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官笙
“但我觉得你适合去永平府。”王之臣突然说道。
周正一怔,永平府
永平府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位置却一点也不陌生,它在北直隶东北方,辖区内有山海关,蓟州镇,另外,喜峰口也在永平府。
也就是说,若是建虏真的绕过了山海关,从喜峰口入塞,那么永平府首当其冲!
这个位置,是一个非常特殊,也非常危险的地方。
周正皱眉,思索着。
永平府不止有两个九边重镇,还有多个卫所,尽管已经荒废,但势力交错,复杂,别说一个七品监察御史了,就是三四品的大员去,想要理清军政几乎也是不可能。
卫所,是一个敏感的存在,一不小心就引火烧身。
周正思索一阵,抬头看着王之臣道:“大人为什么想下官去永平府”
王之臣道:“因为你对辽东很有想法,但辽东太复杂了,反而是永平府相对简单一点,若是永平府经营的好,山海关有足够的支撑,面对建虏将更有能力与底气,朝廷也能集中精力解决燃眉之急。”
周正道:“下官如果去了,只怕不出一个月就会被逮捕回京。”
王之臣想着周正在朝堂上的无惧无畏,笑了声,道:“若是你想去,我就给你争取一些权力,比如总理永平府军备。”
王之臣的意思是希望周正去永平府做知府,同时总理军备,那就是军政一手抓了。
依照大明的军政分离制度,这明显不合规矩。
但大明坏的规矩太多了,辽东也特殊复杂,若是这一次辽东大胜,王之
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未唱罢我登场
第二天一大早,周家后厅。
周清荔端坐着,周方与丁小姐,现在要叫周丁氏了,两人恭敬的站在前面。
“爹爹请喝茶。”周丁氏端着茶杯,小心翼翼的递向周清荔。
周清荔微笑着接过来,喝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嘴里说着关心,放心的话。
等周清荔说完,周丁氏拿过另一个茶杯,向站在一旁的周正,道:“二叔请喝茶。”
周正一愣,这还有他的
连忙接过来,道:“谢嫂子。”
周丁氏有着初为人妇,嫁入周家的羞涩,一直紧抿着嘴,一举一动十分恭谨,规矩。
喝过新媳妇的茶,周方就算成家,了去周清荔的一块心病,脸上笑容越多,与周方夫妻嘱咐着一些事情。
周正在一旁听着,面带微笑。
都是理所应当的,比如周家没有女主人,周丁氏即将掌管周家后院,一些家丁,婢女的卖身契,家里佃租等等,都将慢慢的交给周丁氏管理。
周丁氏初入周家,听着公爹的话,一脸拘谨的应着。
周方就跟傻子一样,站在一旁傻乐呵,周清荔问一句才答一句,双眼就盯着媳妇。
周清荔说完这些,又交代了回门的一些事情,这才算结束早上的敬茶,彻底完成周方成亲的礼数。
周方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少,除了回门还要宴请那些好友。
周正在府里待了半天,而后照例的在周记,九江阁转悠,同时也在准备着回都察院。
建虏刚刚撤兵,朝廷里一片喜庆,各种封赏事宜准备的如火如荼。
魏家一群人封爵,阉党各种加太子太傅之类,个个加官进爵,功劳满身,荣耀无比。
六月十九,王之臣离京,周正送他。
这个人,现在算是众叛亲离了,之前不知道多少人弹劾他,亲友师朋,全都与他划清界限。之所以能活着离京,也就是辽东打了胜仗,沾了点光,不然就是在天牢里待着了。
