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万贵妃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花千树

    “太后,就是有消息,也该在明后天




第七章 第四回
    “再灌水,再让他吐!”

    另一个太医赤着脸喊。

    太子要出了事,还有他们随伺太医的命好活么?所以,他们和贞儿一般着急。

    “我的儿,你怎么啦?我的儿,你这是怎么啦?”

    这时,孙太后赶到了,还在门口,她就哭喊起来了,等进了殿一见这阵势,腿便成了软皮条,哪里站得住?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好在玉儿扶住了她。

    “儿呀,你可千万不能……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呀!你是奶奶的命根子啊,你晓得么……儿呀,快醒醒!”

    太医们正忙着抢救朱见深,孙太后近不了身。

    她哭喊了一阵后,毅然跪倒在地上,手里捻着佛珠,求神佛保佑她的孙儿。

    其余得闲的宫人太监见状,也纷纷跪下,和太后一起祈求太子平安无事。

    东宫门外的暗影里,一个偷窥的太监见到孙太后的肩舆进去后,便偷偷溜走了。

    他拐弯抹角地来到杭贵妃住的长乐宫门口,轻轻地弹了弹门板。

    宫门“吱呀”一声开了道缝,太监溜了进去。

    “这么晚了,你有什么事儿要禀告?”

    隔着窗户纸,传出杭贵妃冷冷的声音。

    太监在窗户外哈了哈腰:“回贵妃,好像东宫病了,奴才看见孙太后过去了。”

    窗户里头一时没回话,但灯影里可以看到杭贵妃做了个兰花指。

    许久,她才说了声:“知道了。”

    尔后,灯灭了,一切寂静无声,只有水银般泻下的月辉,洒了这太监满身。

    下秋雨了,绵绵的牛毛细雨被风吹成了一匹匹白纱,在萧瑟的大地上扑腾。

    宣府的守将郭登和几个将领正在城墙上往外眺望。

    “没了,全都没了。二十五个人呀,都是首屈一指的好汉,可惜呀。”

    郭登摇头叹道。

    “大人,难道上边不知道这样做是以卵击石么?也先几万人,咱们去几十个人,这样去救太上皇,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么?”

    一个年轻的副将疑惑不解地问道。郭登没吭气,另一个老将咳嗽一声,解析起来:

    “大人,依我看,这恐怕是做给太后和其他朝臣们看的,圣上他……”

    “住嘴,圣上的事也是你我能说的么?”

    郭登抢白了老将一通,老将立马悟到了自己的多嘴,有些后怕地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又猛地咳嗽起来,听起来像肺里装了一只破风箱。

    “看,是太上皇来了吧?”

    年轻将领眼尖,指着远处缓缓而来的一队人马,喊道。

    郭登手搭凉棚眯起眼睛看了看,颔首沉声吩咐:

    “各就各位,一切听令而行!”

    “遵命!”

    他身边的几个将领领命而去。郭登下了城墙,来到一辆马车边上,探头看了看里边的几个箱子,脸上既有坚决,也有几分无奈。

    “大人,太上皇修书要财宝,您何必从自己家里拿?取这些东西时,太太哭晕在地,说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您用库银也行啊!”

    站在马车边上的一个家丁絮絮叨叨地说着,不期然却挨了郭登一巴掌:

    “该死的东西,太上皇与我有姻亲,作为臣子,我无法接他大驾入城已是汗颜了。作为姻亲,我连这点心意也不该表一表吗?库银,哼,圣上没旨意,动了一指头也是掉脑袋的事!”

    见兵丁很委屈地捂着嘴巴,他语气缓和了些:“罢了罢了,这些道理岂是你能明白的。走,开侧门。”

    郭登一声令下,侧门“吱呀”一声打开,郭登和几个兵丁赶着马车来到城外。随后,侧门紧紧关上了。

    郭登回头看了一眼,一切都很平静,这种平静使他满意。

    他不慌不忙地来到离城门丈把远的地方,站在那儿迎接太上皇大驾。

    “爷爷,您小心!”

