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大父放心就是了,这有甚么无法无天的。总比浙水岭南剑南,时不时真个冒出扯旗造反的好。嘴上说两句,又有甚干系?再者如今也不比从前,阿耶雄霸天下,始皇以来第一人,若要计较,计较得过来?

    呸!

    李渊一看孙子这尿性,直接冲李承乾啐了一口,你爹不计较,老夫计较!老夫不是皇帝吗?!

    在老董事长看来,这就是有人嘲讽他李渊废柴被赶下台,好在他多年健身,气不着死不了。嘿,还能一夜连御数女,给皇帝儿子这几年多添了一二十个兄弟姊妹,光这假装彩礼,就够内府头疼一番的。

    当皇帝的哥哥,当皇后的嫂子,还真能眼睁睁地看着不管?

    李渊内心琢磨的,大约就是继续努努力,横竖禁苑女郎也不少,仨五月的李世民又会送几个真心人体己人过来,以前还心惊胆颤,现在是来者不拒。

    就剩下这点功能,功能转变成爱好,爱好转变成事业,很正常嘛。

    大父宽心,消消气,这点事体,算个甚么?这几日洛阳新收了不少宫婢,我让泰弟摘选一批过来,旧年平康坊多有做过大场面的,这回也热闹热闹,正好过年,与百姓同乐。

    钱你出?

    也就是生生闷气,李渊哪能真个找不自在,一听孙子说有热闹搞,兴许还是个联欢晚会,顿时来了精神。

    一把年纪又被囚禁,也就剩下享乐快活,反正他是决计不要忧郁而死。换武德朝那点家当,那肯定早死早超生。可这几年新鲜东西这么多,老臣子们舍得埋,他李渊还不舍得死呢。

    老臣子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享受,他堂堂开国皇帝,怕个鸟?就算有非议,有非议也得憋着,不服让儿子弄死他。

    大父说甚么话,我哪来钱?是阿娘送了一笔‘孝敬’给大父,寄存在了东宫。

    别寄存东宫啊,寄存到禁苑来,老夫这里宽敞,没地方放还是怎地?

    李渊说罢,瞄了一眼李承乾,扬了扬下巴,有多少?

    不少。

    不少是多少?

    九十九万贯。

    愣了一下,老董事长语重心长地冲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少东家说道,娃,你那地界破败穷困的,好物事得看牢了,还是送禁苑来吧。

    成,大父说甚就是甚,少待就让人送过去。

    嗯,很好。

    看着自己的祖父和大哥就这么一副德行,李丽质一时间相当欣慰,他们这家世,能混日子就是成功。

    夜里准备一起吃个晚饭,吃饭之前,在禁苑里溜达的老董事长很得意,一群老中青妃嫔在那里堆笑恭喜,李渊迈着步子,朗声道:修多罗的住处,听说都漏雨了,这如何使得?让人来一趟,朕赏她十万贯,修修补补,有个遮风避雨的,应该也够了。

    一旁宇文昭仪一愣,在众多妃嫔羡慕的眼神,很是感激地冲李渊道:谢陛下隆恩。

    些许财帛,身外之物,有甚要紧的?

    李渊负手而立,面带微笑,心中却道:当年从张公谨身上才刮了三十万贯,如今观音婢弹指之间就是百万贯,二郎家这家资,着实殷实。

    但李渊是不会感谢长孙皇后的,安利号这个名字,还是他取的呢?本来就是自家闺女的产业,只是各种缘由,落到了皇后手中。就算没有她儿媳做人情,他李渊问闺女要钱,还能少了不成?

    这钱不花白不花,听说宇文昭仪的外甥女家里日子不好过,李渊随手赏个十万贯,顿时让禁苑内外,又一次热闹起来。




第五十四章 老头乐
    长乐公主返转长安省亲,原本就是个谈资,但因为公主府发年货,就成了热闹。凡是宗室子弟,甭管有没有被收录姓名的,有人作保就能领只火腿回家。

    照着一户一只腿,公主府年余之前就发了六百只火腿出去。

    这动静,震的太子府的一干官吏都是心痒难耐。可储君的班底,要面子的对不对?好在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少东家是个宽厚的,写了个条子,让他们以太子的名义跑去公主府打秋风

    这得多少钱呐!

    你管得着吗?你管得着吗?这可是陛下最宠爱的公主,多少钱你管得着吗?你管得着吗

    要不是拎着火腿,大概是要打起来。

    陛下,长乐公主竟是出手恁办豪阔?

