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只不过最近实在是钱赚的太多了,李丽质只觉得再这样赚下去,还要愁恼上哪儿借宅邸存钱,于是心想着,一事并作两用,还能赚个好名声,倒也不错。
予准了。
?
一脸懵逼的洛阳官僚都是愣住了,他们准备了很多备选方案,就连老大李大胆亲自过来的路子都琢磨过了。而且李大胆也表示要是长乐公主殿下不松口,他豁出老脸也要给孩儿们拼一把。
当时李大胆表了态,长乐公主殿下要是不答应,就喷她一个公器私用,是皇帝还是皇后找麻烦,他李大胆一力承当,绝不拖累工部任何人。
太令人感动了,不愧是上朝狂喷温彦博的绝世猛人,连风头最盛的长乐公主殿下都敢正面刚。
实际上别说工部,偷偷摸摸准备筹办专科学堂的一众小山头和大佬,都是提心吊胆的。大家都是贞观朝的臣子,跟武德朝干系都不但,有的还是新贵以及新·新贵,得罪谁也不好得罪皇帝老子的亲闺女啊。
再说了,有些大佬其实也清楚,长乐公主殿下那不是只有老子厉害,她家男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现如今筹办学堂不管是教学管理甚至是就业率,都要跟武汉互相苟且,双方是各取所需的。
工部在六部中的权重是隐性走高的,这几年扩充最多的官僚团队,基本都是跟全国大工程有关。于是乎吏部这几年遴选安置的官吏,想要安插外行关系户,难度系数增加了不少。
讲到底,贞观皇帝要搞大建,要弄奇观,怎可能让你胡乱钻空子。武德皇帝在朝时,还能跟你好商量,但现如今跟武德朝能一样吗?皇帝老子他上位的路数就是不同凡响,更何况现在正处于高手寂寞的状态,杀你一只还是十只不服帖的,眼皮都不抖一下。
于是工部的官僚团队自然而然地扩充,乃至像早期的厘金衙门,一应用度加上槽渠运转,都需要用到工部官吏。一个系统在体制中开始膨胀,山头主义冒出来简直是太科学不过。
好在现在准备执掌工部的老前辈是李大亮,就算工部膨胀,也不会膨胀到没有逼数。毕竟李大亮都被社会摩擦了几十年,要是再没点经验值,那简直是惨绝人寰。
可哪里能想到,心里有逼数的李大亮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工部及两监衙门都准备好跟公主殿下跑皇后面前打嘴仗,偏偏什么路数都想好了,就是没想到公主殿下上来就说好哒。
所有来长安城的洛阳老哥当时就被长乐公主殿下的大气给shock到了。
什么叫天家气度?!什么叫无双帝姬?!
这就是!
为了表态,一众工部当红小生都跑太平钱柜站街,冲各路买房客招手吆喝大爷来玩呀大爷来借钱玩呀,很下贱,很有那个骚浪贱的味道。
原本还犹豫借钱买房是不是要苦逼一辈子的洛阳老哥,这时候一看居然还有京城来的国朝栋梁帮着吆喝,心说这太平钱柜必须靠谱啊。
等到工部及两监官吏返回京城的时候,隆庆坊四周物业置办的行情,从稍稍平缓再度暴涨。
而这一回,奖学金库司库梅大姐又一次哭丧着脸跑到了李丽质面前。
殿下
又怎么了?
戴着墨镜正在晒太阳的李丽质一看她来,顿时语气不悦,表情更是不悦。
如今在外属于独挡一面女强人的梅姬,回家之后见了老板,整个人都跟鹌鹑一样。
但事涉公主殿下的业务,小梅儿硬着头皮跪地上嗫嚅:那那个买买房的人太多,现在登记的房册双契已经不够了。
废物,早知你如此废物,予要你何用?还不如把你赶回京城,最好滚回辽东去。
不要,不要啊殿下,奴婢知错了,殿下饶命——
有些烦躁的李丽质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将墨镜取了下来之后,然后问道:还剩多少红白双契?
四百不到,三百八十二。
准备买的买主有多少?
两千有余,到奴婢回府之前,登记人数有两千四百三十五。
都是确定能买的吗?
嗯。
小梅儿点点头,这时候哪怕是公主殿下胡闹,她也觉得肯定都会是好法子。反正,反正连工部的人都那样了,还有什么好说道的。
这时候她也认命了,不是公主殿下太任性,兴许这是旁人不懂公主殿下的大智慧也说不准呢?
这样吧,你明日带一壶南珠去,上面贴了数字,然后效仿‘探筹投勾’。把房子屋宅分门别类,大的归一品,次等归一品,小的归一品,独院的也归一品。然后由得那些个买家去摸南珠去。
甚么意思?
愚蠢!中者买房,不中者滚,你也滚!
