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第四十一章 夜杀
    这种袭杀并没有惊到张沧,稍微冷静一下,就能判断出对方人数应该不会太多,而且肯定不是从洛阳跟出来的。

    欧文抵达京城的时候,就已经说是临时的旨意。

    就算有人消息灵通,能够查探到一晚上所有离开长安的内侍身份,可这个过程,也绝对没有那么高效。

    分拣情报之后,还要再安排人手,仓促之下,调动的精英会非常有限。

    而且即便是精英,在夜色之下赶路,效率也非常低,大概率也会是顺着京洛板轨行走。安全不说,也更容易布置袭杀张沧的攻击点。

    原本欧文想的是潼关,却万万没想到,这些人胆子倒是大,一口气冲到古崤关。

    嘭!

    弓弦震动,笃的一声,箭矢应该是射在了树木上。不过这一箭,应该是把人惊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张沧顿时心中有数,挎弓持刀,猫着腰立刻蹿了上去。

    倒不是说他大胆,而是自信。

    正当张沧准备摸过去的时候,板轨的远处,一队人同样正在疾驰。而且也应该是跑在板轨上的马车,灯火在黑暗中,即便很远,也非常的醒目。

    只看一眼,张沧就知道,这是自己人。

    “呼……”

    更是略微放松地吐了口气,心中暗道:应该是阿公安排的护卫吧。

    “再射一轮,赶紧撤!”

    果然,看到夜色中疾驰而来的灯火,之前射中马车的杀手,当机立断,没有打算恋战。

    张沧舔了舔嘴唇,就地躺了下来,刚躺下,就听到箭矢划破空气的声音朝着一个方向掠去。

    一轮齐射过后,弓弦声音开始杂乱起来。应该是弓手在那里碰运气到处乱射,一通乱射过后,这些人的脚步立刻凌乱起来,但还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跑路。

    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取了弓箭就是一箭。

    嗤!

    “啊!”

    一声惨叫,让张沧很是意外,他只是大概估了一下方向,居然真中了一个。要知道在麻城县的时候,他能看到悍匪,结果却怎么射都射不中。

    现在什么都看不到,结果才两箭,就中了一个。

    照着刚才的感觉,张沧又连续射了几箭,可惜弓弦也是震得响,半个人也没有再射中。

    对方的脚步声急促起来,看来是尽快要撤。

    张沧深吸一口气,大约判断了一下方向,直接跟了上去。

    而此时,欧文他们已经清障,车把式正忙着把挽马重新套上。

    “师傅,快看,有马灯!”

    “嗯!”

    “亮灯!”

    “是,师傅!”

    小黄门听得命令,立刻喊道:“止步,亮灯,亮灯,亮灯!”

    忙不迭地重新亮灯,有个警察卫的卫士,提着马灯爬上车厢,然后开始快速地打信号。

    马灯忽明忽灭,在夜色中十分显眼。

    很快,疾驰的马车也回了信号过来。

    “欧太监,是自己人!”

    “确定!”

    “确定。”

    “可是今夜准许出京的班车,只有我们。”

    “虽说是如此,但还是能确定是自己人。如果不是路政司的,也是华润号的人,因为懂这套信号的,只有这两家。”

    “应该是华润号。”

    欧文很快就确定了这一点,正松了口气,却听到一声惨叫。

    “那边!”

    “摸上去。”

    “可是欧太监……”

    “上去!”

    欧文言罢,持剑道,“护着我又有甚么用圣人传召的又不是我!”

    一句话就让警察卫的人灵醒过来,几个卫士立刻手持刀盾冲了过去。

    只是刚走两步,又传来一阵惨叫声。

    “啊——”

    “狗贼!狗贼——”

    “啊——”

    叫骂声和惨叫声交叠在一切,警察卫的卫士们都是冷汗淋漓。这种夜里还能杀起来的,绝对是高手。

    &n



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闲
    甩了甩刀锋上的血水,撩起衣袍,将刀身擦干净之后,张沧这才松了口气,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下来。

    “大郎,有无受伤”

    “还好。”

