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人惨叫,马悲鸣,没有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山贼哪里能承受住这般惨象,纷纷掉头向山下退下来。樊瑞见到这般情况,气急败坏之下又下令团牌手出战。
这六百团牌手平时都是项充,李兖带领的,此时没有头领指挥,虽说鼓起勇气向前冲去,却毫无章法。不能将其滚动如风的特点发挥出半分,顶着盾牌杀到坡上已经折损了六七十人。
林冲在上面见团牌兵冲过神臂弓的阻拦,便令旗一挥,山顶的鼓声立即一变,神弓都的将士听到鼓声向两边一分,让出力士都。
力士都的二百多将士皆身着乌黑的全身步人甲,在阳光下照射下,闪着摄人的光芒。同样一身乌甲的山士奇站在力士都最前面,听见出击的鼓声,兴奋的舔了舔嘴唇,大喝道:“起阵!进击!”
二百将士整齐的变成鱼鳞阵,踩着鼓点,缓
第二十六章巡视山寨
因为预感到今后梁山必定会战事不断,王伦这几日一直在梁山各处巡视。
李助陪着王伦出第一关不远到了断金亭,便遇到高瘦的杜迁指挥着手下的辅兵运输土石,上山的这条大路的拓宽和三关的加固修葺,都是辅兵的工作。
这个工作量对三百个辅兵来说有点大,这些辅兵干着重活,羡慕的看着一旁挺立的步兵,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正兵。
王伦跟杜迁说了几句,告诉他不要把人用的太狠了,活慢慢干着就可以了,注意营养伙食等等,杜迁一一答应。
见周围辅兵看过来,王伦又大声对周围的辅兵说道:“梁山每个月都会对所有士兵进行一次考核,正兵中不合格者,会被退到辅兵都,辅兵中努力工作的,表现优秀的就可以调入正兵队伍。”这样的考核制度梁山创立之初就有了,如今他不过旧事重提。
听到王伦的这番话,辅兵们工作热情一下高涨了起来。旁边的正兵听到,心中也有了危机感,他们的表情王伦都看着眼里,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下了山路,远远就看到校场上有两都人马正在训练,王进的那个都正排着队形练习武艺,在王进的指导示范下,拿着刀用力劈砍着,一招一式都做的缓慢又沉稳。王进示范完几招,提刀在行列中穿梭监督,不时停下来指正。
另一边的张教头则在训练排队形,走队列,熟悉各种号令,但是看得出来,这个训练进行的很艰难,队形走的散乱不堪,气的张教头不住大骂着。然后一番号令下来,又分开大队,以什伍为单位训练。
梁山人马大多都是农家子弟,熟悉命令,清楚左右排列的少之又少。
王伦看着张老教头焦头烂额,心中都有些同情他了。对这个时代的人进行队列训练,简直是教官的灾难。这种苦头,他早就吃过,非常清楚其中的难度,但是也知道队列训练的价值。
王伦和李助在一旁看了会,没有打扰二人训练,又往后山走去。山下的大路正在水边,转过一片芦苇荡时,视野立刻空阔起来,可以看到远处湖面上有三只船队正在追逐,每只船队约有十余只小船,大船三四艘。
三只船队都行的飞快,只听尖利刺耳的竹哨声短促的吹了三声,前面逃的船队紧密队形忽然变阵,从两侧各分出三只小船,左右出击,向后面船队的侧后方包抄过去,
后方的船队没有过大的动作,只是划出了两个侧翼离中锋稍远以做防备,全队依然对着前方船队的主力紧追不舍,看来是不顾敌方侧后的骚扰袭击,想集中力量先歼灭对方主力。
“好!”王伦看到三方二三十条船配合默契,很迅速的分散离合,打的非常精彩,场面煞是好看,不由喝彩出声。
果然都是水面上讨生活的人,这行船水战的本事已经刻到骨子里了,阮氏兄弟正是梁山水军最大的依仗了。
又前行了一段路,经过一大片芦苇荡,此地一个人也不见,寂静的只听到微风吹过芦苇的声音,道路右侧是遮天的大树,叶子都快落光了,左侧是一望无际的枯黄芦苇。
这时却见密密的芦苇中冲出来了百十个光溜溜的大汉,浑身都是黑泥,手里握着腰刀,都发疯似的大叫着,踩着烂泥直接扑到湖水里去,到了水中,把刀咬在嘴里,然后‘哗啦哗啦’的打着水,游过一段水面,又钻到了另外一片芦苇荡里,没了踪影。
不用说,这肯定是阮小七的水军陆战都了。刚才一群泥人呼啸而过,王伦也没认出来哪个是阮小七。
“这么冷的天还光着身子在泥水里泡!阮小七这厮是不是有些过了别兵没练出来,人全练坏了!