    你们懂个甚么?李渊躺在摇摇椅上,旁边还放了一只大个儿的冻柿子,柿子怎么看也有一斤多一个,跟饭盆似的,上面插了一支银质的吸管,整个柿子里面都是汁水,吸上几口,就只有柿子皮和里面的核。

    摇摇晃晃,又有宫婢在那里揉捏着胳膊,戴着墨镜在玻璃暖房中晒太阳,李渊张了张嘴,便有个伺候的妃嫔将冻柿子端了起来。

    滋滋

    吸了一口,李渊长长地哈了口气:丽质不比旁的,你们谁生了女儿的,趁着过年,好好巴结巴结她。

    禁苑之中,知道李丽质跟张德鬼混的不多,也就是阿奴的姑妈知道一点。只是薛婕妤日子好过得很,也没有抑郁而终什么的,自然是懒得去折腾。禁苑深宫,就算争宠,也是争一个老头子,有什么意思?

    六百只火腿金银财帛无算,听阴家的人说,还派了三五千匹棉布,都是沧州棉。这皇帝也当真宠她。

    实在是说不通啊,就算再宠,哪有恁般做事的?不说东珠南珠,就是‘安利号’的珍珠粉,也有二三百石,这是珍珠还是大米?

    你说大米,还真有珍珠米,都是圣月湖的珍珠米。太湖一年也产不了多少,长乐公主便是吃这个,寻常的米面,碰也不碰。

    早先来宫里,也未见如何绫罗绸缎

    再你豪奢,她有甚没见过的?不过是腻了,便不在意这个。

    前几日,还有几家想投效,那都是家财十万贯的,就见了一面门子,然后扔了一二千贯的礼物,就没了下文。

    太皇听妃嫔们在那里闲扯,茶几上摆满了瓜果吃食,剥着阿月浑子的薛婕妤抓了一把在手中,然后把剥好的果肉放在金盘中,问李渊:陛下要吃这个么?

    咯牙,上个月掉了一颗,不敢吃这硬的。你跟膳房说一声,做个软熟的糕点,把这个磨碎了,撒上面。

    是。

    十好几个女人在那里叽叽喳喳,只是谈的说的,都是长乐公主。寻常公主,别说上面十万贯,你就是万贯五千贯的,来投效有什么不收的?公主府那点脸面,拿出去变现有什么不好的?

    难不成等嫁了人,活受罪不成?

    可偏偏长乐公主连十万贯的豪富都瞧不上,而且能在长安家财十万贯的,又有几个简单的?不是权贵的白手套就是自家跟脚不浅,正经能嚣张跋扈的胡商,往往都是依靠勋贵,白手起家的胡商就是猪,每年都不知道被多少城门吏拿来宰。

    李渊妃嫔之中,河东关内的巨多,偶有他处的,也多是在东南,且是远至吴地的。然而这些地方的世族,朝野之间的话语权都浅薄的很,原本有个太原温彦博,还能当门面,可惜死的早。

    吴地诸如虞世南陆德明之流,又基本全是靠名声,务虚远多于务实。南朝遗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李皇帝刷名声用。

    于是混到贞观二十二年光景,可以说是颇有点寒酸,朝野施展不出拳脚,也就只能琢磨那点仨瓜俩枣。

    可偏偏里里外外惦记的东西,在长乐公主那里连个屁都不是,这就很尴尬了。

    但太皇很满意,是,他是不行了,就算现在皇帝儿子突然暴毙,他也没心思再起风云。浑身剩下的那点精力,用来播种就不错了,还想叱咤天下?做梦呢。可要说妃嫔家族就不拿他当回事,也是自找苦吃。

    就好比现在,全长安都知道长乐公主整个一百宝箱,可想到顺顺利利巴结上,直接去公主府就是自取其辱,更多的是连长乐公主住哪儿都不知道。

    两相比较,东宫幕僚算是幸运的,至少长乐公主还卖自家哥哥面子不是?可东宫幕僚还能连吃带拿不成?公主府饶一些武汉特产,让他们自行变卖赚个差价,那就已经是公主仁德,恩义浩荡。

    从酸甜苦麻辣到米面粮油乃至绢布丝麻武汉的什么价钱,长安的什么价钱?一进一出一匹布来去几百文都有可能。

    再说吃的喝的,五十斤的大坛,二十斤的小坛,不管是米酒果酒白酒黄酒武汉的酒水价钱能把长安的干成渣滓。

    长安一年的酒水产量,可能也就是江夏酿酒厂一个月的数目。

    在总体规模上来讲,长安是物资缺乏,当然按照武德朝的行情,那长安必须是物产丰饶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是?

