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官笙
也就是口头上说的‘十面张网’剿匪大略。
周正作为兵部侍郎,站在杨嗣昌身侧,如他与杨嗣昌所说,兵部没有第二个声音,自然在崇祯面前支持杨嗣昌。
&nbs
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去一臂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周正合上奏本,看着气的不行的杨嗣昌,道:“这件事先隐下来,晚上我与卢象升好好谈谈。如果是诬陷,就弹压平凉府知府,如果是真的,你得早有准备。”
杨嗣昌脸角抽搐着,可以想见他内心是多么愤怒。
原本洪承畴与卢象升是西北两总理,一个主西北,一个主东南,洪承畴刚刚下狱不久,这边卢象升又出事!
即便朝廷问罪不到杨嗣昌,对他计划也必然有重大影响!
杨嗣昌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怒气,盯着周正沉色道:“你给我问清楚,卢象升要是真的做了,本官也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周正默默点头,他心里其实希望杨嗣昌的计划能够执行下去,彻底点燃西北的战火,摧毁这个腐朽王朝的根基。
现在看来,即便是想,也没那么容易。
到了晚上,卢象升被请到了周府。
周正与杨嗣昌在西北是见过,也彻夜聊过,关系还是非常不错。
周正没有第一时间拿出这道奏本,倒是卢象升,神色凝重的看着周正,道:“我觉得,杨尚书的计划有很多问题,不说战术的问题,单说筹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真的能彻底剿除流寇吗若是春风吹又生,还能再来一次‘十面张网’吗”
卢象升考虑的,其实比杨嗣昌更为深层次一些,杨嗣昌想的是剿匪,卢象升则考虑的是‘彻底’二字。
周正给他倒了杯酒,解释的道:“我刚刚入京的时候,在乾清宫就剿匪问题与杨尚书有过冲突,后来他主理西北,我分管涉及建虏的辽东等。他想的是先剿后安,不到最后,分不出对错的。”
卢象升也知道这些,无奈的道:“我担心的是,越剿越乱,这么大动作,怕是会透支数年的国库,后果不堪设想。”
周正看着卢象升,这是一个忧国忧民,考虑深远的人。
周正沉思一阵,道:“建斗,辞官吧。”
卢象升被周正突然来的这么一句震惊到了,看着周正道:“就算我与杨尚书有些争执,也没到我要辞官的地步吧”
&n
第四百七十七章 图谋
杨嗣昌深吸了口气,摇头道:“没有了。我离京之后,兵部就交给你了。元辅之后,朝廷必然风波涌动,你一向不朋不党,这一次也要远远避开,不要牵扯进去。”
周正总觉得杨嗣昌似乎在隐瞒着什么,却没有多问,道:“好。卢象升的事情,还需要你在皇上面前周旋。”
杨嗣昌道:“我没有问题,只希望元辅不要添乱,乱说话。”
乾清宫明显对温体仁不满,要是温体仁在这个时候还力保卢象升,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但保不住,还会送卢象升一程。
朝廷就是一汪浑水,谁也说不清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周正点头,道:“依情势而变。”
周正与杨嗣昌商讨好,又去见了卢象升,直到天亮才回府。
第二天,卢象升的奏本还没送上去,倒是兵部接到了各地的战报。
先是陈新甲在西北大败李自成,逼迫李自成从绥远到凤翔,又到渭南,最后逃入四川,颇为狼狈。
在南直隶的张献忠面对各路明军的围剿,败事渐多,眼见不支,退回湖广。
卢象升的奏本送了上去,加上那道弹劾卢象升杀良冒功的告密奏本,崇祯自然大怒,诏了杨嗣昌与温体仁进宫。
由于杨嗣昌的力保,卢象升的罪责被大大减轻,但还是被下狱候审,不是辞官那么轻易过去。
而关于西北之事,在宫里也定下,却不是杨嗣昌与周正说的那样。
熊文灿代卢象升为西北总理,与陈新甲分负西北与东南,另外史可法得到擢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四府,并河南,湖广,江西等九县军务。
周正知道卢象升被下狱的时候,杨嗣昌还在宫里。
班房内,张贺仪,姚童顺站在周正桌前,两人表情不一,都有着凝色。
张贺仪道:“杨尚书这明摆着是防着大人,熊文灿的事,之前丝毫口风都没有漏。”
姚童顺看了眼外面,压低声音道:“兵部的事情也有些怪异,小人总觉得有些人在刻意躲着我们,似乎在秘密的筹谋着什么事情。”
周正双手交叉,眼神微微闪烁。
杨嗣昌防着他不奇怪,但防的这么明显,就很有问题了。
周正的双食指绕着圈,心里飞转着各种念头,道:“这样,你们在兵部盯紧了,我待会儿去刑部看看卢象升,你们动动银子与关系,让刑部那边不要苛待他。”
姚童顺抬手应着,忽而又道:“对了大人,还有一些军情,大人这边看不到,是直接进杨尚书的班房,再也不出来。”
张贺仪跟着道:“对,下官还注意到,有些是来自察哈尔与辽东的。”
周正这次是真的差异了,辽东现在是他分管,就算不是,辽东有什么事情,也应该瞒不过他。
杨嗣昌,这是在干什么要干什么
周正左思右想也不明白,摆了摆手,道:“你们盯着,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尤其是辽东,天津卫,山东的事情盯好了,要全力推动,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告诉我。”
姚童顺,张贺仪连忙抬手,道:“是大人!”
