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官笙
这些尽管被掩盖在新皇乾纲独断,激浊扬清的壮举中,在无数歌功颂德声中不那么显眼,但心思敏锐的人还是发现了端倪。
他们隐约觉得,或许,他们期待的那种众正盈朝,匡扶大明盛世场景,并不会出现。
但这样的人,寥寥无几,也发不出声音来。
已经入主乾清宫半年,逼死魏忠贤,将大多数阉党革职下狱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多开心。
阉党逆案迟迟得不到进展,朝臣们心思各异,想尽办法阻止他对阉党的清算,令他的豪情壮志受到了挫折。
他似乎是第一次开始认清朝臣,越发的勤奋,事事亲力亲为,也对朝臣进行甄别,准备增补新的阁臣。
三月初,一道来自辽东的奏本越过通政使司,内阁,司礼监,直接进入乾清宫。
这是崇祯给的特权,李忠急匆匆送来,道“万岁爷,蓟辽督师王之臣王大人的奏本。”
辽东是崇祯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一听就连忙接过来,打开看去。
崇祯打开看后,见不是建虏来犯,心里顿松。
旋即,他看着这道奏本,思索起来,片刻道“传周清荔来见朕。”
“是。”王承恩应着,转身出门。
崇祯看着王承恩的背影,转向李忠道“去将周征云的资料,以及永平府的给朕找来。”
李忠立即答应着,快速出去。不一阵子就跑回来。
递过一堆公文之类的东西,李忠道“万岁爷,都在这里了。”
崇祯接过来,慢慢翻着。
这里面有周正入仕以来的所有在朝堂上的言行,上过的奏本,以及功勋记录。
崇祯很快看到了周正三次在朝堂上的激辩群臣,关于辽东的奏本,以及出使建虏的功劳记录等等。
崇祯看完,若有所思的道“这周征云,倒确实是一个人才。”
李忠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崇祯思虑一阵,忽然道“你觉得,周征云这个人怎么样”
李忠一怔,躬身道“万岁爷,这个奴婢倒是不大清楚。倒是听说,周家一直备受打压,若非万岁爷破格提拔,周侍郎现在还没法入仕。”
崇祯神色不变,眼神微冷,他想到了很多事情,自语的道“阉党祸国,忠良遗野,谁人之过”
李忠躬着身,不敢多言。心想周征云教我说的就这些了。
崇祯慢慢的回过神,道“你觉得,给周征云一个什么官比较合适”
一来,周征云确实有功于朝,单说周征云参倒崔呈秀,死磕阉党,这就是大功,在士林中的威望不小。二来,他是周清荔的儿子,作为亲近之人,崇祯怎么也得笼络一番。周清荔已经几次拒绝了崇祯破格提拔,让崇祯施恩无门,这次,是一个好机会。
李忠低着头,道“奴婢不知道。”
崇祯听着李忠的话,斜眼扫了他一下,淡淡道“朕也没问你。”
李忠已经有些了解这位主子的秉性,心里不慌,脸上还是慌张的道“是,奴婢多嘴。”
崇祯见他慌张,摆了摆手,自顾的又看着周正的资料。
没多久,周清荔就急匆匆的从户部入宫了。
崇祯看着周清荔双眼泛着血丝,一脸的疲惫之色,心里有些感动,道“周爱卿辛苦了。”
周清荔抬着手,道“臣分内之事,不敢谈辛苦。”
崇祯脸上露出微笑,将身前的奏本递给周清荔,道“王之臣上书,举荐周爱卿次子周征云去永平府,为辽东稳固后方,周爱卿怎么看”
周清荔有些意外,随即释然,拿过来看了一会儿,又沉默片刻,道“回陛下,犬子曾在朝堂上论及辽东一些事,也曾上书于先帝,阐述辽东军政革新以及紧要关键。王大人想必是想到了这些,所以才举荐犬子的。”
崇祯笑着道“朕也是这样的想的。王之臣的意思,是周征云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按地方,整顿永安府的军备,作为蓟辽的后背,以作策应”
周清荔眉头皱起,抬着手道“陛下,臣这个犬子,常有狂言,行事与常人有异,臣担心他眼高手低,不足成事。臣请陛下驳回王大人之举荐,留他在内阁多做锻炼,以期日后能堪大用。”
崇祯听着周清荔的话,是一怔一怔的。
