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朱贵点头道:“哥哥猜的不差,据说祝家庄新请的铁棒栾廷玉,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一年间已经操练了两三千人马。祝家庄已经今非昔比了!”
刚才在一旁看王伦和杨志切磋的鲁智深不以为然的道:“若是真好汉时,边关一刀一枪也能讨个出身,何用走一个告老的官员门路。”
王伦记得水浒里栾廷玉飞锤打过欧鹏,也和秦明斗过,虽然不见得能赢秦明,但想必相差也不大,斗不过时也能走了。否则彼时梁山有林冲、秦明、呼延灼该能斗杀栾廷玉,也不用等到孙立去做内应才能建功了。
杨志接口道:“便是他真有武艺时,山寨弟兄也不输给他。祝家庄敢和我山寨作对,好歹去破了这庄子。”
朱贵也道:“近来祝家庄眼红李家庄、扈家庄势力大涨,早有不轨之心。哥哥不如点齐兵马,下山平了祝家庄。”
一部《水浒传》里,除了大宋、辽国的官军、梁山和方腊以及江湖上的义军,一些不成器的小山头的山大王外,还有一种武装,就是地方上某些大财主自发组织的庄丁武装,也就是私兵或民兵。这种私人武装力量的最大特点就是挂靠在政府旗下,并且是朝廷州郡的忠实家奴。
在《水浒传》里,第一支民兵力量、地方武装的创建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九纹龙是史进。史进因为听了猎户李吉的禀告,怕少华山的朱武他们来骚扰本村,于是在庄上组建了私兵。
且看原文描写:史进对众人说道:“我听得少华山上有三个强人,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打家劫舍。这厮们既然大弄,必然早晚要来俺村中罗唣。我今特请你众人来商议。倘若那厮们来时,各家准备。我庄上打起梆子,你众人可各执枪棒,前来救应。你各家有事,亦是如此。递相救护,共保村坊。如若强人自来,都是我来理会。”众人道:“我等村农,只靠大郎做主。梆子响时,谁敢不来。”当晚,众人谢酒,各自分散回家,准备器械。自此,史进修整门户墙垣,安排庄院,拴束衣甲,整顿刀马,提防贼寇,不在话下。
这就是《水浒》里第一支地方上的私人武装诞生的情景。史进当时正当着里正,属于华阴县管辖。
这支私人武装还打过一次仗,那就是陈达前来侵袭,被史进率众抓了他。这也是该民兵队唯一一次参加的战斗。
不过由于后来讲义气,被朱武一忽悠后,史进和他们成了好朋友,所以不再和少华山为敌。加之不久后被告发而不得不上了少华山,带去的庄丁都变成了山上的小喽啰。史进的这支民兵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柴进柴大官人也有类似的武装,不过规模很小,只是陪他出外打猎的。加上最后被高唐州知府从沧州捉走,也没有起到保护柴进家人的作用。
这些民兵组织中,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武装是祝家庄和他们组成的三庄联盟。而实际力量最为强大的则是曾头市的武装力量。
先说说祝家庄:祝家庄位于山东郓州地面的独龙山下。那里有个独龙冈,祝家庄就依山而建立,前后共有两道门。修建得十分牢固。而在庄外还有个村子
第三十七章梁山再兴兵
取胜的祝家有些飘飘然了。而且由于他们为人太苛刻,让七十岁的钟离老人之辈也穿上“祝”字背心来参加防御。从祝家店小二口中,也可以知道:祝家法度极严,常行责罚;又好诬良为寇,把抓来的人,不论是与不是,都当作梁山的人解往州里请赏。
如此情景,民心何在而且此时,还发生了两件对他们不利的事情,祝家庄却被蒙在鼓里。