    也不是没有人琢磨,怎么别人去了武汉啥也没有,偏偏长乐公主去了,就跟洗劫了江汉观察使一样的?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

    可惜,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随便开口

    入冬时节,本来就缺吃喝用度,惹恼了公主殿下,人就算不去武汉,还能去洛阳不是?

    公主这样的大善人大财主被气走了,谁担待得起?

    八十二岁的老董事长自然晓得那些废柴的小心思,所以更加的得意。别人不好说话,他还不好说话吗?

    叔贞,叔贞?

    嗯?

    不远处的躺椅上,有些疲惫的妇人微微抬头,看了李渊这边一眼,阿郎有甚么吩咐?

    十七郎是不是昨日来过?

    来了,就是问安。

    那怎地不来见老夫?

    也来了,阿郎昼眠,他便出宫了。

    来作甚的?

    想去长乐那里求点书卷,听说武汉现在出书,都是用了线装,不比别处。

    嗯。

    李渊点点头,然后道,好读书是好事,可惜他也不能做官。

    教几个学生也是好的。

    也好,那这般吧,老夫约个晚膳,让十七郎过来一趟,叫上丽质还有承乾,一起吃个饭。

    那我知会个人过去,让元裕莫要误了时辰。

    甚时辰,吃个饭罢了,晚到早到又能怎地?

    李渊摆摆手,又冲周围道,你们也是,有甚念想的,都说出来,老夫这脸面,在丽质那里还是值当点的。正月里,就让丽质也忙一忙。

    众妃嫔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带着笑行礼道:谢太皇

    谢个甚。

    太皇面有得色,嘴上却道,老夫今年八十有二,还能有几年活头?不给你们弄点福利,这要是老夫两腿一蹬,你们还有甚个依靠?

    谢太皇垂怜

    说话间,李渊问戴着眼镜正在绣花的杨嫔:二十郎如今在江南还好?

    他是个玩闹性子,自号‘寻欢公子’,也不知道玩耍到了哪里。不过旬日都有信来,倒也还知道有个娘。

    本来还想给他弄几套武汉做的宝剑

    老董事长说话间,还有点可惜的样子。



第五十五章 拜门何求
    公主,南阳邓氏那边要回了么?

    邓羌之后?

    是,多出仕三魏,在巴蜀也算有点跟脚。旧年冉氏还跟邓氏结了亲。

    跟冉氏结亲?那算个甚么物事?回了吧。

    礼物倒是丰厚,鹿茸熊皮蟒皮都有。

    老规矩。

    长乐公主头也不抬,提笔写着什么,一边写一边回道,礼物照收,来者遣散。

    实际上帝国的行情不是这样的,有人来投献,公子王孙一般都是象征性收一点。等于说挂个名头,实际上除非是公子王孙巧取豪夺,大部分时候都是商贾之流消费主家招牌。

    具体到事务上,主家别说所有权,连使用权都是不具备的。因为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是公子王孙培养出来的。

    狐假虎威么,也算是成了一个行当。

    通常情况下,好脸面的贵族还真不会昧了这么一点礼物,然后还不办事。

    但长乐公主是一般人吗?

    收你礼物不办事,那也是看得起你。

    因为正常思维之下,长乐公主差你那点礼物?事情闹的沸腾盈满,也是枉然的。

    但李丽质算过一笔账,来她府门排队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平均一个一千两千贯,加起来也有几十万贯小百万贯。

    不收干什么?收啊。

    她是对金银财帛无感,从来只要开口,金山银海也有人给她弄过来,可现在她好歹也是武汉机关幼儿园的园长,加个身份就是不一样的。

    那殿下,太皇那里,怎么回复?

    大父给宫里人求个门路,有甚不好的?予不过是陪着吃饭罢了,无甚要紧的。言罢,李丽质抖了抖写好的纸张,然后递给说话的男装女郎,拿去修饰一番,交由南山印书局印上五千。

    是,这就去办。

    小小忙了一会儿的李丽质伸了个懒腰,屋内有个壁炉,她以前倒是喜欢,现在却还是武汉的暖阁。壁炉跟前没人聊天,就没什么意思。

    公主府的人忙活开来,收拾归档礼物的内侍在麻利地清点,武汉带来的账房从不干涉公主府的业务营收,便是有内侍搞点外快,他们也是只当没看见。院墙外,大车马车各色马骡排出去不知道到了哪里,较之当年长孙无忌最得势的时候,排场也不输多少。

    哥儿,眼见着南阳邓氏的连口热水都吃不上,怎地还留在这里?

    怎么地?还真异想天开,琢磨着投效长乐公主殿下?

    嘿嘿

    问话的干笑了一声,只是觉着奇怪,来了恁多人,都是白送物事的么?
1...583584585586587...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