王之臣倒是从容自如,看着来送他的周正,感慨的道:“来时衣冠显赫,去时孑然一身。这个时候,还能有人来送,也算是欣慰了。”
周正能猜测到他现在的心境,道:“大人只是暂去,无需丧气。”
王之臣一笑,看着周正道:“怎么样想好没有”
周正知道他说的是永平府之事,没有隐瞒的道:“下官还在考虑。”
王之臣并不知道历史上建虏会在崇祯二年,也就是后年从喜峰口入关,永平府首当其冲。
现在辽东安稳,永平府并不危险。
尽管不解,王之臣还是道:“那你就好好考虑吧,若是你主动想去,怕是很多人会主动帮忙。”
永平府是历经磨难之地,混乱不堪,加上蓟州,山海关都在那,没人愿意去,有人主动请缨,朝廷一些人真的会十分欣喜,扶上马送一程。
以周正现在的能力,想要运作去永平府不算难事,道:“下官会认真考虑。”
王之臣看着周正,心里无尽感慨,嘴上道:“不用送了,接下来朝廷想必会很忙,你早日回都察院,还能做些事情。”
朝廷的忙,是忙着争功诿过,忙着加官进爵,忙着争权夺利。
“大人一路顺风。”周正抬起手。
王之臣看着他,脸上还是忍不住的有落寞之色,轻轻点点头,又看了眼偌大的京城,转身上了马车。
就一辆马车,在城外的官道上,孤零零的远行。
周正目送他离开,站了好一会儿才回城。
九江阁一日一日的加高,轮廓越发清楚。周记的工厂在扩大,人手已经有了六七十之多,并了两边的院子,但还是有些小。
周正用了几天整理好这些事情,在六月二十二,正式销假,前往都察院上班。
都察院的头头脑脑已经换了一遍,浙江道也是如此,以前熟悉的人留下的只有三个。
原本李恒秉的班房,现在是胡清郑在坐。
胡清郑坐着,周正站在他桌子前。
胡清郑端坐身体,眨了眨眼,沉声道:“周御史,有什么事情吗”
周正见他摆谱,直接道:“我看好了一个铺子,历史有些麻烦。”
“二十两!”胡清郑脸色一变,周正话音未落就抢着开口。
“三天之内我就要。”周正道。
“两天。”胡清郑一本正经的道。
周正嗯了声,转身离开。
胡清郑甚至下意识的要起身相送,忽然想到身份,又板着脸坐了回去。
周正回到他的班房,里面的桌子,柜子,椅子,甚至门都被换过了。
姚童顺拎着着一壶茶进来,笑着道:“大人,之前那帮人都弄坏了,小人给你换的。”
之前都察院连翻调查周正,这间班房差点被挖地三尺。
周正没有在意这些,接过他的茶,道:“台里都有什么事情”
姚童顺站在周正身前,道:“倒是没什么大事,新台长对都察院进行了几番整肃,换了一大批人,不过大人没有被牵累,事务什么的都已经归还过来。”
曹思诚是新任的左都御史,铁杆的阉党。
周正喝了口茶,道:“辽东有什么消息”
姚童顺回忆了一番,道:“建虏撤兵就没有其他什么消息了,辽东的大人们预计七月中到京。”
七月中到京,那就是领赏来了。
周正不关心这个,问道:“东江镇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 封爵之难
“谁提的”
本来从容淡定的周正,神色立变。
九关,是沿着长城而设立的九边重镇,从西北的甘肃镇,到陕西的榆林镇,再到最东边的蓟州镇,山海关,绵延万里,一直是大明军备最好,最重的九处。
尽管九边重镇处处破绽,早就破败不堪,但重要性依旧不容小觑。
不说应对长城以北的威胁,关内的乱民也需要应对,裁撤九关中的八关,那就是等于放弃长城,裁撤军队,简直是自废武功!