周正出了兵部,前往刑部。
刑部离兵部有些远,与大理寺,都察院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三司衙门’。
卢象升刚刚被关进来,待遇还算不错,干净独立的牢房。
刑部的人有些躲着周正,只安排了两个狱卒领着周正进大牢。
对于刑部,周正也再熟悉不过,曾经也是三进宫的主。
卢象升见周正这么快来看他,感慨的道:“之前把酒言欢,现在是没什么可招待的了。”
周正看了眼身后,见狱卒走了,这才道:“杨尚书还在宫里,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耐心等等,我想想办法。”
卢象升摇头,道:“你别乱来,我昨天也见了些人,最近朝局诡谲,不要
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部斗法
董青,其实是杨嗣昌的门生。这道奏本显然不是他的意思,而是杨嗣昌的授意。
为什么
因为周正与杨嗣昌在西北剿匪策略上不同,杨嗣昌是不会留周正这个‘隐患’,更不会将兵部交给周正,那是杨嗣昌立足的根本,岂会轻易放手给他人!
姚童顺是知道里面的关节,这才来禀报给周正。
听着周正的话,姚童顺心头微跳,道:“大人,那我们怎么办”
杨嗣昌是兵部尚书,握有兵部大权,又深得皇帝的信任,周正想要堂堂正正与他扳手腕,那是不可能。
周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不着急,首辅之事未定,杨嗣昌不敢走,还有时间。”
他周正可不是吴下阿蒙,杨嗣昌想这样轻易的铲除他,那就太小看他了!
姚童顺心神稍定,道:“是。”
周正目光依旧看着杨嗣昌的班房,道:“不过,杨尚书既然说将兵部的事宜都交给我,我也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你去,将兵部郎中,员外郎,都叫到我班房,带着他手头的事情。”
姚童顺听着有些慌,周正这是明目张胆的要抢权啊,杨嗣昌可还在呢!
不过他没有多说,连忙道:“是,小人这就去。”
周正回到班房,抱着茶杯,依旧在思索着杨嗣昌。
兵部暗暗的有一股力量在做着什么,却刻意的隐瞒着他,显然是杨嗣昌在密谋。
“是什么事情呢”周正自语,心下也十分好奇。
没多久,姚童顺,张贺仪来了,两人神色不太好看。
姚童顺抬手道:“大人,二位郎中,其他三位员外郎,推说身体不舒服,不能来见。”
周正一点都不意外,看着姚童顺道:“没事,你去告诉他们,本官批准他一个月的病假。另外,兵部近来闲杂人等来往太多,明日起,你亲自带人在兵部大门守着,非我兵部之人不得进出。”
姚童顺一怔,作为在底层摸爬滚打十多年的人立即就明白了,还是小心的道:“大人,杨尚书那”
周正淡淡道:“杨尚书有什么事情,自然会找我。”
姚童顺抬起手,道:“小人遵命。”
张贺仪也知道了周正的用意,道:“大人,还是没有查出来,只是旁敲侧击的打听到,应该是与建虏有关。”
周正嗯了一声,道:“我已经让辽东那边去查了,应该很快有消息。”
辽东的情报网已经相当成熟,周正要探听什么事情,只要不是太隐秘,就是时间的问题。
周正这边说着,自然有人将周正刚刚的命令传到杨嗣昌耳朵里。
杨嗣昌只是眉头皱了下,面无表情的道:“一切如常。”
一切如常,那就是周正这个右侍郎的命令屁都不是!
