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叶春!李逵真是好样的!
王伦一拍桌子,满脸兴奋道:“原来是你,果然是你!”
这倒让朱贵、李逵惊异,叶春也是战战兢兢。
王伦记得原来的轨迹里,晁盖就曾打劫过一个商队,当时好像也缴获了几十箱的金银财货。
而这家伙在高俅攻打梁山的时候,跑出来献造船的图纸,原因就是路过梁山的时候,被劫了身家,流落在济州城,要不是高俅实在废柴了一点,恐怕梁山早被高俅攻破了。
王伦不想今天李逵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叶春被王伦的话吓了一跳,以为王伦要杀了自己,连忙跪下,苦苦哀求道:“寨主饶命啊,只要寨主不杀我们,小人愿意入伙山寨,并献上全部的家产!”
李逵在旁呵呵直笑,这货好软蛋。
王伦则更看重叶春的技艺和能耐,连忙扶起叶春,笑道:“我非但不要你性命,你的家产我也不要,你不是会造船吗!只要你留在梁山,为山寨打造船只,这梁山的交椅,也有你的一份!”
朱贵常在水泊走动,听到叶春会造船,也是欣喜不已。
叶春见王伦说的真诚,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小声道:“小人愿意留下,为寨主打造船只!”
王伦见叶春今天吓得不轻,便对朱贵道:“快带叶春兄弟下去休息,可不要怠慢了叶春兄弟”!
朱贵点点头,就带着叶春去后院沐浴更衣,吃饭休息。
王伦见李逵还在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笑骂道:“幸好你今天不曾杀了叶春,且去军师那里领赏!”
李逵听了乐颠颠的去找朱武。
第二日,王伦将梁山水军的几位头领,和两位军师一起召集起来。梁山唯一的造船大师孟康也难得出席。
三阮到聚义厅时,朱武、李助已经在了。
见得三阮走进来,李助看着三人一笑:“水军的兄弟终于来了。”
“军师哥哥
第六十四章走向深海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梁山又招人又选址,另一处造船厂已初具规模。已经修建了的一座小型船坞,能够建造各类小型船只,主要由孟康负责。只是这类船只船体太小,只能在内河、近海航行,无法远洋。
而叶春负责的这个全新的船坞,则一律建造大船,以来航海。
在巡视了造船厂后,王伦见了叶春便询问道:“不知先生对梁山造船之事有何高见”
叶春向王伦拱了一下手,看了孟康一眼后便答道:“寨主之前从各地征用借来的小船,使风摇橹,俱不得法,更兼船小底尖,难以用武。”
说完,又道:“这等小船在梁山泊自是大用,但是一旦进入大运河,或是长江则难堪重任!”
听其所言句句在理,孟康便知此为行家,便是问道“那依兄弟所看,要做何等大船!”
听了大船之事,一旁的阮氏兄弟也是十分上心,一个个把眼睛看向叶春。
见梁山众人情义为先,并不嫉贤妒能,叶春也是十分欣喜,之后便又拜道:“依某所见,可先造大船数百只。最大者名为大海鳅船,两边置二十四部水车,船中可容数百人,每车用十二个人踏动。外用竹笆遮护,可避箭矢。船面上树立弩楼,便可攻守兼备。”
阮小二从没听说这等大海鳅船,便问道:“不知这大海鳅船为何物”
他们兄弟,都是水上营生,虽有本事但是这类兵船武器却不在行。
叶春则是拜道:“那大海鳅船能在水上行驶飞快,并且还有遮挡箭矢之物。还要在那大海鳅船上建造怒楼,使其可以攻守兼备!较之楼船,也不遑多让!”
阮小五听后大为震惊,叹道:“想不到世上竟有叶兄弟这般巧夺天工之人。这大海鳅船要是能为我梁山所用,再配上我梁山的八百里水泊的地形之利,天下间又有何人能对我梁山造成威胁”
听得阮小五的这般言论,梁山上的所有人都是不由得憧憬起未来。
又行了一阵,几人来到鸭嘴摊,叶春猛地看见一艘大船。
那是梁山最大的一艘战船,称作鸥舰。那船高八尺,长十二丈,仿如一个巨大的沙鸥,浮在江面。上面桅樯凛凛,风帆猎猎,如戗戟一般,见了令人胆寒。见得那鸥舰色重如铜,一色千年古木铆隼而成。修身如浮岛,一眼望不尽。
王伦见得战舰雄壮,心下甚喜,不觉溢出一脸欢欣来。
叶春不想梁山还有这等水上巨无霸,一时怔怔出神,心道梁山当真人才辈出!
阮小七看见叶春望着鸥舰出神,主动解释道:“这是寨主哥哥设计建造的,执行者则是孟康兄弟!”