胡清郑知道周正关心这些事,道:“好像是工部尚书周应秋。”
“周应秋”
周正皱眉,沉着脸,没有说话。
放弃八个重镇,不知道是多愚蠢的事,居然是曾经的吏部尚书,现在的工部尚书周应秋提出来的。
胡清郑看着周正的脸色,道:“我走了。”
周正没有说话,犹自沉吟不绝。
明朝朝廷尽干些自废武功的事,偏偏理由还貌似十分充足。他能想到周应秋提议裁撤其他八关的理由,无非是没有外敌,空费钱粮,不如裁撤,用于巩固威胁最大的辽东之类。
这种理由在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反对,更何况,周应秋还是阉党大佬,曾经的吏部天官,谁会跳出来反对,又谁能反对得了
周正在班房里坐了一阵,如常的下班。
先是去了九江阁,周记看了一眼,而后周正回府。
一家人,现在多了周丁氏,四个人围坐在饭桌上,没有那么多规矩,随意的吃饭,聊天。
周方不时的给周丁氏夹菜,还问合不合口味,让厨房改之类的话。
周清荔黝黑的脸上微笑,没有说话。
周正则是心里腻歪,向周清荔说了周应秋提议猜测九镇中八镇的事。
周清荔神色顿时一凝,看着周正道:“属实”
周正嗯了声,道:“应该错不了。”
周清荔放下筷子,神色有些不好看,没多久又恢复过来,道:“现在辽东大胜,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辽东,周应秋这个时候提这个,多半能成。”
九边重镇每年耗费朝廷不知道多少钱粮,但除了山海关,其他几镇近年确实少有战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周应秋一上书,再有人跟风,十有会成真!
周方听着,怒声道:“自毁长城!”
周方这句话,还真是贴切无比。
周正看着周清荔与周方的神色,稍一顿,道:“我打算上书反驳。”
周清荔抬头看着周正,还没说话,周方就沉声道:“反驳,我支持你!要不是我现在没有官身,我一定也要上书,他们这么干,迟早会将大明给弄亡国!”
周清荔冷色的瞪了一眼周方,而后看向周正,道:“你想好了”
周正点头,道:“裁撤八镇不止是自废武功,贻害无穷,我担心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不知道会裁撤什么,必须要阻止。”
周正想起了后世极其有名的一个戏言,‘裁撤驿站导致大明亡国’。尽管只是一句戏言,但李自成是驿卒被裁撤后无生计起兵造反,直至打入京城,灭亡明朝却是事实。
周清荔看着周正,十分认真的道:“一定要小心!”
他之所以这么认真,是因为魏忠贤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种顶峰,抢了辽东大胜的功劳,大肆封官许愿,这个时候谁触他眉头,谁就要倒大霉!
周正虽然惯常剑走偏锋,那也是瞧准才走的,平静的道:“我打算弹劾周应秋,并指明他是阉党。”
周方神色微惊,睁大双眼看着周正。
反驳与弹劾是两回事,如果再指名道姓的说周应秋是阉党,那就是间接的在打魏忠贤的脸。
周清荔倒是心里一动,道:“你想与阉党切割”
周正与魏希庄走的近,周家人是知道,并且京城里知道的人很多,在不少人眼中,周正就是阉党。
周正没有隐瞒,道:“嗯,魏希庄人不错。”
周清荔脸色黝黑,看不出什么表情,沉默许久,道:“你要拿捏分寸,周应秋虽说是我们本家,但那是上两代的事情,若是惹恼他,不会顾及这点情分。”
周清荔与周应秋这一脉,上追三代是一家,祖父那辈是亲如兄弟,但后面周应秋一脉移居到了江南,周清荔在京城定居近二十年,早已经不联系,外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两人是本家。
周正嗯了一声,道:“我知道。”
周清荔便没有多说,虽然觉得周正在冒险,但这份为国之心还是难能可贵。
周方忽然一拍桌子,道:“好,我也上书!”
周清荔,周正,甚至周丁氏都被他吓了一跳。
周方看着三人,道:“我怎么说也是进士,有资格上书。”
这话倒是对,但也得有人看啊。
周清荔没有多说这个,道:“辽东的那些将帅七月中到京,你们先别急,看看他们的态度。”
辽东这些人现在都闪闪发光,他们的话,朝廷都得重视几分,若是袁崇焕等人反对,那周应秋的提议未必能成行。
周方,周正两兄弟点点头,而后对视一眼,两人眼神告诉彼此,对此完全不抱希望。
周丁氏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安静的听着。
又过几天,快到七月,周正一直等的消息终于来了。
宁远传回捷报,详细叙说了宁锦一战的经过,并附有立功将士的名单。
这些周正不关心,后面还有就是,建虏撤兵未到沈阳,忽然派兵奇袭东江镇,毛文龙则故布疑阵,实则早早收兵,龟缩在皮岛,让建虏扑了个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