第二十七章混世魔王的故事
“小人樊瑞见过王寨主,一切都是小人自不量力,逆天行事,落得今日之下场!樊瑞甘愿受死!”金沙滩上,樊瑞拜倒在王伦面前。
樊瑞拜倒,后面项充、李衮也跟着拜倒。
“哥哥何必说此等话语吾等兄弟结义,定当同生共死,怎可独自贪生”
这三人倒是义气,这让众人觉得不可杀了此等忠义之士。
那日林冲叫项充去招降樊瑞,樊瑞见梁山势大,而两位兄弟极力称赞梁山好汉,于是也一起归降了。
不过今日见了王伦亲自下山相迎,惭愧难当。
李助还不知道王伦对樊瑞三人的招揽之意,悄声对王伦道:“哥哥,我梁山何不招降了这三人一来可成其三人忠义之事,二来可昭显我梁山泊海纳百川之胸怀。”
李助这话让王伦点了点头,朝这三人道。
“你们三人倒是义气之辈,我梁山泊最重义气。林教头已经说了你三人原已入伙,如此今后共聚大义,前事不必再提!”
王伦这话让樊瑞三人拜伏在地道。
“久闻九现神龙大名,原来兄长果有大义!哥哥如此厚待,吾等誓当效死,报答大恩!”
王伦扶着樊瑞笑道。“兄弟们说什么生死,吾等弟兄共聚大义,当快活一世,荣辱与共!樊魔王英名在外,且在山寨做个步兵头领。”
说完,王伦看向项充和李衮,又道:“林教头极力称赞你二人团牌武艺,今后你二人便统领原班人马做我的护卫头领。”
“哥哥仁慈!”王伦这话一说,三人大喜。
王伦见林冲马到成功,道了声辛苦。接着带着林冲、石宝、朱武、樊瑞等人一起上山。杀羊宰猪,置酒设席,管待众人。
酒席上,樊瑞说起自己经历,让王伦好一阵唏嘘。
原来这樊瑞是濮州人氏,自幼修道于崂山上清宫,上清宫的道士皆习练上乘道家功法,注重内功修炼心性修养,可这樊瑞却只练得了一身好武艺,半分道家的涵养都没学到。
他脾气暴躁性格好斗,更像是个江湖匪徒而不是道士,由于跟上清宫这道教清修之地的风气格格不入,不断与人发生冲突,为众人所厌,刚成年便被众位师长劝退了,从此便在四方闯荡。
而后因缘际会,认识了创立神霄派的掌门,这才道法精进。与林灵素、王长卿坐而论道。只是他终归带艺入门,怕不得真传,于是远走他乡。
到了徐州地界,与项充、李衮兄弟俩结识,三人意气相投,便成了挚友。
樊瑞在二人的资助下,于微山脚下建了一座道观,因为对自己被逐出上清宫一事心怀怨念,所以便给此观取名‘上清观’。
此观虽小,但却依山傍水,风水景色极好,经常会有文人官宦来此赏景住宿,自然一笔香火钱也是不能少的,樊瑞的收入颇丰,对此地很是满意,便于此常住了下来。
虽说樊瑞是上清宫的弃徒,品行心性不佳,但还是学到了一些真本事,最出色的自然是武艺,一把宝剑使出来,十个八个人等闲近不了身,还会使一个流星锤做暗器,一打一个准,周边的窃贼无赖都不敢到他道观里来撒野。
其次是施符咒化符水、驱邪捉鬼的道术,十里八乡的凡是有中邪撞鬼之事,请樊道长过去,绝对能人到鬼除。
前一种本事只是防身有用,后面这个本事则用来传名敛财,通过这种手段,没过多久,微山湖上清观的樊道长便大名远扬了。