    “嗯。”



第七章 第五回
    “爱卿,平身。”

    朱祁镇乍见故人,分外激动,下车扶郭登起来时,竟淌下了眼泪。

    “郭登,我奉也先大王旨意,送上皇回京。而且,按大王的旨意,上皇返京后一定要恢复帝位,否则刀兵相见。你说,你为什么不开城门?”

    喜宁带着几个瓦剌士兵走过来,气急败坏地指着郭登大声质问。

    郭登礼貌地一揖:

    “请喜总管息怒,我先敬上皇肥鹅美酒,以表寸心,详情我稍后再告诉你。”

    他不慌不忙地示意兵丁将酒菜食盒献上,这才转身指着马车上的东西正式对喜宁说:

    “喜总管,这是一些礼物,给也先大王的。如果也先大王有诚意,我这就迎上皇回去了。”

    说着,他就去赶朱祁镇坐的那辆马车。

    不意那十几个骑兵却“唿啦”一声,将马车团团围住。

    “哼哼,你们也太势利了,就如此轻慢于太上皇?没有卤簿仪仗,也不开城门?告诉你,也先大王的书信上写了一条,你们要是诚心迎接上皇,一定得大开城门,否则,休想!”

    他挑衅地扫视着朱祁镇和郭登。

    朱祁镇紧张地看着郭登,郭登无奈地垂下了头。

    “郭登,朕命你马上开城门,迎朕回京!”

    朱祁镇惯有的镇静没有了,他拉着郭登的手,急得都要哭了,袁彬和杨铭也紧张得脸发白。

    “上皇,臣……臣无能为力,当今圣上有旨,无论如何,不能开城门,万一……”

    他瞟了瞟四周的山丘,神色很是警惕。

    朱祁镇一听大怒,立时就拍了郭登一掌,慌得郭登赶紧跪下谢罪。

    “不行!你给我开,一定得给我开!”

    想到故土近在咫尺,自己却被拒之门外,朱祁镇再也控制不住,他扼着郭登的咽喉跟疯了似的。

    可郭登却不屈不挠,只是一个劲儿地说:

    “上皇,国已有新君,臣不能再听您的号令了!请恕臣罪!”

    郭登满脸难色,但口吻却很坚决。

    朱祁镇一震,忽然喷出口鲜血来,人往一旁栽去。

    “郭登,你太忘恩负义了!上皇在位时如何器重你,为什么到现在一点良心都没有?”

    袁彬再也忍不住了,指着郭登的鼻子大骂。

    而杨铭则要扑过去揍郭登,无奈他扶着太上皇,动不了手,只好在那儿干瞪眼。

    “奶奶的,你开城门呀!”

    杨铭眦目欲裂地喊道。

    “不,古训说,君为轻,社稷为重,我不能从命。”

    郭登毫不动摇。

    喜宁一看,绝望了,他猛地拔刀架在朱祁镇脖子上,其余的士兵则用刀指住袁彬、杨铭,郭登和他的两个兵士也被人用刀指着咽喉。

    喜宁狞笑道:“你开不开?你若不开,他立马就变成野鬼。”

    他的刀渐渐切向朱祁镇的脖子,朱祁镇的皮肤给割破了,鲜血一滴滴洒下来。

    “上皇,臣……臣无能为力。”

    他的声音已不再镇静,微微地颤抖着,像毛了边的纸。

    喜宁的刀锋又下去了一点,鲜血流得更凶了。

    “郭登,你见死不救,只为私计,你会留下百世骂名的!你这个老匹夫!”

    袁彬和杨铭破口大骂,而朱祁镇已经快要昏倒了。

    郭登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终于大喝一声:

    “好,今天郭登拼着一死,就把这城门给开喽!”

    郭登铁青着脸,命令身后的士兵去通知开门。

    “不,将军,城门不能开!”

    谁知那士兵倒有主见,且毫不畏惧。

    喜宁不动声色,只是将手轻轻抬了一下,朱祁镇便惨叫着倒在地上,脖子上的血染红了胸前的衣裳。

    “快,快开门啊!”

