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夕秋月

    王守仁继续问道。

    “皇上自然是好皇上,大人都说了,我们去年洪灾就是皇上免的税,如今的田地也是皇帝赐给我们的,怎么能不是好皇上!”

    “就是!比那什么宁王好多了,宁王只知道让他的官兵夺我们田地!”

    “还吃饭不给钱!”

    “我的一百石茶叶说收就收了!”

    “还说我们种了他的地,要我们交税纳粮,比交给官府的还多,他宁王殿下有什么好!”

    “皇上比他宁王好多了,说现在布匹没以前值钱了,恐伤了农,还减短了徭役给了补贴!”

    “如今的皇上才是好皇上呢,古往今来的第一好皇上,比较给我们这些百姓发钱的皇上只有他一个!”

    ……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对于皇上朱厚照的称颂和宁王的罪恶绵绵不绝地说了出来。

    王守仁见此也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百姓们的好恶更加坚定了自己能平定宁王叛乱的决心,也让他更加确信当今的皇帝陛下是得民心的,是真正得到百姓支持的合法统治者,是真正的天下正统,因而他便再次喊了起来:

    “宗溥兄,你看看,你看看这天下民意,谁是正统明君,谁是反贼不得民心者,还用再分辨吗!”

    王守仁大声喊了起来,便挥手高呼道:“诸位乡民,随本官一起高喊诛反贼,卫太平!都督许泰已领边军三万,都督刘晖、桂勇已领近卫军两万,还用吉安伍文定、湖广秦金、两广杨旦等共计十六万朝廷大军已昼夜赶来,因为本官早已预先料到他宁王会反,现在只要我们坚守住南康府城,宁王这个反




第242章 宁王大败
    王守仁也皱起了眉,他倒不担心南康城陷入两面夹击的问题,他真正担心的是会有更多对朝政不满的官绅会忽视国家根本利益与百姓民心所向,而跟着宁王造反,那样只会让天下产生更大的动乱,于国于民都没有好处。

    “这宁王扬言以匡救天下为己任,他日若成功,必定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严令天下礼敬士绅,不以刑罚责士大夫,这种收拢天下士心的手段也的确让很多目光短浅的士绅会相信宁王会是他们认为的好皇上;

    可他们哪里知道,王朝虽只是陛下之江山,但国家是天下民众之国家啊,天下百姓思安不思乱,他们这样做是悖逆天下而行,只会被天下共诛之,甚至会导致陛下将来与士绅关系更加恶劣!

    本来已经缓和的君臣关系又得让这群自私短见只让破坏,如今也只能希望天子圣明,不以愚人而责备我等所有读书人了!”

    王守仁愤懑地在心里感叹了一会儿,旋即才说道:

    “南康腹背受敌的问题不用担心,在数年前,本官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天,南康城乃军械与粮草都准备齐全,且对于九江的兵力,本官比他九江知府许瓒还清楚,他所能统领的无非是九江数县兵马,加起来不足一万!且训练不足,本官的巡抚标兵营名义上只三千,实际上是两万,不足以惧怕他和宁王合攻南康,甚至本官认为他都没那个胆子!”

    “现在最需要考虑的还是尽快平定宁王叛乱的问题,越早平定这宁王叛乱越好,这样就能让天下那些心怀鬼胎的人(王阳明这里既指其他藩王也指一些文官士绅)越早明白从贼只会身败名裂!”

    王守仁说着就又问着张仑:“锦衣卫派人通知伍文定去了吗”

    “已经去通知了,且南昌城也有锦衣卫,只怕也早已奉命先告知去了”,张仑回道。

    “那便好,伍文定有本官钧令与陛下圣谕在,直接指挥我们八万兵马汇集到南昌府,与我等合兵平定宁王叛乱当不成问题,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得在伍文定带领的八万兵马来之前,让宁王在南昌多待些日子,必须的想个办法,现在九江知府许瓒一投敌,肯定会让宁王知道,这宁王激动之下只怕会迫不及待地要来举兵北上。”

    王守仁这么一说就继续思索起来:“现在只能利用反间计了,立即让潜藏在南昌里的锦衣卫想办法实施一下反间计,让宁王得到关于李士实、刘养正的朝廷密信,最好让宁王相信李士实和刘养正是朝廷派来故意唆使他造反的奸细!且相信朝廷会让李士实与刘养正极力劝说宁王举兵北上,然后假意投降的许瓒与本官会合兵伏击他宁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他宁王不敢轻易离开南昌城北上。”

    “领命!”

