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小青和斌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很逊的土

    花儿真的疯了。疯了的花儿每天嘴里“嗫嗫”着游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没人能听懂他的语言,也没人能知道下一秒他会干什么,是不经意地凑到你跟前和你神神叨叨说些鬼神莫测的话,还是冷不丁拿起一块石子莫名地扔向远方,全不顾前面有没有人。他游走的身影成了县城“著名风景”,逐渐适应了他的邻里们有时和他戏耍取乐,有时又可怜他给他送点衣服、饼干。

    有次和母亲上街,在路上碰见了花儿的大闺女。母亲上前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看见她气色不错,母亲试探着问她们的生活境况,方才得知花儿媳妇嫁到了离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母亲小心翼翼地祝福她们,“花儿”闺女脸上展现出一种恨恨的表情说:反正跟谁都比跟他强!

    听了她的狠话,一种悲哀在我的心头弥漫开来,是怎样的伤害才能让女儿如此记恨自己的父亲呢?

    2

    看着花儿混成这般地步,邻居们都为他扼腕叹息。就在半疯半傻之间,花儿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一次回老家,路过了花儿家门口,看到那座破破烂烂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想起当年的新娘子,当年的的花炮和欢笑,我的眼睛都有点湿润了,真担心那座房子哪天会塌下来。

    眨眼间又过去了十多年,没想到那老房子竟然一直没塌,而花儿也一直还活着。靠着低保和好心人,已进花甲之年的花儿不但活着,而且活得还很硬朗,无疾无病的。在岁月的打磨下,花儿须发皆白,牙齿只剩下几颗老牙还在坚守岗位,那一米八几的身材也萎缩成了一个大虾米球。老年的花儿依然每天在街上逛着,只不过眉目间隐隐透出一丝慈祥来。

    更加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有一天,那颤巍巍的老屋被人用红笔写下了一个醒目的“拆”字。这个拆字在县城的今天,可是许多人梦中都想拥有的字啊!有多少人靠着老房子的拆迁不错,生活一步登了天。

    果然,经过评估,那座老屋可补偿住房两套,现金十余万元。一些没有轮上拆迁的邻居们啧啧不已:花儿的命怎么这么好哩!

    不过这笔巨额资产如何处置成了一个问题。为此,花儿所




第四章 牌坊往事(1)你听,我说
    我是个爱听访古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坐在姥姥的怀里,听她讲那些有点发霉却又好听的故事。姥姥出身书香门第,一家子都是读书人,姥姥的妈妈是老师,姥姥的姥姥也是。姥姥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到周未她总会来到我家,给我写上几个大字,妈妈会做一桌子丰盛的菜招待姥姥。姥姥手把手地教我写毛笔字,我当时不懂字写得好会有什么用,所以写着写着趁姥姥不注意就改成了画画。小乌龟有长长的脖子、圆圆的壳,壳上还布满了裂纹,小兔子耳朵长长,腿儿短短,小鸡的嘴尖尖,爪子是个树叉……哎!白白搁误了姥姥那一手的好小楷!

    那时县城有名的四大家族是东关王家,南关马家,西关焦家和北关李家。这四大家族不是凭财富占领家族排行榜,而是靠家里人人会读书,个个是秀才的知识力。四大家族互相间通过联姻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姻亲关系。比如我姥姥就出身东关王家,她嫁给了西关焦家,而姥姥的妹妹则嫁给了南关马家,北关李家的大媳妇是姥姥的表姑,如此这样你娶过来我嫁出去,四大家族间的血亲关系变得十分紧密!

    西关焦家是四大家族中最大的一家,人口众多,家境富裕,祖上曾经有人中过探花,还有人当过县令,比起其它三家来说,实力最雄厚。而姥姥娘家王家则是纯粹的读书人,家里辈辈出秀才,人人当老师。所以,我姥姥在当时那是有名的大家闺秀,识文断字、思想开明、脚当然是解放脚啦,她就是凭着这样的大脚,满县城地跑来跑去当老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

    姥姥讲得故事特别好听,我如果写毛笔字也能像听故事一样投入的话,今天的我就不会仍拿着字贴每天练来练去,却仍是横不平、竖不直!