这主事高高兴兴的应着话,出去转达给其他人。
兵部衙门,没有人将周正的话当回事,毕竟杨嗣昌才是尚书,积威甚久。
第二天一早。
兵部衙门前,姚童顺带着八个衙役,刀鞘半出的守卫在大门前。
没多久,就吵吵嚷嚷起来。
“姚童顺,你只是一个主事,你居然敢拦本官!”一个穿着郎中官服的中年人,冲着姚童顺怒声大喝。
姚童顺擦了擦脸上的吐沫,皮笑肉不笑的道:“何大人,你已经放了一个月的病假,你现在应该在府里好好休息,就不要再来兵部劳心劳力了,这对您身体不好。”
“放屁,我放假,我怎么不知道”郎中何成怒声道。
姚童顺好整以暇,道:“下官只是奉命行事,您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问上面的大人。您要是硬闯,下官就只好拿您了。”
何成是杨嗣昌的人,自然心知肚明,依旧梗着脖子,冷笑
第四百七十九章 原来是这么回事
周正接待了不少人,等人走了,双手抱腹,脸上都是笑容。
张贺仪给周正倒了杯茶,道:“大人,咱尚书大人这是还不想与您撕破脸皮。”
周正拿起茶杯,笑着道:“还不到时候。他的十面张网还没有准备齐全,朝廷,皇上那边也需要我为他说话,另外,他估计还惦记着辽东,天津,山东的兵马,呵,也许还想从我身上再捞点钱粮。”
张贺仪顿时皱眉,道:“大人,这杨尚书不怀好意,我们可不能上当,兵部有些人一直神神秘秘,不知道在筹谋什么,会不会,是大人的商会以及票号”
周正神色微紧,旋即冷哼一声,道:“他要是知道分寸,我还由着他,若他不懂进退,那就别怪我了!”
张贺仪顿时明白了,他的这位大人,显然也早有准备。
张贺仪稍一思索,道:“大人,兵部其他的四个清吏司,我们要不要伸手”
周正摆手,道:“我拿那五个人,也是想试探一下杨嗣昌,他既然忍了,那就还有一段和平时期。抓紧将我们的事情完成,不能拖了。”
张贺仪知道周正说的是辽东,天津卫,山东的各方面改革,立即道:“是,下官明白。所有官面上需要的政策,公文我们都在加紧准备,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辽东三地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周正沉吟片刻,道:“山东,尤其是辽东土地开垦要加紧,用不了多久,会有很多难民安排过去。”
在辽东安置灾民,显然不止是民生问题,还有巩固边疆,抵抗建虏的考量。
张贺仪应着,道:“是,孙大人以及方巡抚,寇巡抚,马巡抚等合作顺畅,只要官面上没有问题,他们就能放开手脚。”
周正刚要说话,姚童顺从外面急匆匆进来,看了眼张贺仪,递过一张纸条给周正,道:“大人,刘公子急着送进来的,说是只有大人才看得懂。”
刘公子,刘六辙,这是外面一些人对刘六辙的‘尊称’。
刘六辙在很大程度上,是周正对外的代言人。
周正听着立刻坐直身体,接过来,铺平在桌上,看着横七竖八的笔画,心里飞速的解码。
没多久,周正神情微变,旋即又释然的自语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张贺仪与姚童顺对视一眼,又齐齐看向周正。
周正拿出火折子,将纸条点燃,淡淡道:“咱们这位尚书大人,不需要我们出手了。”
姚童顺,张贺仪知道事情非同寻常,没有张嘴多问。
周正烧完纸条,看着两人道:“兵部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了,全力相助三地,我们的时间不多,片刻必争!”
姚童顺,张贺仪齐齐抬手,道:“下官遵命!”
周正目送两人离去,坐在椅子上,目光看向杨嗣昌的班房方向,自言自语的感慨道:“我还真是没想到,你的格局这么大,想的这么深远……”
周正自语了一句,便拿起公文。
他手里的都是辽东三地的,第一封就是辽东的相关‘兵改’,对辽东的兵将进行清点,肃贪,定饷,训练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