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夕秋月

    “臣,四川道御史陶谐不辞!”

    ……

    这时候,有数名一直沉默的御史官站了出来。

    左都御史杭淮见此一时气得不知该如何说,心想这几个家伙怎么突然变卦!

    而左副都御史严纮见此更是生气的很,低声喝问道:“你们,你们,你们几个想干什么!”

    “陛下,臣弹劾左副都御史严纮朝堂失仪,威吓臣!”

    郭东山立即奏道。

    作为一名忠君社社员,已成为新兴资本家阶层利益代表的郭东山临时变卦也很正常。

    朱厚照见此也斥责起严纮起来:“严纮,他们是都察院御史,虽是你下属,但也是朝廷命官,你不得恐吓!”

    说着,朱厚照又直接吩咐道:“听旨,郭东山超迁左副都御史,顶替严纮!程材升左佥都御史!陶谐升右佥都御史,既然其他御史要辞官,你们就先把都察院管起来,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郭东山等人回道。

    而严纮心里感到大为惊诧,暗想自己就这么从左副都御史的官位上下来了吗

    ……

    在严纮等表示辞官的御史官还在惊愕中时,朱厚照又问向了吏部:“吏部有哪些官员要辞官!”

    “臣吏部左侍郎路兆吉欲辞!”吏部左侍郎路兆吉先站了出来。

    而这时候,吏部右侍郎张璁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不辞!臣不做弃君之臣!”

    吏部左侍郎路兆吉见此气得不行,心想吏部尚书张彩不表态辞官可以理解,你张璁就这么急不可耐地表态不辞官,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巴不得自己这个吏部左侍郎辞官去吗!

    “准!”

    朱厚照先对吏部左侍郎路兆吉说了一句,然后又吩咐道:“听旨,吏部右侍郎张璁转迁吏部左侍郎,继续负责国家行政学院!”

    吏部左侍郎路兆吉一脸懵逼,他没想到陛下这么干脆地就答应了自己的辞官要求,而且转眼就把张璁提为了吏部左侍郎。

    “吏部文选司郎中伦文叙请辞!”

    这时候,一名文官依旧站了出来,且很愤恨地看了张璁一眼,明显不甘心此刻吏部官员集体辞官的抗议方式被张璁打乱。

    但事实上,搅局的不只张璁一人,这时候,潘镗得张璁示意站了出来:“臣文选司主事潘镗不辞!”

    “很好,既然如此,准伦文叙辞去吏部文选司郎中一职,吏部张彩、张璁,升文选司主事潘镗为文选司郎中,负责帝国文官考选之事,以避免吏部大量辞官影响朝廷考选大事!”

    朱厚照笑着说道。

    而吏部左侍郎路兆吉与吏部文选司郎中伦文叙此时都呆住了,路兆吉恨张璁这时候出来搅局顶了自己的位置,而伦文叙则恨潘镗来搅局顶了自己的位置。

    ……

    这时候,刑部尚书顾璘见此不由得摇了摇头,但他也还是固执地站了出来:“陛下,臣也请辞官!”

    朱厚照点了




第231章 辞官后还是要抗争?
    一百多名文官辞官!

    甚至,其中,不乏尚书侍郎副都御史这样的高官。

    这种现象对朝廷政务的正常运转很容易造成影响。

    这也是许多文官以辞官要挟皇帝的缘由,他们相信帝国的统治秩序要稳定运行,就离不开他们。

    好在不是所有的文官都辞了官。

    因而,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朝廷也没有因为一百多名文官的辞去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郭东山超迁为左副都御史后,立即就开始安排都察院的御史上疏弹劾戴凤与薛凤鸣的犯法之事。

    左都御史杭淮自然也不敢阻拦,批准了郭东山递上来的弹劾奏疏,且正式呈递君前,朱厚照批准后,按照流程需交由刑部审问定罪。

    而薛凤鸣与戴凤两人被刑部的人从东厂督察司带到了刑部大牢。

    因为,按照朱厚照确立的新朝行政规范,朱厚照只授予了刑部监禁官民与抓捕官民且判刑的权力,东厂督察司也不能长时间拘押官民。

    东厂只是得皇帝授权,代表天子询问自己麾下臣民的忠诚度,并且要求交待问题而已。

    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问话,确切而言,不是审问定罪,并没有干预司法。

    刑部对薛凤鸣与戴冠审问了一番,且是公开审问,作为大明天子唯一授予缉捕审问权的中央衙门,刑部也不能随便缉捕审问一个人,他需要都察院弹劾与起诉立案才能缉捕与审问一个人,同时还得接受大理寺的审议。

