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黑男爵
有侍从把纸包接过,恭敬的放到了龙案上,曹丕亲自打开观看,里面真的是几味中药:乌梅、麝香、生姜、香嵩!
这是什么情况,司马懿单独进宫觐见,不是来出谋划策的,而是真的来献药
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几味不是败火、去躁之药,反而有补血补气的功效,为人臣者胡乱献药于君主,可是人头落地的重罪,司马懿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还是说另有深意
“乌梅、麝香、生姜、香嵩……乌
第1645章 萧太师!
“大司马大人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对曹家有扶危定难之功,如今新皇帝坐上了龙椅,既无加官,亦无进爵,这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我等联络文武百官,共同上书皇帝,请进封大司马大人为公爵如何”
“大司马功高盖世,别说进封公爵了,就是割地封王又有何不可”
……
无愁侯府大堂上,萧逸居中而坐,神色平静如水,根本看不出心中喜怒,心腹文武数十人落座两旁,却一个个怒气冲天的,争相发表自己的不满意见!
天下人都知道,如今曹家执掌的江山,一半是萧逸打下来的,又帮着治国理政、济世安民,其功勋无人可比!
之前朝野上下公认的,曹魏帝国建立后,丞相之位非萧逸莫属了,一是功劳、威望、能力足够担任这个位置,二是满朝文武里面,无人可与之争,也无人敢与之争!
侯府属员们忙了好几天,又是准备酒宴、又是书写请柬,就连‘大魏丞相府’的金字匾额都做好了,只等着封相的圣旨颁布,就大肆庆祝一番,摆上十天十夜流水席。
万万没有想到,曹丕竟然取消了丞相之位,改由三公九卿辅佐朝政,圣旨颁布之后,朝野一片哗然,萧氏集团的成员更是愤愤不平!
别看萧逸仍是大司马,位列三公之首,也是文武百官之首,可其权力、地位、以及尊贵程度,都远远不能与丞相媲美的!
更加气愤的是,曹丕在官员任命上,还动了很多小心思,第一步,用心腹人辛评为尚书令,辛毗为尚书仆射,牢牢的控制了内庭,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第二步,任命王朗为大司徒,陈群为大司空,同样位列三公,从而对萧逸形成了制约,分散其手中的行政权力!
第三步,任命宗族将领曹休为大将军、曹真为骠骑将军,享受位比三公的待遇,以此分散萧逸手中的兵权!
第四步,在原来的‘四征’之外,又增加了‘四安’、‘四镇’,共计十二位名号将军,看起来是广施恩泽、奖励有功的将领们。
其实是用这种办法,进一步的分散军权,把原来隶属于萧逸的部下,全都改为隶属于朝廷,直接听命于皇帝了,其用心何其阴险啊
禅让大典上,还说曹、萧亲如一家,要共享荣华富贵呢,转眼就耍起了卑鄙手段,是可忍,孰不可忍
故而萧氏集团的文武重臣,齐聚在无愁侯府之中,准备商议出一个办法,为大司马大人争取利益,也为整个萧氏集团争取利益!
联合朝中百官上书,请求封萧逸为公爵,这还是比较温和的做法呢,一些性格急躁的武将,甚至提出了驻兵长安,自立门户的建议!
以萧逸崇高威望,只好登高一呼,天下兵马能拉走十之五六,到时候别说公爵了,就是自立为王又有何不可
再往深一步想,趁着曹魏刚刚建立帝国,根基尚不牢固,先据长安,再夺洛阳,天下大可席卷而定,那个时候吗,就不是萧逸自己做丞相,而是萧逸任命一位丞相了!
当然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究竟是请封公爵,还是自立门户,还得萧逸来拿这个主意!
“呵呵,诸位稍安勿躁,小小的封赏罢了,有也不多,无也不少,咱们还缺这点东西吗
如今新朝刚刚建立,天下人心思定,自立门户的话就不要说了,无论什么时候,这个国家也不能分裂!
大家都用心做事,积蓄粮草,操练兵马,进一步增强国力,早日荡平巴蜀、江东才是真的,本大司马用拐杖走路之前,一定要完成统一大业!”
萧逸耐心劝说着大家,言语中不带一丝火气,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不生气,因为丞相之位也好,公爵、王爵也罢,对自己都没什么意义了。
自己之所以权倾天下,靠的不是大司马的官职,也不是无愁县侯的爵位,而是凭着二十多年苦心经营,一手创立起来的萧氏集团,自己就是这个集团的灵魂、主宰!
曹丕不予封赏,处处防备,都动摇不了自己的权势,不客气的说,那怕自己是个平头百姓,只要一声令下,照样卷起天下风云!
王朗心胸狭窄,陈群格局有限,曹休、曹真更是屡战屡败之将,连独当一面的本领都没有,靠这四个人制约自己,无异于痴人说梦一般!