    一天,姥姥手指着东面对我说:“知道东关城外的那个牌坊吗”我说:“当然知道啦,我和梅姐姐去牌坊下耍过好几回呢,我最喜欢骑它底下的石头了,那石头看着就像是匹马,我揪着它的耳朵,坐在它背上,可好玩啦!”姥姥又说:“那你知道这个牌坊是干嘛用的吗”我欢快地说:“不就是个大门吗!就好像是我家门口的大门一样。”姥姥赶着问道:“那大门都有门板,能关住,为啥这个大门就光是个石门框,没有门呢,你想过吗”我挠挠头,把嘴巴撇了一下子,不解地问姥姥:“是呀!为什么它没有门,是不是有小偷把它的门给偷了,偷



第四章 牌坊往事(2)尔康拒婚
    秀珍慢慢地长大了,爷爷果然请来了丁尔康为其开蒙,不过,丁尔康的学生可不止是秀珍一个。丁尔康是县城赫赫有名的人物,陵高县别看它偏居在南太行山上,山陵遍布,土壞贪瘠,却在历史上也是有值得大写一笔的东西。比如陵高县志上写着陵高县古称为“古陵”,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古域为尧、舜部落,是世界围棋起源地。自隋开皇建县以来,历史上曾出现过7名状元、93名进士,历史上一共出了7名状元,丁家就占了3名,可想而知,丁家在陵高县的文化地位。自唐以后,丁家除宋代出过三位状元外,还有进士九个,翰林六个,尚书五个,资德、朝仪十二个,国子监博士一个,图史编修一个,知县十一个,共有官衔人数达四十八个。其中最著者为宋朝的国子监博士丁白和金代的丁甫、丁天佑、丁天和叔侄三状元。他们为丁家历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不过,丁家不在陵高县的四大家族之列,不是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丁家故里为陵高县南马村,故称为南马丁家,不序县城排行榜。但南马丁家几百年来执陵高县文化巨擘之旗,无人敢置喙一二。

    丁尔康和秀珍爷爷是同年秀才,秀珍爷爷高中秀才后屡试举人不弟,无奈之下放弃了功名,靠祖产和给县衙当文书过活。丁尔康却是中了进士后,学着陶渊明的样子,寄情于桑样稼轩,回到了南马,每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怡然自乐,成了一个不理红尘俗世的避世之人。这样的人性情高洁、卓尔不群,自然是所有学子眼中最好的先生。于是,四大家族适龄的孩子们都成了丁尔康先生的弟子



第四章牌坊往事(3)青梅竹马之交
    秀珍在私塾上学,发蒙阶段丁尔康先生首先教授得是《三字经》,小小的秀珍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腿离地有半尺高,学着先生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随着平仄的韵律,秀珍的小腿也跟着晃来晃去。伯贤和仲文坐在秀珍的背后,伯贤也和秀珍一样学着先生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念着课文,仲文可没有那么安生,一会偷偷地从口袋里掏出个烧饼,递给伯贤吃,一会儿仲文又从桌子底下拿上来一只蚂蚱,左揪一下蚂蚱腿,右拽一下蚂蚱翅膀地玩开来。伯贤是老大,长得非常的俊气秀美,唇红齿白,身材清瘦。老二仲文虽然名字里有个文字,却一点也不文气,长得虎头虎脑,双眼圆瘤瘤地像是暗夜里猫的眼睛,又亮又有光,透过嘴边密密的小绒毛甚至都能想到成年后的他一定是个美髯公。俩个孩子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焦家的当家老太爷十分得意,总是对家人说道:“我家老大这俩小子,有文有武,将来一个安邦定国,一个文化济世,咱家可是都占全了!”