    张仑说后便转身而去。

    而王守仁则继续命令南康城的官民加强城墙防务。

    ……

    九江知府许瓒的确已经派人乘船横渡鄱阳湖,经进贤来到了南昌城,将自己意欲投靠宁王的事告知给了宁王,且请宁王即可率军北上,他将协助宁王趁虚而下安庆。

    许瓒早已对朝廷不敬士大夫且利用民意让贪墨者被剥皮实草之行为而怨恨在新,再加上自己也贪污的厉害,又有些被迫害妄想症,总觉得自己也会被查出来,所以,他听闻宁王造反后,想也没想就先决定投靠,何况宁王的檄文中还有要礼敬士绅的内容,这更让他觉得自己可以放手与宁王一起打下一片天下。

    但是,他没有像王守仁想的那样给了宁王取京城的上策,而是以京师难攻为由建议宁王北上后取安庆然后取南京。

    毕竟他是个南方人,他的注意力更容易放在江南。

    除此之外,许瓒还特地令自己的人告诉宁王:“臣许瓒遥闻宁王行正义之师,意欲承天道,除昏君,今日特领九江五县兵马襄助宁王,另准备有粮食三万石,犒劳王师,并愿宁王早登大宝,匡正皇明血脉,造极天下!呜呼!”

    宁王闻不由得大喜,言道:“久闻正德视士绅为刍狗,动辄十族灭门,更以民意相要挟之,以至于忠良蒙冤,奸佞充斥于朝堂,本王此次特地奉太后之诏,诛灭冒充孝宗子嗣之正德!本王在此再次强调,他日如匡救天下得以成功,必于士绅共治天下,设丞相,不诛士绅,不刑士绅,不辱士绅!”

    宁王的话传回九江后,九江府城的文官士绅听后皆是大喜,若是宁王现在就在九江,只怕早就忍不住要给宁王黄袍加身了。

    宁王大喜之余,还忙封了许瓒为吏部尚书。

    但巧合的是,宁王就在这时候无意中得到了两封密信,密信是李士实与刘养正家的奴仆自然也是自己安插的卧底举报的,密信内容则是李士实与刘养正是朝廷卧底,且朝廷告诉李士实与刘养正立即找机会劝说宁王即刻挥兵北上,因为许瓒与王守仁已埋伏兵等着宁王自己去入套。

    宁王倒也不是真的全信了这密信的内容,他还是把李士实与刘养正召了来,询问着这两人对许瓒的建言有何看法。

    李士实也不是真的傻到家,一听说九江知府许瓒投靠,也立即谏言到:“殿下,现在当立即拿下南康,挥兵北上!”

    “臣也以为如此,不能等朝廷大军汇集江边时再动,到时候我们便只能固守南昌了!”刘养正回道。

    如果没有那两封密信,宁王会相信他们的话,但现在宁王发现这李士实与刘养正的建言与密信上所说的完全一致,自然也就怀疑了起来,只道:

    “本王认为现在还不是适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准备



第243章 得知宁王战败后的官绅之嘴脸
    朝廷十万大军此时已全部集结于进贤,水陆皆是。

    而宁王现在则是一筹莫展,他站在船上,望着遥遥水路,只能问着李士实与刘养正等文官:“诸位先生,眼下可如何是好”

    李士实这个已致仕的左都御史,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这边六万大军会连南昌城都保不住,甚至到现在都还没让天下大乱呢,就不得不退到了水上。

    刘养正也一样,他甚至已经开始在想如果被朝廷抓住了,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王爷,不好啦,火船,有很多火船来了!”