一年初春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上清观被一大片桃林包围,美景无边,游人往来如织,到上清观来的人更多,这其中便有一个大人物,却是那徐州知府候占。
这候知府择了一个艳阳天,带着众多妻妾子女和奴仆浩浩荡荡的来到此地赏桃花,天晚不及回城,便在上清观住了下来,一夜平安无事,次日一早便走了。
又过了十余日后,这候知府突然派了人来观里急请樊道长到知府家,说是家里有妖怪作怪,迷了三小
第二十八章王道人嫉妒心起,飞天大圣三结义
忽然有一日,一王道人来投宿。其实这王道人他本名王道仁,河北德州人氏,真实身份是个独行大盗,因为经常伪装成道士面目示人,且那道君皇帝宠信道教,对道士的待遇非常好,他便索性也把自己当做道士,改名做王道人了。
此人在江湖上和樊瑞结识,二人曾联手一起做过几起大案,也算有些交情,后来因为彼此发生了矛盾,伤了义气,便各走各路了。
一日,这王道人到了徐州,听说了樊道长的大名,便去上清观找樊瑞打秋风,樊瑞此时腰包鼓鼓、名利双收,见昔日一起为盗的同伙来投,就很豪爽的收留了他。
虽然樊瑞对他很不错,但王道人觉得他对待自己就像看待穷亲戚一样轻视,又羡谄他的道观来钱快,所以一直都心怀鬼胎。
在此住了几日后,被他打探到了候知府女儿的事情,王道人是江湖上混成精的人,哪里会信什么狐妖,一猜就知道是樊瑞耍的手段。
得知这些,王道人大喜,这个可是个夺取道观的好机会,于是他就想把那三小姐救出去讨好知府大人。
樊瑞对此事保密措施做的很严,王道人好不容易才得到机会溜了进去,想要带着三小姐逃跑,谁知结果竟然让他大吃一惊。
原来这件事情并不完全是他想的那样,不是樊瑞把知府大人的三小姐骗了过来,而是这两人情投意合。
王道人见此更加嫉妒,心一横索性便去找候知府把事情说破。不过他够奸猾,只说是樊瑞一个人在捣鬼,于是便有了兵围上清观之事。
姓王的道人来求见候知府,言自己有降妖之能。自从狐妖之事后,候知府对道士都非常尊敬,便把这王道士请进来以上宾之礼相待。
候知府本以为这王道士有对付那狐妖的办法,谁知道听到他说出的一番话,仿佛晴天霹雳一般把候知府直接劈晕了过去。
这王道人对候占说,所谓的狐妖之事全是那妖道樊瑞施的幻术,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占有三小姐,想这候占堂堂一个知府,被妖道骗的连女儿都搭了进去,能不气晕吗
候知府醒过来后把这件事前前后后都想了一遍,发现那日去微山湖赏桃花,在上清观中住了一晚之后,回到家里不到三四日,女儿的失魂痴病便犯了,请遍了名医都医不好。
之后就是请这樊道人到府中追出了一只狐狸,可这厮把自己女儿骗去道观里一住几个月,就是不捉妖,其中一定有问题!