过了几天,庄丁忽然发现,登州的兵马提辖孙立,率领人马和家小来到这里。据栾廷玉出去迎接后回来介绍,孙立是他的师兄弟,今天来此间郓州守把城池,提防梁山泊强寇,便道经过,闻知我在此祝家庄,特来相探。
“祝朝奉并三子虽是聪明,却见他又有老小,并许多行李车仗人马,又是栾廷玉教师的兄弟,哪里有疑心”。于是众人欢聚,而且祝朝奉也表示“老夫亦是治下”,等于直接把祝家庄的指挥权交给了孙立。
又过了几天,宋江率领人马对阵,孙立出马生擒了祝朝奉最想活捉的梁山好汉之一——石秀回来。就像祝朝奉对孙立说的那样:“这厮正是烧了我店屋的”,所以除了晁盖、宋江外,祝朝奉最想抓的就是他。
他还听着孙立的“一个也不要坏他。快做七辆囚车装了,与些酒饭,将养身体,休教饿损了他,不好看。他日拿了宋江,一并解上东京去,教天下传名,说这个祝家庄三子”。以为梁山泊当灭了。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祝家庄就变成了杀人场:死的不是梁山好汉,而是他的一门老幼。祝龙、祝彪死在李逵手里,祝虎死在吕方、郭盛手里,栾廷玉死在花荣手里,家里的女眷死在了顾大嫂手里,祝朝奉自己想投井都不成,被石秀一刀杀死。
到死他们才明白:孙立原来是来做“无间道”的,而且不止孙立和李应,连扈太公一家也已经投靠了梁山。
一个“登州兵马提辖”的旗子就让他昏了头,加上栾廷玉的保票,不加详查,结果家破人亡。梁山的第一仗,打的就是一个地主武装。宋江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通过此战开始,才慢慢养成的。
早就有心拿祝家庄开刀,王伦点头道:“若是不破了这祝家庄,还不知有多少人要和我山寨作对。”
说完,大声命令道:“击鼓聚将!”
“是!”一旁伺候的牛娃应了一声,拔腿跑到聚义厅前,让厅前守卫的喽啰敲起鼓来。
“咚咚咚”
王伦和鲁智深、杨志几个头领在雄浑的鼓声中进了聚义厅。不多时,山寨大小众头领便纷纷来到。
“咳……肃静!”
说了些闲话,看众人都到齐了,朱武便清了清嗓子。
众头领也都安静下来,看着当中高坐的王伦。
王伦道:“朱武兄弟探的消息,东平府设卡,严禁往水泊附近贩马。还有那祝家庄趁机敲诈商贩,低价买马,不卖的便要当做我山寨细作,扭送官府。”
话音刚落,阮小七便跳起来叫道:“气煞我了,如今天下百姓谁不敬服我梁山好汉。这祝家庄胆敢拿我山寨的人送官,太也可恶。我向哥哥讨个将令,我带水寨孩儿去打破这祝家庄,把那为头的都杀了。”
王伦压压手掌,道:“小七先坐下。去年这祝家庄和我山寨抢着生意时,我便让朱贵兄弟打探过这祝家庄情形。
这祝家庄却不比寻常村坊,庄子建在一处山岗上,庄前都是盘陀路,路径曲折难认,庄中有近千人家。
为头家长祝朝奉有三个儿子,号称祝氏三杰。长子祝龙,次子祝虎,三子祝彪,都学的一身武艺。去年山寨打
第三十八章独龙岗、大风起
梁山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路无事,当日行军八十里,大军便扎营下寨。
这一次倒不用王伦费心了,扎营之事全部由杨志负责。
家学渊源的杨志不仅是十八般武艺精熟,这行兵布阵也都懂得。
林冲、鲁达也是军官出身,但二人一个是教头,一个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在这方面也都懂得不多。
因此王伦、朱武、林冲、鲁达等人从准备扎营开始,就一直听杨志讲解其中的诀窍。
杨志也不藏私,选址、扎营、安排巡哨,都一一为众人释疑解惑。
一宿无事。
次日五更,火头军便埋锅造饭,大军用过早饭后,便也开拔上路。
独龙岗上的主力自然是位于中间的祝家庄,祝家庄在梁山附近的独龙岗,祝家本身也是当地一个家族式的黑。不过祝家庄同梁山不同,他们有白道身份掩护,有良好的政商关系,同晁盖在东溪村的情形类似。