    郭登声嘶力竭地大喊,无论如何,他不能让上皇的血溅在他面前。

    士兵也怕了,飞也似地跑过去拍打城门,“嘭嘭”的声音听上去空洞人。

    城墙上一阵人影晃动,估计是他们看清了这边的情况,正在商量对策。

    “上皇,对不起,不用这苦肉计,您哪能回去啊?快,用这个给他抹上,包一下。”

    喜宁换了副笑脸,从马褡袋里取出一盒黑色药膏和一块白布,递给正慌得手足无措的袁彬和杨铭,同时笑嘻嘻地说道。

    &nb



第七章 第六回
    这时,城门快关拢了。

    可方才那两个和郭登一齐出城迎候太上皇的士兵还在和瓦剌兵搏斗,关城门的士兵不忍将他们弃之门外,留了道缝:

    “小黑,老朱,你们快进来啊!”

    “快关死城门!听见没有?”

    “可他们呢?”关城门的士兵仍是不忍。

    郭登拿刀指向他:“快关!”

    这时,大队的瓦剌骑兵冲了过来,眼见得就要杀进城来。

    郭登见情况紧急,带伤亲自帮着关城门。

    可是,有一个瓦剌士兵的尸体倒在城门角落里,门合不上。

    被郭登呵斥的守门士兵前去搬尸体,被瓦剌兵劈中。

    他拼着最后一口气,将尸体拖出几步,接着,自己也扑倒在地。

    而门外的小黑和老朱也在此刻战死,尸首倒在城门外。

    “砰”地一声,沉重的城门关上了。

    巨大的门栓刚落下,就听见瓦剌兵撞门的咚咚声。

    “放箭!”

    城墙上,整装以待的几排弓箭手轮换着上前,由于距离近,他们几乎箭无虚发,瓦剌兵伤亡惨重。

    因腹背受敌,也先一声令下,边上的传令兵吹响了撤军的牛角,众骑兵团团护着也先,渐渐突围而去。

    先行的朱祁镇,此时坐在马车里,早已万念俱灰。

    雨下大了,风将破车棚吹起,斗笠早就不见了,他就那样木桩般坐着,任风雨将自己浇个透湿,脖子上的伤口渗出的血水,使他看上去很恐怖。

    这回赶车的是瓦剌士兵,杨铭和袁彬坐在朱祁镇身旁,每人紧紧地攥着朱祁镇一只手,都没说话。

    阴雨中,紫禁城的高门深院显出了几分与以往不同的阴沉。

    东宫的气氛和这天气一般,沉重得都能拧出水来。

    在一间宽大的殿堂里,孙太后抱着大病初愈、神态有些发痴的朱见深居中而坐,两侧是钱皇后和周贵妃。

    万贞儿、随伺太医,还有一大群保姆、奶妈、宫人、太监,统共十几人,则齐齐跪在地下,等候太后的发落。

    “你们太不尽心了,居然出了这种大事!我已经报请了圣上,圣上也赞同我的意见:查!查他个水落石出,看看孩子是生了病还是有人玩花招。现在,你们先自掌嘴三十,给我狠狠地打。贞儿和太医,自掌十下。”

    太后声色俱厉地说罢,垂下头,和钱皇后一起,亲自给朱见深喂食。

    只是这吃的每一样都要由那个长得像玉奴的小火者先用银针试探,试过没有问题了,才能给太子吃。

    “奶奶,真好玩儿,他们为什么打自己啊?”

    蔫不拉叽的朱见深见这满屋子的人都在自己打自己,忽然快活起来。

    “宝宝喜欢看吗?喜欢?好,别停下,继续掌嘴。”

    于是,大殿里的“噼啪”声持续了许久,有几个宫女都打得嘴巴流血了,却不敢停下,只好含泪继续着。

    幸得朱见深怕血,他指指其中一个宫女,害怕地躲在太后怀里:

    “奶奶,不要,不要了。我要贞儿小妈!”

    “贞儿,你起来。”

    太后终于赦免了贞儿。

    贞儿抱过孩子,微微有些红肿的双颊浮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宝宝好啦?乖,小妈喂你吃苹果。”

    “好了,都起来吧。只是你们给我听着,太子若有什么闪失,不但你们别想活,还要诛连九族!”

    跪在地下的胖奶妈一个哆嗦,手下意识地捂住了左腋下的口袋,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
1...1213141516...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