是是是奴婢这就走,这就走。
小梅儿忙不迭地离开,等出去之后,小脸蛋又垮了下来,嘟囔了一声:果然,又来了。
第八十二章 成就
和务本小学不同,长乐公学的小学教育已经满目全非,基本可以说是照办了武汉的那一套。
在武汉,适龄儿童能够进行张德认知中的小学教育,纯粹是张德主观意义上的有序推动,是几年反复磨合后的结果。主要年龄线是以十四岁为分界线,汉阳和江夏略有不同,江夏的年龄线在十二岁。
究其原因,还是女子进入十五岁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谈婚论嫁,国朝律令更迭是不可能应时势而动,律令一定是有滞后性的,隋朝和武德朝的法律法规,放到贞观朝可能就有点不合时宜。
事实也是如此,武德朝一个十五岁的男丁,基本就要开始接受大量的体力劳动。而且这个体力劳动,可能还会涉及到战争劳役等特殊活动。
但是在突厥吐谷浑铁勒契丹獠部等等内外敌人或是被征服或是被吸收之后,外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民力恢复极为迅速。
即便是没有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乱入,按照中原农耕时代的恢复能力,十年一个周期,也足够攒出相当可观的老本。
更何况贞观朝的新贵和新·新贵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历朝历代,可天下在籍户口又没有突然暴增几千万,可见其剥削和掠夺的主要对象,已经发生了规模不小的转移。
于是贞观朝的生产恢复,在某种特殊因素的加速下,以贞观十五年为分水岭,每增加一年,其产出增加的总量,就抵得上过去休养生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甚至有时候贞观朝的宰辅级英杰,有时候也捉摸不透,某些地区在陡然出现人口倍增数倍增加的情况下,那些地区居然没有出现粮食危机,这在他们的常识中,是不可思议的。
局部社会中的生活水平生活品质,是总体极大提升的,即便这些地区的主要生产人口,其实并没有掌握生产资料。但因为帝国实力的总体增量,也连带着让这些本来应该相当凄惨的群体,在和帝国其它地区生活人口的对比之下,竟然还相当的富足。
而这种富足,也足以支撑一户家庭能够在保证双职工的情况下,不必太苛求自己的子女十五岁左右去接受社会的磨砺,而是咬牙坚持,让子女接受教育。尽管他们本身并不明白教育的各种意义,但眼中看到的体面人都接受了教育,且大量的苍头黔首之流,在通过接受教育之后,改变了自己家庭生存的难度,这就产生了武汉地区推动小学教育的群众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即便张德主观意义上愿意推动,但影响力绝对不可能和当下相提并论。
而有了小学教育,接下来的中学教育才能水到渠成。至于之后的专科教育,更是武汉地区的人才库,可以说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能偷偷地松口气,就是看这个人才库能不能稳定输出。
一个人撬动世界的那根杠杆,就是用无数的人组成的。
再说了,一个人玩小霸王学习机,那多没意思,老张表示五笔打字得有人拼字才有动力。
武汉这样搞有群众基础,长安城要这样搞,要说群众基础也是有的,只是数量规模上就显得小众,和武汉的普遍情况是不同的。
长安城能够和武汉平均水平接轨的阶层,基本都脱离了庶民的范畴,一如长安城东老铁们吐槽的那样,这些阶层就是个非富即贵。
他们的见识眼界,或者笼统一点,对家族和个人的长期规划,是长安城中苍头黔首不能相提并论的。
而这些人,在旧时代之中,和贞观朝的新贵新·新贵比起来,就是暖男太子孔祭酒等人口中所谓的失意人。
他们的家族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就注定是政治失意群体,不得志是可以预见的,不得势是很大概率的。既然显贵难以渴求,那么调转方向,求一世富贵也就是识时务者的选择。
只是巧合的是,在诸多选择之中,突然冒出来的长乐公主,给了一条路线清晰前途光明,甚至还有可能在政治版图中捞点外快的康庄大道。这就自然而然地,有心无意地,去推动或者说促成长乐公学的建成。
至于长乐公主本身,她天生自带资源,不管是官方政策还是社会舆论,都是典型的立于不败之地。而办学的硬件软件,她又因为武汉机关幼儿园园长的身份,使得她可以随意地轻松地,不必像扬子江两岸别处那样费尽心机。
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数量可观的教员,有相当成熟的教材,长乐公学已经成功了一半。
而又因为长乐公主自己为了省心省事开的脑洞,导致了长乐公学周围的物业成本极大提高疯狂暴增,也就使得能够在这个区域内置办物业的人家,天然地有了贵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这片地区昂贵物业的信心,只要长乐公学能够稳定有序地运转拿下去,这个信心就不会垮塌。
