鸣学府,大量的培养寒门子弟,每年毕业者数以千计,或是从军、或是入仕、或是经商,深入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一股庞大势力!

    如果曹丕倒向士族一方,推行九品官人法,萧逸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寒门子弟们也会起来反对,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因此上,这个九品官人法,就像是一颗诱饵,外面香气扑鼻,里面暗藏着毒药呢!

    曹丕则是一条饥饿的游鱼,想吞了鱼饵又怕毒药,转身离开又不舍得,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刷!--刷!”

    陈群、辛评、辛毗、华歆、王朗、司马懿等人都



第1637章 汉天子三让皇位!
    建安十九年-秋,九月初五,汉家规矩,逢五大朝!

    “陛下驾到,百官赞拜!”

    “臣等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皇宫-麒麟殿上,大汉天子刘协端坐龙椅上,随着上朝的鼓乐响起,文武百官列队而入,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不绝!

    今日大朝会非同寻常,三公九卿、文武群臣全都到齐了,足有七八百人之多,大殿内站立的满满当当,一个剩余的位置也没有了,那些身穿绿袍的低级官员,只能在大殿外面列队行礼!

    就连好几年不上朝的萧逸,今天也来参加大朝会了,站在西侧武将第一位置上,双目微闭、嘴角上翘,两侧脸颊高高鼓起,就像一只思考问题的小蛤蟆!

    文武群臣不禁暗中猜测了,大司马大人一向思维敏捷、杀伐果断,究竟是什么军国大事,能让他露出这般奇怪神色,莫非与皇位有关吗

    这些人就算想破了脑袋,恐怕也想不到的,萧逸心里此时只有一句话:“穿靴子的感觉真爽啊!”

    汉家制度,文武百官朝拜天子,必须卸下佩剑、脱去靴子,以示对皇权的无比恭敬,三公九卿还可以穿双袜子,那些普通官员只能光着脚丫子,踩在冰凉的木制地板上!

    记得是二十年前了,萧逸第一次参加大朝会,正好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很多官员冻的双脚又红又肿,只能偷偷的来回搓动,真是既受罪、又狼狈!

    萧逸那天穿了一双厚袜子,还能勉强的抵御寒冷,当时非常羡慕曹操,那是大汉天子之外,唯一能穿着靴子、佩戴宝剑上朝的男人!

    二十年过去了,萧逸又回到了朝堂上,也拥有了‘剑履上殿’的特权,回忆过往,感慨万千,就是天气不算太冷,要是下一场大雪就完美了,嘿嘿!

    萧逸之外,还有两个人也很反常,第一个就是魏王-曹丕!

    以往举行大朝会,曹丕都是身穿盛装、腰佩宝剑,站在御阶的最高处,距离龙椅不过一步之遥,今天却不见了踪影,原因吗……很多人心知肚明!

    另一个反常的人,就是坐在九龙金椅上的-大汉天子刘协!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大事启奏”

    ……

    以往刘协上朝,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刚刚三十出头的壮年人,看着比花甲老人还要颓废,而且一言不发,木头般呆坐龙椅上!

    今天截然不同了,精神焕发、声音洪亮,颇有几分君临天下的气势,还主动询问起国事来了,这可是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莫非受什么刺激了

    “臣有本启奏陛下: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
1...523524525526527...5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