自己只要略施小计,就能把这四个人给玩死,真正要防备的是司马懿,阴险狡诈,生性隐忍,关键时刻又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要是让他咬上一口,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好在曹丕倚重此人,却不信任此人,只封一个小小的谏议大夫,只要这头‘冢虎’不掌握兵权,也就掀不起大风大浪了。
由此可以看出,曹丕的文韬武略虽不及乃父,奸诈权谋却是毫不逊色,在打压萧氏集团的同时,也小心防备着士族集团,相让二者鹬蚌相争,自己才好渔翁得利!
如此算来,很快会有一道圣旨送来了,对自己大大的褒奖一番,再给几个华而不实的头衔,一是平息萧氏集团的愤怒,以免造成曹魏政权内部分裂;二是玩弄平衡之术,最大程度的巩固皇权!
“启禀大司马大人,尚书令-辛评来传封赏圣旨了!”
“哦,果然来了,让黄儿出门迎接吧!”
“诺!”
寻常人迎接圣旨,得沐浴更衣,中门大开,排设香案,全家老小跪拜叩首,以示对皇权的无上恭敬,还得给使者准备一份厚礼才行!
萧逸却端坐未动,只是让嫡次子-萧黄出门迎接,直到辛评手捧圣旨,走进了大堂之中,萧逸这才站起身来,算是给皇帝一点面子了。
其余文武群臣不肯托大,只好跪拜在地上听着,想知道皇帝封赏什么官职,难道还能与丞相比肩吗
“大魏皇帝陛下诏曰:朕以眇眇之身,托于兆民之上,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上赖皇天后土护佑,下得股肱之臣辅佐,励精图治,以求大治!
今有大司马-萧逸者,辅佐朕父子两代,征战沙场,平定祸乱,恪尽职守,屡立奇功,实乃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非加殊荣不足以赏其功!
今加封萧逸为太师,赐九锡,执掌白旄黄钺,并享‘剑履上殿,见君不拜’之特权,从此君臣戮力同心,共治天下太平,嘉尔冠荣,永锡天宠!”
大魏黄初元年-春,正月初九日!
曹丕尚且畏惧萧逸三分,陈群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了,就站在大堂之上,朗声宣读起了圣旨,原来是要封萧逸为太师!
太师,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上古六卿之首,殷纣王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之时,姜太公为太师,其地位尊崇无比,天子都要对其客客气气的!
太师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同时,又跟太傅、太保,合称为‘东宫三师’,有着教导太子的指责,故而又称为帝师之首!
不过到了秦,汉时期,太师的官职虽然保留下来,却逐渐变成一种荣誉头衔了,位在三公九卿之上,却没有多少权力!
曹丕代汉称帝之后,并没有册封太子,自然就用不到帝师了,如此加封萧逸为太师,不过是多领一份俸禄,头顶上多一道光环,并没有实际意义!
&n
第1646章 魏 吴外交战!(上)
汉家规矩,每五日大朝一次,曹丕称帝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勤政爱民,想要改成三日大朝一次,却遭到了‘某位重臣’的坚决反对!
理由是:‘频频举行大朝会,让君、臣精神太过疲惫了,反而降低了办事效率,只有懂得好好休息,才能更好的处理军国大事!’
曹丕争论不过,只好恢复了五日一朝的规矩,那位重臣的名字不便透露,可是很多人都猜到了,当今天下能让皇帝收回成命的,恐怕就只有一个人了。
另外吗,汉家举行朝会,五更时分,天色黝黑,群臣就要到金马门外守候,城楼上钟鼓敲响,大臣们就要排好队伍了!
佛晓时分,皇宫大门开启,文武百官依次进入,一起到麒麟殿参拜汉家天子,商议军国大事!
而曹魏帝国的大朝会,整整推迟了一个半时辰,天光大亮了才开启宫门,这也是那位重臣提议的,理由同上……至于真实原因,朝野人人皆知!
一个字:懒!
…………
黄初元年-正月十五日,天气晴朗,略有微风,东南风!
“隆!隆!--上朝喽!”
上午辰时,皇宫大门缓缓打开了,文武群臣鱼贯而入,直奔举行朝会的麒麟殿而去,萧逸自然在最前面了,却不是走进来的,而是被人抬进来的。
放心吧,萧逸身体没毛病,这是他的又一项特权,可以乘坐四人抬的肩舆上朝,还可以在内庭中骑马,这可是曹姓诸侯王、王子们都没有的超级待遇,在文武群臣中也是独一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太师大人劳苦功高,朕特许金殿赐坐!”
“谢陛下!”
曹丕早已端坐龙椅上了,文武百官进殿之后,行三跪九叩大礼,高声山呼万岁,萧逸只是拱了拱手,竟然还获得了一个座位!
就在御阶中间,摆上了一具金丝楠木坐榻,足有七尺长,三尺半宽,上面铺着天鹅绒的垫子,又柔软又舒服,还有两名小宫女侍立伺候,夏天摇扇子,冬天送茶水,捎带按摩一下筋骨之类!