    伯贤天生就十分的安静,他经常捧着书房里的经史子集,闻着书中的墨香,一呆就是半天。仲文却不然,他是坐不住也闲不住,坐在书房里的时候他经常想着他马厩里的小马驹子,那匹小马一生下来爷爷就把它送给仲文,仲文给它起名为“追风”,每天仲文都会弄上新鲜的草料来喂它,给它刷毛、整理马鬃,追风被仲文打理得十分健康,阳光下马毛甚至都泛着青白色的光,毛的纹理拧成菊花一样的旋儿,像古画里的“狮子骢”一样。等追风长大可以骑后,仲文每天都要骑上追风遛几圈,追风仿佛知道仲文对它的喜爱,只认仲文一个主人,只有仲文才能吆喝动它。

    丁尔康先生是一个严谨的人,他面目沉静,不苟言笑,仿佛永远都古水不波,只有偶尔从眼睛里透出来的光仿佛能穿透一切,看到所有人的心里去。秀珍和伯贤最怕被先生盯一眼了,这一眼下去,他俩就像是被冰水从头浇到了尾,动也不能动。可是仲文不怕,他从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的志向他绝不是做一个文弱书生,躲在书房后面对社会



第四章牌坊往事(4)人间萧萧是秋色
    丁尔康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菊花,每当临近中秋时,他的院子开满了姹紧嫣红的各色菊花,成为了南马最亮丽的一块赏菊圣地。丁尔康伺弄起菊花来比任何事情都上心,他像照顾孩子一样,每日都会为菊花们摘去枯叶,修理叉枝。菊花按品种分别种开,有满月、春日、大乔、平沙落雁、白岱,南京黄等,其中以白色的白岱居多。当有人慕来赏菊时,丁尔康总是十分不情愿,他唯恐那些不知爱惜的人们把他的花踩坏或折了去,他总是像防贼似地跟在人们的背后,一句一句地提醒着:“小心,别踩着,”“别折花,花会疼的。”弄得许多来赏菊的人都没了那股赏菊时该有的飘逸之态,缩手缩脚地在花丛中看上一圈,怅然地悻悻而归。丁尔康不在乎这些,保护好菊花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

    当赏菊的人群散去后,丁尔康总会搬出他的古琴,支好琴桌,在清冷的月下,对着明月,焚香弹奏。“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五柳先生的《归去来兮辞》在丁尔康的手指下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去,配上他如泣如诉们吟诵,令闻者无不动容。弹到悲沧处丁尔康手下的琴弦崩然而断,只见他猛然推琴而起,用手掩面,踉踉跄跄地往内室而去,随着夜色隐约中传出了他压抑的哭泣声……

    第二天一清早,除了眼睛略有点红,丁尔康没有任何异样地照常出现在焦家学堂中,如同他平常时的古水不波。

    只是今天他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经诗子集,而是给学生们讲了一段琴曲《忆故人》。他用平常的语气说道:“今天我想教你们一首琴曲。古语讲四艺中琴棋书画中琴



第四章牌坊往事(5)古琴琮琮忆故人
    伯贤是个沉静的人,学古琴正对他的性子,秀珍对古琴也十分喜爱,她喜欢古琴那种仿佛叩击心灵的声音,有时像在敲晨钟,有时又像是山间清泉撞击岩石,有时又像仙乐梵音,反正是听也听不够。只是秀珍是个天性快乐的人,她更喜欢节奏明快,音调欢乐的曲子。仲文呢就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他只愛“追风”,只要是一坐上追风的背脊,他就心生欢畅。坐在琴边,仲文手抚琴弦,总感觉没有手挥着马鞕子有感觉。

    《忆故人》这首曲子学习了有一个月,丁尔康先生有一天终于要检查他们三人的成果了。只见伯贤有条不紊地坐在琴桌前,左手按徽,右手叩弦,一首《忆故人》演绎得颇有几分丁尔康风范,丁先生微笑着频频颔首点头,伯贤躬身退下。秀珍上台时略有点紧张,她小声地和先生说了句:“先生,我怕我弹不好这首曲子,能不能再让我多练几天再考我”丁先生鼓励地笑着说:“没关系,你只要上去弹就行,别多想,想越多心越乱.”秀珍只好上去弹了起来。