    这时候,宁王府的一名宦官大喊了起来,宁王闻声回头一看,就见漫天火势大起,吞江填海般朝自己这用铁链连起来的战船烧来,甚至已经有战船被大火吞没。

    宁王府一世代家将衣固不由得大喊道:“王爷,快,快让他们斩断铁链,不要让火势蔓延主舰上来!”

    宁王也忙遵从了衣固的建言,下令把相连的战船斩断,然后吩咐自己的官兵驾着自己的主舰先逃,结果因为逃跑得太匆忙,一时竟搁了浅,主舰竟行驶不动了。

    而这时候,官军已在王守仁指挥下追了上来。

    于是,宁王被擒,与他一起造反的文武官员乃至他的妃子要么无奈跳水要么也被擒拿。

    一场持续时间不到两月的宁王叛乱彻底结束。

    被宁王占领的城池也被官军陆续收复。

    宁王苦心经营下的累世资本全部归了朝廷所有。

    整个赣北地区再次恢复了平静。

    但训练的八万官军,王守仁则没有直接解散,他还得等皇帝朱厚照的安排,同时防止此时还没得到宁王叛乱已平的消息的官绅们趁机作乱。

    事实上。

    因为叛乱平定的太快。

    此时,除了南昌府与南康府一带,其他地区的官绅豪强都还没知道叛乱已平的消息,要么陷入惶恐不安中,要么则有些跃跃欲试地想趁乱捞一笔。

    九江知府许瓒,现在应该是宁王账下吏部尚书的许瓒此时就还不知道宁王起兵已被平定的消息,此时的他正带着一群士绅看着浩渺的长江水,吟诗作赋。

    而一群士绅也附和着许瓒,其中,一生员更是直接跪下拜道:“大人乃武侯(诸葛亮)再世,如今随宁王匡正天下,他日必定称王封侯,学生叶梅贞无以为敬,唯有以父母视之,愿大人收学生为义子,收学生之妹为义女!”

    许瓒被搞得一脸懵逼,但见这生员生得白净,旋即亦是大喜,忙扶起了这生员叶梅贞:“很好,本官见你孝顺,就收你为义子,收你妹为义女,你可带令妹今晚来见过父母!”

    “谢父母大人!”

    这生员叶梅贞忙又磕了一头。

    一些士绅见此连忙恭贺。

    唯独站在最末首的一名曾存仁的生员不由得摇头:“天子用十年的时间让天下臣民不轻易跪拜,而可叹尔今即便是士子也随意弯膝下拜,甚至随意认他人做父母,真正是寡廉鲜耻,真不知是朝廷对不起他们,还是他们不配被朝廷礼敬!”

    无论曾存仁这种还有些自尊心的士子乡绅如何在心里替叶梅贞这样的士子哀叹,但叶梅贞自己是很高兴的,对于叶梅珍而言,府台大人,准确地说,是吏部尚书许大人收了自己当义子,自己以后也能跟着宁王混个一官半职,而不用等十年寒窗,卧薪尝胆。

    但明显这叶梅贞把自己卖得太快,就在他刚任了许瓒为义父没一会儿,许瓒麾下的将领就急匆匆跑了来,附耳说道:“大人,宁王败了!从水上逃到九江的宁王麾下官兵说的,宁王被朝廷给活捉了,百姓们也在相传,过了南昌的水面上燃了许久的大火,一天都未曾熄灭。”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这”。

    许瓒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记得宁王的檄文里说的是自己有十万大军呀!