说实话,曹操当年权倾朝野,号称‘无冕之皇’,可也没享受过这班待遇,还有历史上的梁冀、窦固、霍光、吕不韦……那个不是权势滔天,上朝照样也得站立着,坐北朝南,金殿听政,那是皇帝才有的权力!
由此可见,曹丕对于萧逸的恭敬,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过这种毕恭毕敬下面,真是一番好意吗,还是包藏祸心呢
多年相处下来,曹丕深知这个姐夫的厉害,文武双全、腹黑心狠、专横霸道……父亲生前都难以压制,自己就更不是对手了,加上整个曹氏宗族也白搭,夏侯渊之死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既然不能强压,那就只好示弱了,给予萧逸各种特权、荣耀、光环,从而避免曹、萧两家发生决裂,影响到曹魏政权的稳定,动摇了自己屁股下面的龙椅!
与此同时,利用利益之争,让萧氏集团、士族集团互相制约,最好来一个两败俱伤,曹家才能坐收渔人之利!
另外吗,把一头贪狼放在深山中,忍饥挨饿,熬风斗雪,每日与其他野兽相搏斗,只会让它的爪牙更锋利,警惕性更强,野心也更加膨胀!
相反的,把这头贪狼软禁在笼子中,吃喝不愁,风雨不侵,还没有任何的危险,久而久之呢,它就会越来肥胖、懒惰、丧失警惕性,最后变成一只没有威胁的狗了。
曹丕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真的派人进深山,抓了一只凶恶的狼王回来,就养在皇宫御苑之中,派人好吃好喝好照顾,只等着由狼变狗之日,也就是杀狗吃肉之时!
不过曹丕这点阴险心思,或许能瞒得过别人,却绝对瞒不过萧逸的眼睛,且早就有了对策: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各种特权来者不拒!
因为萧逸坚信一条:狼就是狼,狗就是狗,二者永远不能混为一谈,在狼的血液里面,天生没有被驯服的基因!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大朝会开始了,今天有大事发生……
“启禀陛下,江东使者-赵咨持国书前来,正在宫门外等候!”
“哦,碧眼儿终于派人来了,宣上大殿来吧!”
“遵旨!”
“陛下有旨,宣江东使者-赵咨觐见……赵咨觐见!”
外交-永远是国家大事之一,故而曹丕称帝之后,立刻派使者前往巴蜀、江东,正式的通告这一消息,并劝说刘备、孙权认清时势,早一点纳土归降,朕必厚待尔等,不失荣华富贵!
当然了,刘、孙各自辖地上千里,兵马几十万,不可能三言两语之间,就乖乖的俯首称臣,曹丕派使者的目的,在于试探两家的反应。
曹丕与心腹重臣们商议过,大概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刘、孙俯首称臣,承认曹魏宗主国的地位,并派人年年进贡,亦如春秋时期,诸侯国尊敬周天子一般,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二是刘、孙不肯称臣,也不敢与曹魏为敌,维持三足鼎立的局势,大家各过各的小日子,这种情况不算好,可也还能够接受!
三是刘、孙挑起为汉室复仇的大旗,再联合起来出兵北伐,与曹魏决一死战,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曹魏取代汉室之后,中原人心尚未安稳,很多事情也没有理顺,此时与巴蜀、江东两大集团同时开战,决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更加没有获胜的把握!
当然了,真要是以死相拼,曹魏凭着雄厚的实力,也不怕巴蜀、江东两家什么,不过能不打最好是不打,这就需要外交斡旋了。
孙权城府极深,如今派使者来许昌城,十之**是试探虚实的,再决定是否出兵北伐,或者捞取一些好处!
而对曹魏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能用外交手段,让江东集团臣服的话,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了,只要江东不出兵,巴蜀孤掌难鸣,也就闹腾不起来了。
问题是,江东使者-赵咨,字德度,荆州-南阳郡人氏,素以‘博闻多识,善于辩论’著称,其口才不在天下第一喷子-弥衡之下,与这般人物打交道,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哒!--哒!哒!”
“吴王使者,参见大魏国主,并代我王问候平安!”
清脆的脚步声中,江东使者-赵咨走进了大殿,高冠额带,锦袍加身,气度极为不凡,左手持一份国书,右手握一根节仗,长有八尺,上刻龙纹,还缀有三束白牦牛尾巴!
按照规矩,皇帝、诸侯王都可以派遣使者,其手中必持一根节杖,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不同的是:天子节仗长八尺,刻龙纹,缀三束白牦牛尾,持之出使天下,犹如御驾亲临,有权斩杀封疆大吏、军中大将!
诸侯王节仗,长六尺,刻蟒纹,仅缀两束黑牦牛尾巴,只在自己封国之内,有处置两千石以下官员的权力,离开封国就只剩下通关之用了。
赵咨身为吴王使者,却公然手持天子节仗,由此可以看出,孙权不甘于人下,也有登基称帝的野心啊,或许人家在健康城的宫殿里,已经偷偷的自称为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