    除了一点擦伤,刀剑伤一点没有。

    哒哒哒哒……

    马蹄声传来,张沧回头一看,见东北方向来得马车停了下来,陆续有几个声音传来:“阿大阿在”

    用的是江阴方言,张沧听了之后,反问道:“啥人”

    “龙家的。”

    横刀终于入鞘,张沧对欧文和几个警察卫的人道:“自己人。”

    一众人又是疲惫又是松了口气,来着提着马灯走近,各自持着兵器。为首的是个小哥,张沧看清楚之后,笑骂道:“怎地让你这个小子出来办事京中无人了”

    “太师傅这么吩咐的,这便过来了。”

    来得人是龙家的人,是张德前往沔州,最早收服的一批獠寨。

    改姓氏为龙氏之后,投献到武汉、苏扬的龙氏子弟极多,其中就有拜师学艺的。何坦之徒弟不多,但也不算少,这些龙氏子弟,就有在何坦之徒弟门下学习技艺,所以称呼何坦之一声“太师傅”不为过。

    只是龙氏子弟虽然称呼何坦之为“太师傅”,但开饷吃饭,却是从江阴张氏走,漕运码头上的狠角色极多,龙氏子弟能够站稳脚跟,也是因为张氏愿意掏钱养着,所以何坦之吩咐他们前来相助张沧,自有道理恩义在。

    “你们几个,莫不是洛水漕渠行厮混的”

    “好眼力。”

    打首的小子笑了笑,冲说话的一个警察卫卫士道,“倒也是打过交道。”

    “莫要闲扯了,上坡先把几个尸体拉下来,少待留在弘农县。”

    张沧说罢,龙家小子就带着人摸了上去,马灯照耀之下,自然就看的清楚。

    随后张沧转头又对欧文和带队警察卫的人说道:“这些功劳,我就不要了,你们两家少待割了耳朵分了吧。”

    欧文也不客气,拱拱手道:“那就谢过大郎。”

    “还不过来谢过张大郎!你们倒是好福气,跟某出来一趟,竟是捡了这等便宜。”呵斥了一声还一脸懵逼的两个小黄门,那两个小黄门顿时反应过来,连忙小跑过来给张沧行了个礼。

    有这么一晚上,两个小阉至少评一个“办事得力”绰绰有余,欧文在上报一个“颇有勇力”,将来进学兵部、刑部或者大理寺、鸿胪寺,就不算太大的事情。熬个几年,外放做“太监”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上欧文的路数就差不多这样过来的,只不过欧文运气太好,不能当做常例来看待。

    “谢过张君!”

    “无妨。”

    张沧摆摆手,又提醒了一下,“最好寻两把横刀,去尸体上戳两刀,记得身上抹点血。”

    “多谢张君提点。”

    警察卫的人也是暗爽,能分到功劳,这个夜班没白干。而且他们的人也没受伤,全员存活,可以说是运气好的出奇。

    领头的警察卫搓着手,对张沧道:“俺原本也是从京城过来西京暂领差遣,不曾想有这好处,张公放心,日后在京城,‘女儿国’有甚腌臜事情,只管去南城警察卫官緳来寻俺。”

    有了好处,这个自报家门乃是孔总理远亲的军头,顿时来了精神。

    江汉观察使的儿子啊,原本还想着怎么攀扯关系,现在还真是误打误撞,当真是攀扯上了。

    今年开始,警察卫继续改制的力度相当大,上头的大佬,还有退休的几个十二卫大佬,都想着十年之内,也能把警察卫运作成强力部门。

    只是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此事本就是水磨工夫,慢慢地打磨。

    收拾好了尸体,继续前行,一路到了鸿胪水,过河之后,到了弘农县的站台,这才松了口气。

    弘农县的站台,是一站多用,除了物流、客运之外,这里也是驿站中转,外官进出两京,在弘农这里的官舍,也是



第四十三章 求稳
    有些仇可以化解,有些仇就是不死不休,终究是要分一个胜负,搞一个你死我活的结果出来。

    老张人在武汉,却对张沧遭受刺杀这件事情洞若观火。

    一路行来,只说在土地上的争夺,就不知道多少人命多么算计。倘使张德带人打金上分,倒也就罢了,只可惜有些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

