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第九十二章匪自官出青面兽
    同为朝廷武将,杨志的心气却是要比林冲、鲁达高许多,也看不起江湖上的好汉。

    即使在黄泥岗丢了生辰纲再回不了朝,听得曹正说二龙山是个好去处后,想的也是夺来安身立命,而不是像林冲、鲁达一样去入伙。

    不过在王伦看来,杨志不够果敢,做起事倒未必如林冲、鲁达可靠。

    押送生辰纲前,杨志便在梁中书面前说过号令的事情,也算有见识。

    梁中书也信任他,让老都管和虞候都听杨志的,但是到了路上,杨志却又畏惧老都管,任他一路讥讽,惹得众军汉对他愈加不满。

    到了黄泥岗,更是被老都管说的改了主意,让众人买酒吃,结果葬送了他在官场的最后机会。

    若是换了鲁达时,恐怕会早早对老都管喊一声:“闭了你的鸟嘴。”

    爱惜杨志是个人物,王伦直接开口相邀,指着林冲对杨志道:“你看林兄弟,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唤做豹子头;因这高太尉那厮安不得好人,把他寻事刺配沧州。如今也新到这里,可见朝廷昏庸。却才制使要上东京勺当,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见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佑制使心下主意若何”

    果见王伦相邀落草,杨志提了精神答道:“重蒙众头领如此带携,只是酒家有个亲眷,见在东京居住。前者官事连累了,并不曾酬谢得他,今日欲要投那里走一遭,望众头领还了洒家行李。如不肯还,杨志空手也去了。”

    王伦只得又为他分析一番,说道:“你们一行十人承担花石纲,唯有你失踪,那么剩下的人必定将责任推到你的头上。花石纲之事,天下震动,你却不是败坏了将门名声!”

    林冲这时也在旁帮衬王伦游说,“杨指使,如今世道黑白不分,我等均无用武之地,平白为虎作伥还不如落草逍遥!”

    “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礼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杨志稍显沮丧,但是想起杨家的列祖列宗,还是抱有希望,一个劲道:“不当如此!不当如此!”

    北宋是一个软弱的朝代,地方官府几乎没有军事实力。在宋徽宗年代,民变纷起、外敌雄立。中央拥有庞大的军队,军费惊人却战斗力低下。这样就给匪徒们从事有组织的非法活动带来了方便,甚至提供了“机遇”。

    鲁达、林冲、杨志、宋江等人,从朝廷的军官、小官吏出身,他们对大宋的官制了若指掌,对大宋的军事力量也很明白,所以他们在落草前的犹豫只是“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礼来点污了”。而不说什么“刀口上舔血的生活,长九个脑袋方够”,他们不会高估暴力活动受到制裁的风险。

    从杨志此言中可以看出,梁山好汉并不对朝廷抱有恐惧心理。“匪自官出”是一个有趣的特点。与此相关,《水浒》中的匪徒对于法律和国家权力仍然怀有认同感,甚至是抱着一种崇敬的态度。梁山上的匪徒们对自己的定位,从对不公正社会的“复仇者”,变为“替天行道”、维护正义的“执行者”。

    奇特的是,作为一个群体,梁山对官府有心理优势,并不畏惧代表了国家机器的大宋朝廷

    ,甚至有一种“老子生来要杀人”的光荣感;然而作为独立的个体时,就有了分歧:虽然有阮家兄弟、李逵这样一心做强盗的,但梁山上的掌权派却愿意亲近朝廷,他们甚至谦卑地向朝廷靠近,急迫地采取手段来促成“招安”。

    石宝和杨林也想再劝杨志,却被王伦阻止。就此别过也好,按照杨志的轨迹,大家还是同道中人,这样生辰纲也不会出岔子。

    王伦冲着杨志端起酒杯,笑道:“既



第九十三章虎落平阳
    除夕刚过,此时还是北风凛冽.刺骨的汉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这鬼天气,路边的行人已经绝迹了。

    东京汴梁也没有了除夕时的热闹,街道之上只有几个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衣,低着头快步走着。

    被赶出殿帅府的杨志,闷闷不已。“王伦、林冲劝俺,我却不听!果叫王伦说中,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

    心中烦恼了一回,更恼为着职事盘缠使尽了,却没办成。

    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只好转向别处。

    时值晌午,太阳出来,街上的行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王伦来到天汉州桥的桥垛旁边。

    路上的行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家里哪用得上腰刀,所以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便匆匆的走开了,半个时辰过去了依旧是无人问津。

    偶尔有几个有意向的,听了杨志报价也绝口不提,径自离开。

    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

    却见从桥的那边走过来一个黑大汉,肚大腰圆,头发稀松,满脸的雀斑,腆这大肚子。像是刚喝完酒,满身的酒气,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一路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