永平府并不是什么危险的地方,若是周正能去那待个一两年,熬一熬资历,再以周清荔的身份,周正回朝,起码得是一个五品要职,地方就是上等府的知府,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但偏偏周清荔却大肆贬低,不肯放周正去。
崇祯怔神之后,又轻轻点头,感慨的道“满朝诸公,无不为亲朋乡党谋尽好处周爱卿,朕之股肱。”
周清荔神色动了动,抬着手道“臣只是据实以奏。”
第三百零六章 奸诈父子
崇祯笑容越多,目光看着王之臣的奏本,慢慢的说道“王之臣的奏本里,大概也有考校的意思,所以只是让周征云去整顿军备。但朕仔细看过周征云入仕以来的言行,功绩,不说他在朝堂上的慷慨直言,单说他出使辽东之功,弹劾阉党之绩,依旧还是监察御史,这说明朝廷不会用人,朕刻薄寡恩。”
周清荔面上如常,抬着手,静静的听着。
李忠站在不远处,悄悄瞥了眼周清荔。
崇祯故作沉思一阵,道“永平府的知府空缺有半年了,朕打算让周征云直接去担任永平府知府,你觉得如何”
虽然周正的功劳以及帝心没有问题,但周正的年龄以及学历却是阻碍。
周清荔一直抬着手,道“陛下,犬子从无政务经验,若主持一府,怕是还不够,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见周清荔一直拒绝,心里施恩的念头就越发笃定,道“永平府民心疲惫,百业凋零,又是蓟辽的后方,需要重点抚慰,甚至是全力经营,以支持蓟辽二镇这样吧,朕命周征云为钦使,署理永平府。”
崇祯的考虑是,这样就可以避开周正的资历等问题,是一种临时委派的形式,不给周正官职,却又给实权,一来奖励周正参倒崔呈秀的功劳,二来也是笼络周清荔。
周清荔一听,神色大变,跪地道“臣万不敢领旨,请陛下收回成命。犬子年少轻狂,少不更事,如此重大之任,臣恐他难以”
崇祯笑着打断他,道“朕相信王之臣的眼光,也信得过周爱卿的家教,更相信朕不会看错人,这件事就这样了。对了,你户部再想想办法,拨出五万,不十万两银子给他,命他尽快整肃永平府,恢复民生”
周清荔跪在地上,好一阵子才道“臣遵旨。”
崇祯脸上的笑容这才彻底舒展,走过来,扶起周清荔,宽声安抚道“周爱卿也无需担忧,周征云于朝有大功,朕不是烂加赏罚,朕也期待,他能做出一番事情来的。再说了,有朕在,不会让人害了他的。”
周清荔满脸的忐忑,抬着手道“是,臣代犬子谢陛下。”
崇祯看着周清荔的神色,对他的这次施恩十分满意,又道“你们户部上呈的奏议,朕看过了,朕十分满意,改日朕招毕爱卿进宫,一起好好商议。”
听到这个,周清荔神色一肃,方才的忐忑,疲惫都没了,沉吟片刻,道“陛下,国政多有废弛,还需潜心整顿,毕尚书与臣近来一直在整理,却感觉还是冰山一角,需要多加时日,着急一时,有害无功”
崇祯现在触及国政似乎还不多,亦或者他的心思还没有完全在上面,看着周清荔的表情,暗自点头,笑着道“嗯,朕明白,等候朕召见吧。”
周清荔抬起手,道“是。”
李忠在不远处将一切都瞥见,心里暗自惊呼。周家这对父子真不简单,一个心思叵测,一个大奸若忠。
他得小心,免得哪天被周征云卖了还替他数钱
一阵子之后,周清荔出了乾清宫,不动声色的吐了口气。
没人知道,他的后背都湿了。
这位崇祯皇帝,周清荔越来越了解,越发不敢大意,谨小慎微,以免在他心里落下一丝不好印象。
他这一招以退为进也是冒着风险,好在,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周正去了永平府,虽然没有具体官职,却能全权署理永平府,无人掣肘。
为父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周清荔慢慢走着,心里轻语。
周清荔刚出皇宫没多久,圣旨未下,消息却已经传了出来了。
周正要走,不知道多少人长舒一口气,仿佛心里压着的大石没了。
周正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威胁,一来他直言无讳,很容易戳中他们的痛处;二来就是周正现在裹挟着清名,他要是弹劾谁,肯定会朝野震动,跟风云集。
很多人,都在幸福的微笑。
周正也听到了消息,但是圣旨没下,他还无法进宫领旨谢恩。
周正此刻在田府,正与田珍疏对坐喝酒。