候知府又请教了一番,王道人把其中的关窍细细讲了,候知府更坚信了被樊瑞所骗,气的咬碎了满口的瓷牙,立刻传令点兵,亲自带队来捉樊瑞,由于害怕樊道人的法术,所以便请那王道人同行。
王道人哈哈笑道:“小小妖道,会些迷眼的幻术而已,有何可惧不过既然大人相邀,贫道就助大人一臂之力吧!”便欣然随行。
徐州城里兵马多,候知府迫不及待的拉了几百人就往上清观扑去,把道观团团围住后,便令人进入捉樊瑞,可是没想到樊瑞除了幻术外武艺也很高强,一时拿不下。
这时那王道人便抡着双剑,出手来战樊瑞,二人的武艺相差不多,在众多兵卒的协助下,樊瑞不是敌手,便利用自己精通的幻术放了一阵迷烟,趁乱逃走了。
候知府带兵直闯道观后院,找到自己女儿的房间,踢开门一看,顿时又气晕了过去,原来自己女儿挺着个大肚子,已经怀胎六月了!
身边的亲信见状急忙把其他人都赶了出去,救醒候占之后,只见他神情呆滞,半天才从嘴里说出了一个字:“杀!”
候知府见到儿女已经被玷污怀孕,痛心之余,也清楚这事如果传出去,将是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丑闻,自己和家族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醒过来后,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人灭口,便命令亲信把整个道观里的人包括那几个伺候自己女儿的婢女,全部杀了。
他还硬起心肠,想把这个失了清白的女儿也杀掉,但被亲信劝阻住了,冷静了一下之后,心又软了,便把她带回家里,关在后院不准与人接触。
王道人此次有大功,候知府直接把此道观判给了他,这所上清观收入颇丰,王道人自然求之不得。
最后虽然道观如他所愿的到手了,可惜让樊瑞给跑掉了,这是大隐患,王道人很担心。
果然,没过几日,樊瑞便伙同项
第二十九章你就是李清照
招待芒砀山一行人知道月上中天这才歇息,王伦有些喝醉了,就叫李助、朱武安排芒砀山之后事宜。
第二日,不管外面几个兄弟怎么折腾,王伦日上竿头时这才起床。李助、朱武也安排好了芒砀山众人,正在院子里闲聊,等着王伦。
一见王伦出门,李助迎过来,禀报道:“哥哥,芒砀山一众喽啰已经裁汰老弱,编练成军。樊瑞统领大部,项充、李衮统领团拍手。三人住处也都相近,与李逵、石宝比邻。”
王伦见李助安排妥当,点头道:“军师辛苦!”
那边朱武见左近没人,悄声问王伦道:“这芒砀山三人与二龙山晁天王有旧,就怕有一日跑到二龙山去!”
晁盖在二龙山得手后,也传信给王伦,双方守望相助。之前不告诉王伦,就怕不能成功,途惹耻笑。
朱武是山寨军师,梁山家大业大,有些事情他也不得不考虑。毕竟相较于以前梁山人马也好,还是后来陆续上山的众人。芒砀山三人与梁山先是仇敌,而后才化干戈为玉帛,芒砀山也是败后才投降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伦一锤定音,转而想起一事,说道:“项充、李衮是我护卫头领,可就近在我住处安排房舍。”
李助一拍掌,笑着对朱武说道:“哈哈,怎样贤弟不是平白做了小人!”
朱武听了装作气恼的样子,等着李助道:“还不是你奸猾,这等事情却要我来说!”原来这事情两人方才也商议了。
说完,朱武冲着王伦一礼,“哥哥胸襟,我不及也!”李助也跟着行了一礼。
王伦吩咐完此事,心不在此。忽听到空中有嘈杂的‘嘎嘎’鸟叫声,抬头一看,却见有上百只大雁,在淡蓝的天幕下排成了几个大大的‘人’字向南飞去。
“已经是秋后了!”王伦叹了一声,大雁南飞这个美丽的景观,在后世的那个时代的已经很难见到了。
看着成群的大雁,感受到秋风吹过,身边的楸树落下了黄叶。王伦心中无由的涌出了阵阵温暖,猛的站起身来说道:“再过几日就是重阳佳节了,正是稻熟鱼肥的好时节,我们出去看看田野的风光吧!”
朱武也赞成说道:“一直都在打打杀杀的,四处奔波,何曾想过去欣赏身边的景色。今天我们兄弟就放下心事,学哪文人墨客,去踏秋游玩一回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