    一见这黑大汉过来,旁边的行人都是躲得远远的,不好招惹,生怕触怒了这位。

    你道此人是谁,这么大的威风却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

    牛二眯着小眼睛,醉醺醺的就走到了杨志跟前,低头看了看地那插草的宝刀,抬起头打量杨志道:“嗝……你这是卖刀”

    杨志见这牛儿浑身酒气,皱了皱眉。也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牛二又问道:“你……你这刀卖几个钱”

    “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来者是客,杨志又说道。

    “甚么鸟刀,能卖上三千贯,莫不是哄骗俺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牛二一听杨志的话,怪眼一番质问道。

    “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此乃家传宝刀!”杨志听得牛二污蔑自家宝刀,当下气不过反驳了一句。

    牛二也不在乎,心道什么刀能值三千贯,当下又开口问了一句,:“你说他是宝刀,俺偏偏说不是,俺也不跟你抬杠,你且说说怎地称得上宝刀!”

    杨志将刀一亮,说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一听这话,牛二好奇道:“你敢剁铜钱么”

    杨志见这里人越聚越多,有心打个宣传,于是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牛二也是没事找事,当下从旁边的店铺里抢过来二十个铜钱,那店铺掌柜的也惹不起牛二只能认倒霉。

    牛二将手中的二十个铜钱摞成一摞,斜眼看着杨志说道:“来吧,你砍一个叫俺看看。”

    杨志也不答话,当下一把抽出宝刀,手起刀落,劈在了那一摞铜钱上,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

    牛二一看便是一惊,心道这的的确确是一把不可多得宝刀。心中就有将这刀据为己有的想法,当下一撇嘴,说道:“这不算能耐,但凡好一点的刀都能做出来,你且来这第二件。”

    杨志看了一眼牛二,伸手扯下自己的一根头发,把刀翻过来,刀刃朝上刀背朝下,接着将头发轻轻放到刀刃上,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

    牛二一见心花怒放,这刀越好,他越想据为己有。这可是白送上门来的!

    当下又说道:“这也不算本事,你说说这第三件是什么给俺表演出来,如果真像你说的,别说三千贯,便是五千贯俺也买了。”

    牛二一看便是一惊,心道这的的确确是一把不可多得宝刀啊,心中就有将这刀据为己有的想法,当下一撇嘴,说道:“这不算能耐,但凡好一点的刀都能做出来,你且来这第二件。”

    青面大汉看了一眼牛二,伸手扯下自己的一根头发,把刀翻过来,刀刃朝上刀背朝下,接着将头发轻轻放到刀刃上,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

    牛二一见不怒反喜,这刀越好,他越想据为己有,当下又说道:“这也不算本事,你说说这第三件是什么给俺表演出来,如果真像你说的,别说三千贯,便是五千贯俺也买。”

    “这第三件是杀人不见血!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杨志挽了个刀花,看着家传宝刀充满不舍!

    那牛二听完撇了撇嘴,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当下说道:“那你现在便杀一个人让俺看看。”

    杨志子眉头一皱,显然发觉这个牛二是在消遣与他。本来此时心情就不好,这个牛二还没完没了的招惹他!

    当下杨志将心中的怒火又往下压了压,说道:“光天化日,天子脚下,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条狗来杀与你看。”

    “不行,杀狗跟杀人能一样吗,今天必须杀个人给我看看,要不然这刀就白送给我了!”牛二听得杨志的话后将大脑袋一晃,无赖的说道。

    杨志自然是不肯给他表演杀人不见血,两个人当下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了起来。

    牛二就是一个泼皮无赖,看到杨志不肯相让,直接动手来抢。

    &n



第九十四章人血馒头
    三个望北京进发,五里单牌,十里支牌.杨志身上还有王伦赠送的盘缠,这时也只好用了。逢州过县,买些酒肉,不时请张龙、赵虎吃,倒是相处愉快。

    夕阳西坠,晚风送凉。三个在路,夜宿旅馆,晓行驿道。似这般,走了几日,来到大名府。

    果真是中原繁华所在:

    霭霭祥云,蒙笼紫阁;融融瑞气,迷罩楼台。举目青楼画阁,望眼绣户珠帘。金翠耀日,柳陌花衢新声巧笑;罗绮飘香,教坊乐所按管调弦。静坐香轿,佳人仕女;甩荡金鞭,公子王孙。集四海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异味,悉在庖厨。伎巧惊客耳目,侈奢长人精神。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黎庶尽歌丰稔曲,娇娥齐唱太平词。

    原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势。那留守唤作梁中书,讳世杰;他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相较儿子还得用。他也是个能人,将大名府治理的井井有条。

    三人走在街上,见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诸多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街市的行人,有文弱书生、俏丽小娘、白头老翁、换齿稚童。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四下叫卖不绝,周遭吵闹不休。

    “可到了大名府地界,这一路上可是辛苦!”张龙虽然是个昂藏汉子,可是这连日来赶路也有些吃不消。

    此时杨志带着枷锁,歉意的冲着张龙、赵虎一抱拳。“一路上多蒙两位端公看顾,容当后报!”