    因而刑部审问犯人必须是公开审问,要接受都察院与大理寺监督。

    刑部尚书顾璘虽然已辞官,但内阁与其他堂官没有辞官,因而也就迅速廷议,迅速让刑部左侍郎许浩做了刑部尚书,而薛凤鸣与戴冠也迅速被做出了判决。

    薛凤鸣因为诬蔑大臣,被廷杖六十,罚银一千两,而且被吏部贬为高雄县县丞。

    在这之前,朱厚照已下旨正式改东番为台湾府,而高雄则是最近由朱厚照派去的第一任台湾府知府孙玺开辟的新县城。

    而薛凤鸣则光荣的成为了大明又一个派去开发台湾的文官。

    但是薛凤鸣对此却并不感到光荣,他的内心是苦涩的,因为谁都知道去台湾当官就等同于流放,能活着回来都不错了!

    戴冠则因为擅离职守被廷杖三十,罚银五百两,被黜为沙井县教谕。

    沙井县便是上文提到的由近卫军在漠南新开辟的一个县,知县刘桂口中那个几乎只有胡人没有汉人的县。

    戴冠去沙井县做教谕,也只能教胡人学四书五经了。

    翰林学士李实、翰林编修黄芳、礼部员外郎沈涛等也相继被治罪贬官。

    一场最初因为设立国家行政学院而掀起的风波总算平息了下来。

    但做造成的影响依旧还在,上百名文官辞官后,还留在朝堂上的文官们有许多是身兼数职,大都力有不逮,因而选拔新任官吏显得颇为急切。

    正德十年,元宵节刚过没多久,吏部就正式确定了需要进入国家行政学院进行轮训的中阶官员名单,并上报皇帝朱厚照,得到了皇帝朱厚照的批准,且正式下诏于这些被选定进京轮训的中阶官员,令其交待好政务后进京入学,且规定了入学日期。

    这些需要被轮训的官员中,在京的自然不用着急,但对于在地方的官员而言,少不得又得经历一番车马劳顿之苦。

    但这些官员们都知道一旦被选进京学习,就意味着要被升官,因而,在收到被调入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圣旨后,这些官员们还是很高兴的,忙马不停蹄地往京城赶来。

    进京的文官们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而离京的文官们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辞官的文官们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被贬为了庶民,他们不由得控诉起那些不愿辞官而且还向皇帝示好顶替他们官位的文官来,他们骂这些文官见风使舵,骂他们卑鄙无耻,骂他们道貌岸然。

    而同时,这些辞官的文官们又怀念起皇帝对他们的好来,怀念每逢正旦元宵时的丰厚赏赐,怀念政绩完成后的年终奖励。

    还好的是,他们的君父朱厚照并没有忘记他们。

    朱厚照召见了侍从室主任唐伯虎,唐伯虎主要负责文化宣传。

    此时,朱厚照召见他自然也是关于文化宣传与舆论上的事。

    “那些请辞的官员辞官后,他们虽然成了庶民,但是笔杆子还在,把他们全部聘请到文化领域做事,用银子用契约合同将他们的嘴巴管住,总之别让他们闲着!闲着去写与朝政不利的话!”

    “臣明白,伦文叙、严纮这些都是文坛领袖,臣不会让他们流落街头!”

    唐伯虎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又问道:

    “不过,臣担心的是,这些对朝政不满的官员辞官后,一些抨击朝政,总觉得尧舜禹汤时期才是真正盛世的报刊会越来越多,这样会不会不利于朝廷”

    朱厚照也知道这些官员辞官后,很多人都成为了大明这个时代的公知,开始掌控民间的舆论权。

    毕竟随着大明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朱厚照让地方官府开办识字班以及全民教育的展开导致大明识字率增加后,纸



第232章 白话文运动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伯虎很喜欢这首御制诗,也因为这首诗,他不得不承认,当今的皇帝陛下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君王,甚至在他心里,还把这位君王视作了知己,因为他通过这首诗发现,这位君王和自己内心是相通的,彼此其实都是随性又不守规矩的人。

    尽管皇帝陛下一直尽量建立规矩,让宦官守规矩,让文官守规矩,甚至还给自己弄了个规矩,如宪法大纲。

    正因为此,唐伯虎才毅然坚定了自己要跟随做皇帝陛下侍从的心,而没有选择装疯卖傻,像原本历史上的他为躲避宁王招募而裸奔一样。

    “陛下咋这么有才呢!也不仅仅是这首桃花诗做的好,临江仙也写的不错,滚滚长江东逝水,啧啧,非有大胸襟大造化者不能得也!”