同时独龙岗上还有另两个家族势力,祝家庄西边的李家庄,东边的扈家庄。这三个家族开始是一个结盟的关系,共霸着独龙岗这块地盘。李家庄和扈家庄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意。
这祝家庄的实力尤其是不可小视,祝家三杰祝龙,祝虎,祝彪都是武艺高强之辈,祝家庄的枪棒教师铁棒栾廷玉更是又万夫不当之勇。
旁边的扈家庄和李家庄虽然实力不如祝家庄,但也不是良善之辈,一丈青扈三娘,扑天雕李应,飞天虎扈成,鬼脸儿杜兴都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好汉。
梁山的势力虽大,但自从王伦上梁山之后始终没有把地盘扩大到独龙岗。作为当地的地头蛇,祝家庄自然不会把梁山放在眼里。但是在王伦与李应、扈成建立联系,一切都不同了。
不说梁山与李家庄的木材生意,就是粮食和水酒的买卖也是一本万利。更何况扈家庄与梁山联姻,有了王信和扈三娘的关系。
朱贵、杨林快马加鞭,午时前后也就到的二庄。
到了李家庄外,杨林让伴当在外面看马,独自来李家庄下书。这李家庄周回一遭阔港,粉墙傍岸,门外一座吊桥,接着庄门。
吊桥外守着的两个庄丁看到杨林面生,便问道:“你到我庄上作甚”
杨林笑道:“早先在江湖上见过李大官人,路过此地,特来拜会。”梁山兴兵,事关重大,杨林不见李应不会开口。
李家庄显然还不知梁山兵马来攻的事情,两个庄客看杨林这般说,就让杨林进去了。
进的庄门,便见两边有二十余座枪架,明晃晃的都插满军器。
杨林向一个村中百姓问了路,来到李应庄前,又把先前的话对李应家丁说了一遍。
家丁听得是庄主相识,便把杨林领到厅前来,让杨林稍候,他去里面请李应。
杨林在厅外站了片刻,便见那家丁跟着一个身穿绛红袍的官人出来。
李应出来,看着杨林拱手道:“恕李应眼拙,一时想不起哪里见过仁兄了。”
杨林当先拱手道:“小弟梁山杨林,奉哥哥将令,特来下书。先前多有隐瞒,还望李大官人恕罪。”
李应得知祝家庄行事后,便知道梁山好汉可能会来,但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连忙道:“原来是梁山好汉,李应失礼了,快请里面说话。”
二人进了厅中,杨林便从怀中拿出史进的书信来,道:“祝家庄三子为害乡里,日前又与我山寨作对,我哥哥已领大军来,定要打破祝家庄,为民除害。特地修书一封,请李大官人相助一二。”
李应接过书信,打开看了,也是道些李应的好处,又说梁山替天行道,只杀贪官污吏和害民大户。只是祝家庄寨高路险,想要李应派些向导。
李应看罢,说道:“那祝家三子往日对我庄上也多有不敬,只是祝家势大,我也推脱不得。如今贵寨发兵而来,真可一劳永逸。”
说完,李应吩咐杜兴下去着急兵
第三十八章李应通消息
午后,王伦正在大帐中歇息时,听得李应在外面求见,便出帐来迎。
到的帐外,便见杨林领着两人往营中而来。当先一个官人身穿绛红袍,便是那扑天雕李应,生的也英武不凡。
“鹘眼鹰睛头似虎,燕颔猿臂狼腰。疏财仗义结英豪。爱骑白骑,喜着绛红袍。背上飞刀藏五把,点钢枪斜嵌银条。性刚谁敢犯分毫。李应真壮士,名号扑天雕。”
李家庄的庄主扑天雕李应,此人相貌象雕,武功高强,除了一把嵌银的钢枪,背上的五把飞刀是他的特征。
在水浒原著中扑天雕李应,也是个大庄主,虽然和祝家庄闹翻,但还没有打算上梁山,也是被宋江他们害的。
他和柴进在梁山上同管钱粮,地位略微低一点,和柴进相比,他武力上可能强一些,智力政治上略微差一些,但也是屈指可数的政治人才。
李应此人文武全才,而且身家巨富,如果将他收入麾下,便能够省下很多的麻烦,怪不得宋江对李应如此的眼热了。