    不过,许瓒还是借故先回到了自己的府衙,然后立即又派人去再次确认消息,而他自己则在房间里焦急地踱步起来,心里想着如果宁王真的战败,自己该如何是好

    第二天一早,一夜不曾好睡的许瓒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见自己的人回来说:“大人,宁王真的战败了,我们派去联络宁王的人逃了回来,把消息告诉给了属下,现在他就在外面等候,大人不相信的话,可以传他上来,亲自问问。”

    许瓒便见了自己派去联络宁王的人,最终不得不确信宁王的确已经战败,旋即就瘫坐在地上,半天没回过神来,一时不由得夺下亲兵的刀来,准备自刎,但当冰凉的刀刃触碰到自己脖子时,许瓒又没敢划下来。

    不过,许瓒倒是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忙吩咐道:

    “快,快,快举兵去南康,就说我们是去平叛的!到时候找波百姓的人头砍了,就说是叛军的,我们立了功,朝廷也不会拿我们怎么着。”

    许瓒现也只能寄希望朝廷还不知道自己叛变的消息,心想自己假装是去平叛的,应该可以蒙混过关吧。

    但就在许瓒话落不久,府衙外就传来了喊杀声,许瓒不由得大惊,但这时候,府衙的外人已经冲了进来,其中为首的就是白天认他做义父的叶梅贞,许瓒只听得叶梅贞喊道:

    &nb



第244章 向皇帝坦白的次辅王琼
    朱厚照不担心宁王造反的问题,但如何处理宁王造反引起的一些官绅的处置问题,却让他不得不慎重起来。

    毕竟,朱厚照能确定的是,从宁王蓄谋造反到真的起兵造反以及最后被平定这一过程中,肯定有很多官绅都在背地里收过宁王的贿赂甚至也替宁王做过一些事。

    何况,即便是自己这个皇帝都收过宁王好处。

    除此之外,朱厚照能笃定的是,在宁王起兵造反后,肯定会有一些对朝政不满而又没有认识到现在是民心思安的时代的官员士绅会响应宁王,投靠宁王。

    毕竟,自己这个皇帝和自己背后的改革派官员对南方的士绅打击的不可谓不狠,先是追回逋赋,后又清丈田亩禁止投献蓄奴等,没有一件不是在割士绅们的肉。

    而且如今自己还利用舆论操纵民意来监控士绅,又用东厂来监控文官,自然又会更加加剧这些只想自由的剥削庶民的地主们对朝廷的仇恨值。

    所以,朱厚照还得想想在宁王之乱被平定后如何处置这些因为对朝廷不满而跟着宁王造反的官绅们,是直接格杀勿论,还是网开一面

    朱厚照其实还没拿定主意。

    毕竟这些跟着宁王造反或者暗自收过宁王贿赂的官绅不在少数,自己要是直接格杀勿论的话,也许会逼得这些官绅们狗急跳墙。

    但自己如果不杀的话,岂不太显得自己这个皇帝过于仁慈了甚至告诉天下士绅,自己这个皇帝也会忌惮他们,因而他们即便投靠反贼跟着一起造反也不会有事

    很明显,朱厚照宁愿选择前者,他宁愿用屠刀和鲜血让反动的士绅们知道反叛自己和违抗国家利益的下场,也不会让这些反动士绅们误以为自己这个皇帝真的会比较怂。

    不过,朱厚照也不会再是初次登基时的那个少年帝王,冲动得不顾一切,直接乱砍乱杀,他得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利用文官士绅们自己的手却处决士绅文官们,而不用自己动手,以免这些文官士绅会以为是因为自己这个皇帝残忍才会让他们下场惨烈,却不知是因为他们与整个大明的百姓做了对才有了如此下场。

    让敌人发现自己同阶层的人也要严惩自己时,无疑更容易让敌人崩溃,也更利于统治。

    ……

    此时的中央朝廷的文官们在知道宁王造反后也都是心情复杂的很。

    中央朝廷的文官更多的是有些惶恐不安,惶恐不安的是,宁王造反后,自己收宁王贿赂的事会不会被揭发。

    当然,也有些中央朝廷文官在得知宁王的檄文中有礼敬士绅的内容后,也有些暗暗期待如果宁王真的成了事,对于天下士绅而言会不会真的是一件好事。
1...9495969798...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