    唐伯虎再次感叹了一句,旋即就把新进上来的报刊放在手里就开始细细审阅起来,他审阅的极为认真,与他在市井间打探消息时的风流随性极为不同,这是因为朱厚照曾经跟他说过,他是大明真正的文坛第一人,所以只有他配做大明皇帝的喉舌。

    士为知己者死,唐伯虎一直也这么认为自己是文坛第一人,如今皇帝陛下都这么说,他自然也死心塌地充当起朱厚照的喉舌来。

    这些年他也在竭力地为朱厚照的一些不符合儒家传统意义上的明君行为的举措辩护着,也在竭力利用自己对士大夫阶层和底层百姓的了解揭露着士大夫阶层的一些丑恶之处。

    不过,这时候,唐伯虎看见了一篇来自一名叫《儒林正道》的新刊物上的一篇新文章,他看了一遍,就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是状元伦文叙的文风,这位仁兄是把天下士民当做会试的主考官了吗,满篇之乎者也!狗屁不通罢了!不过,你伦文叙既然敢批驳阳明先生(王守仁号阳明,如今高居巡抚又是学界领袖,自然也当得起唐伯虎一个先生称呼),那唐某也就替阳明先生回驳你一二!”

    “如此甚好!”

    同为朱厚照侍从室侍从的文徵明这时候走了进来,笑道:

    “当年,若非伯虎兄你被士林间那些伪君子所害,又岂能轮得上他伦文叙为状元,你倒是快写,让文某看看你除了画画和作诗外,写这种经纬分明的文章能不能赛过他伦文叙!”

    “徵明兄看后便知!”

    唐伯虎笑着说后,就见其他侍从室的侍从都陆陆续续走了进来,便收起了报刊,说道:

    “先议事吧,陛下说过朝堂上他不会再腥风血雨,但以后在文坛上就会变得腥风血雨,而我们手里的笔则是刀枪,我们要争的是天下民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做之事的意义不逊于朝廷诸公之善政,甚至更有意义,朝廷之政只能保一时强盛,而我们能让华夏之文化千古不衰!”

    唐伯虎这么一说,文徵明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朱厚照这里也从东厂这里得知了伦文叙与严纮等人的举动。

    东厂提督马永成更是直接请示道:“陛下,是否要让东厂抄了他们这个《儒林正道》,他们这是诽谤朝廷!”

    朱厚照瞪了马永成一眼:“东厂的督察只能对官,不能对民!再说,这其实也是个好现象,这些士绅出身的儒家门徒们总算是弯下了他们高傲的身躯,而向他们所忽略的庶民百姓们传道受业解惑起来,可见,我大明朝真的变了!”

    “臣谨记皇爷教诲!但是,他们尽管没在朝堂上试图影响皇爷您,但却在蛊惑百姓,他们这是在操纵民意。”

    马永成这种宦官和文官特别是坚守儒家正统的文官是天生的仇敌,在马永成看来,现在宦官屡受管束就是因为这些文官在影响皇帝,因而,尽管朱厚照没有要追究的意思,他依旧想办法劝动皇帝朱厚照去追究。

    “你以为他们就凭这些子曰诗云能让天下百姓们明白朕让地方官开展识字班,所普及的是字,即便是社学所启蒙之学也改用了拼音,以正天下之语,如今,百姓们虽识字,但有几人能读懂这没标准句读又通假连篇减字缩词的古文来!这些老儒还不通的很,在跟朕上奏疏的时候就字字晦涩,如今向百姓写文章也这么玩,只怕百姓们只会买来包肉!”

    朱厚照说着又道:“何况,这笔间上的战斗和刀枪里的战斗一样,打仗最终决定输赢的还是谁有钱,朕富有四海,能养出一个营的文人做朕之喉舌,他伦文叙之流能与朕相抗”

    “皇爷圣明!天下没有能是皇爷您的对手……”马永成开始拍起马屁来,朱厚照只是微微一笑,无论如何,他还是很愿意看见大明帝国这些利益各自不同的阶层能以这种方式来彼此妥协彼此让步彼此达到平衡,而不是靠战争靠屠杀来化解彼此的冲突。

    犹如朱厚照所料。

    伦文叙与唐伯虎通过笔和文字在报刊互相批驳起来。

    两人最开始还只是就儒家理学与心学等思想类的东西进行批驳。

    最后竟然批判起各自的文风来。

    伦文叙斥责唐伯虎文句粗俗,不学无术,语言过白。

    而唐伯虎则斥责伦文叙语句晦涩,言之无物。

    &n



第234章 限制了士大夫享乐上的自由
    伦文叙溘然早逝,对于保守派而言,无疑相当于折损一大将。

    一时间,提倡白话文的运动渐成主流。

    但这也不是说,伦文叙之后,倡导复古崇古的保守思想现象就会消弭。

    严纮依旧还坚守着理学大旗,尽量鼓动着更多的士大夫参与进维护儒家理学正统地位的活动中来。
1...9091929394...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