有阮小七背书,得了这个机会,王伦顿时将后世一些船只制造设计理论,选了那等这个时代也能用着的,侃侃而谈。
这一番舌绽莲花的高论,对于叶春这位痴迷此业的专才来说,犹如醍醐贯顶一般,许多日常想不通,或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这会儿在王伦的论述中都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使其茅塞顿开,直将眼前这人视作这一行的宗师人物。
“如此大家当面,可笑刚才我还沾沾自喜,真是班门弄斧,实实愧煞人也!”叶春对着王伦一作揖倒地。
王伦扶起叶春,拍着他肩膀说道:“叶春兄弟精于器物,王某不过夸夸其谈罢了,执行还要你和孟康兄弟。”
孟康和叶春一起答应,“必不负众望!”
接着阮小七和孟康两人检查了船舱、船桨、桅杆的设置。船里用隔板分成五段,每边二十个船桨。桅杆三根
第六十六章地狱沙门岛
登州(今山东蓬莱)坐落在胶东半岛最北端,三面濒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隶属于京东东路的一座海防军事重镇,自宋朝建国以来,便在此屯驻重兵,练习水战,以防契丹从海上入侵。
唐代时,登州与泉州、扬州和明州(今宁波)并称四大古港,是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由于国防需要,北宋朝廷将登州港关闭,取消了从登州去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航线,实行“登莱海禁”政策,禁止一切船只进入这一海域。
作为对外贸易口岸的港口功能,被胶州湾畔的密州港所代替,登州港则变成了一座军港。
在登州城西北,丹崖山东麓,有一个水军基地,那便是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造的一个水寨式港口,依山傍海,隐蔽性很高,有马蹄形的沙堤防卫栅栏。
停泊在港内的战船船型瘦长,外形酷似刀鱼,速度很快,适用于海上作战,所以人称这个军港为“刀鱼寨。”这是北宋京东地区唯一的水军基地,被看做是捍卫京东地区海上安全的一道屏障。
丹崖山不高,海拔仅有五十来米,矗立在山巅之上的那座蓬莱阁却很有名。此阁始建于1061年(北宋嘉佑六年),殿阁宏伟,凌空高达十五米。蓬莱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站在蓬莱阁上,当海浪平静时,北眺辽东半岛隐约可见。
在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域里,分布着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岛屿,站在丹崖山上能大体看清楚的只有五个,而距离最近的那个兀然枯焦的海岛,就是神秘的沙门岛(今称庙岛),离海岸大约有六十里。
沙门岛是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地狱的代名词。宋朝法律规定:犯死罪而宽免者,配隶沙门岛。刺配沙门岛,是刺配刑罚中最严厉的一种。一旦登上该岛,就等于踏上了不归路,“至者多死”。
宋时,对犯人最大的惩罚是什么,不是杀头,更不是配西北边塞,也不是配南疆,而是配沙门岛。
在胶东带,百姓大都称沙门岛为神灵放弃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妖魔鬼怪,谁去了都是生不如死,所以大多人,就是宁愿死,也不愿配沙门岛的。
沙门岛归登州管辖,岛上有驻军看押囚犯,所以又称沙门寨,寨即军营。军事兼行政长官称作监押,也称寨主。
现任寨主叫苗福林,是个矮胖子,他眯缝着一双虾皮子眼,向张叔夜叫苦不迭:“王知州,得赶紧增加钱粮,增派兵员,现在囚犯已严重超编,原定名额是三百名,现在则看押着六百多名,囚犯人数已翻了一番,可是钱粮和士兵却增加不多,管理上存在着很多困难啊。”
张叔夜知道,沙门岛曾发生过虐囚事件。那是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前后,因为岛上囚犯太多,地狭难容,当时寨主名叫李庆,他索性下令,将超编的囚犯装进口袋直接扔进大海,两年间竟有七百多名囚犯被如此处理掉。此事后来被登州知州马默发现并上报朝廷,李庆闻讯,畏罪自杀。
张叔夜视察了一番之后,发现情况的确很严重,他对苗福林说道:“我马上把这里的情况上报朝廷,你要瞪大眼睛,履行好职责,一旦出事,首先要追究你的责任。”
说完,张叔夜又前往下一处岛屿。
除了沙门岛,另外还有三十多个岛屿,星罗棋布,距离海岸最远的海岛超过一百里。大多数岛上有渔家居住,有些岛上还建有炮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驻扎着大宋巡海的水军。
张叔夜逐个岛屿走访巡视,每到一处,他都要悄悄打听,有没有乘船去
第六十六章人口交易
苗福林心里立刻提防起来。这岛上就连粮食菜蔬都要从登州运来,除了牢里的犯人是别处没有的,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是能用来买卖的。莫非这人是要解救岛上哪个犯人
可是这些犯人都是重犯,死了没人管,但若是跑出去一两个万一让人知道了,那他这个监押却是要获罪的。
当然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监押,最多就是克扣二百囚犯和百十个兵卒的口粮,实在是没有油水,如果对方真出得起价钱,那还是可以商量的。
想到这里,苗福林一边把手握在腰间的刀柄上,在心中也暗暗把刀磨快。但是他仍冷着脸故意说道:“此处是军寨,不是草市子,哪有什么买卖可作莫非你是来消遣本官的”
吕师囊却从容说道:“自然有买卖可作,因为监押手里有不少无用的人呢。”
果然来了!苗福林戒心和贪心都猛然间高涨起来,立刻大喝一声:“胡说!这岛上只有朝廷的重犯,你莫非想劫牢不成来呀,与我拿下!”