    初时,她弹起来还有些紧张,时不时地勾错弦,等弹了几句以后就不再紧张了,她的情绪渐渐地被带进去,边弹边吟诵着“几回相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烛影摇红,夜阑饮散**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随着几声空灵的泛音响起,秀珍的弹奏结束了。丁尔康先生微笑着对秀珍说:“秀珍年岁虽小,但是乐感很好,只是秀珍忆的这个故人一定是个让她非常开心的人,因为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感伤之情,听后反倒是让我心生欢喜”。接下来轮到仲文上场,只见仲文也不慌不忙地弹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弹完了,丁尔康先生开始点评:“大家弹得都不错,但也各有特色。伯贤最得《忆故人》的精髄,无论是指法和情绪都很正确。秀珍指法还可以,只是这首曲子不太对她性情,弹起来感觉人被曲子压住了。仲文呢,弹起琴来像是上战场,隐有金戈之声,失去了琴曲本身悠扬的意味。从今天的考核不仅看出了你们对指法掌握的程度,更看出了你们三人的性子如何。既然性子不同,今后我会根据你们的性子分别教授不同曲子,你们看可好”

    &



第四章牌坊往事(6)果然南陌头
    学堂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他们已经都已经过了总角之年。伯贤长得一如预料的斯文,长身玉立,面白齿红,谦谦君子的底子已经充分打好了。仲文也一如预料地潇洒帅气,他肌肉精干,孔武有力,肤色也由于经常在户外骑行、练武,晒得黝黑透亮,胡子像冒密的小韭菜,黑油油地扒了一脸。秀珍则长得更漂亮了,身形修长,仪静体娴,面容姣好,就似梅尧臣笔下的“期我以踏青;花间倘相遇;果然南陌头;翩若惊鸿度。”一般美好!

    他们三个人一起长大,说不上谁和谁更亲密些,秀珍都叫他们是“哥哥”,伯贤哥哥人很温柔,学习很棒,和他在一起秀珍总是能安静地学习各种知识,琴艺也能有长进。仲文哥哥人很善良,武功更好些,犹其是骑上追风从古陵街头风驰电掣般穿过时,潇洒的仿佛犹如赵子龙附体一般,吸引了县城男男女女的眼光。和仲文在一起的秀珍是野性的,他带她去后山上摘桃子,去丹河边捕鱼,骑上追风去古道边遛弯,秀珍像个没人管的野孩子一般快乐极了。

    时间一长,秀珍的爷爷不愿意了。他把秀珍爹爹叫了过去,严厉地对他说道:“从今往后,不许秀珍跟上仲文出去乱跑。一个大姑娘家,不好好地学习,天天和个疯子一样在外面,时间长了,难保没有人乱传闲话,影响到秀珍嫁人,我看你怎么弄!”秀珍爹爹听了父亲的教导,方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呀,秀珍巳经长大了,该像个淑女一样地教养了,不能再疯来疯去没个大姑娘家样子了。

    从此后,父亲对秀珍的管理严格了起来!

    每日里丁尔康按时上午出现在焦家学堂,几点过去了,他外表上一点也没有见老,只是他的言语更加的少了,眼神也逐渐黯淡了下来,虽然仍是古水无波。每日里教授课业时他是快乐的,三个孩子各有特点,都是那么的惹人疼爱。伯贤的好学他喜欢,仲文的豪气他也喜欢,秀珍就更加让他心疼了,做为他唯一的女弟子,丁尔康像疼自己的女儿一样心疼秀珍,他尽可能地教授秀珍更多知识,他从琴棋书画上着意培养秀珍,他知道秀珍性子有点欢脱,必须沉下心来才能学好,他必须更加地费心教育才行,但是他总想着要把秀珍培养成像易安居士那样的女子,他不怕费心,他一定要把秀珍打造出来,就像是二十几年前的那个人一样……