王伦所在梁山虽然与李家庄结盟,但是李应如今却不是梁山中人。此次李应来与王伦联手,不过是想铲除祝家庄罢了。
在李应身后面紧紧的跟着一个汉子,这和汉子平常人看一眼能够吓一大跳,丑的不能再丑了,三分不象人七分倒象鬼,生阔脸方腮,眼鲜耳大,一脸的麻子,穿一领茶褐衫,戴一顶万字头巾,系一条白绢搭膊下面穿一双油膀靴。
杜兴是中山府人,中山在今天河北的定州市,因长了一张让人生畏的脸,江湖人送绰号鬼脸儿。
杜兴跑到蓟州做买卖时,因买卖而生争执,一气之下打死了同伙的客人,这又是一起打报不平而引发的命案。命案在身的杜兴,有幸撞在蓟州做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病关索扬雄的手里,杨雄惜他是个汉子,又有一身武艺,就从中搭救,当然,杨雄的叔叔是蓟州知府这层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杨维救了杜兴。
这种做法,现如今江湖上叫“捞人”,就是想方设法将犯了罪的人从狱中救出来,看来,这种做法古己有之。未见书中说杜兴的脸上有金印,武松做行者打扮,长发遮掩了金印,宋江脸上的金印是想办法去掉了。
从监狱中出来的杜兴,在独龙冈李家庄李应家做了大管家。李应能让杜兴当家,说明杜兴是个有才干的人,杜兴本是买卖人出身,是个算帐理财的高手,有一身功夫,为人仗义,不仗义就不会惹出命案。
杜兴的脾气不好,是当管家的弱点,但通过蓟州命案,应是又成热了许多,这些都是杜兴能成为李应的大管家的理由。
与人方便是与己方便。原著中当杨雄杀妻,自逼上梁山,同石秀、时迁路经独龙冈祝家庄时,时迁偷吃店家报晓的公鸡而引来了纠纷。
因独龙冈李家祝家和扈家有同盟关系,更因杨雄对杜兴有救命之恩,杜兴从中极力的相肋,虽未能直接救出时迁,但对最终梁山能打下祝家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因他的作用加之其它因素,独龙冈鉄三角的一角李家庄首先被瓦解,而李应也因杜兴而没有陷入同梁山的冲突,这是李应有杜兴的幸运。
从这一点看,李应就比卢俊义幸运,卢俊义用了个李固做管家,差一点要了卢俊义的性命,卢俊义如果不上梁,也早晚要遭李固算计的,卢俊义被宋江和吴用算计也算是因祸得福。
此后杜兴随李应上了梁山,位列梁山好汉的第八十九位,同朱贵一起负责梁山的南山酒店,打高俅时,他和李云、汤隆一起杀了高俅的造船人叶春和幕僚王瑾,征方腊结束后,杜兴随李应回独尤冈去了,杜兴的归宿不错,有善终。
有诗说杜兴是:“怪眼圆睁谁敢近,神眉剔坚果难当。生来长在中山府,鬼脸英雄性最刚。”
这首诗正说明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杜兴条好汉,更是个好管家。
&
第三十九章祝家庄的依仗
“祝家庄总教头铁棒栾廷玉、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登州兵马提辖孙立!”
李应缓缓说出三个人物,王伦倒吸口气。祝家庄好破,但是这三人却是不可小看。栾廷玉是祝家庄人,暂且不说,那董平、孙立绝非等闲。
先说董平,是河东上党郡人氏,官拜东平府兵马都监,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双枪将。他相貌俊朗,仪表堂堂,而且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有“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之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