跟随苗福林的兵卒立刻把长枪、大刀对着几个汉子,如临大敌。反观那吕师囊却神情淡雅,笑道:“监押何必如此。买买不成仁义在,望先听洒家一言。”
苗监押只是冷冷看着吕师囊,没有表示,但也没打断吕师囊。
只听吕师囊说道:“自国初以来,沙门岛一直只有二百囚犯的定额,但近年发配来此的罪犯却年年增加,且每年都是定额的两倍以上吧可是囚犯的粮草还是二百人定额,监押难道要自掏腰包养活这些囚犯吗正好我要去海外,愿意出海的人手不易招募,不如监押把这些人卖给洒家,断少不了监押的好处。”
“海外”这个词让苗监押的心思立刻活泛起来。
吕师囊所说一点儿不错,从国初到现在沙门岛一直是只有二百囚犯定额,粮草也是按照这个定额发放的。可是刺配沙门岛是定制,当官的才不管是不是超过了定额。再加上这几年各地土匪、流寇和造反的越来越多,哪年都有几百人刺配到此处。
登州那边可绝不会因为人多就多拨一颗粮食,甚至不会少克扣一颗粮食,所以人多粮少的情况就一直存在。
苗福林和一帮给派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守军寨的军兵也想从这二百囚犯的口粮里落点儿好处,人多了连渣渣都剩不下。反正发配沙门岛的都是遇赦不赦,再不会有人过问的,所以岛上每年都要杀几批囚犯。
反正这些人杀了也是杀,能换几个钱自然是好事。若是真像说得那样把人弄到海外去,中原根本不会有人知道,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苗福林是个小心的人,虽然已经心动,但还是决定一定搞清对方底细再说。他问:“你们是什么人”
吕师囊玩味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你我互利互惠,性命相关便足矣!”
吕师囊这话外之意,便是两人利益相关,休戚与共,他不会做费力不讨好,坑害苗福林的事情。
苗福林仍是不放心,再次问道:“你等对我知之甚多,我却不知晓你等!”
见此,吕师囊拿出一方信物,独自给苗福林一看。“看了此物,苗堂主还不晓得么!”
苗福林看了那猩红火焰的令牌,浑身一个激灵。看那样式,至少是教中的舵主、长老一类的人物。苗福林颤声问道:“你们是……”后面的话,他是怎么也说不出。
吕师囊却说:“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苗监押忙说:“是,是。如此你便随我来。”
弥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时期创立,创始人傅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广弘菩萨行,门下有傅宣德等人。
弥勒教数百年来于民间流传,并不断有人藉此造反。北魏宣武帝时冀州沙门法庆,自命“新佛”,以李归伯为“十住菩萨”,创“大乘佛”;所谓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力倡杀人,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魏书?元遥传》),史称“大乘教起义”,后来被元遥所灭。此后,假弥勒降世为旗号的事件此起彼落。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宋子贤擅长幻术,“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聚合人众举兵作乱。两宋时弥勒教与摩尼教出现融合趋势,倡言“释迦佛衰,弥勒佛当持世”。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贝州(今河北清河一带)人王则本是涿州的农民,逃荒到贝州给地主放羊,后来起兵造反,自称东平郡主,他的口号是“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此外怀州沙
第六十七章杀人泗水边
话分两头。且说王信、石秀要救栾廷玉,去找神医,连夜趱行。王伦派人追赶两人不上,二人还不知栾廷玉已然得救。
二人着忙,只是赶路,不几日,来到泗河边。秋来多靡雨,这一天午后时分,就下起雨。
这雨初如云烟,迷迷蒙蒙,不久便转急。二人冒着烟雨,要渡河流。到河边找寻那渡船时,并无一只,只叫得苦。绕着河走,只见沿河边的丛草芦荡里面,有些炊烟冒起。
石秀叫道:“可是船家俺们要渡河,快请把船来载!”
只见芦草波翻,从里面走出个艄公来。那艄公披蓑戴笠,身上遮的严实,手扶斗笠,露出面目来,只是寻常。见了二人,打量一番,问道:“客人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王信当先道:“俺们弟兄是济州来的,去金陵有紧急事,还请船家渡俺们过河。”
艄公道:“这等天气,看不清河面,如何敢行船,不渡,不渡!”
石秀心急要发作,王信拉住他,道:“劳烦船家好心,送俺们过河。不消说价,俺们多与你船钱作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