    赵虎也给杨志回礼,叹了口气道:“指使的大名谁人不知,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张龙也道:“杨指使只管宽心,早早在军中建功!”

    三人正说话间,忽见路上行人多了起来,一起向菜市场涌去。

    “到菜市口看春决去!蔡家兄弟都在!”

    “快点!要不然没好位置了!”

    “据说两院的全班人马都出动了,监斩官是梁相公。”

    从人群中听了只言片语,杨志几人也知道出了什么事。杨志想起自是犯罪之身,神情低落。

    “这大名府春决,三四年前,我也遇到一次。”张龙见了,连忙转移话题。“梁相公就坐在刑台正对面的看楼上,朱红血签一根根地从楼上扔下来。每一根签落地后,就有一颗人犯的头掉下来。”

    赵虎也想起自己在大名府的见闻,对杨志说道:“非是这些人胆大麻木,不将性命看在眼里,而是去找药引去了!”

    本来杨志还奇怪,为何大名府的人对行刑趋之若鹜,这时倒有些明了。

    如今,大名府流传着一种避邪驱妖的习俗。凡是有人得了“撞克”,撞了鬼神,或被鬼妖缠身,巫婆神汉就给病人吃一种人血馒头。这种人血馒头是很有讲究的,必须从杀人刽子手那里获得。

    刽子手行刑时,事先准备下很多馒头,杀人后,趁关喷血,将馒头都染了。据说,这种染了血的馒头就能驱驱妖避邪,百灵百验。由此,这种血馒头价格昂践。

    “相传,这种人血馒头起源于蔡福蔡庆两兄弟呢!”

    “蔡福,人称“铁臂膊”,北京大名府两院押牢节级,兼弃行刑刽子手;蔡庆,是蔡福的弟弟,任小押狱,也是一名行刑刽子手,生来爱戴一枝花,为此,都叫他“一枝花”蔡庆。”

    张龙赵虎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一段故事。



第九十五章好官梁中书
    水浒传里,除了写无数贪官、强盗,也写了很多好官和好汉。其中好官,最出名的有太尉宿元景、济州太守张叔夜。其实水浒里还有一个好官,经常会被读者误认为是贪官,还背负了一些骂名,这个人就是水浒传第一姑爷,梁中书梁世杰。

    梁世杰是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不过他最有名的身份,还是蔡京的女婿。许多人一听说这人是蔡京的女婿,大贪官的女婿,肯定是个小贪官。

    梁世杰的确不是个清官,但他绝对是一个好官。

    梁世杰是好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梁世杰治下的大名府是个繁华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城镇,从大名府在元宵节上的花灯会上就可以看出:“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在城坊隅巷陌,该管厢官每日点视,只得装扮社火;豪富之家,各自去赛花灯。”

    只有百姓安居、人口充裕,才有心思过节,有能力过节。从这里可以看出,梁世杰治理城市有方。

    第二、梁世杰是个很亲民的官,和老百姓能谈得来,在杨志和索超比武后,梁世杰带着一大群人回走,这时“两边街道扶老携幼,都看了欢喜。”从这里也能体现出大名府百姓生活的和谐。

    梁中书看老百姓这么开心,就和他们聊天:“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在宋朝,能放下架子,和普通百姓聊天的官员怕不多。

    第三、梁世杰重才能用人。杨志只是个刺配囚徒,梁世杰知道他有才干,就特意安排了校场比武,好给他升官;比武的过程中,梁世杰发现索超也是个不错的人才,就给索超也升了官。

    而且从后面看,梁世杰和索超关系还不错,在水浒第六十四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中,宋江派大队兵马二打大名府,这时索超病好,就和梁世杰在一起喝酒。这也表明了,梁世杰会用人,知道如何能安抚手下的心。不过很可惜,梁世杰对索超不薄,索超被擒后,就直接叛变了。

    第四、梁世杰不是个昏官,当初卢俊义犯事,被李固告发。这时候梁世杰拷问卢俊义,很多人都觉得这时的梁世杰是个大昏官。可卢俊义上了梁山,又安安稳稳回来,说他和梁山上的人没关系,这怎么可能
1...9899100101102...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