田珍疏自然也得到消息,看着周正道“如果是其他人,应该会挂都御史,最低也是佥都御史的头衔,总理或者总督地方,你这个特殊,估计就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署理永平府。”
署,其实就是临时、暂代的意思。
周正知道他资历太浅,挂不上佥都御史,也不能总理或者总督地方。
他的事情已经算是定下,不太想多谈,反而问道“我听说,你们在上书,试图为黄立极申辩”
田珍疏铜铃大眼有些犹豫之色,道“元辅还是多有功绩的,如果他也被问罪,怕是举国哗然,百官惶恐,于国于朝廷不利。”
周正心下明白,不止是这样,多半是清流里的人与黄立极或者阉党有太深的牵扯,不能持续的深挖,否则祸患无穷。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新皇帝对魏忠贤的憎恨,清算阉党,是崇祯最坚定的决心,谁也阻挡不了。
“慎重。”周正说出两个字。
田珍疏了解周正,向来嘴严,能从他嘴里掏出的话,都极其珍贵
田珍疏没有多问,点头,道“你此去永平府,可有需要我帮什么忙”
周正微笑,道“以后怕是少不了你这个佥都御史帮忙。”
田珍疏刚刚升任佥都御史没多久,听着就笑道“只要你惹的人不是太厉害,我在都察院给你压着。”
周正举起酒杯,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田珍疏笑着应和。
不管朝野如何纷扰,他们二人都算是高升,踌躇满志。
田珍疏升任佥都御史,已经算是大明最中坚的官员了,随时可能迈入高官行列,成为大明朝廷的大人物。
周正履新地方,是早就筹谋的事情,必然要大干一场。
两人心照不宣的碰杯,对视,一仰而尽,又是大笑。
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
周正回府后,就被周清荔叫到了书房。
周清荔喝了口茶,将在乾清宫里的事情,避重就轻的说了。
周正不知道周老爹用了以退为进的一招,助他拿到更多权力,却为崇祯的态度感到忧虑。
不怕崇祯厌恶,厌恶最多也就罢官,没有其他问题,不至于杀头抄家;可若是对你信任有加,那往往预示着凄惨结局的开始。
周正思考再三,道“爹,朝局混沌,危机四伏,该抽身时,切莫犹豫。”
周清荔看着周正,神色有些疑惑,道“我记得你之前就说过类似的话,你对朝局的把握也让我出奇,我一直没问,现在,只有我们父子二人,你告诉我实话,你背后是否有人指点你”
周正怔了下,没想到周老爹会这么想,思索片刻,道“我对算卦有研究,算出来的。”
周清荔注视着周正,好一阵子,摆手道“不愿说就罢了,去永平府后,少不了麻烦,有事写信回来。”
周正连忙点头,出了周清荔书房。
周清荔看着周正的背影,神情还是不解,这个儿子,让他越发看不透了。
周正出了周老爹书房,轻吐了口气。
这是他最大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圣旨就下了。
周正以都察院监察御史的身份,巡按永平府,署理政务,整顿军备。
周正接到旨意,心里彻底松了口气,而后穿戴整齐,进宫谢恩。
崇祯对周正是温言有加,嘱咐他好好治理永平府,为蓟辽做好后备支撑。
周正谨慎对答,没多久就发现他有些想多了。
或许是他还不在崇祯眼里,即便是去永平府,崇祯在意的也没有那么多,只是一种施恩与安抚。
没有多久,周正就出来了,因为李标,钱龙锡等人求见。
周正与这几人擦肩而过,注视了几眼。
这几位,都是未来的阁臣,首辅。
做完这些,是周正离京的最后一步了。
越是最后,周正反而越忙,一大堆事情忙他的目不暇接,手轻脚重。
比他预期晚了不少天,但也总算可以安心的离京了。
周正离京赴任的队伍在不知不觉变大,不止他要带的张贺仪,姚童顺等人,还有上官清,上官烈姐弟,外加他大哥周方的小舅子丁琪,以及家丁,周氏商会的人,暗卫,死士,以及上官清的镖队。
即便有在暗处,有在城外等着的,周正的队伍,还是高达近四十人。
周正与周清荔,周方等告别,上了马车,开始离京。
不知道多少人或远或近的在看着他的马车,心里闪动着念头。
猜你喜欢