反而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比如长乐公学出产的学生,于仕途或者商场大放异彩,其连带效应,可能就是越发加强长乐公学的金字招牌,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更加不可思议的物业成本暴涨。
想要在这个地区继续置办物业,其难度也就会越发恐怖。
未来恐怖的事情不过是为了进长乐公学而筹钱买房,但当下最恐怖的,大概就是长乐公主府的资产直接暴增不知道多少倍。
过年之前长乐公主殿下返转长安,很多人看到她带来大量的土特产,以为她是来散财的。
但是过年之后,整个长安城的画风都连带着变了。
可以说关中数得着的富户豪门,都心甘情愿地给她上了贡。
连她爹都做不到说把关中韭菜挨个噶一遍,可偏偏一介女子,居然就翻着定制版修仙爽文,就把这种前无古人的高难度成就达成了。
第八十三章 求生欲望很强烈
都是韭菜,有些社会的初级阶段,韭菜是可持续收割的,但有的社会的初级阶段,韭菜也就是割个一茬。
差不多就行了。
江汉观察使府开会的时候,一帮在武汉操持实务好些年的老鸟,也有些看不懂长安城的神操作。便是李景仁这个认爹流的扛把子,也在会上表示,这长乐公学啊,它不可以常理视之。
长乐公主殿下等于把这二十年关中老铁们的积蓄,都搜刮了个干干净净,而这些旧勋之家,又有个屁的长久营生。家里还趁着千儿八百亩地的,这时候也不乐意了,咬牙也得上经济作物,种粮食就是死路一条。
和别的地方不同,长安旧勋向南向东都是不成的,公主府给出的出路,变现那都是十年以后的事情。十年之后,鬼特么知道自家的亲儿子干儿子是死了还是修仙?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什么都要硬!
这长安的风向,本府也不好说。毕竟,这是特例中的特例,天底下也没有第二个长乐公主,当然了,皇后嫡女还有,但毕竟年纪小,想来也不可能都是这么个折腾法子。有一个这样的公主,我看也就够了,再多吃不消。
听老张在那里开涮长乐公主,武汉的官吏们都是嗤嗤地偷笑,实在是这一回武汉南北也算是伤着了。
没办法不伤啊,从医疗卫生到教育管理,这几年攒的那点人才,被挖走小二千。代价之大,前所未有的事情。
好在武汉已经有了自己的垂直教育体系,不敢说风吹不动水泼不进,但至少洛阳城的那点唱念做打,放武汉是没个卵用的。
除非京城方面说话,说你武汉的泥腿子在武汉读了书,也能科举中进士。
可能吗?孔祭酒的《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还要不要卖了?
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统一建设还要不要搞了?
真要是开了口子,大概李董就会狂喷孔祭酒,说老孔你们的思想很危险啊。
使君,眼下这些个长安旧勋,大概也是骑虎难下。这时候想要寻个出路,其意愿是相当强烈的。不过,东南金银,不可能让给长安旧勋,如此看来,大概只能丝路上讨生活。
此事是可以预料的,而且安北都护府历年‘减丁’,各部总帐数目是稳中有减,多出来的丁口,都是尽数往西域去填。这个事情,那些淘换‘盐业产本’的粮商最是心中有数。现在北地丝路前往敦煌的驼队,多是哪里人?不都是漠南漠北的?主要还是漠北的。长安旧勋想要谋个出路,大致也就是这里琢磨。
发家致富的主要路数,在不公开挖大唐帝国主义墙脚的情况下,一般就是有政策吃政策,有关系吃关系,有现金吃现金,有资源吃资源正经靠聪敏才智走上人生巅峰的,那也得背后有人。
整个长安城的顶级胡商,也就一个维瑟尔混出了人样。然而维瑟尔实际上也不过是张德随手养起来的一条狗,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人心知肚明。
在这个开始疯狂鼓吹管子之学的时代中,社会上虽然没有公开鼓吹捞钱有理穷逼该死,但也就是个国王的新衣,属于典型的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的秘密。
体制中的旧勋在日子好过的时候,还不至于不要脸皮地去下场捞钱,但这一波为了投资未来而掏空家底的噶韭菜活动,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饭都没得吃了,还要啥脸啊。
而眼下能够大赚特赚的行当,基本都被武汉集团淮扬集团江东集团山东集团洛阳集团新贵集团新·新贵集团把持甚至连辽东土鳖都能通过石城钢铁厂大赚一笔物流费人工费。
不管是哪一家哪一个地方集团,都不可能给长安的关中老铁一个机会,门儿也没有。
即便是想要迂回,通过战争手段来获取战争红利,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运作的。
唐俭唐茂约**不**?饶是老唐想要把自己儿子塞到朝鲜道驻军中去,还要先跟张公谨牛进达打好招呼,然后牛进达再通过运作,把唐五郎扔到南渡鲸海的先头部队中去。
先头部队就是典型的作战敢死队,脏活累活全得干。跑过去蹭经验的镀金大队能让唐五郎混到吗?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