    丁尔康每日两餐,一餐在焦家吃,当时找他当先生时就说好了:“每日早饭一饭两菜皆由焦家供应,饭为清粥一碗,菜是一素一肉,”晚上他在南马自行解决晚餐。(那时候的人们一天只食两餐,早上十点左右为早餐,下午五点左右为晚餐,和现在一日三餐不同。具体原因我分析还是当时的粮食产量不高,为了节约粮食,人们每日只食两餐,久而久之形成用餐习惯,即使是富裕人家也是如此。)丁尔康不是个讲究的人,可即便是再讲究的人,单身二十年也就不讲究了。每日晚餐他都是一碗当地的小米稠饭(稠饭就是把水中放小米在火上不停地熬,直到小米和水完全熔合在一起的一种饮食),一碟咸菜。咸菜或者腌萝卜条或是腌酸菜,生活十分地简单,可是做



笫四章 牌坊往事(7)又是一年端午到
    陵高县每年三个比较隆重的节,春节、端午和中秋,其中最热闹的是春节,但是秀珍最喜欢的却是端午。因为陵高县地处南太行山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一千二到一千六百米之间,最高海拔达一千七百多米,最低海拔六百多米。气候温暖偏凉,年平均气温7度左右,冬暖夏凉。端午节的时候正是人们出门赏花和踏青的好时节。

    陵高县的人们总会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用红蓝黄绿黑五色丝线撮成手链,手巧的人会绣一个精美的香囊,图案不一,有五子登科、喜上梅梢、福禄寿财等吉利的图案,里面装上艾叶,绑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上,趋蚊避邪,等到七月七的时侯,再把它们铰下,找一棵参天大树,把手链高高地放在树枝上,传说等到夜深人静后喜鹊就会把这些手链都叼走,去给银河两岸的牛郎和织女搭鹊桥用。

    秀珍的女红活儿也做得很好,从小母亲就着意教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她牢牢地记的,虽然秀珍爷爷力主让秀珍上学堂识文断字,但母亲总想为她以后的人生多考虑考虑,平时她做女红的时候也总把秀珍拉上,手把手地教,几年下来,秀珍的女红活也是棒棒滴!今年春节一过她早早的就计划上了,绣四个香囊,一个给丁先生,一个给自己,另外再给伯贤和仲文一人一个。给丁先生她计划绣一个松菊延年的图案,给自己绣一个蝶恋花,给伯贤绣一个高山流水,给仲文绣一个追风。主意打定后,秀珍从街市上买来了各色丝线和绸缎,香囊绣成什么样式,颜色如何搭配秀珍都十二分地用心,她请母亲帮她一起设计,但绣活全部是自己,每日里一下学她就回家拱进了绣房,埋头苦绣香囊。除了母亲,她谁也没有告诉,心想着端午节时再拿出来给他们三人一个惊喜。

    伯贤是个内秀的人,他也早早地给丁先生和秀珍准备了礼物。丁先生她准备送他一方砚台,先生的毛笔字写的那么好,送他一方好砚台一定很开心。秀珍的礼物他选了半天,是送她一方绣花手帕还是送她一个熏香炉,伯贤想了又想。最后,他决定送熏香炉。那个熏香炉是伯贤在“思雅斋”买来的,买时他就非常喜欢,紫铜炉子安静地摆在博古架上,三足制,有一个提梁,提梁上还绑有一条手打的双囍穗子。伯贤攒了一年的零钱才把它整到手,每日把玩,香炉已经被他盘得起明发光,在手中散发着幽幽哑哑的金属光泽。

    伯贤说不上对秀珍是怎样的情感,他们三人从小一起长大,耳鬓厮磨,几年下来,说是妹妹也像,他只有仲文一个兄弟,堂姐妹也有,但是像秀珍一样亲近的没有。说是同学也不像,同学怎么会几天不见就想得慌呢。他总是暗自留心着秀珍的一举一动,秀珍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花袄,像极了粉雕玉饰的年画娃娃。秀珍今天描红时打翻了墨汁,洒了一身的黑点点,哭成了一个小花猫。秀珍好像长高了不少,本来才打伯贤胸口,两年下来,都长到伯贤的肩膀位置了。秀珍弹琴时牙齿紧咬着嘴唇,手指有点




12345...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