    “忠义社”那百几十号权贵跟着养活,已经殊为不易,总是要有人站在一旁羡慕嫉妒恨的。

    嘀——

    “汉安线”工程的工地上,伴随着一声哨向,从工棚中出来的工人便成群结队地上工。

    不时地有已经在轨道上跑起来的“手摇车”穿梭着,这些人力轨道车时速相当可观,大概在二十公里每小时左右,运送六到八石的物资不成问题。只不过它是辅助工具,担当原物料运送的主力,依旧是畜力轨道车。

    倘若在工段施工比较困难,难以进行物料投放的地方,则是直接蒸汽机车拖拽大量物资,一次性投放。

    这样干的目的,既有实验蒸汽机车可靠性的需要,也有锻炼列车班组的意思。

    “新到的施工队怎么样”

    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处的工地,张德开口问道。

    “李交州送来培训的还算勤力,这些交州小工极为吃苦,也肯干活,就是干活不怎么动脑筋,埋头死干,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指派之外的,就是两眼一抹黑,无从下手。”

    “李道兴一个人给多少培训费来着”

    “五贯。”

    “那还行。”

    张德点点头,倒是很满意。眼下一个奴工,最矬的也是五十贯起。这种最矬的,往往都是瘦弱不堪,最多就是摘个棉花,还是摘不了一天的那种。

    如今不比从前,死了就是死了,现在奴工越来越金贵,大农场大种植园的风气逐渐形成。

    尤其是在流求,原先张德就是开辟了岛北种植园和农场,但跟攀上交情之后,吴王府通过长史权万纪的关系,用了福州、建州的坐地户为马甲,在岛西也开辟了相当可观的种植园。

    总面积比岛北还要大,就是受限于地形限制,大量种植园和农场,形成了一条岛西种植带。

    对于防御山地土著来说,压力就有点大。

    所以和岛北有专门的职业武装人员不同,岛西则是“全民皆兵”的状态,算是把府兵特色用到了流求这个小岛上。

    这种变化不可能只是局限于一地,大唐现如今各地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交州虽远,但还是形成了“广交会”这种利益团体。

    而李道兴的宗室身份,又加强了交州和中国的政治联系。

    至少为了延续香火,李道兴在交州还是蛮拼的,大有续命三十年,家业千千万的意思。

    为了深耕,交州地方处理战俘、奴工,也逐渐转型,伴随着全国的高压政策“衰退”,“怀柔”手段浮出水面,也是应有之意,算是响应了国家号召。

    仅仅是李景仁自己,就大量纳妾交州早先土著豪帅的女儿,再通过这些女儿,反向控制土著部落。只李景仁一个人,大概就摆平了七八个大型部族,整个交州地面早些年增加的熟番,都是通过这种方式。

    李景仁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平民版“李景仁”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广州出身的冯氏子弟。

    交州局势稳定之后,成长起来的“蛮二代”,也全然跟母族没有太大紧密关系,即便有,也只是母族需要“蛮二代”的关系。

    而按照中国惯例,“蛮二代”只要爸爸是汉人,那“蛮二代”即便在社会上有点受歧视,但在法律上,他就是汉人。

    继承权是最明显的特征。

    高端的“蛮二代”组成了交州现行的中上层建筑,至于底层“蛮二代”,能够享受到一定的待遇就差不多了,大多数时候,就会被交州刺史府打包成“劳工”,输出到内地。

    而李道兴李景仁父子因为跟张德走得近,也算是有眼界的,“劳工”如果只是出卖体力,也不是长久买卖。所以李景仁几经折腾,终于打通了武汉的关系,在输出“劳工”的同时,掏一大笔钱,由武汉方面对交州“劳工”进行培训。

    培训费暂定是一个季度一个人五贯,“汉安线”因为工期漫长,又属于技术先进的大工程,自然成了李道兴李景仁父子的首选。

    单次派出五百名“劳工”,也是交州改制以来的最大手笔。

    一年仅仅是培训费用,就有一万贯。

     




第四十四章 面圣
    “这阵子就挂名在邹国公府,你们随同大郎行走,便以公府护卫自称便是。”

    “是,多谢张公。”
1...771772773774775...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